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墓

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张骞墓考古和七星寺的故事

摘要: 华商网-华商报  位于城固第一中学校内,保存完好的联大旧址本报记者孙强摄  西北联大教授黎锦熙,曾是青年毛泽东的老师  西北联大教授许寿裳“联大”,几乎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齐名的还有一所“西北联合大学”。多少年来,当西南联大声誉隆起,西北联大则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鲜为人知。  尽管仅仅“联合”了一年,西北联大却孕育衍生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础——如今中国西北 ...

 华商网-华商报

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

  位于城固第一中学校内,保存完好的联大旧址本报记者孙强摄

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

  西北联大教授黎锦熙,曾是青年毛泽东的老师

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

  西北联大教授许寿裳

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

“联大”,几乎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齐名的还有一所“西北联合大学”。多少年来,当西南联大声誉隆起,西北联大则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鲜为人知。

  尽管仅仅“联合”了一年,西北联大却孕育衍生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础——如今中国西北不少知名高等学府,都与这所短暂的大学血脉相连。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西北大学校园里的那块联大纪念碑,那是一块红褐色的石碑,碑石上赫然镌刻着“西北联大”几个字。

  “西北联大”?

  没错,殊不知,西北联合大学当年与西南联合大学一样,也是在日寇铁蹄下,为保存中华文化血脉而建,并与西安、与陕西有过那样密切的关联。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当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大批师生随之内迁。许多从沦陷区逃出的流亡学生,冒着被日军搜捕的危险,先进入天津英、法租界,然后搭乘英国客轮在山东龙口或青岛上岸,绕一个大弯,奔赴西安。很多人甚至没有衣服被褥,政府下令每人发棉大衣一件、制服一套,来自战区无经济来源的学生伙食每月代金法币六元,分三次发放,每十天发两元。

  即使如此,在其后8年里,在陕西,这批身负国难家仇的知识分子仍旧日日诵读、弦歌不辍,为民族的未来,保存元气并积攒力量。

  >>“西安临时大学”只存在不到四个月

  西安临时大学存迹不多。西安回民坊上的庙后街、北大街通济坊曾是临大遗址,但如今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在整个抗战期间,以‘联合’为名的大学为数不少,但只有西南联大能维持八年之久……”多年以前,当学者谢泳开始关注西南联大时,在一篇研究论文中如是说。

  所谓“以‘联合’为名的大学”,其中就有西北联合大学。最初,校址选在西安,名为西安临时大学。9月下旬,华商报记者根据史料记载寻访临大遗踪。可惜,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所大学当年在古城的痕迹了。

  第一处是位于西安城隍庙后面的“庙后街4号”。当时,北方的几所高校一下涌入古城,没有那么多的房屋、场地,临时大学的师生只能分成三个院,分散在古城各地。“庙后街4号”是临大校本部,国文系、历史系和外语系在此上课。

  第二处是北大街中段路东的通济坊。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一处四合院式的楼房,分为南、北、中三坊,临街有一栋4层的砖木楼房,号称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一度被当做临时大学医学院的教室,法商学院、农学院以及教育系、生物系的学生也在此上课。如今,当年的楼房早已拆除,空余一个地名和新建的商业大楼。

  两处遗踪都已消失,幸好还有第三处留着痕迹,这就是位于太白北路的西北大学老校区。抗战爆发前,东北大学内迁西安就在此地。西安临时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学生在此读书。

  西安临时大学当时有教授百余名,学生1400余人,自1937年11月开学上课,在西安只待了不到4个月时间。

  1938年3月,山西临汾失陷,日寇逼近风陵渡,关中门户潼关告急。同时西安也屡遭日机侵扰轰炸。西安临时大学被迫再次南迁,全校千余师生编成百余个小分队,前往汉中。

  那时从西安到陕南,得先坐火车到宝鸡,然后,百余个小分队翻越秦岭,徒步130余公里,沿着古蜀道穿行,继而步行今天的316国道,途经凤县、留坝、褒城,最终抵达汉中。到了汉中,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训令也到了,“原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现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城固县城的遗存大多湮灭

  城固的一些老人还记得,西北联大刚迁来时,曾在考院立过几道石碑,“记叙联大南迁的过程”,但如今没人知道这些碑的去向,“估计是埋到地下了吧……”

