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论唐代前期服饰风尚与女性社会地位关系

一、序言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色,并被不少学者视作唐代社会开放与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唐代社会之开放包容,堪称中国历代之最,学术界对此已有共识。但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等服饰风尚是否就是唐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的标志,以及唐代女性是否具有超越其他历史时期的更高地位,却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孙机先

• 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壁画墓发掘简报

  2015年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座金代壁画墓(编号2015FH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位于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的山梁上,东南距汾西县城约10公里(图一)。墓葬所在山梁北高南低,南北宽、东西窄,视野较为开阔,东西两侧均为水蚀严重的陡峭山坡,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地貌。墓葬开口距现地表约0.4米,墓顶北部遭施工破坏,墓室内已被扰乱,堆土厚约0

• 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

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同心县文管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宁夏考古组  1983年秋,同心县倒墩子村农民在耕地时发现陶罐和其他文物,遂将此情况报告县文管所,文管所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1983年冬,宁夏博物馆和县文管所对墓地进行了试掘,发掘墓葬5座,出土了透雕铜带饰和五铢钱等文物,初步确认为汉代匈奴墓葬。1985年秋,宁夏博物馆、同心县文管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 考古界:安徽淮南毛集胡台孜战国楚墓发掘简报

胡台孜自然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史集行政村,西南距焦岗湖1公里,东南距淮河仅3公里,距寿县县城约11公里(图一)。村外西北有一片墓地,墓葬数量不多,主要为东汉晚期小墓。战国墓M1位于东汉晚期墓地的南侧,在胡台孜村正西约50米处。M1所在处的地表曾遭到附近窑厂取土破坏,现地面平坦,相对于胡台孜村庄约低1米。因济祁高速公路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对其进行了抢救性

• 摩羯纹饰在中国的演变

摘要:本文以摩羯纹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摩羯纹的演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考古出土器物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中得出摩羯纹样在中国的发展源流、造型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等。一、概述:摩羯与摩羯纹(一)神兽“摩羯”摩羯,亦称“摩伽罗”,为梵语译音。在印度神话中,其形象为一种兽头、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 ...

• 国保专家谈|晋宏逵: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大举措——谈新一批“国保单位 ”中的古建筑

——古建筑是国保单位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国保单位”增至5058处。由政府主导,根据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估的结果,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实现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基本制度。与我国拥有的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

• 国保专家谈|李伯谦:对第八批国保的评介

——在评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过程中,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领导以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通过层层申报、评审、实地考察核实,并征求军队、民政、宗教等相关单位意见,做了许多工作,力求做到在严把质量关前提下公平、公正、合理合规,做到了万无一失,大家满意。作为干了一辈子考古、参加过多批次国保评选的老考古人,听到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

• 国保专家谈|刘庆柱:第八批国保突出“国家文化认同”的“物化载体”与“保质保量”

——所谓“价值优先”就是“文物”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优先,它们的定位是“在中华文明中的标志性地位和全国性意义”,具体应该是“文物”具有“国家历史文化认同”的内涵,属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物化载体”。这次国务院核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贯彻了“第八批国保申报原则首先是价值优先,突出强调文物在中华文明中的标志性地位和全国性意义。”所谓“价值优先”就是“文物”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

• 二里头遗址发现60年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研究员为调查“夏墟”,率队于5月16日发现二里头遗址,认为“在当时实为一大都会,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1],赵芝荃和高天麟先生复查确认这里是一处大型遗址。1959年秋,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分别在二里头遗址进行试掘,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独立承担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经60年整。60年来,累计发掘

• 罗丰: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二)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4 本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已经对萨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来源、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学术史的角度有二位杰出学者的论文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一篇是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 Dien)教授的《萨宝问题再考》,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姜伯勤教授的《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及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一书中“高昌敦煌的萨宝制度与胡祆祠”一节,他们分别对不同时期学术 ...

• 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

基本信息:编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60443812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新的考古发现,对燕国历史文化的诞生、发展及终结提出了较新的探索;在同名展览制作的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历史、考古、策展结合起来,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支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了一次历史的再现与探索。目录序一序二京津地区燕文化的考古发 ...

•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

基本信息:作者: 郭明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520133760内容简介:  本书以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遗址的发掘和区域性考古调查的资料,综合运用考古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遗迹和遗物特征的分析,从各类遗迹的年代关系、遗迹单元的形成与演变、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分化、社会权力的特征及来源等多个方面入手 ...

