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汉晋佛像综合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何志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208148505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长江上、中、下游和北方各大区域的汉晋佛像,找出其分布的区域型特点。在各区域内,以有确切纪年佛像作为年代坐标,建立年代序列,成为分析汉晋佛像艺术风格的年代基础。再根据横向和纵向关系,对应划分型、式,建立汉晋佛像类型框架。以年代为基础和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期,找出演 ...

• 西域考古记

基本信息:作者:(英)斯坦因 著;向达 译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3259081内容简介:  斯坦因,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考古领域集大成的领军人物。《西域考古记》是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 ...

• 丝路之光:垦利海北遗址考古与文物精粹

基本信息:编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院 垦利区博物馆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532584925内容简介:  海北遗址位于今垦利县胜坨镇海北村村北,遗址东西长390米,南北宽225米,面积87000平方米。自2006年以来,前后三次对该遗址进行系统考古勘探及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大量南北方及山东本地窑口陶、瓷器及瓷片标本,还有部分钱币、建筑构件及日常 ...

•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

全文阅读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本文由《中国考古学会年鉴》编辑委员会提供,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 隋唐五代时期考古

  2015年度,隋唐五代时期考古各领域都有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的考古简报、专刊报告、论文、论著等约150篇(部)。现谨按城市及建筑遗址、陵墓及墓葬、手工业遗存、墓志碑刻、石窟寺遗存、边疆民族与中外交流遗存、学术活动等几个方面,择要概括如下。  一 城市及建筑遗址  河南省洛阳市隋东都回洛仓遗址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共清理出漕运 ...

• 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这本书写出了一位考古学家的内涵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考古学者罗丰的新著《蒙古国纪行》在年初问世,这本书生动详实地记录了2006年夏,以中国学者为主的多国考察队在蒙古的历史考察之旅。为了祝贺新书出版,2018年1月28日,当年参加这次考察的学者们会聚到北京大学历史系,畅谈考察中的趣事和这本书所勾起的种种回忆。他们大多是研究中古史、北方民族史、中亚考古的资深学者,以下将座谈会上各位学者的发言撮

• 评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

评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张伟然 对历代政区地理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明白,选择东汉政区地理这样的研究课题,处境颇有点象宋人做诗。钱钟书先生曾在《宋诗选注》的序中说过:“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所谓幸,指的是有了一个好榜样,可以省去许多探索之苦;而所谓不幸,则是面临着前人辉煌成就的挑衅,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做东汉政区地理,前面那座唐诗似的高峰便是周振鹤先生的《西汉政

• 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刘永连(暨南大学历史系) 吴宏岐教授所著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根据时间此句有所更改,望谅解),全书共14章,以洋洋洒洒55万字的篇幅,对西安3060余年建城史上诸多重大问题作了专题性研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 ...

• |书刊推介| 《中国古代壁画·唐代·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壁画·唐代·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作者】 陕西历史博物馆【出版】 广西美术出版社【日期】 2017年8月【定价】 3000元(全三册)【ISBN】 978-7-5494-1551-9【索书号】 K879.412/047 (1)-(3)(KG)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壁画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收录馆藏壁画精品200余幅(组),共来自21座壁画墓。书中图片均为数字化拍摄取得的高画质图像,真 ...

• 中国儿童地图百科全书 世界遗产(中国篇)

图书基本信息图书名称中国儿童地图百科全书 世界遗产(中国篇)作者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定价75.00元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ISBN9787520201780出版日期2017-11-01字数页码版次1装帧精装开本8开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中国儿童地图百科全书·世界遗产》是一套以世界遗产为主要知识内容的原创儿童地图地理百科全书,包括2个分册。分册《世界遗产·中国篇》内容包括长城、莫高窟、大运河、丝绸之路、可可西里等52项中国的 ...

• 金申:佛教初传期的佛像

    金申简历:  1949年北京人,1968年内蒙古上山下乡,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佛教美术五年。一直从事佛教美术考古及文物鉴定,为中外大专院校和文博单位授课,挑李天下。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点评专家。文物著述三十余种,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善画达摩类佛画,对草原人马有深入体会,画风刚健,独树一帜,美术圈及艺术市

• 王仁湘:由汉式饼食技术传统的建立看小麦的传播

由汉式饼食技术传统的建立看小麦的传播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狗年大吉HAPPY NEW YEAR作为重要谷物的小麦,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它是在史前由前丝绸之路传入,在历史时期才广泛栽培,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定论。但是让人疑惑的是,最初小麦传入的路线我们现在还并不十分清楚,传入的中介也更是不能确切判明,而且小麦物种传入时不仅改变了种植技术,也没有传入相应的加工技术与食用方法。本文重点

• 秦汉时期考古

  2015年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有了新的收获和进展。出版发掘报告、报告集、研究论著和论文集数十部,发表考古简报和研究论文数百篇。研究角度广泛,其中都城与聚落、帝王陵墓、区域墓葬、美术考古、简牍以及科技考古等领域的发现与研究层出不穷。  一 遗址  (一)都城  褚晓波、张童心以考古学文化面貌反映的文化族属认同角度,从以马莲花流域为中心的义渠戎文化面貌入手分析,认为在秦国自雍城迁泾阳、栎阳以及

• 云南西部边境地区考古调查报告

  基本信息:  编著: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保山市文物管理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临沧市文物管理所 普洱市文物管理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85397  内容简介:  书 ...

