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敦煌莫高窟遗址保护物理环境探索性研究

本书针对敦煌莫高窟窟内物理环境的相关问题,主要开展了敦煌莫高窟建筑空间优化、洞窟内微气候测试、壁面材料表面吸放湿过程、洞窟内通风调节与控制、洞窟内光环境、窟区绿化景观微气候调节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石质洞窟物理环境的遗址保护理念、洞窟形制与微气候的关系、洞窟内外空气交换模型、壁画地仗层传热传湿机理、洞窟遗址环境主动式和被动式结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等研究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推进了我国石质洞窟遗址保 ...

• 铄懿渊积——徐光冀先生专访

4月20日,吉林大学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一讲开讲,徐光冀先生应邀举行了题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吉大师生反响热烈。讲座后,我们有幸邀请到徐光冀先生,结合他的考古与文物工作经历,对先生做了一个简短采访,以飨读者。

• 美国新墨西哥州查科谷地考古遗迹考察

  二〇一九年美洲考古学会的第84届年会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阿尔博科基举行。目前仍然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人有着悠久历史,所留遗存无数。其中绝大部分属普韦布洛(Pueblo),赫必 (Hopi)和纳瓦霍 (Navajo)三大部落的祖先所有。遗迹中最著名者当属查科峡谷(Chaco Canyon),现在是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Chaco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 Park)。查科遗址的位置  参加本次年会的部分中国考古界同仁,在会议的前一天(4月1 ...

• 汉代玉蝉研究

汉代是我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受《礼经》影响,玉器在汉代社会的礼制活动、丧葬习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达到了巅峰,在理论方面逐步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玉德学说。汉代玉器与玉文化是我国公元前6000年以来玉器及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玉蝉作为一种特殊器型,应是承袭了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玉文化传统。 目前考古发现的汉代玉蝉数量较多,已经公布资料的有120多件。其中在2005年以前公布资料的有90多件,胡常春

• 山西陵川玉泉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2007年6月,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玉泉村(现村落位于原村落北侧山垣阳坡地)村民在院落东侧施工时,于地表下深2米处,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接报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陵川县文物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一 墓葬形制初步勘察时,尚能见到墓室底部存有少许泥浆(系甬道口浸入淤积),散落有一些经扰动的朽木片;在墓顶破口下方的棺床上,散布有碎砖、扰土。清理时发现棺床的中部曾被向

• 山西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编号M1)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地处岚水河支流丰河南岸的台地上,东南距长子县城17公里(图一)。2016年4~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M1为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自南向北依次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前室、后室组成,平面近“中”字形,方向212°(图二)。墓葬斜跨上下两

• 申遗成功!这篇文章带你了解跨国申遗如何操作

5年前,“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不仅申遗成功,还实现了两个世界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丝绸之路54个廊道中第一个成功申遗的项目,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北庭故城遗址此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跨国联合申报,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实现的。成功申报的这条廊道涉及三国共33 ...

• 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

全文阅读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作者:宋江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学研究》2016年第3期)

• 中国科技考古纵论

基本信息:主编:袁靖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2月印次:1ISBN:9787309141344内容简介:  本书完整记录了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的过程,表达了对科技考古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反思。目录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缘起与使命(代前言)领导致词 在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 在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会议演讲 考古 ...

• 葛剑雄 |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华夏精神文明于长安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m08578o60qp&auto=0葛剑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华夏精神文明于长安(21:42)西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伟大的古都之一,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曾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如今“一带一路”的倡议已深入人心,作为丝路起点的西安,其经济与文化都

• 殷墟考古90年——陶器的发现与研究

——————————————————————————————全文阅读殷墟考古90年——陶器的发现与研究(作者:牛世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梦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8年第3期)

• 宁夏明代长城固原内边长城调查报告

基本信息: 编著: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855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宁夏明代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的重要内容,主要报告了固原内边一线的长城本体,包括城址、边墙、烽火台、附墩等方面的情况。书中的数据都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线 ...

• 《敦煌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目录

【“敦煌与《法华经》研讨会”专题】关于中国天台宗《观音经》的注释…………………菅野博史 著 张文良 译(01)从《法华经》的角度解读莫高窟第285窟………………………………张元林(09)关于敦煌之二佛并坐的渊源——走访已消失的城市………………山田胜久(16)在敦煌居留的于阗人的法华信仰………………………………………张小刚(27)敦煌写本《法花 ...

• 读《湖南出土珠饰研究》

  继《湖湘出土玉器研究》出版之后,湖南省博物馆喻燕姣研究员又主编出版了《湖南出土珠饰研究》一书,作为她二十多年前在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玉器研究提高班”的老同学,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接读此书,对她一直以来坚持严谨的学术耕耘和勤奋著述表示钦佩,并向她致以衷心的祝贺!  捧读这部接近500页的大书,让我浮想联翩。这二十多年风平浪静的顺利走来,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给文物事业和社科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 ...

• 玉汝于成解机杼——《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读后

  欣阅《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一书,受益颇多。它是目前有关明代出土纺织品考古研究比较系统全面的专著,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著者倾注了多年研究心血,终成硕果。  该书把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文物研究有机糅合在一起,成为考古研究工作的延伸和继续,堪称范本之作。可以想见,常州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武进博物馆团队同仁多年来积集专业人才优势和研究成果 ...

• 探寻波斯湾千年港口的丝路秘密

  2016年和2019年,故宫博物院先后与英国杜伦大学、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古物与博物馆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考古协议”。中英阿三方联合考古最终于拉斯海马市阿尔努杜德遗址(AlNudud,RasAl-Khaimah)开始了第一个发掘季度。  拉斯海马这个不见于任何中文史料的海滨城市为何会如此吸引考古学家的目光呢?首先,她地处波斯湾南岸,扼守湾口,地理位置优越。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东侧背山,西侧临海,狭长的山前空地与海 ...

