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高加索到阿姆河:一位中亚考古学家的成长史——读《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

摘要: ✪刘斌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导读】在此文发表时,中亚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巨人——瑞德维扎拉院士已于前日凌晨在塔什干仙逝,享年80岁(1942-2022)著名中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钱币学家、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爱德华·瓦西里耶维奇·瑞德维拉扎(Эдв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Ртвеладзе. Edward Vasilyevich Rtveladze)所著 ...
✪ 刘斌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导读】在此文发表时,中亚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巨人——瑞德维扎拉院士已于前日凌晨在塔什干仙逝,享年80岁(1942-2022)


著名中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钱币学家、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爱德华·瓦西里耶维奇·瑞德维拉扎(Эдв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Ртвеладзе. Edward Vasilyevich Rtveladze)所著的《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由陈杰军翻译,是瑞德维拉扎院士计划撰写的回忆录三部曲之中已出版的的前两部。


蒙刘斌先生慨允,授权刊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从高加索到阿姆河:一位中亚考古学家的成长史

——读《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



趁着春节的假期,我读完了著名中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钱币学家、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爱德华·瓦西里耶维奇·瑞德维拉扎(Эдв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Ртвеладзе. Edward Vasilyevich Rtveladze)所著的《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由陈杰军翻译,是瑞德维拉扎院士计划撰写的回忆录三部曲之中已出版的的前两部。


承蒙该书责任编辑赵黎君女士厚爱,早早寄来样书,读后感慨颇多。一方面惊叹于院士对于中亚考古尤其是北巴克特里亚地区考古的开创性的贡献和等身的论著,另一方面惊叹于院士从小表现出的对于探险和考古的浓厚兴趣和惊人的语言天赋,最重要的还是羡慕他能够碰到米哈依尔·叶甫根尼耶维奇·马松和加林娜·安纳托利耶夫娜·普加琴科娃夫妇这样,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才华横溢的学术和人生导师。


第一部的主要内容是瑞德维拉扎的少年时代到考入塔什干大学前的生活,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1967年,讲述从小爱探险的他如何通过参加民间的考古小组迷上了考古,又如何在其导师马松和普加琴科娃教授夫妇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一步一步走上了专业的考古道路。


第二部的主要内容是瑞德维拉扎在塔什干大学读书和刚毕业时期的生活和经历,从1962-1967年,讲述求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实习中跟随马松和普加琴科娃教授在土库曼斯坦梅尔夫、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的克什以及阿姆河右岸的哈腾拉巴特等遗址进行发掘期间的成长和收获。


跟随着院士的经历和足迹,我们看到了一位中亚考古学泰斗的成长之路,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中亚考古工作者,我个人更是从中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感悟。


2017年年底,我接到我们单位委派的任务,要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联合考古工作,先到现场进行考察,2018年正式开始勘探和发掘工作。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的工作对象和研究范围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时期考古,去遥远的中亚去开展考古工作,无疑触及到了我的知识盲区。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在正式进行考古工作前,充分了解工作对象的背景资料和研究现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环节,如果连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都不知道,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就和盲人摸象差不了多少,效果可想而知。


2017年12月下旬,我随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一同踏上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参观先后参观了塔什干的国家博物馆,撒马尔罕的阿弗拉西亚阿卜博物馆、铁尔梅兹的考古博物馆,考察了铁尔梅兹老城、法雅兹特佩、达尔维津特佩、哈尔恰杨等遗址。最主要的考察点当然是2018年计划的工作区域——拜松市的拉巴特墓地遗址,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2017年夏天已经做过第一次发掘,初步判断是月氏人的墓地。


一周的考察紧张而又充实,初次踏入中亚的我对看到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遗址、不同的文物,我努力地想把我看到的都记下来,虽然很多遗址名称和地名是后来才慢慢熟悉的。


回国以后,新奇和喜悦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不安日益在内心的日益累积。作为临时上阵的考古队员,从没有进行过哪怕是入门的中亚考古学知识的学习,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知识储备为零,这样的状态又如何胜任当地的考古工作?恶补一下中亚地区的考古知识成为了当务之急的任务。


中亚考古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沿着张骞的足迹寻找大月氏的考古遗存,中文的历史文献有限,更不要说可供参考的考古类的资料了。这时瑞德维拉扎院士的《张骞探险之地》正好在国内出版,主要内容正是大月氏活动的主要区域——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即现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一带的历史和考古发现,和我们的工作区域相符。这本书阐述了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和粟特等国家和民族在丝绸之路建立和发展之中的作用,正是从瑞德维拉扎院士的这本书中,我学习到了这一区域历史和考古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我中亚考古的启蒙读物。


