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乐山大佛保存现状及保护策略评析

摘要: 乐山大佛概况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中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此处。佛像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时90载,是特有的“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文化景观。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将“四川峨眉山-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过去几十年间,为保护好乐山大佛,曾经开展过大量的保护工作,包括大佛保护机构设立、队伍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大佛本体的



乐山大佛概况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中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此处。佛像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时90载,是特有的“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文化景观。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将“四川峨眉山-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过去几十年间,为保护好乐山大佛,曾经开展过大量的保护工作,包括大佛保护机构设立、队伍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大佛本体的加固保护、风化石雕的试验研究、大佛岩体除险加固、环境治理、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游客管理等。

但是作为露天保存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大佛依托的红色砂岩为易蚀变、多孔结构的矿物集合体,自身抗风化能力较弱。另外乐山地区多雨,高温、高湿,大佛长期处于饱水状态,乐山大佛存在的水的侵蚀破坏、石雕像的风化破坏、生物侵蚀破坏、大佛本体开裂及垮塌破坏,以及九曲栈道崖壁岩体变形等病害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理,某些安全隐患对大佛本体安全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乐山大佛保护工作历程

乐山大佛历经1300多年保存至今,既显示了古人的聪明和智慧,也是历代持续不断开展保护工作的结果。乐山大佛在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保护措施包括唐宋时期修造的大像阁、开凿排水系统、敷抹捶灰修补和残缺部位的修复加固等。

1914年凌云寺僧重装大佛对大佛头部进行杂草清理时,发现眼、鼻、嘴等多处风化残缺严重,说明大佛本体存在的植物生长和风化残损等病害由来已久。

▲1914年色伽兰摄大佛

依据L.A.弗洛格林《嘉定大佛的测量》,1929~1934年修缮大佛头、肩、胸等部位时使用了波特兰水泥砂浆。但水泥修复材料的匹配性、耐久性和稳固性等存在缺陷,与下覆砂岩层结合较差,水泥修复层部分已发生脱落。

▲1932年美国礼会牧师L.A.洛弗格林摄大佛

1962~1963年的大佛修缮工程则采用了砖石、黄泥、石灰砂浆,砌筑修复右脚,采用水泥、石灰、炭灰兑制砂浆,用于表层抹灰修复;使用明代红釉花瓶碎片镶装眉心痣;采用传统捶灰和混合捶灰(水泥、石灰、炭灰、麻刀兑制)用于头部表层修复抹灰等。

1972~1975年的大佛修缮工程:①采用水泥捶灰用于表层修复抹灰;②右手小指修复采用钢筋作支架,内镶填黄泥垒砌石块,面层装饰采用水泥捶灰;③脚背修复采用石块砌筑,砌筑砂浆采用石灰兑炭灰,面层采用水泥捶灰。这种在传统捶灰中添加水硬性组分的水泥捶灰,能有效地提高表层修复抹灰材料的强度、耐水性等。

▲1975年维修后的大佛

2002年出版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一书,总结了乐山大佛历史上的保护研究工作,阐述了1989~1991年对乐山大佛的现状勘测过程和结果;提出采用防风化材料封护减缓风化的危害,以及通过日常维护防治乐山大佛“黑鼻子”微生物生长,使用环境友好的、有效的“除草剂”等药物,防止佛身植物生长,减少植物对大佛的损害等建议。

乐山大佛存在的主要病害

虽然历经多次修缮保护,但作为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大佛的各种侵蚀破坏病患依然存在,病患的危害性十分严重。

1.水害(患)

在我国石窟寺保护领域有“水是万恶之源”的说法,说明水害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与其他石窟寺相比,乐山大佛几乎全天候处于饱水状态。水的类型包括:雨水、裂隙水(地下水)、凝结水、毛细水、空气中的雾水和江水等。

雨水:乐山大佛区域年平均降雨量为136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75天,即全年有一半时间在下雨,除了暴雨、大雨外,主要降雨方式常常为连续多日的绵绵小雨。雨水的侵蚀是对大佛影响最为直接的水患类型。

裂隙水(地下水):乐山大佛裂隙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佛表层岩体各种裂隙渗水,雨水等各种水储存或运移在大佛表层岩体裂隙中,并随着气候变换而变化。二是来自大佛岩体的地下水,大佛崖壁岩体发育三至四层透水层,周边山体的雨水和地下水沿透水层运移,在大佛崖壁露头形成渗流。地下水渗流形成的渗水带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引发盐类积聚、风化剥蚀、滋生植物和微生物等。

凝结水:乐山大佛空气湿度大,常年空气湿度超过90%,空气中的水分、雾水在清晨和夜晚,常常在大佛表层形成凝结水,附着在大佛岩石表面。

毛细水:积聚在大佛岩体上的雨水、裂隙水和凝结水等,常常发生毛细作用,向雕像岩石内部运移,形成毛细作用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的大佛岩体,毛细水的侵蚀作用是全方位的。