• 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

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罗丰 郑克祥 耿志强  1987年7月至11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对固原县南郊乡隋代史射勿墓进行了发掘和壁画揭取工作,现将发掘情况及收获简报于后。一墓葬形制  墓葬位于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西北,东北距固原县城约5公里(图一)。  墓葬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几部分组成,全长29米(图二)。  封土 ...

• 大河口西周墓出土龟形基座之我见

2007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是一处规格很高的西周封国家族墓葬群。共发掘墓葬千余座,出土了数量众多价值较高的精美文物,其中在M1东部二层台上发现有手作持物状的漆木俑两个,这在以往发现的中原地区西周墓葬中所未见。目前对漆木人俑的族属、功用、性质等的探讨尚没有定论。更为有趣的是,该漆木俑“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图一)。这种以龟为基座的形象,在我国古代的器物中经常出现,但是据目前所 ...

• 蓝田水陆庵

基本信息: 编著: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蓝田水陆庵文物管理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12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技术应用和文化研究结合的又一次深度尝试,在大量图像资料的背景下,对水陆庵彩塑进行历史、艺术、佛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其中文字近10万字,配图210幅。 ...

• 乐山大佛保存现状及保护策略评析

乐山大佛概况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中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此处。佛像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时90载,是特有的“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文化景观。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将“四川峨眉山-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过去几十年间,为保护好乐山大佛,曾经开展过大量的保护工作,包括大佛保护机构设立、队伍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大佛本体的

• 李济学术随笔

基本信息:编著:李光谟 李宁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4月版次:2印刷时间:2019年4月印次:1ISBN:9787208157309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李济文集》中的文字摘选出若干篇,再加上部分未收入文集的材料,汇成一个随笔式的简明的、通俗的、缩编的李济著作,内容丰富,涵盖自传、书评、研究文章等,对于希望了解其成长历程和学术生涯的读者,是一本很合宜的读物。目录编者的话 1怀念李济(张光直) 1第一编 治学自谈 1 ...

• 内蒙古东周北方青铜器

基本信息:作者:杨建华 赵欣欣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4月印次:1ISBN:9787532590483内容简介:  内蒙古东周北方文化遗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主要可以分为兵器工具、车马器和服饰品三大类。本书将提供最全的相关方面资料,且全部来自科学发掘以及考古人员的现场清理和征集,出土地点可靠。在对这些青铜器进行整理后,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器类和型的划分。全书分 ...

• 元朝“丝绸之路”与元大都

元朝“丝绸之路”与元大都 (罗 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至今主要集中在汉、唐时期,元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研究比较薄弱,而元大都(今北京)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更几乎无人涉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完全没有考虑元朝时期的重要遗存,元大都在丝绸之路的关键性地位被遗忘。笔者认为,这种状况没有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事 ...

• 张德芳:从出土汉简看敦煌太守在两汉丝绸之路上的特殊作用

专辑中国中古的河西走廊      张骞开通西域后,汉武帝“设四郡,据两关”,敦煌郡处在东西交通关键点上。而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军事长官的敦煌太守,自然承担和发挥了特殊的使命和作用。随着近百年来地下汉简材料的大量发现和实地考察,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上述事实的认识。本文结合传统史料和出土汉简从军事、政治、财政等多个方面对敦煌太守在两汉丝绸之路 ...

• 白玉冬 杨富学 | 新疆和田出土突厥卢尼文木牍初探——突厥语部族联手于阗对抗喀喇汗王朝的新证据

  摘要: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北部某遗址出土的4片突厥卢尼文木牍,其内容是由于祝(üčü,今新疆乌什)地方的某突厥语部族首领上达给某重要人物的书信,言捕获了对于术(üčür,今新疆焉耆七个星)构成威胁的25个敌人。木牍文书的年代约在10世纪中后期。木牍文中提到的qan“汗”可能为于阗国王或某部族首领,发信人应是塔里木盆地一带处于半独立状态的突厥语族部落首领。木牍文书记录的侵犯于术的敌人,有可能来自 ...

•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黑曜岩制品原料来源探索:兼论检测联用技术在文物产源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作者:刘爽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3月印次:1ISBN:9787030608314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检测联用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黑曜岩制品的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和讨论,将地球化学上的研究成果与黑曜岩制品原料来源相联系,通过考察地质上已经发表的各地区地球化学元素克拉克值,找到在中国有效的黑曜岩判源元素组合,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火山碎屑岩元素对比值的比较,得出中国东北地区旧石 ...

• 新石器时代葬仪空间所见饮具四例

————————————————————————————————全文阅读新石器时代葬仪空间所见饮具四例(作者:张弛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19年第1期)

• 书说 | 《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

榆林窟第16窟曹议金供养像西伯利亚的寒流要来了,但小编还是感到暖暖的春意,因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2CB725300)项目成果,甘肃省2016年文化资源普查及古籍修复出版数字化项目——《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倾 力 打 造隆 重 上 市书名:《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作者:沙武田出版: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书号:ISBN 978-7-5423-4020-7定价:98.00元 ...

• 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

基本信息:主编:乜小红 陈国灿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9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4月印次:1ISBN:9787101130096内容简介:  2015年10月,在吐鲁番市举办了“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与会的四十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佉卢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以及汉文契约文献作了多方位的探讨,对于契约在丝绸之路繁荣中的作用,各民族语种契约与汉文契约比较中的异 ...

• 丧、噩考——兼论丧礼的形成及其意义

——————————————————————————————————全文阅读丧、噩考——兼论丧礼的形成及其意义(作者: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9年第1期)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