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简介

摘要: 麦积山石窟位于今中国甘肃省东端的天水市,遗存包括佛教窟龛遗迹、以及相关的佛寺和佛塔。窟龛群开凿于群上环抱的麦积山红砂岩独峰峭壁上,在西-南-东崖面上分层而建,横向分布范围约200米,纵向近20层洞窟、距地面1 ...

  麦积山石窟位于今中国甘肃省东端的天水市,遗存包括佛教窟龛遗迹、以及相关的佛寺和佛塔。窟龛群开凿于群上环抱的麦积山红砂岩独峰峭壁上,在西-南-东崖面上分层而建,横向分布范围约200米,纵向近20层洞窟、距地面10~80米,洞窟间以错落的栈道相连。现存有5~13世纪建造的198个佛教窟龛,7000余身泥塑造像,1000多平方米壁画遗存。

      麦积山石窟作为建造于由中原地区进入河西走廊重要交通节点的佛教石窟寺,以5~13世纪持续开凿、5~6世纪集中开凿于山崖的198处佛教洞窟遗存,展现了因丝绸之路宗教交流而引发的佛教石窟寺这一外来建筑形式受中原文化影响并获得发展。特别市其中的5~6世纪洞窟遗存以明显的中国式窟体建筑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以及汉族化形象和服饰的塑像等遗迹,为5、6世纪之际佛教石窟寺及其壁画艺术在中原地区形成中国化特征、并向西影响的重要转折阶段提供了年代最早、形制最完整的代表性物证。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5 - 1 3 世纪, 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5 世纪中期至7 世纪初期是麦积山石窟的连续大发展期, 其中北魏时期(5 世纪初至6 世纪中期)开凿石窟数量最多,共8 8 个。西魏(公元6 世纪中期)时期因袭前制,在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以窟为墓葬于麦积山之后,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开窟高峰。北周( 公元6 世纪后期) 时期的秦州历任军政官员均笃信佛教, 并极力扶持佛教发展。1 9 5 2 年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1 9 6 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有限制地对公众开放。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