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2019年度中蒙联合考古简报(一)

  2019年度中蒙联合考古简报(一)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项目是中国考古队首次在蒙古国境内开展的匈奴贵族墓葬考古项目,主要对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发掘和研究。2019年6-7月,中蒙联合考古队顺利完成编号M189的墓葬发掘,持续3年的田野考古工作终于揭开了这座墓葬的神秘面纱。M189为该墓地上一座中型墓葬,由主墓、陪葬墓、祭祀石列等部分组成。201 ...

• 隋江都宫形制布局的探寻和发掘

汪勃 王小迎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内容提要:从江都兵变相关记载中的隋江都宫的城、城门、殿阁等名称以及叛军搜索皇帝的行进路线等文献资料入手,结合江苏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中与隋江都宫相关的城墙、城门、道路等遗迹以及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可以对隋江都宫的形制布局略作探讨。研究发现,隋江都宫及东城基本沿袭了南北朝时期广陵城的范围及其主要道路网;隋江都城内包含中轴线在内有3条南北向轴线,或亦有3条 ...

• 历史城镇类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城镇类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类别,其中“尚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这一占据绝大多数的子类别更是尤其特殊。由于这些城镇时至今日仍在经历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断演进和改变,因此除了保护之外,历史城镇类遗产在管理、利用等方面同样需要具备更高的水平,才能进入一种良性的、自给自足的发展循环之中——这也就是如今我们经常提及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以

• 【考古前沿】陕西出土“蜀守斯离”督造铜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当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是秦咸阳城遗址的一处重要墓葬区,考古人员在此发掘了两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经研究考证,最终判断其中一座墓葬出土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 墓葬墓室对巴蜀地区的吞并和管理是秦国完成统一的关键。最初秦国保留了蜀侯,派中央大员张若为蜀国守,直至公元前285年,建立蜀郡,并先后由张若、李冰等人出任郡守。本次出土铭文说明,在张若任蜀国守之后、任蜀郡守之前,

• 先秦时代的“玉石—丝绸之路”(刘迎胜)

  先秦时代中原居民对西域的认识如何,现今保留下来的资料很少,需要与考古学的成果相印证。    先秦时代对西北的地貌有一些描述。例如《山海经》就提到昆仑山地处西北,在“流沙之滨”,周围达“八百里”,“高万仞”。还提到“泑泽”,即罗布泊,说它由孔雀河(属塔里木河水系)注入汇聚而成。这一地理知识来自西域当地土著,被波斯旅行家所得知,并在10世纪成书的波斯地理书《世界境域志》中有所记载。  早在遥远的古

• 张学锋:胡汉交融——司马金龙家族墓志所见“隋唐人”诞生之一斑

专辑魏晋南北朝石刻与历史研究作者简介:张学锋,1962年生,江苏苏州人。1981年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85年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7月留校任教,先后在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讲师,指导考古专业学生田野实习。199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兼任日本姬路独协大学讲师、同志社大学讲师。2001年春以《魏晋租调制研究》获京

• 马可·波罗与10—14世的丝绸之路

书名: 马可·波罗与10—14世的丝绸之路作者: 荣新江 党宝海 主编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9年6月定价: 79.00内容简介本书以2016年11月召开的“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基础,分“马可·波罗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三个主题,收录论文二十余篇。各文对《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文本、所反映的历史问题,10—14世纪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的

• 敦煌学经典著作《敦煌画研究》中译本出版

《敦煌画研究》(日文名:《燉煌畵の研究》)原著是日本东方学院东京研究所研究员松本荣一先生(1900—1984)所著,原书为日文写成,1937年由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出版。1939年,作者以此著作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42年,此书获得日本学术界最高奖“日本学士院恩赐奖”。由此可知此著作在当时日本学术界的成就与地位。不仅如此,此著作在西方的东方学者之间,亦获得高度的学术评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常书鸿先生创办敦 ...

• 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侯灿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547516263内容简介:  本书是侯灿先生结合考古发掘的资料、结合史学文献学上的历史记载或历史传承的有关资料、结合历史地理学上关于利用山川物象研究聚落、城镇、交通路线的方法治史的展现。目录一 西域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 从文化遗物遗迹看新疆(西域)是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 略论我国历史上的西域 汉晋时期西域在中西 ...

