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唐朝皇宫大明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摘要: 大明宫(唐朝皇宫)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 ...

大明宫(唐朝皇宫)

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

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0年,西安市在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大明宫位于隋朝皇宫大兴宫(唐称太极宫)之东北,京师长安城外,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父亲唐高祖李渊而修建的夏宫,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永安宫尚未建成,李渊病逝于京师长安大安宫,营建工程就此停止。

李渊去世后,永安宫改称为大明宫,又称“东内”。

时隔28年,高宗龙朔时期,大唐举全国之力再兴土木营建大明宫。“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

为修建大明宫,朝廷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663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

经过此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基本建成,更名为蓬莱宫,大唐皇室从太极宫迁入大明宫,开启了大明宫做为新的政治中心的序幕。

咸亨元年(670年),蓬莱宫改名为含元宫。

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大明宫。

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818年)又曾两次增修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

中唐和晚唐时期,朱泚和黄巢先后据大明宫称帝。

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

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彻底毁于战火。

建筑布局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

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

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

著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

主要建筑

城门

大明宫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

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

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

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

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玄武门。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

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

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

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前朝三殿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也称“外朝”。

主殿面阔十一间,加上副阶为十三间,进深四间,加上副阶为六间。

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三出阙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

主殿前是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表面铺设花砖。

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

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原的高地,居高临下,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

宣政殿

含元殿正北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

宣政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

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此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一、望朔受朝

皇帝御宣政殿受朝,是经常的活动,它是望、朔视朝。

二、常朝

平时的常朝听政,并非每天都有,一般是皇帝和宰相根据情况决定几天一次朝会。

三、皇帝亲躬

皇帝亲躬的典礼、仪式多在宣政殿举行,庆典结束后,一般都是登大明宫丹凤门楼宣布天下,并宣布大赦令。

四、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

在宣政殿也举行过太上皇向皇帝传授国玺及皇帝即位仪式的情况,诸如:至德二年十二月,作为太上皇的玄宗,在宣政殿将国玺传授给肃宗。

翌年元旦,玄宗又在宣政殿册肃宗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五、进行殿试举人

皇帝经常在宣政殿进行殿试举人,例如: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即位未久的肃宗,在宣政殿对“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进行御前殿试。

六、读时令

读时令之礼创始于魏晋时期,即每年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五个节气,都要在御前读时令。

节日这天,皇帝升御座,身穿与节气相应的服装。

尚书令以下各就其位,尚书三公捧着时令宣读。唐时仍有沿袭,但是不那么严格了。

七、每年五月一日大会群臣

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

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八、接见番邦使节

例如,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德宗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回纥的两位公主及宰相。

紫宸殿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为寝区主殿。

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内庭建筑

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

紫宸殿以北为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称蓬莱山。

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

麟德殿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是宫内规模最大的别殿,也是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

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

唐代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活动,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

道教宫殿

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三清殿位于宫城的东北隅,台上是楼阁式建筑。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

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会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

道教因而也就成为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而三清殿则成为大明宫中最重要的道教建筑。

价值影响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唐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大明宫第一大殿韩元殿,比天安门还要高大。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大明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大明宫遗址公园太液池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