瑞德维拉扎院士的《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虽然以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和求学内容为主线,但是也记述了他的导师马松和普加琴科娃教授夫妇的工作和教学内容,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了这两位让人高山仰止的中亚考古学、美术史、建筑史的泰斗级学者治学育人的严谨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瑞德维拉扎1942年出生于格鲁吉亚的博尔若米,家中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则出生在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经过一番辗转后,全家人又两次搬回了基斯洛沃茨克,他的青少年时光基本上是在这里度过的。


瑞德维扎拉的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都爱阅读,受父母影响,他们兄妹几个也都喜欢读书。因为北高加索地区民族和语言众多,他的父亲又在多地生活和工作过,所以会讲格鲁吉亚语、斯万语外、俄语、土耳其语、波斯语、阿塞拜疆语和亚美尼亚语等,这对瑞德维扎拉的语言学习帮助很大。



18岁时的瑞德维扎拉


瑞德维扎拉一开始喜欢阅读旅行和地理方面的书籍,热爱探险,14岁就独自一人穿越山谷旅行,后来又慢慢迷上了历史和考古方面的书籍,开始做实地考古调查。16岁同好友进行了第一次野外考古调查,17岁加入当地民间考古小组,到20岁读大学前,已经通过自学和参与实习,成为了一名有经验的考古人员,有数十次田野实地考察经验,参加过学术会议并发过言,撰写过考察报告和研究论文。


1959年,在老家基斯洛沃茨克,17岁的瑞德维扎拉在当地考古小组负责的引荐下第一次遇到了他中亚考古的引路人——在此度假疗养的马松教授。


1960年,马松教授指导瑞德维扎拉对老家附近的马扎尔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察,并按照马松教授的要求采集了标本,向教授作了汇报,这也是马松教授对他田野考古能力的一次考察。



南土考古综合考察人员合影。上排左起:扎米拉·乌斯玛诺娃、柳达·朱科娃、女厨师娜捷日达·加 富罗夫娜、马松教授和两名学生及一名摄影师;瑞德维拉扎在前排中间。梅尔夫古城,1961 年 10 月。


1961年秋,考入大学的前一年,马松教授邀请瑞德维扎拉参加南土库曼斯坦考古综合考察队在梅尔夫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同时在现场设立的实践基地——田野考古学校,接受系统的训练。


遗址现场管理严格,马松教授以身作则,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工作,每日晚上各发掘点负责人向他汇报工作,每周日考古教研室的学术报告和大学生科学考古小组的读书报告会雷打不动的举行(甚至在1966年塔什干大地震的当天也没有中断),不时会有违反规定的成员被从工地清退。在为期2个月的实践中,瑞德维扎拉在此学习到了大型古代城址的田野研究方法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和治学态度。


1962春,应普加琴科娃教授的邀请,瑞德维扎拉参加了艺术研究所在撒马尔罕地区进行的乌兹别克斯坦艺术考察活动,考察地点为米安卡拉的粟特遗存,担任调查员和资料员。在工作中,普加琴科娃教授将对工作者的严格要求和耐心细致的讲授结合到一起,大大开拓了瑞德维扎拉的科学视野,让他记忆犹新。


1962-1967年,在马松教授和普加琴科娃教授夫妇的帮助下,瑞德维扎拉进入塔什干大学考古系。系统的学习了中亚考古学、东南亚考古学、中亚古城历史地形、中亚钱币学、中亚各民族人类学、民族学、中亚建筑学、东方艺术史、第四纪地质学、阿拉伯哈里发史、中亚历史编纂学、中亚铭文学、波斯语、阿拉伯语等课程。同时在撒马尔罕、布哈拉、梅尔夫、沙赫里沙布兹、卡尔西等地进行田野考古实践课程。


1965年,瑞德维扎拉暑假回到家乡,利用假期参加了当地的考古发掘,还是大三学生的他,在马松教授的举荐下,获得了由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研究委员会下发的考古发掘“许可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康斯坦丁诺夫斯克台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使用科学、规范的考古学方法,发掘了两座迈科普文化时期的两座大型墓冢。发掘结束后编制了考古报告,报送至田野研究委员会并验收合格。




达尔维津特佩。瑞德维拉扎与当地的牧羊人乌萨尔—帕沙在城堡的切口上绘图。远处背景为拜松山脉。


1967年,大学毕业的瑞德维扎拉想回他的故乡北高加索工作,但没有如愿。10月普加琴科娃教授邀请他去艺术研究所的建筑和艺术史部工作。当时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哈尔恰杨、埃尔塔姆、哈腾拉巴特、达尔维津特佩等重要遗址均由该所发掘。瑞德维扎拉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就是阿姆河右岸的哈腾拉巴特遗址,也就是在这里他开始了为之献身终身的北巴克特里亚文明研究。


参加工作以后瑞德维扎院士长期在达尔维津特佩(1968-1979)和康佩尔特佩(1979-1992)这两处考古遗址主持考古工作,在北巴克特里亚考古历史和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2012年统计,瑞德维扎拉院士的编撰的各类论文、著作、序言、书评、采访及回忆总计达到了惊人的834种,主持或参与的各类考古项目达105项(部分项目按发掘季计算)(Академик Эдв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Ртвеладзе.Биобиблиография. – Ташкент, 2012 г.)


