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冯晖墓出土耀州窑青瓷及其断代价值
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冯晖墓青瓷托盏曾收录于《咸阳文物精华》,《五代冯晖墓》考古报告(重庆出版社,2001年)也已面世,但未就出 ...
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冯晖墓青瓷托盏曾收录于《咸阳文物精华》,《五代冯晖墓》考古报告(重庆出版社,2001年)也已面世,但未就出 ...
摘要:11~14世纪,越南以我国宋代耀州窑系青瓷为主要仿制对象,烧造了“越南仿耀州窑系青瓷”。其产品流向勾勒出一条经由北部湾沟通越南、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的海上贸易路线。 10~14世纪(相当于我国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发展时期,世界各地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刺激了大批窑场的兴起。其中,耀州窑青瓷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青睐,也由此引发了国内 ...
约访王恒,早在四月,春暖大同,柳绿花红;及晤王恒,已是十月,秋染雁塞,落叶飘零。这是一次迟到的采访。 王恒与我相识,屈指算来大约有三十年的时光。那时他已是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的党支部书记,堂堂的国保一级文物单位正科级领导干部。而我不过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子,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忝立中专、电大、自大的讲 ...
近年来,大量佛教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被人们所关注。然而,作为交叉研究领域的佛教考古在理论和方法上既经历着创新探索,也面临如何更加完善的瓶颈。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森就佛教考古的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佛教考古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佛教遗 ...
摘要:吐鲁番地区特别是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墓葬群出土的唐代丝织品数量多,且品种丰富,这些实物为唐代丝织品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学界虽已取得较多成果,但仍有余地,如从丝织品消费的角度去探析吐鲁番地区的丝织品与唐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消费结构、消费艺术、消费思想、消费文化、消费方式等方面的互相关系与影响则大有可拓展空间。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发达的史前文化,而良渚古城的发现,石破天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神秘的史前文明。它的城墙盘亘于沃野之上,巍峨雄壮;它的聚落如网般四通八达,层层紧密;它的物质生活里,男耕女织、饭稻衣麻,生活富庶;它的精神世界里,玉器是神崇拜的主要载体。想象中的良渚古国首领及其夫人。他们身着丝袍,头戴羽冠,身佩玉饰。首领手持 ...
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1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M1处于墓地西部,虽遭破坏但仍出土了重要的随葬器物,铜、玉、漆木器等共45件,其中铜器31件。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青铜礼器铭文等判断,该墓为鄂侯夫人墓,年代为春秋早期晚 ...
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7、M16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M7、M16处于墓地中部,两墓并列,间距3米。M7出土铜、玉、漆木等随葬器物共309件,M16出土141件。根据墓葬位置关系、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等分析,可推测M7、M16为夫妻异穴合 ...
引 言 2019年7月,在吐鲁番学家李征(1927—1989)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所、吐鲁番学研究院的协助下,举办了李征先生的追思活动,并将其骨灰安葬于吐鲁番交河沟西雅尔村平顶山墓地。考古学家黄文弼(1893—1966)先生的后人委派黄小玲女士为代表,专程前来参加活动,并将黄文弼旧藏李征书 ...
面对死亡的奥秘,人们忧惧的同时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迷茫无助会产生各种神秘观念和表现方式,显现出不同文化或某一时代的精神世界。生死观的演变,是社会演变的体现,在思想史上十分重要。 选择魏晋南北朝的生死观进行研究,既明智又棘手,明智是由于目前这一时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棘手是因为材料不多,而且杂乱。过去人们 ...
《中国美术报》第110期 学术月刊在邺城地区出土的北朝造像中,基座上的中央浮雕器物及其多变的组合雕刻极为精美,在北朝后期的中原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已出土的大批北朝造像像座或石窟佛像基座的中央部分出现了类似于香炉的器物,学界大多将之称为博山炉。而在这些所谓的“香炉”中,确实有一批类似汉代以来的博山炉的形制,但将其统称为博山炉可能欠 ...
1981年9月,在山西省大同市小站村封和突墓出土了一件鎏金波斯银盘,墓葬年代为北魏时期。这件器皿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中古时期域外文化的认知,在整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这件器皿中一些相关问题的争议却一直存在。近年来,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增加,笔者认为已有必要对银盘中的人物形象、来源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 ...
有学者认为欧洲的“湿壁画法”最早可追寻到古埃及壁画的时代。今天我们把画在干燥石灰墙面上的壁画,相对“湿壁画”而言称为“干壁画”或“胶彩壁画”。当这种壁画中的“胶彩画”转移到纸面上的时候,则被泛称“水彩画”了。 ▵ 北魏 《九色鹿本生》 壁画 敦煌257窟西壁中层胶彩画法是中国传统壁画中最主要的技法之一。中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在古 ...
汉唐之间的牛耕和犁耙耱耧鲁才全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我国古代有着素称发达的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曾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农业生产力的状况,弄清其发展脉络,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不拟涉及汉唐间农业生产力问题的各个方面,仅择取其中的牛耕方式和犁耙耱耧等几种主要畜力牵引农具试作初步探讨, ...
山西是北魏、东魏和北齐政权的重要根据地,佛教曾盛极一时。除著名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外,全省各地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型石窟,尤以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榆社县属晋中地区,南与晋东南的武乡县接壤,其境内有不少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1994年10月下旬笔者前往该县进行考察,着重调查了两处比较重要的石窟寺,即圆子山石窟和响堂寺石窟(图一 ...
北周西国胡人翟曹明墓志及墓葬遗物 ( 罗丰 荣新江) 2000年1月,我们在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三秦瑰宝”展览上,首次看到靖边县出土的一扇石门,上面的胡人天王像异常引人注目,展览说明称其出自“唐翟曹明墓”1,但图像风格则与唐朝迥异,颇具北朝因素。听说还有一同出土文物,在陕西博物馆同仁的支持下,在文物库房翻出了与墓门同出的半块残阙的 ...
