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佛光初现 梵音回响——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摘要: 发掘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肖小勇 遗址概况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33公里处,坐落在固玛塔格山东南洪积台地上,是我国古代西域城国疏勒的重要佛教寺院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19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6次发掘,取得了诸多重大收获。 莫尔寺遗址位置图主 ...
 发掘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肖小勇   
   
 
 
  
 
    遗址概况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33公里处,坐落在固玛塔格山东南洪积台地上,是我国古代西域城国疏勒的重要佛教寺院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19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6次发掘,取得了诸多重大收获。    

莫尔寺遗址位置图 
  
主要考古收获   
    
 (一)较完整揭露寺院建筑群,明确主要建筑的结构性质 

 遗址范围约20000平方米,遗迹主要分布于两个紧邻的台地上。考古发掘清理出密集的建筑群遗迹,包括两座佛塔的塔基,18座单体建筑共计62个房间以及两条阶梯式踏道。这些建筑均以土坯砌筑,部分有较浅的基槽,墙面及地面多抹草拌泥并粉刷白灰面。 

   莫尔寺遗址区域分布图
 
 18座单体建筑可细分为僧舍、回廊式佛殿、长方形大佛殿、讲经堂、厨房及其储物间和餐厅等。东面13级踏道顶端通达的山门建筑内,发现有倒塌的拱顶结构。该建筑南面的边廊通达台地顶部的其余建筑。遗址中还出土一件泥瓦,提供了坡屋顶的线索,显示了中原建筑影响。 

   莫尔寺遗址总平面图
 
 (二)明确佛塔的结构,更新了对佛塔的认识 

 一圆一方两座佛塔是莫尔寺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对佛塔底部堆积的解剖表明,两座佛塔下还各有两层基座和方形台基,方塔台基边长39.36米。这些发现更新了圆塔为三层方形塔基和方塔分三层的原有认识。 

   莫尔寺远景
 
 (三)确定兴废年代,廓清布局变迁 

 寺院建筑主要分布于大台地西南部和小台地。小台地北坡下发现人工地面和排水沟遗迹。不同建筑间存在11组打破、叠压关系,结合出土遗物和碳十四测年,明确遗址始建于公元1世纪,约9世纪末10世纪初废弃,前后延续约900年,分为两个阶段: 

 公元1-3世纪为第一阶段,包括山门踏道、X号基址(山门建筑),I、II(左半部)、V、XII号基址(僧舍),圆塔及其附近的VII号建筑(塔殿)。以圆塔为礼拜中心,附近和旁侧非对称式僧房,为佛灭后不久在印度创始的平面布局类型。 

  Ⅰ号建筑
 

    II号建筑
 

   Ⅲ号建筑
 

   Ⅳ号建筑
 

    Ⅶ号建筑
 

    Ⅹ号建筑(拱形遗迹)
 
   XII号建筑
 

   小台地北侧建筑排水沟等遗迹
 

   VIII号建筑
 

    X号建筑
 
  4世纪以后至废弃为第二阶段,增修各种类型的佛殿、厨房、讲经堂和方塔。礼拜中心转变为塔、殿并重,出现了印度、中亚、犍陀罗、当地和中原诸文化元素融合的现象。
 
   方形塔
 
 (四)出土遗物与历史文化反映 

 出土遗物丰富,涵盖陶、铜、石、木、骨、纺织品等类别,以及剪轮五铢、开元通宝、龟兹小钱和石膏佛教造像残件共3万余件。六趾佛足木雕使人联想到《隋书》中疏勒王“手足皆六指”的记载,泥瓦体现中原建筑影响。一件面相丰满的石膏佛像融合了犍陀罗和中原佛像特征,长达41厘米的佛掌说明佛像有两倍于真人大小。 

  莲花木质构件
 

   泥瓦
 

    石膏大佛脸
 

   木质佛足
 

   陶质模具
 

   出土钱币
 
   莫尔寺出土遗物
 

    出土石膏佛教造像  

(五)多学科研究与寺院生活、古环境变迁揭示 

 动物骨骼鉴定显示主要为羊、黄牛和马骨,印证疏勒僧侣吃肉的记载;鉴定出18种蔬果;孢粉分析发现40余种植物种属,为研究荒漠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建筑木料多为当地的杨、柳属木材。 

  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这是迄今发现我国最西部、年代最早、延续时间长且发展演变清楚、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地面土建筑佛寺遗址,是早期大型地面佛寺的典型代表,提供了我国早期佛寺布局及其发展演变的样本,推进了古疏勒及丝绸之路佛教考古和我国早期佛寺起源研究。 

 2.该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交汇处,佛教东传我国第一站,融合了印度、犍陀罗、中亚、当地和中原多种文化元素,诸多迹象有理由以之与武周时期建造的汉大云寺关联,当地特色和中原影响表明佛教进入西域伊始就开启了中国化进程,提供了佛教中国化的新模式,印证文明交流互鉴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实证多元宗教并存和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意义。 

  重视保护、传播,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       

 1.秉持发掘和保护、传播同步进行的理念,同步研究编制了莫尔寺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已于2024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推动了申报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 

 2.已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10篇学位论文;人民日报等报纸刊布6篇专版报道,央、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宣传报道50余次;成功举办“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考古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工作照 

   莫尔寺考古队合影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