专家观点

杨谊时 陈国科:多学科、多角度视野下的武威海藏齐家时期玉石器作坊遗址研究

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 ...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科技考古研究指明了方向。

  2018~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藏遗址发掘1000平方米,发现齐家文化时期墓葬12座、房址1座、灰坑13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器、玉器,大量玉料、边角料和各类加工工具,大量粟、黍、大麦、小麦等炭化植物遗存,猪、狗、山羊、绵羊、黄牛、马等动物骨骼遗存,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大量的石璧、玉璧、璧芯等玉石器,带切割痕迹的玉石料,废弃的玉石坯料以及加工玉石器的磨石和切割工具等遗物判断,该遗址为一处齐家文化时期玉石器加工聚落遗址,保留了玉石器“生产链”上所有的遗物,包括玉石器、坯料、玉石料、边角料及生产过程中打制、切割、磨制工具等。

  海藏遗址发掘后航拍

  2020-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体质人类学、碳-14测年、动植物、古环境、骨骼碳氮同位素检测、土壤元素检测、铜器检测、玉石器鉴定检测、玉石器制作工艺复原等,为理解海藏遗址齐家文化玉石器制作先民的生业经济、生存环境、手工业生产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对理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生业方式与生产技术、区域互动与文化交流、人群迁徙与族群融合等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实证。

  通过对遗址剖面系统采样浮选获取当年生作物,开展AMS碳-14测年,并结合考古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研究成果构成了互为倚重的证据,构建了海藏遗址精确的时空框架和年代谱系。海藏遗址为齐家中期遗存,年代为2000-1700BC。

  通过对墓葬和地层出土人骨开展体质人类学鉴定,全面探索了海藏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等问题,海藏遗址人骨标本的形态学和古病理学研究,提供了人群的性别、年龄、人种特征。从人种特征看,海藏遗址人群与史前甘青地区东亚蒙古人种一致。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接近。从死亡年龄上看,海藏遗址居民的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在青年期,其次是少年期和壮年期,男女两性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比例无明显不平衡。营养代谢类疾病主要包括牙釉质发育不全,颅顶多孔样变和胫骨骨膜炎,同时存在龋齿患病率。

  海藏遗址M11

  通过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的浮选鉴定、全面采集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动物和人骨稳定碳氮同位素检测分析,重建了海藏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形态。海藏先民发展了河西走廊地区东传而来的粟黍农业和家畜猪狗的饲养,保持了黄土高原地区定居的粟黍农业兼饲养猪狗的生存生活方式;4000BP后随着西传的麦类作物,家畜牛、马、羊传播至河西走廊的东部,逐渐被齐家文化先民接受,麦类作物成为先民种植的农作物,改变了先民的农业种植结构,家畜牛、马、羊的大规模饲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畜牧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先民的生存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河西走廊在4000BP后畜牧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影响到整个甘青地区该时期及之后其他时代生业经济形态。

  海藏遗址出土农作物

  通过对出土玉石器鉴定检测分析和玉石器制作工艺复原分析,对海藏遗址玉石器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复原了玉石璧从打制、切割、钻孔、磨制等工艺。玉石璧及残件、璧芯、玉锛、玉斧、串珠等的材质主要为大理岩类,另有少量透闪石玉/岩、蛇纹石玉/岩、绿泥石岩、滑石岩、绿松石、云母质玉等,材质组合特征与晋南史前清凉寺、下靳墓地出土玉石器较为相似。其中透闪石玉/岩、蛇纹石玉/岩均存在大理岩型、超基性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指示其玉料具有多源性。磨石和切割工具材质主要为砂岩及其变质岩,包括砂岩、粉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及其低程度变质岩石。石锤等砍砸器的材质主要为坚硬的岩浆岩及其变质岩,包括英安岩、安山玢岩、闪长玢岩、闪长岩、玄武岩及蚀变火山岩等。海藏遗址石质工具的两大类岩石材料均为遗址附近常见的岩石类型,推测为就地取材。重点通过对玉石璧、璧芯、切割料、磨石、切割工具之上微痕分析和工艺模拟实验复原了玉石璧制作的“操作链”,发现玉石璧在取料、整形、开孔方面存在两种模式。模拟实验结果推测,该遗址可能存在管璧极薄的钻具进行钻孔取芯工作。在钻具旋转的稳定性方面,疑似存在高度稳定的机械设备,保证钻具能够垂直于石璧顶面,长时间保持同一姿态旋转。

  海藏遗址出土玉石璧、璧芯、玉料、切割料

  海藏遗址出土玉石器制作工具

  通过对出土铜器检测分析和地层土壤元素分析,进一步认识了齐家文化铜器特征和甘青地区铜冶金技术的传播。经鉴定藏遗址出土14件器物中有13件为红铜制品,1件为砷铜制品,以红铜为主。对地层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检测分析,铜元素含量从齐家文化时期至战国时期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文化层之下生土中铜元素含量基本一致,说明海藏遗址不存在冶金活动,没有对土壤元素造成污染。通过出土铜器形制特征、材质特征与河西走廊乃至甘青地区同时代遗址出土铜器对比研究,并结合地层元素地球化学元素结果证实,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齐家进行独立的冶金生产,齐家人群在早期冶金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传播者。而河西走廊的马厂、西城驿、四坝人群才是冶金技术的真正掌握者和铜器的主要生产者,齐家文化正是通过与这支人群在不同阶段的接触和交流,获取并广泛传播了冶金产品或冶金技术,从而对中国其他区域早期冶金技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藏遗址出土铜器

  海藏遗址河西走廊的东部,其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同期文明的比较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对海藏遗址出土遗物的分析研究,对认识4000BP后欧亚大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揭示了4000BP后分布于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在参与“史前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

  基于多学科联合研究的理念下海藏遗址考古发掘研究,获取文物信息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为海藏遗址研究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提取的丰富考古信息极大弥补了依赖考古遗存说话的考古研究短板,成为考古学科走向深入、迫近历史真实的重要途径,也为考古研究由物质文化史研究向古代社会史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