  西北联大在汉中初期,分布在城固、勉县、南郑3县6地。除农学院设在勉县的武侯祠、医学院设在南郑的一些居民区,包括校本部及其他大多数院系都在城固。

  城固县城并不大,钟楼附近的几条老街上还有不少木板泥墙的老房子,依稀还有当年气韵,“上察院巷”、“下察院巷”以及“中山街”等具有多个时代特色的街道名称。

  城固县博物馆馆长苟保平是“西北联大在城固”不多的研究者。没有想到,“向导”苟保平指认的第一个遗迹,正是记者入住的城固宾馆,“这个大院当年就是西北联大的校本部!”不过,从水泥楼房看去,早已没了学校的痕迹。

  苟保平指引记者来到宾馆隔壁的城固师范学校,当年,这一大片地区都属于清代的考院旧址。

  站在城固师范门前,苟保平比划着当年城墙的位置,“城墙里边就是考院,附近还有文庙、城隍庙,西北联大的教育学院、图书馆都曾设在文庙里。”

  如今,文庙仅存的大成殿“包”在城固师范附属幼儿园里,看上去有些破败。

  而文化街前的一片空地,苟保平说这就是文庙照壁的遗址——1938年5月,西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时,没来得及制作校牌,就在照壁上用白灰写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几个大字,如今照壁早已荡然无存。

  多年前,苟保平曾寻访过一些老人,听说西北联大刚迁到城固时,曾在考院设立过几道石碑,记叙联大南迁的过程,但苟保平始终未能找到,“估计是埋到地下了吧……”还有一处保存完好的联大旧址,位于城固第一中学校园内。这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回字形、四合院式的二层小楼,总面积2000平方米,黄墙灰瓦,圆拱式的窗户,二楼阳台暗红色的木栏,一派古朴。

  当年,这栋小楼是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所在,二楼是教室,回廊相通,一楼多为教师办公室,还有几间用来做小图书馆。苟保平说,于右任、陈立夫曾在这里做过演讲,只是年久失修,楼上已经封闭,一楼有些房间还能使用。

  >>张骞墓考古和七星寺的故事

  联大的教授们确定张骞墓为真,增修保护至今。而曾是联大工学院的古路坝天主教堂已有百余年历史

  城固有位名人——两千多年前的汉博望侯张骞。这位开拓了丝绸之路,出使西域,为中原引进葡萄、石榴、胡桃等物的探险家、外交家,去世后葬在家乡。但多少年来,民间对张骞墓的真伪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真墓不可考,这不过是个衣冠冢。西北联大的教授们推翻了这种说法。

  1938年7月,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对张骞墓进行增修式考古发掘,“墓侧原有缺口,稍加清除”,但此举引来张氏后人,认为这是在挖张家的祖坟。千余人手持锄头、头缠红布,赶到墓地。教授们最终停止了挖掘,改为增修墓道,除了发现陶片、五铢钱,尤其珍贵的是发掘出一块有汉隶字体“博望”的封泥,由此确定此墓为真。

  距城固县城3公里处的张骞墓,冢前一块石碑,由联大教授黎锦熙书丹,记述了此次增修、发现的过程,碑文中多次出现“西北联合大学”字样。

  苟保平认为,联大教授对张骞墓的增修,是对城固最重要的贡献,不仅验证了张骞墓是真,还为目前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距张骞墓不远处有个地名叫做“七星寺”,据说当年曾是西北联大工学院一年级的校址,学生们秉烛夜读,形成“七星灯火”的景观。夜晚灯火聚集,当时有一架飞机误将此地当做机场造成降落事故。

  城固还有一个西北联大的重要遗迹,位于县城西南20多公里外的古路坝。抗战时曾有著名的“三坝大学”,一是在成都的华西坝,教会学校多,条件最好,被称为天堂;一是中央大学所在的重庆沙坪坝,生活环境较为清苦,叫做人间;再就是山沟中的古路坝,非常艰苦,好比地狱。

  西北联大将工学院设立在始建于1888年的古路坝天主教堂里,这座教堂当年颇具规模,修建了30年才完工,共有505间屋子,可以想见当年学生战火之下仍刻苦求学的浩大场面。

  华商报记者探访时,只剩下曾被当做生产队队部的主教公馆,而哥特式教堂在文革中被拆毁,修女院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倒塌。主教公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典型的四合院形式,雕梁画栋,门窗又是西式的。庭院里的廊石、台阶,多是当年从南郑采来的红褐色石灰岩,被踩磨得光滑无比,露出一种叫做“震旦角”的古生物化石,使人产生远古浩渺之慨。

