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述丝绸之路上的丝绸什么样?

摘要: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北朝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一带一路点击播放GIF/6K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载体,藉由这条通道,原产于中国的丝绸及养蚕丝织技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实现了丝绸生产技术的当地化。随着交流不断加深,西方的织造风格又反向影响中国的丝绸生产,中国的传统丝织物也开始出现西方的题材和设计形式。丝路之“绸 ...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北朝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

一带一路

点击播放GIF/6K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载体,藉由这条通道,原产于中国的丝绸及养蚕丝织技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实现了丝绸生产技术的当地化。随着交流不断加深,西方的织造风格又反向影响中国的丝绸生产,中国的传统丝织物也开始出现西方的题材和设计形式。

丝路之“绸”起源于中国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以丝绸作为缘起,但丝绸本身,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古老的丝绸,究竟是在哪里起源?是从何年何月踏上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中,又占有多大比例?

甘肃高台县博物馆藏魏晋采桑丝帛画像砖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关于丝绸起源的实证,国内外学者都做过大量的研究。近代以来考古发掘的文物充分证明,所有家蚕丝绸的发现都在中国。其中最为明确的有三个实例,一是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半个蚕茧,起码是人类利用蚕茧的实证。西阴村遗址由清华大学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因出土的半个蚕茧而驰誉世界。蚕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尽管这半个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蚕茧有许多难解之谜,但作为中国远古丝绸的见证,对研究丝绸起源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出现了养蚕业。二是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的家蚕丝线、丝带和绢片,是长江流域出现丝绸的实证,说明距今4400-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三是1983年河南青台遗址出土瓮棺葬中的丝绸残痕,是黄河流域出现丝绸的实证。青台遗址还发掘出土了大量纺织工具,包括纺轮、针、锥、匕等,据此推测当时原始纺织已经出现。所有这些实证说明,丝绸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中国已经被发明,中国是世界丝绸之源。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蚕蛹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丝线

到秦汉时期,中国丝绸技术的体系已初步形成,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巴蜀地区成为中国丝绸的三大主要产区,而丝绸之路上的丝绸,主要就来自这三个地区。

河姆渡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蚕纹象牙杖首饰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出土

脆弱丝绸讲述丝路的故事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战国龙凤虎纹绣

难得的丝绸实物有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隐纹地孔雀纹锦”、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花卉纹刺绣”、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青海都兰热水墓地出土的“黄地卷云太阳神锦”等,其中不少丝织物中均可见中国传统丝织物与西方织造风格和题材之间的融合。

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

青海都兰热水墓地出土北朝黄地卷云太阳神锦(局部)

据赵丰介绍,青海都兰热水墓地出土的“黄地卷云太阳神锦”就是一件融合了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丝绸艺术珍品。这件凹形锦幡残片高62厘米、宽84厘米,幡上最为重要的就是黄地卷云太阳神锦。该锦全幅应由三个圆圈连接而成。其中作为母题纹样的太阳神圈应居中,狩战圈在太阳神一边,而另一边的圆圈已残破,也应是狩战题材。架马车出行的太阳神早在欧洲青铜时代就已出现在艺术品中,希腊神话中称为Helios 。大约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太阳神形象也来到中亚和印度北部地区;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壁画上也可以找到太阳神形象。同时我国新疆库车克孜儿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有太阳神形象,但较为简洁。“在这一件织锦上,太阳神明显带上了经过丝绸之路沿途的各种影响,受印度佛教、萨珊波斯艺术等影响,但织锦的技法又是中国传统的,无疑为中国所产,体现了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交织融合。”

青海都兰热水墓地出土北朝黄地卷云太阳神锦纹样(复原图)

互相交融的丝绸

丝绸是中国了不起的发明。中国一直是生产丝绸的大国,因此一说起丝路来,有些人就以为丝路上交易的丝绸都来自中国,事实上这是误解。汉代以后,丝路上交易的丝绸,就不仅仅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丝绸向西输送了,产自中亚、西亚、波斯、印度等地的丝绸也参与其中,丝路上的丝绸流动呈现出多向性、网络状,既有出,也有进。丝路已经是多民族、多国家的丝路。

东汉以后,丝绸的生产技术就已经传播到了中亚、西亚地区,波斯也很快掌握了这种技术。

在汉文典籍中,关于粟特地区(现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汉时属康居国,也称康国)的粟特锦(锦:丝绸的一种)早有记载。《隋书•康国传》中谓其王“衣绫罗锦绣白叠”。

赵丰教授对敦煌出土的自北魏至元代的丝织品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敦煌市场上所见的丝绸不仅有来自东方的中国丝绸,同时也有来自西方的中亚系统织锦。赵丰教授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丝绸实物中,找到9种属于中亚系统的织锦。在敦煌出土的唐代丝绸中,不仅有来自中亚的,还有占领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吐蕃人生产的番锦。

唐代吐蕃统治西域时,建立了自己的丝绸纺织业,他们生产的丝绸被称作“番锦”。由于有粟特遗民的参与,吐蕃早期“番锦”具有强烈的粟特艺术风格。番锦的产地可能在于阗或吐鲁番。

在现今俄罗斯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境内的一墓地群中,出土了多种来源的丝绸,其中粟特织物占38.1%,中国织物占23.9%,拜占庭织物占4.5%,波斯织物占0.7%,地方制品占26.1%。这里出土的这些织物,说明了丝路上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丝绸在这里交流荟萃。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