• 从山西隋朝虞弘墓来谈宝鸡鱼国文化及月氏西迁前后的族属问题

  在先秦史研究中,月氏素来被视为一支西北古族,与整个先秦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大势所涉无多。月氏一名,在汉语文献中出现较晚;既便如何秋涛、王国维所论,将月氏与先秦文献中的禺氏、禺知等名称联系起来,我们也最多只能把月氏的研究推及西周。然而,1931年,徐中舒教授著《再论小屯与仰韶》一文,提出了月氏为虞氏西迁后名称的观点。若果如是,则月氏在先秦史研究中的地位将变得不可忽视。那么,徐中舒之说可信吗?一

• 邓启耀:作为文明象征的矿冶及中国青铜的多元“面相”

摘要: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数千年时间里,金属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被控制,矿冶和铸造成为青铜器时代文明支撑的核心技术,而青铜器的拥有情况,也成为权力分配、社会分层、控制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的物质基础。当然,正如中国文明的多元脉向一样,由于空间分布和族群文化的差异,中国青铜器的形制呈现几种器物类型及造型纹饰风格:中原夏、商、周青铜礼器、祭器及饕餮纹饰,巴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大

• 李京泽:中亚黄金丘墓葬出土艺术品及其文化语境

中亚黄金丘墓葬出土艺术品及其文化语境李京泽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希腊一马其顿军团开始了向东方的远征。这场远征不仅为古波斯与古希腊一百多年来的缠斗画上了句号,而且开启了一次希腊化的“文化远征”。它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希腊化远东方”' 这一历史、地理和文化名词的产生。因此,学界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上限,定位“希腊化”时期之开始。 ...

• 青铜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以新疆东部为中心的考察

基本信息: 作者: 宋亦箫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20349598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和总结现有考古学及相关学科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谱系、新疆东部及相关地区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

• 韋正《將毋同:魏晉南北朝圖像與歷史》出版

  作者: 韋正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標題: 魏晉南北朝圖像與歷史  出版年: 2019-9  定價: 128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32592203   內容簡介:本書立足於漢唐之變,對魏晉南北朝墓葬壁畫進行了系統研究,著重探討了河西魏晉墓門牆壁畫所見中國上古的天界想象、北魏政權建立和佛教流行對北朝墓葬壁畫布局和形式的影響、南朝竹林七賢壁畫的時代和性質、長江中遊南朝

• 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

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郭物【关键词】欧亚草原东部;斯基泰早期文化;三道海子文化遗存;游牧经济【作者简介】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原文出处】《考古》(京)2012.4,56~69斯基泰(Scythians,中文亦曾译作西徐亚人、斯奇提亚人)是公元前7世纪至前3世纪活跃一时的著名游牧民族。公元前3世纪,萨尔马泰 ...

• 荣新江:《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王朝》序

丝绸之路在前近代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交流的桥梁,而今新疆所在的西域地区正处在文明交汇的路口,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各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共同承担着维护丝绸之路、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重任。其中,公元9~13 世纪立足于东部天山地区的西州回鹘王朝,就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付马,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博雅博士后。我们知道,自唐代中叶以降,因为西北民族的隔绝,中原汉文史料对西域地区的记载较少,阿拉伯、波

• 荣新江 | 黄文弼所获西域文献的学术价值

一、我们拥有“黄文弼文书”在20世纪西域的考古探险时代,黄文弼先生大概是唯一一位中国的考古学家,他代表北大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1928—1930年之间,独自对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的古代遗址做了考古调查,并发掘、收集了不少文献资料。他锲而不舍,陆续整理出版《高昌砖集》、《高昌陶集》、《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记述了考古调查、

• 何新: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和西传

何新: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和西传犍陀罗造型艺术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初始之源  【何新按语】  历史和考古证明,不存在什么希腊化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东传。相反,是公元2世纪后亚洲犍陀罗造型艺术逐渐西传。  亚洲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通过君士坦丁堡和文艺复兴影响改变了近代意大利和欧洲的雕塑造型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地】  起源于古巴基斯坦印度河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的健陀罗(Gandhara)艺术,以秀美雄健的人

• 荣新江|唐代佛道二教眼中的外道

1999年,我在《〈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与弥师诃》一文中,揭示了唐大历年间剑南道保唐宗的禅僧在他们所编纂的《历代法宝记》中,把他们的西天祖师所打败的两名外道叫作“末曼尼”和“弥师诃”,即摩尼教教祖和景教的耶稣基督。2003年,白瑞特(Tim H. Barrett)教授发表一篇短文《唐代道教与吐蕃禅宗文献里提到的耶稣和摩尼:对荣新江近著的一个评注》,指出这种把摩尼教和景教视为外道的做法,又见

