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摘要: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加强中法友好交流,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承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于当地时间9月18日上午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迪迪埃·贝奈姆、法国 ...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加强中法友好交流,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承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于当地时间9月18日上午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迪迪埃·贝奈姆、法国大家族协会会长蒂埃里•普罗沃斯特等120余位中法艺术界人士出席开幕活动。
古丝绸之路文化把中国与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壁画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通用的艺术语言,其保护、临摹、传承体系尤为重要。本次展览汇聚了23件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石窟寺壁画临摹精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年以来对中国新疆、甘肃等地区的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的一小部分,展现了古丝绸之路中西方艺术交流的重要文化遗产。
展厅现场
中国传统壁画这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世界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彩篇章。多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聚焦中国古代壁画研究,以作品临摹为核心,理论研究与成果展览并举。一方面,致力于拆解和还原传统壁画古法制作的独特方式,追溯与记录历史,在致敬古代壁画“艺术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时,发掘其“工艺之美”与“工匠精神”。另一方面,以跨学科的视野,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壁画技艺发展、传承之脉络,不仅为时代进步提供独有的文化支撑和历史记忆,也为艺术创新提供滋养,发掘出中国古代壁画的当代意义。
观众前往观展
自2016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深度开展围绕“古丝绸之路”的科研项目。项目组考察了古丝路沿线上的10余个国家、中国境内20余个城市和地区;连续8年开展“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期间还完成了中国古代壁画临摹人才培养、古代壁画图像梳理等工作。目前,项目组完成了三十余处石窟、寺观、墓室壁画的学术性临摹,既有整幅巨制,也有盈尺残片,是全球横跨地域最广、纵越时间最长,且规模最大的泥坯地仗壁画临摹工程。项目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其学术、艺术、非遗传承和公众服务等方面产生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大众和学术领域的广泛赞誉。
本次展览展示了新疆龟兹、高昌、焉耆、于阗和甘肃敦煌等地区的壁画临摹作品20余幅,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的部分阶段性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中法友好交流,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搭建起一个汇聚多元文化与视角的全球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的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座现场
此外,与展览同期举办的还有两场围绕古丝绸之路沿线壁画艺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术活动。9月17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题为“两条道路的交通——壁画和卷轴艺术”的学术讲座。9月18日,相关学者开展了以“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临摹与推广”为主题的学术演讲与对谈活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当地时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