书中不少久远的回忆,现在读来也让人感同身受,以下列举几件:



瑞德维扎拉院士烟瘾很大,直到现在,很多照片中的他还是夹着香烟。但是他十分尊重马松教授,从17岁第一次见马松教授因为抽烟引起教授不悦之后,就再也没有在马松教授面前抽过烟,甚至在两人见面前一小时,他就会停止抽烟。然后院士还感叹,现在像他这样尊师重道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


塔什干大学的大学生科学考古小组每年都会出《考古》墙报,刊登大学生的考古研究成果,还编了一本《快乐探钻》杂志,内容多为学术考古实践中发生的各种趣闻轶事,非常类似于现在的各种自媒体公众号。


书中还特别提到了马松和普加琴科娃夫妇的家庭私人图书馆,这是当时塔什干最好的家庭图书馆,该馆每日对所有人开放2小时。这间图书馆藏有数千本图书,全部是私人藏书,大部分是关于中亚和东方的考古、钱币学、历史、艺术、建筑和铭文方面的,其中有不少是珍惜孤本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最为吸引我的是野外考古实践这一章,瑞德维扎拉院士指出:野外考古实践,是培养考古专业学生的特别重要的核心内容。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野外考古研究技能,比如了解独立的线路考察和考古勘察,掌握开展发掘的方法,学习掌握固定文化层剖面,剥开墙壁和地面。拍摄和绘出考古遗址平面图的要领等等,同时指出了考古地层学(在中亚地区由其导师马松首先应用于考古发掘)的重要作用。


中亚地区的田野考古实训基地或者叫田野考古学校,早在70年前的1952年由马松教授在尼萨遗址设立,可见马松教授对考古学野外实践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在各地建立了永久性的考古实践基地。


回忆之余,瑞德维扎拉院士也感叹现在的塔什干大学毕业的考古学生,没有上过专门的田野考古实践课程,甚至连地层学这样的考古基础概念都没有。更让他不满的是最近些年来,考古地层学的功能渐渐被遗忘了,有不少遗址在未考虑地层叠压打破的情况下被发掘,导致出土遗物断代发生错误。


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中亚考古队的田野考古技术获得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费尔干纳大学在2019年提出,要联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当地开设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讲中国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传授给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希望疫情结束后,早日开班授课。


由于译者并非专业考古工作者,书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方面尚可略作修改,比如“地层坑”应为“探坑”、“地层发掘”应为“探方”、“地层剖面”应为“探沟”,但这些小问题都瑕不掩瑜。该书不但描写一位考古学家心路历程和成长道路,还为我们复现了两辈中亚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掘、求学教学的场景,不失为一部了解中亚考古学家的优秀回忆录。





2012年瑞德维扎拉院士同日本考古学家加藤九祚(2016年,94岁时在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考古工地去世)一起在康佩尔特佩古城遗址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


(乌兹)瑞德维拉扎 著;陈杰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思Cogito

2021年11月版

◎目录


第一部


引 言 / 003

一 基斯洛沃茨克,感受考古 / 007

二 切格姆,最初的考古考察体验 / 031

三 M. E. 马松在基斯洛沃茨克 / 051

四 古老的梅尔夫 / 071

五 在乌兹别克斯坦最初的日子

    与 G. A. 普加琴科娃一起在粟特从事考古勘察 / 098 

六 M. E. 马松教授的最后一段路线 

   克什考古的地形考察 / 117

结束语 / 132


第二部


引 言 / 135

七 塔什干国立大学考古教研室和历史系 / 137 

八 大学生科学考古小组 / 165

九 无价知识的宝库 / 181

十 野外考古实践 / 191

十一 梅尔夫古城,南土考古综合考察 / 199 

十二 基什和纳赫沙布

     克什考古地形考察 / 212

十三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间朝向克伦克尔大街的宿舍 / 222

十四 第一次去摘棉花 / 248

十五 暑假,在北高加索的考察和路线 / 255 

十六 返回塔什干 / 266

十七 第一次来到巴克特里亚 

     哈腾—拉巴特 / 271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