江水:大佛地处三江汇合处,直抵大佛基座岩体,主要影响大佛基座岩体。宽阔的江水也加剧了大佛小区域空气的湿度。

2.风化病害

(1)粉末状风化

粉末状风化是乐山大佛最为显著的风化破坏方式。大佛南北两壁面造像、临江天王造像和北门造像等,均以粉末状风化破坏为主。

粉末状风化与岩石内钙质胶结物的流失和易溶盐发育密切相关。乐山地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酸雾,生成硫酸盐和硝酸盐,这种由大气环境恶化形成的酸性介质是近现代乐山大佛风化加速的主要原因。岩石的粉末状风化还与长石蚀变有一定关系,该砂岩的主要成分——长石在酸性环境下会析出K、Na离子,形成芒硝等易溶盐,盐在岩体表面富集、结晶,导致岩石表面出现由外而内的粉末状风化。

(2)片状风化破坏

片状风化剥落破坏主要以物理风化类型为主,开裂体在一定深度与基岩山体剥离开,厚度一般小于2厘米。乐山大佛砂岩具有比较明显的干缩变形及热胀冷缩特征,主要在岩石浅表层反复发生,特别是大佛西向,西晒导致这种循环疲劳破坏效应更为明显。

▲片状风化

同时,崖壁表面处于直立、悬空状态,大部承受张拉应力,而岩石抗拉能力弱,也加剧了表面风化的发育。

3.生物病害

乐山大佛存在的生物病害包括大佛本体及其所在崖壁岩体上生长的低等植物的损害、微生物污染及其侵蚀破坏、小型动物的侵蚀病害。

▲生物病害

(1)低等植物病害

因水的充分滋养,在大佛岩体裂隙部位、凹陷部位生长杂草、灌木。杂草、灌木根系产生的根劈等破坏作用,对大佛表层岩石结构的破坏严重。而不定期的清理,往往会连带清除掉大佛表面疏松的岩石,某种程度上对大佛也是一种损害。

(2)微生物病害

有水滋养时,微生物附着在大佛岩石表面,呈“绿毛”污染,生物生长过程中,根部将析出大量CO2,导致局部水体有较高的溶蚀性,生物析出有机酸也会加速岩石的风化。无水滋养时,微生物干燥、变黑,形成苍痕满身的污染。大佛“花脸”“黑斑”“黑条带”“黑鼻”“绿毛”“霉斑”等现象与微生物密切相关。

4.大佛岩体开裂及小型危石病害

大佛立面为人为开凿形成的立壁岩体,立壁岩体因开凿的卸荷作用,使崖壁表层岩体处于张拉应力状态;在受到水的侵蚀作用、冻融作用、温差作用和地震等影响下,更加剧了大佛表层岩体的开裂和变形。

地质危岩体

另一问题是大佛本体岩体发育的小型危石。小型危石一般位于垂直崖壁表面,具有较大的势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危石坠落伤人事件。但针对大佛本体小危石病害并未进行过专项勘察评估和治理工作。大佛发育的小型危石病害类型主要包括地质危岩体、卸荷破碎体、风化开裂体和人工修补破损体等。

5.历史修补材料的开裂病害

大佛历史上进行了多次修补、维修和保护,修复工作对大佛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修补材料的热膨胀性、干缩湿涨性等性能与大佛基岩性能的匹配性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后期修补材料强度较高,与早期修补材料及基岩有明显差异,导致不同性质材料之间出现明显脱层现象而出现片状剥离;另外水的侵蚀作用,更加剧了修补体空鼓脱落。

修补体的破损主要表现为片状及块状剥落、修补材料劣化及空鼓。片状剥落主要出现在胸部、脚部等处,尤其颈部开裂体已经基本脱落,随时有坠落可能,危及下方游人的安全。另外,修补体不规则龟裂纹深度直达早期修补体,出现贯穿性破坏。

6.九曲栈道岩体稳定性安全的隐患

大佛右侧九曲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通道,既是大佛文物本体构成的一部分,也是游览通道。

九曲栈道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是游人游览的安全,节假日游人拥挤不堪,常常排队几个小时;二是九曲栈道崖壁岩体的稳定性隐患。九曲栈道崖壁发育一条南北向贯穿的卸荷裂隙,下部基座为泥岩,存在九曲栈道局部山体向江面长期蠕动变形趋势。黄克忠先生每每提起石窟安全的问题,一定首先提到要重视乐山大佛九曲栈道的安全。

大佛保护工作的策略及总结

与全国石窟寺保护形势一样,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保护工作,不能以工程的思维方式考虑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围绕主要问题,重点突破。《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西部地区石窟保护展示工程——加强四川、重庆、甘肃等石窟寺石刻保护展示,实施石窟稳定性评估、石窟本体及载体加固治理、窟檐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形成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石窟展示廊道”,并提出“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工作方针。我国石窟经过近七十年的保护工作,大的险情基本排除,大规模的抢险加固工程将会越来越少,未来石窟寺保护工作的重点将由大规模治理工程向文物本体修复保护转变。应以预防性保护和防患于未然的思路,科学筹划乐山大佛保护工作。