• 白玉冬谈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的整理与研究

白玉冬(蒋立冬绘)白玉冬,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教授,2010年3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主要从事中古时期内陆亚洲历史语言与出土文献、碑刻研究,擅长解读古代突厥如尼文与回鹘文文献。2018年8月,白玉冬教授曾组织“兰州大学胡汉语碑刻考察团”,赴蒙古考察“草原丝绸之路”东段胡汉语碑刻,并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历史语言研究工作坊”与“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坊”。此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蒙古国立大学

• 新丝路学刊︱马可·波罗足迹考:从伊朗起儿漫到忽鲁模思的往返路线

点击上方“上外丝路” 可以订阅哦!马可·波罗足迹考:从伊朗起儿漫到忽鲁模思的往返路线 作者简介:穆罕默德·博格尔·乌苏吉(Muhammad Bāqir Vusūqī),伊朗德黑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波斯湾地区历史、中国-伊朗文化交流史领域的研究学者。文章来源:《新丝路学刊》2019年第1期。【摘 要】《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伊斯兰中世纪时期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马可·波罗是历

• 日本工业遗产纪行|富冈制丝厂:日本国宝级世界遗产

严鹏 关艺蕾2019-09-06 09:5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日本是全球顶尖的工业强国,从幕末学习西洋工业技术开始,日本就一直在制造业立国的道路上疾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形成了一大批工业遗产。如果将工业严格限定为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现代工业,则东亚仅有的两个纯粹以工业遗产为内涵的世界遗产都在日本,足见工业文化在东瀛之地位与意义。2019年8月7-11日,我们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构筑合作伙伴关系走访了数处日本的工 ...

• 藤家礼之助: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路线及其兴衰

藤家礼之助 著 章林 译遣唐使一览表历时两千年的中日交流史中最突出的,恐怕还是遣唐使。正式派遣的遣唐使前后达12次(如果把天智天皇四年派遣的遣唐使也看作是正式的遣唐使,则是13次)。一览表如下:以上共计12次。此外,为送还唐使而组织的“送唐客使”(以及虽然没有用这个名称,但从内容来判断一般认为属“送唐客使”的情况)如下表:以上共计3次。此外,还有天平宝字三年(759年),为迎接渡唐后被卷入安史之乱的第九批遣唐 ...

• 【边疆时空】荣新江 | 欧美所藏吐鲁番文献新知见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十余种。摘要:欧美吐鲁番出土文献主要收藏在德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等。笔者曾在《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中做了一些介绍;在《知见录》完稿后,笔者

• 学术论文(宗教信仰)| 荣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

唐代西州的道教榮新江本文原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4卷(吐魯番專號),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7-144頁。感謝榮新江先生授權推送! 在吐魯番研究當中,備受關注的首先是佛教。近年來,隨著吐魯番墓葬文書的大量出土,人們開始注意到吐魯番地區的道教信仰問題,但關注的焦點是高昌郡至高昌國時代的隨葬衣物疏和一件符籙。本文從比較嚴格的意義上來討論 ...

• 宿白 | 日本奈良法隆寺参观记

奈良法隆寺多日本飞鸟、奈良时期遗迹,为研究我国六朝隋唐考古者极应见学之处。二十年前,承高田良信执事长盛情招待,三次参观该寺,惟以时间仓促,走马看花,归来追忆,已感迷离;现据旧日记录整理出下列杂记诸项,不过志鸿爪、备遗忘而已。 一 金堂上层梁架与叉手 1984年1月16日,参观东院梦殿法要讫,绕西院伽蓝一周。近年法隆寺研究者一般多主张持统天皇施入天盖之年——公元693年,应是金堂竣工之时;金堂告竣即

• 西周疆至的考古学考察(上)

想聆听更多考古大咖、文博达人的讲座吗?↑↑ 点击上方“爱考古”关注我们 ↑↑ 欢迎大家来到爱考古,今天我来讲关于《西周疆至的考古学考察》。从题目一听可知,是从考古材料来探讨西周的疆至。所谓疆至就是西周王朝边境的四至,后面从考古角度讲一下关于西周王朝的统治方略。应用考古材料复原西周的社会形态,以往有不少的学者进行过研究,但用考古材料去复原当时的疆至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今天要谈谈这个问题。[vid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