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吉鸿昌烈士墓
摘要: 吉鸿昌烈士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郊的郑州烈士陵园内,是为纪念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抗日救国,最终于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吉鸿昌烈士墓不仅是纪念英雄的重要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吉鸿昌烈士墓.1934年.扶沟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吉鸿昌烈士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郊的郑州烈士陵园内,是为纪念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抗日救国,最终于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吉鸿昌烈士墓不仅是纪念英雄的重要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烈士墓的地理位置与建筑布局
吉鸿昌烈士墓位于郑州烈士陵园的核心区域。墓冢由白水泥砌成,呈长方形,长3.2米,宽1.4米,高0.6米,外部镶嵌着花岗岩,显得庄严肃穆。墓前矗立着一座汉白玉墓碑,碑上镌刻着“吉鸿昌烈士之墓”八个大字,碑首镶嵌着吉鸿昌将军的瓷像,背面则刻有烈士的生平简介及就义前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距墓冢90米处,矗立着吉鸿昌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胡耀邦题写的“吉鸿昌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碑文详细记录了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和英勇精神。此外,烈士陵园内还设有“慷慨赴义——吉鸿昌烈士纪念厅”,通过丰富的文物、照片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吉鸿昌将军的革命历程。
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
吉鸿昌出生于河南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受父亲“作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一生廉洁奉公。1913年,他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开始了戎马生涯。1921年,吉鸿昌因作战勇敢,晋升为营长。1929年,他升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鸿昌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深感民族危亡。1932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吉鸿昌组织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等重要城镇,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热情。然而,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抗日同盟军最终失败,吉鸿昌被迫流亡海外。
1934年,吉鸿昌回到国内,在天津开展地下工作。11月9日,他不幸被捕,最终于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年仅39岁。临刑前,他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绝命诗,展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烈士墓的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
吉鸿昌烈士墓不仅是纪念英雄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每年,郑州烈士陵园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吉鸿昌将军的英勇事迹。2024年11月24日,在吉鸿昌将军牺牲90周年之际,郑州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各界人士敬献花篮,擦拭墓碑,并参观了吉鸿昌烈士纪念厅。
吉鸿昌烈士纪念厅通过丰富的文物、照片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吉鸿昌将军的革命历程。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成为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