• 波斯笔记

基本信息:作者:李零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108066954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历史—地理篇”,有关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考古—艺术篇”,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目录自序前言上篇参考书下篇参考书上篇:历史—地 ...

• 契丹学研究(第一辑)

基本信息:主编:任爱君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100171823内容简介:  本书是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物;是以专门研究契丹辽文化及其资源转化为主的学术集刊,暂定每年一辑。本辑即为第一辑,分为历史与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语言文字、学术动态等栏目,收录契丹与高句丽关系 ...

• 3800年前的二里头人以粟黍为主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热度持续不减,公众对3800年前“最早的王朝”的社会生活图景充满好奇。研究者近日披露,通过二里头遗址出土的34例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当时的人们以粟黍为主食,灶的基本形态也确立了。  “在这样一处规模大、等级高且延续长达200年的都邑性聚落,人群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食物是什么?”最近举行的纪念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的议题 ...

• 石峁石雕:颠覆我们认知的发现

  考古上的每一次新发现,不是验证便是颠覆已有的认识。陕西神木石峁古城址新发现的石雕,就属于颠覆性的重要发现(图①)。这一次发现甚至会引发重构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重新书写补写历史迷失的一些片断。本文是基于发掘者已经披露新材料的初步思考,得到一些新认识,对于石雕的特点、性质与文化归属,提出一些初步判断。图①  石峁石雕的艺术传统,在夏商铜器和玉器纹饰中能看到它的影子,都属于同一体系。究竟是中原夏商文

• 汉代服饰基本形式的考古学观察

服装形式研究是服饰研究的基础。研究服装形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对文献记录的考证,一种是通过观察考古发现的实物及其画像。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近十几年考古发掘的丰硕成果,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大大推进了古代服饰各项研究。汉代服饰考古资料主要是指与汉代服饰相关的遗物,包括遣册的记录、陶俑、木俑、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器物上的纹饰和彩绘以及服饰实物等。服装指穿着的衣服,按身

• 山东省济南市洛庄汉墓出土的两件错金银铁质马具保护修复研究

  洛庄汉墓位于济南市东部的章丘区洛庄村西约1 公里处,南距106 国道约1.5 公里,在东平陵故城郑东约6 公里(图一)。上世纪90 年代,由于墓葬封土不断遭到破坏,大量文物不时暴露或被盗掘,文物部门于1999 年夏对其南部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清理陪葬坑9 座,出土文物400 余件。2000 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墓室周围进行了全面勘探与发掘,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又发现一批陪葬坑和祭祀坑。到200

•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

内容提要本书对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仿木构砖室墓进行了综合研究,涵盖丧葬艺术的不同层面: 既考察了墓葬营建的工艺、流程,同时也分析了墓内主要的图像题材及其布局原则,以及每类题材的内涵和意义,进而发展到对整个墓室的解读。“空间”是本书尝试讨论的重要概念。研究涉及墓葬空间的表达、生产,以及社会空间、象征空间的构成与塑造。前两章首先探讨了宋 ...

• 传闻还是史实——汉史记载中有关西域希腊化国家与城市的信息

杨巨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丝路古代文明研究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与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和德国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员。1982年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罗马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希腊化文明与古 ...

• 苏秉琦先生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理论框架的建立(王晓毅)

1981年,苏秉琦先生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一文中写道: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处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辩证地提出了中原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可能不仅仅是中原辐射周边,也有可能是周边辐辏中原。在此前提下,他将全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个区

• 四川蒲江船棺葬出土战国饱水漆柲的保护研究

  2016年8月,笔者随成都市考古所及蒲江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发掘了蒲江县蒲砚村的3座战国时期船棺葬。3座船棺皆被盗扰,棺内器物损害严重,原随葬器物及位置已不慎明晰。其中M3墓保存较好,出土漆柲1件,漆柲表面均裸黑漆,装在铜鐏之上,因完整的发掘报告未发表,初步估计为戈或戟的柲,残长约60厘米。漆柲糟朽严重,漆皮与木胎脱离严重,漆胎的糊布、灰地子糟朽。蒲江发现战国墓葬群(图来源于网络)一、糟朽原因 