2019年是首次发现殷墟甲骨文的120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2月29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刘源研究员做了题为《甲骨文中的商代文明》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刘源研究员列举了大量甲骨文实例,为我们还原出甲骨文背后的商代史实与文明。甲骨文知识知多少?大家都听说过甲骨文,但是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 ...
【编者按】近日,赵省伟主编、林碧珺译《西洋镜:意大利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99—1938》(全二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取材于《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共收录200余幅彩色版画及原刊报道12万字。作为目前唯一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相媲美的中国题材画报,意大利彩色画报时间跨度更长、收录的历史事件更丰富,因此更具历史和出版 ...
在关于“龙的原型究竟是什么”这一点上,之所以争论不休,最根本的原因或许在于: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原型生物,但文献记载中的“龙”却歧异丛出,似乎多种生物都是,又都不是,于是莫衷一是。我们之所以难以确切找到“龙”,很可能是因为在数千年的时空阻隔之下,我们未能充分理解古人对“龙”的信念。首先要注意的是,“龙”所指的不是“一种 ...
有夏之居著名考古人许宏先生出版了《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这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愿意放下专业身段向公众介绍考古常识的普及作品。在这本深契2014年中国文博界“公众考古”主题的作品中,身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的作者不但延续了上一本著作《最早的中国》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夏、商考古成果的探索,还以此为契机,继续向前追溯,把 ...
我的研究和讲授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政治史和中古民族史方面,因此为大家推荐的书也将以此展开。过去一年我所接触到的学术专著中,以下三部作品兼具学术性、思想性与可读性,值得向大家推荐。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这是一部讲述中西方之间文化交往与文明互动的通史性著作。作者张国刚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致 ...
在世界古代文明研究中,由于对象年代久远且没有传承,诸多缺少物质载体的信息(譬如仪式和观念)已不可复得,唯有借助人类学理论方可构建一二。加之文本材料多为考古发掘所获的出土文献,因此研究者往往也关注考古学的进展。笔者所从事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研究(亚述学)尤其如此。一、陆启宏(著):《历史学与人类学:20世纪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
“蒙塔尤是一摊臭气扑鼻的污水中的一滴水珠。借助日益增多的材料,对于历史来说,这滴水珠逐渐变成一个小小的世界,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在这滴水珠中游动。”年鉴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勒华拉杜里(Le Roy Ladurie)在其名著《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商务印书馆,2009)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写下了这段既令人莞 ...
罗马史的研究涉猎领域广,对学者的语言能力要求亦是很高。学者们不光需要具备较好的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在论证观点时,常常需要涉猎诸多领域,如古钱币学、考古学、古建筑学,以及人类学来对论点进行佐证。罗马史作为古典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其学者往往需要精通古拉丁语或古希腊语,方可阅读一手史料。同时为了保证能够读览尚未英译的学者论文 ...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杉山正明《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中文版推荐序,该书为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丛书之一,此套丛书将于2020年由理想国推出。现在翻开在读者面前的本书,用略多于一半的篇幅,把蒙古帝国史讲得简明而极丰富多彩。作者的关注重点不在东亚;因为在从前出版的其它同类图书里他已有过讨论,故对此“本书没有专门从正面进行讲述”(见本书 ...
摘 要:由于资料限制,关于粟特的音乐研究一直进展缓慢。近期在卡菲尔-卡拉遗址发现的一件装饰木板上保存了完整的琐罗亚斯德教图像,弥足珍贵。这幅以娜娜女神为主题的祭神奏乐图是研究粟特音乐的重要图像材料。从粟特本土图像材料看,音乐往往出现在琐罗亚斯德教的葬礼、祭祀仪式中,其中可频繁见到角形竖琴、琉特琴、潘笛等乐器的使用。这些为进一步研 ...
粟特人,中国史料中称昭武九姓,公元3世纪至8世纪之间,大批粟特人以经商之故来到中原并定居于此,以商队建立聚落。北朝隋唐时期是粟特胡人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粟特人往来丝绸之路,受众多文化熏染,思想也呈现多元文化的特征。20世纪以来多处入华粟特人墓葬被发现,在这些墓葬中,既有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也有对外来文化入乡随俗式的体验摸索 ...
“贵霜王朝疆域范围大致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半岛北部部分地区,东西南北方向的古代丝绸之路都集中在此,公元1至4世纪,贵霜王朝统治时期,东西文明之间的互通有无别开生面。”亚欧衢地丝绸之路上的贵霜王朝撰文/王樾 供图/上海博物馆礼拜佛陀浮雕。佛坐中间讲法,左侧是弟子侍立,右侧是贵霜供养人拱手站立,两侧各立一
1月3日,美军空袭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少将苏莱马尼身亡,伊朗强硬表态称要报复,紧张局势迅速升级。1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新推特,言辞激烈地指责伊朗,威胁针对伊朗文化遗产。他写道:“ 他们被允许杀害我们的人民,他们被允许折磨和残害我们的人民,他们被允许使用路边炸弹炸死我们的人民,而我们不被允许触碰他们的文化遗址 ...
岁朝,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岁旦。“清供”,广义上指的是陈设和观赏清雅的物品,如南宋人士林洪曾著有《山家清供》,将山间蔬果等食材的采摘、烹饪、保存乃至食疗药效等事娓娓道来。以岁朝为主题的绘画涉及花鸟、人物和山水三大画科,“岁朝清供”应属从花鸟衍生的画题,呈现的是时令花木蔬果、雅玩器皿和各类与岁朝有关的吉祥物象。一、岁朝供物的源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