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中韩缘·佛教艺术展”在榆林窟揭幕
10月12日,由敦煌研究院、韩中文化友好协会、韩国美黄寺主办,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承办的“中韩缘·佛教艺术展”在榆林窟正式开展,共展出了四十余幅飞天拓本作品。通过此次中韩双方合作办展,为观众亲观韩国静雅飞天拓本形貌提供了“通道”,并在对比细品韩国佛教艺术与敦煌石窟悠久艺术文化传流脉和历史印痕的异同方面,搭建起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开幕式现场
下午3时,韩国美黄寺主持金刚大师,韩国实相寺法忍大师,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创立者、理事长、前议员崔载千,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瓜州县常委、统战部部长韩积罡,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斌德,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人力资源处处长韩延军,及韩方嘉宾,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关单位领导,敦煌研究院相关部门领导及职工共计百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开幕式由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主持。
韩延军致欢迎辞
崔载千致辞
曲欢致辞
韩积罡致辞
宋子贞致辞
金刚大师致答谢词
韩延军首先致欢迎辞。他说,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毗邻而居,中韩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相信这次艺术展不仅能为广大中外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能为致力于中韩佛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提供很好的交流机会。
崔载千在开幕式上表示,千年后的今天,非常幸运有金刚大师可以把飞天拓本带来进行展览,让飞天再次回到它的故乡敦煌,我想这都是托了敦煌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福气。
“这不仅是一次中韩佛教之缘的再续之旅,也是中韩飞天、中韩佛教艺术的一场文明对话,更是践行是丝路精神的一次辛勤之旅,丝路相通,民心相连。”曲欢说,通过此次展览,将发挥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了解中韩两国文化的特殊优势,与敦煌研究院携手并进,在韩国讲好莫高故事、敦煌故事、中国故事,讲好中韩友好的动人故事。
金刚大师在答谢词中说,借此机会,想向敦煌研究院的领导、用心筹办本次展览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予帮助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将尽所能,将韩国和中国、将全世界的佛教文化联系在一起,并做到最好。
宋子贞向金刚大师颁发展览荣誉证书
“本次展览是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和韩中文化友好协会首次合作举办佛教艺术展,真诚希望通过这次艺术展,让更多中外朋友领略到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感受到兼容并蓄的佛教文化。”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宋子贞如是说。随后宋子贞还向金刚大师颁发了展览荣誉证书,表达对金刚大师慷慨展出私人所藏拓本的诚挚谢意。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们有序进入展厅悉心观摩。
展览展出的飞天拓本
拓本,是将镌刻于金石之上的图文以墨转于纸张之上的作品。本次展览展出的飞天拓本皆为韩国美黄寺主持金刚大师多年所藏之佛教石刻拓本,这些作品尺幅不一,内容各异,跨越了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等时代,刻画内容以西域乐器奏乐飞天像的钟为中心的佛像和佛·僧塔到瓦当,以奏乐双飞天为主的香花供养飞天与佛·菩萨飞天等多种形式,将韩国飞天的特征原封不动地展示出来。通过拓本特有的黑白体现出天衣与姿态、柔丽与朴素、动静相宜的留白和余韵之美,让更多人可以借由拓本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再次一览韩国飞天的自然风采。
展览也同时展出了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运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高科技创意展陈形式,打破壁画静态展览形式,让榆林窟第25窟的乐舞盛景“活”起来;以全息投影的形式,营造浸入式感官体验,让观众徜徉于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世界。拓本寂静,投影生动,动静互补、相得益彰。这场有深度、有温度的综合性中韩文化艺术展览,为观众提供一个追溯过去、观摩现在、探寻未来的净土世界。
观众正在观展
展厅内,观众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展出拓本,翱翔云表的飞天伎乐,勇猛精进的天王力士……一堂之内,高古朴拙,远风巍巍。片片拓本墨色浓淡相宜,既精且美,凸显了自然的质朴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观赏性。“佛教石刻作品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已经逐渐被磨灭,很难再用眼睛欣赏到它的形体形态,这次能近距离看到韩国飞天拓本,实在是太难得了。”前来参观的王姓观众如是说。
文化因融合而兴盛,艺术因交流而繁荣。人文交流是中韩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艺术以其极特殊的形式自觉承载了两国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文化担当,是实现中韩传统友谊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石窟壁画中保存的弥足珍贵的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图像资料,例证着中韩人民友好往来的史实,此次展览的开幕,无疑是两国共同擘画佛教艺术发展的体现,更是两国文化交流与邻邦友谊的又一有力见证。
据悉,“中韩缘·佛教艺术展”将持续至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