• 唐朝政教关系在《衣物帐》中的反映 ———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具分类的反思

对文物认识与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分类学上的推进,一般是从文物的材质、功用出发,进而系统化将文物联系起来,但是这种系统归类功能联系的分类方法可能带来一些误解。那么首先通过对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茶器具的分类进行梳理,来说明这一分类思路可能带来的问题。 一、对法门寺茶具分类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一)《茶经》中的二十四器与法门寺地宫茶具对应的分类思路 地宫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由韩伟先生主持的,他按照《茶经》中所记录的

• 工匠的世界:技术进步与古代文明(苏荣誉)

  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工匠的世界”,更是一个涉及政治消费、宗族伦理、鬼神信仰、审美情趣等多重因素

• 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

基本信息:编著:浙江省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501062430内容简介:  2019年9月10日—11月24日,“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展”在浙江博物馆展出,展览是南宋金银货币的一次集中展出。目录综述:从南宋金银货币看京城临安的经济繁荣第一部分:金铤、金牌和金页 大型金铤 一两金铤 金牌 金页第二部分:银铤 京销银铤 银铤上的街巷名 白银与国家财政  ...

• 《敦煌研究》2019年第5期(总第177期)目录

专题报道总书记考察敦煌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1)敦煌研究院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建院75周年联欢晚会………………………………………(4)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创新发展……………………………………赵声良(7)敦煌学学科体系建设裕固族初世史乃解开晚期敦 ...

• 山西河津窑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古陶瓷学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623614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西河津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河津窑的烧瓷历史、品种、器形、装饰风格及特点、与其他瓷窑相互影响、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还涉及山西地区其他瓷窑以及宋元时期其他地区窑业技术交流、各地产品特点等研究。目录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H29发掘报告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河津市文物 ...

• 二里头遗址的价值

  中华文明发源于哪里?《史记》中记载的夏王都在何方?千百年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历代学者。为了解开这些谜团,1959年夏天,著名史学家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最终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震动世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许多国人饮水思源的瞩望中,这样的思绪或许萦绕了许久。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拥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从“河图 ...

• 二里头遗址的规模

  洛阳偃师二里头,本是洛阳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但在这村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分布范围为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4个行政村。  目前已基本探明,二里头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坐落在古伊河北岸的高地上,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高地。遗址范围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四个村,东 ...

• 二里头宫室建筑群与国家文明

  上篇说到二里头的“中国之最”,其中就包括二里头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该大型建筑群,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与礼制相关的宫室建筑,也是探索中国宫室建筑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一个基点。  这个建筑群有哪些特别之处?与国家文明的形成有啥关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已发掘大中型宫殿遗址12座  “这是1号宫殿,这是3号、5号……”听说记者要探访宫殿区,偃师市翟镇镇圪垱头村村民、二里头高级技师郭淑嫩当起了向导。   ...

• 科技馆与博物馆的区别及其特性

 科技馆的新兴在我国还不到三十年,它是由博物馆延伸发展而来,国外也有叫“科学中心”。科技馆与博物馆在展陈形式和参观方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01  在展示内容上  博物馆主要以展示历史文物为主,通过文物讲述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博物馆拥有文物的价值和分量以及研究成果决定了该博物馆在业内的地位。所以,博物馆普遍十分注重文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而科技馆则是通过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展示, ...

• 袁靖:建立国家遗址公园体系 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带来了关于国家遗址公园提案,建议建立国家遗址公园体系、进一步明确考古遗址的土地政策、做好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发掘、研究、展陈工作。  袁靖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遗址公园。国家遗址公园以文物及其周 ...

•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关于唐代前期服饰风尚与女性社会地位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色,并被不少学者视作唐代社会开放与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唐代社会之开放包容,堪称中国历代之最,学术界对此已有共识。但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等服饰风尚是否就是唐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的标志,以及唐代女性是否具有超越其他历史时期的更高地位,却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重点探究以安史之乱为节点的唐代前期女性服饰与其社会活动的动态变化,来揭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