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佛影

摘要: 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辑《麦积山佛影》近日出版,该书由何鸿先生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发行。1952年之前,麦积山的栈道大多塌毁败绝,无法登临,最初调查麦积山石窟的冯国瑞先生只能无奈远望。1952年10月,常书鸿先生带领西北勘察团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搭设了大部分栈道。1953年7月吴作人先生带领中央勘察团再次对麦积山勘察, ...

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辑《麦积山佛影》近日出版,该书由何鸿先生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发行。



1952年之前,麦积山的栈道大多塌毁败绝,无法登临,最初调查麦积山石窟的冯国瑞先生只能无奈远望。


1952年10月,常书鸿先生带领西北勘察团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搭设了大部分栈道。1953年7月吴作人先生带领中央勘察团再次对麦积山勘察,进一步完善栈道,除了中区个别位置外,多数位置都可以登临。



勘察成果的对外发布,引起了众多的美术史学者的关注纷纷以各种方式对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


何鸿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考察丝绸之路时,无意中看到一套麦积山石窟的旧照片,何先生认为是难得的历史资料,遂高价收购,珍藏于庐江草堂。



收藏二十年后,何鸿先生整理收集的丝绸之路石窟旧影像资料,遂产生将麦积山石窟旧照片编辑出版的想法。机缘相聚,经过多次沟通,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达成共识,共同编辑出版《麦积山佛影》。


这套麦积山的照片,不知作者,不知拍摄时间,但是通过照片中反映的各种信息,我们将照片拍摄时间定在1954年前后,拍摄者应该是一位雕塑家,拍摄过程中在麦积山石窟停留多日。



上世纪五十年代,照相机对个人是极度奢侈品,拥有的单位也不多见,所以拍摄者很大可能是个有工作单位的雕塑家。而天水本地没有符合这个条件的单位,所以,拍摄者应该来自于兰州、西安等大城市,很有可能是某所大学的雕塑教师。


当时,天水虽然已有火车相通,但是从城区到麦积山需要雇用骡马,一整天的时间才可以到达,并且住宿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所以拍摄者肯定是有很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较强的吃苦精神。


这位拍摄者在麦积山停留多日,洞窟上几番上下,将洞窟雕塑精华全部拍摄,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洞窟文物保存状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可惜这些资料在拍摄者手中并没有得到长久保存,而是流散到了旧物市场,面临着完全散失的可能。何鸿先生见旧物难得,就收藏在庐江草堂,致使才有今天的出版。


《麦积山佛影》的的图片资料是对麦积山石窟早期图片资料的补充,从多个角度反映洞窟内塑像的面貌和保存状态,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作者:何鸿

更多信息...

麦积山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