  这里现存48个房间,几间屋子里还摆着当年联大学生睡过的木床、用过的桌子。苟保平多年前曾在这里发现过学生用过的书籍纸张。

  【人物】

  鲜为人知的西北联大教授

  提起“联大教授”,大多数人一般会想到西南联大那些闪光的名字。其实,西北联大的教授也曾光耀一时,汇聚了黎锦熙、许寿裳、魏寿昆、许兴凯、赵进义、张贻惠、张贻侗、沈志远、曹靖华、章友江、季陶达、李仪祉、张伯声、虞宏正、马师儒、罗章龙、谢似颜、黄文弼、韩幽桐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如许德珩,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学生领袖,起草《五四宣言》。曾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解放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如张伯声,被公认为中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曹靖华是著名翻译家,号称现代苏俄文学第一人。李仪祉是有名的“关中龙王”。

  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字劭西)是湖南湘潭人。他曾开创汉语拼音方案研究,编纂了多部陕西地方志,所著《方志今议》被奉为现代方志学的金科玉律。

  1913年,黎锦熙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时,毛泽东是学生,经常向学识渊博的黎锦熙请教,两人很快成为师友。这种亲密的关系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黎锦熙曾与许寿裳一同撰写了西北联大的校歌,其词曰:

  “并序连黉,卌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嶓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鲁迅的同学——许寿裳

  许寿裳曾任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国文系教授。1902年,许寿裳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成为终身挚友。

  许寿裳颇为怀念在西安、城固的教学生涯,曾写过一首思念诗:漂泊生涯亦自耽,忽从西北到西南。长安城固名何好,都是匆匆暂住骖。

  【尘封的历史】

  西北联大:“尤负西北文化重责”

  西北联大最初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高校联合而成,时称西安临时大学。当年11月开学,只存在了不到4个月。1938年3月,西安临大迁离西安。同年4月,正式改称西北联合大学。据1938年2月10日统计,全校学生总计1472人(含借读生151人)。

  研究科学也是救国

  在西北联大来到西北之前,西北曾有一些高等教育的萌芽,但根基薄弱。设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省立西北大学,随后又升格为国立,但在1931年却被改为西安高中。

  与省立西北大学升格又降格的遭遇相比,迁来的几所大学都赫赫有名。北平大学1927年由9所国立大学合并而成;北洋工学院原为天津西学堂,创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最早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的前身。

  南迁途中,国民政府意识到这所联合大学对“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水平”的作用。《西北联大校刊》记载,在南迁汉中之后,联大一度曾有继续迁往四川的设想,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说,“西北联合大学……尤负西北文化重责,非在万不得已时,总以不离开西北为佳。”

  《西北联大校刊》第1期记载,联大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常务委员的报告就说,“本校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

  先后分校奠定西北教育根基

  但西北联大的“联合”只存在了一年零几个月,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作铸成西南联大的辉煌历史不同,西北联大“分裂”成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5校,并未因分立而缩小,反而得以扩大发展,为西北地区的文、理、工、农、医、师范等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附西北联大各校演化图表)

  据统计,1937年至1946年,西北联大及其分立五校共有500余名教授,培养毕业生9200余名。

  如今的西安、兰州等不少高等院校都与西北联大有着渊源和传承关系。这一点仅从各校的校训就能看出:西北联大的校训是“公诚勤朴”,西北大学直接继承了这一校训,西北工业大学是“公诚勇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诚朴勇毅”。

  西北联大及其分立五校培养了诸多著名的学生,如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杂交小麦之父”赵洪璋等等。

  西北联大为何被遗忘

  9月中旬,与西北联大有历史传承的西北大学等8所高校召开了“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相较于声名显赫的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却成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即便是当年的办学地,也鲜为人知。陕西理工学院学者陈海儒发现,在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2年4月的资源中,以西北联大为论述主题的文章仅有9篇,而关于西南联大的多达600多篇。

  陈海儒认为,西北联大被湮没,是由于客观上其存在时间短,影响了学术界的重视。

  档案资料的匮乏,当年教授以及知情人在世所剩无几,曾经的联大学生年事已高,当地政府也没有重视这段值得记忆的教育弦歌,这些困扰使得相关研究变得极为困难。

  “与西南联大一样,西北联大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不应湮没在沧海桑田之中,它在秦巴之间的弦歌不辍,也不应永远沉寂在渺远的记忆里!”陈海儒说。

  (原标题:西北联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图))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张骞墓
关键词:

张骞墓

勉县武侯祠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