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阿拉上海人”再次助力石窟保护 为榆林窟修建桥梁

摘要: 12月5日,“阿拉上海人”基金捐建计划项目组一行前往瓜州榆林窟,携手上海建筑、设计名家,实地探查榆林窟崖体、河床及周边景观特点,因地制宜,进一步落实连接东西崖之间的桥梁捐建计划。捐建组专家实地探查榆林峡谷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榆林河从峡谷中穿流而过,湍急的河水也使分别分布在东西两岸上的石窟遥遥相望,无法连通。榆林河丰水期河水涨满,连带上游的树木落石奔腾而下,枯水期恰逢寒 ...

12月5日,“阿拉上海人”基金捐建计划项目组一行前往瓜州榆林窟,携手上海建筑、设计名家,实地探查榆林窟崖体、河床及周边景观特点,因地制宜,进一步落实连接东西崖之间的桥梁捐建计划。

捐建组专家实地探查榆林峡谷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榆林河从峡谷中穿流而过,湍急的河水也使分别分布在东西两岸上的石窟遥遥相望,无法连通。榆林河丰水期河水涨满,连带上游的树木落石奔腾而下,枯水期恰逢寒冬,河面封冻取水困难,春天气温回暖又形成冰凌汛进一步冲击河岸,致使多年来修建连通东西岸的桥梁成为难题,临时搭建的小桥往往在一场大雨后,就被洪水吞噬不见,造成两岸无法通行,给石窟保护和游人参观造成困难。

宋子贞向专家们介绍现有的桥梁

“阿拉上海人”基金自2013年开始,先后组织上海的艺术家,企业家,学生和各界朋友,号召发起多次敦煌石窟募捐活动。在敦煌石窟考察活动中,“阿拉上海人”基金会负责人赵建平先生,决定发起敦煌榆林窟桥梁捐建的募捐活动,并于2017年最终确定。榆林窟桥梁外观设计方案由上海著名艺术家丁乙先生担纲,桥梁结构设计则由华东建筑设计院建筑师周健负责。考虑到榆林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平面设计师、艺术家沈浩鹏将结合自然风貌,担纲榆林窟标识、标牌设计。

专家们实地论证设计方案

此次实地探查已经筹备许久,在前往榆林窟之前,捐建项目组充分考察了莫高窟、榆林窟的历史地理沿革和风貌,并认真了解了榆林窟的艺术特色,在成行前还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本次营建不仅仅是修一座桥那么简单,樊锦诗一再强调,“桥梁建筑式样应该与文物环境协调统一,要符合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特质,更要突出榆林窟的文化遗产,不能喧宾夺主”,这也是赵建平、丁乙、周健等人的共识。

捐建组与樊锦诗沟通交流设计理念

榆林窟文物保护所所长宋子贞带领项目组专家对峡谷进行了近五六个小时的实地调查和反复论证,也介绍了在榆林峡谷建桥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实地探查中专家们发现,榆林峡谷宽处有几十米,最窄处不过十多米,建小型桥梁不利于汛期洪峰通过,被冲毁的危险极大;建太高大的桥则会影响整个窟区文物景观面貌,且并不实用。

实地测量

在榆林窟架桥打通东西两岸崖壁洞窟通行路线,敦煌研究院曾为此做过极大努力,多种方案和设计图纸反复论证又不断被否定。基于以上种种获得的经验,敦煌研究院此次预选了上、中、下游三个位置,请项目组专家实地踏勘论证,并最终一致决定,上游河谷较狭窄位置,建设一座轻便但美观的桥梁,该桥梁模型已经由丁乙先生设计形成,据悉,桥梁同时据有消解水位落差、杂物冲击等功能。丁乙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能够在文化遗产榆林窟留下自己的作品,荣幸之至”。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石窟保护

最新评论


榆林窟

关键词:石窟保护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