1.尽快编制、发布乐山大佛“十三五”保护实施计划书

应根据乐山大佛保护规划,结合乐山大佛的突出问题和保护需求,以及乐山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新需求和乐山大佛景区规划建设,以乐山大佛安全为核心,制定乐山大佛十年保护实施计划书。对乐山大佛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保护策略、重点实施计划、保障措施,以及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等作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施计划,指导乐山大佛保护工作富有实效的开展。

2.转变工作方式,做好预研究等技术储备工作

我国以往的大部分文物保护工作是按着建设工程的模式、管理程序和要求实施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评估单位等也是按着建设工程的思维模式开展工作。忽略文物保护工作的精细化、安全优先、最小干预等特点,不符合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律,产生了许多遗憾。

乐山大佛面临的各类病害威胁,是乐山大佛保护工作深层次的问题,不是常规治理措施能够解决的。应以研究思维统筹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做好关键技术问题的预研究工作,为大佛保护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重视前期勘察评估研究工作,详细查明大佛保存状况,对大佛存在的各种病害特点及其危害程度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估;围绕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立项开展专项攻关研究,支撑乐山大佛保护工作。近期迫切需要开展预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项目有:乐山大佛石雕像风化破坏的评估技术和加固保护技术(材料)研究;乐山大佛修复加固材料的科学研究;乐山大佛水害勘察评估及治理技术研究等。

3.以保护材料研发工作为突破点,破解乐山大佛保护的深层次问题

在我国石窟保护工作中,保护材料一直是石质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不同时期保护材料的研发成果提升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水平。随着石质文物保护工作需求的发展,保护材料的研发仍然是深化我国石窟保护、提高我国石质文物保护水平的重要抓手。

因此保护材料的研发及优化应作为乐山大佛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乐山大佛保护材料应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大佛的修复加固材料;二是大佛雕像风化加固材料。

乐山大佛约30%~40%区域,尤其头部、脸部、胸腹部等重要关键部位,曾采用乐山大佛特有的传统捶灰修复材料进行塑形和修复加固。捶灰是古人对气硬性石灰的改性材料,为了适应于乐山大佛露天保存,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古人发明创造了适宜乐山大佛环境条件的传统捶灰修复材料。其具有较高的透气性、抗冷热骤变性、抗硫酸腐蚀、抗冻融、抗雨水冲蚀、与雕造大佛的砂岩相近、耐久性较好、质轻、柔韧、材料来源方便易得、价格低廉等优点。

然而,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就有五次大规模的修缮,每隔数十年便需修缮一次,说明传统捶灰材料在匹配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故而,基于乐山大佛传统捶灰修复材料开展科学研究,并针对其缺陷进行优化,对乐山大佛的保护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4.以大佛保护设施可行性预研究为导向,启动乐山大佛综合性保护工作

大佛存在的风化、生物侵蚀、污染、本体岩体剥落以及修复措施不断失效等问题,均与水关联密切。其中雨水的影响占70%以上,解决雨水侵蚀病害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造大佛保护设施。

但大佛保护设施的建造极为敏感且富有争议,社会极为关注。因此应首先开展乐山大佛保护设施建造的必要性评估工作,分析水害侵蚀、生物侵蚀、日光曝晒的剧烈温差变化等因素对大佛的影响,并根据大佛保存状况及其未来面临的安全威胁等多个方面进行保护设施必要性的评估论证。然后还需从大佛景观特征、大佛岩体构造及稳定性、保护设施实施技术的可行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在必要性、可行性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佛价值、景观、佛教造像仪轨、宗教信仰信众和社会接受程度、保护设施的保护作用和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多种方案供社会、专家、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和论证。

近七十年来,关于石窟寺保护设施的建造,既有许多成功有效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文物的安全及长久保存是各方的共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合适的保护性设施是石窟寺最为有效、最为安全和最为长久的保护措施。根据近几十年来对乐山大佛保存状况的初步评估,保护性设施总体利于大佛的保护,要从根本上解决乐山大佛的安全保护问题,建造乐山大佛保护设施是大势所趋。

乐山大佛保护设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设的前期预研究工作,是全面启动乐山大佛综合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启动乐山大佛保护性设施预研究工作,也将是彰显践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的承诺,向世界推广、宣传乐山大佛的独特手段。

5.创新工作模式,提升乐山大佛保护管理水平

乐山大佛保护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需要搭建石窟寺保护的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协同努力,联合攻关。为此,乐山大佛保护需要在工作模式、管理方式和思想理念等方面有所创新。在组织机构上,实行首席科学家模式,统筹乐山大佛总体保护工作;建立固定、权威的专家咨询团队;明确专项关键技术攻关的要求和研发团队。通过平台的搭建和研发工作的开展,培育乐山大佛自身人才队伍和技术实力,出成果,出人才,发出乐山大佛自身声音。

乐山大佛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保护文化遗产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乐山大佛的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当代人的责任、付出、智慧。

编辑:蔡 苧

审核:王龙霄

本文刊登于2019年4月26日

《中国文物报》8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