• 荣新江 | 他生愿作写经生——饶宗颐教授与敦煌学研究

(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 小 引 饶宗颐先生,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父亲饶锷先生,颇富藏书,著有《潮州艺文志》等。选堂先生自幼承家学渊源,谙熟岭南文献掌故,而且于经史、释道书,皆有深嗜,打下了极好的学问根柢。抗战前后,在两广一带整理乡邦文献,并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曾应顾颉刚先生之约,编《古史辨》第八册,并撰《新莽史》。1949年以后移居香港,先后执教

• 佛系素可泰

三三来源:澎湃新闻如果你没听说过素可泰的名字,也一定看过那张著名的水灯节照片。节庆当天,烟花白昼,千灯缥缈,人群中的笑颜在烛光下闪烁,黑色石柱、灰色佛像,刹那被染成金色。素可泰王朝的黄金年代,得以复活。夕阳中的素可泰。本文图均为 三三 摄“有水皆有鱼,有土皆有米。” 这句话出自700年前素可泰王朝遗迹中的石碑上。泰史记载中的素可泰,似桃花源般真实存在。明君带领人民驱逐异族,在密林深处建立家园,黄发垂髫皆 ...

• 辛德勇漫谈《燕然山铭》︱苍茫沙腥古战场:兵未穷时武不止

辛德勇来源:澎湃新闻窦太后虽然在安排窦宪出征北匈奴并如愿取得大胜这件事上酣畅地展现了自己统治国家的威风,但统治者所向往的威风,总是没有止境的。他们总是以为,威风越强盛,越能慑服民众,也能慑服对其不服、甚至觊觎权柄的同侪。永元元年这次北征,把北匈奴打散了,但还没有彻底灭亡。穷兵黩武,一旦尝到甜头,便会愈加疯狂,直到兵力穷尽,才会罢手。永元元年的私渠比鞮海战役,使北匈奴遭受重大挫败,汉军又乘胜扫荡了鄂 ...

• 宫崎市定:波斯文化的东渐

宫崎市定 著 谢辰 译古代波斯文化的发展西亚古代史的发展历程,在伊朗民族崛起并建立了古代波斯王朝之际达到了顶点。此后,经帕提亚王朝直至萨珊王朝被阿拉伯民族消灭,西亚各国大体上都处于波斯民族的统治之下,他们发展并继承了波斯文化。在此期间,尽管希腊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腊文明一度传入此地,波斯文化的传统似乎也因此中断了,但是如果我们加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希腊文化的冲击非但没有破坏波斯文化的传统,反而促 ...

• 王小甫:隋唐时期的吐蕃,从和亲到征伐再到会盟

吐蕃即今天藏人的先民,本为西羌的一支。“蕃”是藏语,为吐蕃人自称。吐蕃人原居雅隆河流域(今西藏山南地区),后来扩展到拉萨河流域。吐蕃有城居,能制造金、银、铜器等,主要从事高原畜牧,养牦牛、猪、犬、羊、马等,也从事高原农业,种植青稞、豌豆、小麦、荞麦等。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手工业。吐蕃有截发、黛面、黑衣居丧的习俗,喜用赭红色涂面;信奉苯教(萨满教一类的原始宗教)。隋唐时期的吐蕃隋朝时,吐蕃进入 ...

• 施展:丧失理解草原的能力,是中原王朝灭亡的前兆

施展来源:澎湃新闻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在平民社会时代,草原与中原的关系,仍然是东亚大陆帝国的秩序基础。这在五代的时候便有展现。五代中只有后梁,作为黄巢余脉,是出自中原系统,其余后唐、后晋、后汉皆是来自中原、草原过渡地带之晋北代地的沙陀系统,中间还插上短暂的契丹统治时期,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开创者郭威是河北出身的汉族,但也是沙陀军阀的部下,中原的秩序创生点还是来自过渡地带。赵匡胤是郭威的部下,勉强也 ...

• 辛德勇漫谈《燕然山铭》︱苍茫沙腥古战场:单于的离场

辛德勇来源:澎湃新闻地理,是历史的舞台,是上演历史剧目的场地。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终归没有不散场的演出。谈到窦宪北征的战果,不能不再简单交待两句匈奴人最后的结局,看看他们是怎样离开中国北方这个大剧场的。在中国的汉文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匈奴人习惯称呼他们的最高领导人为“单于”,但这“单于”是表示“广大之貌”的意思,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容词。这些游牧民膜拜“英明领袖”的正式称谓,其实是叫“撑犁孤涂单于 ...

• 灯火之城:街灯闪耀下的巴黎

荆文翰来源:澎湃新闻巴黎以优雅的城市风情闻名于世,而夜色下的巴黎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当夜幕降临,乘船荡漾在塞纳河上,两岸连绵不断的灯火会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巴黎夜景鸟瞰然而在三百多年前,巴黎的夜却远非今日这般迷人。由于缺少街道照明设施,难以预料的危险潜藏在无边的黑暗中,使人望而却步。从“黑暗之城”到“灯火之城”,巴黎在17世纪下半叶的城市改造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17世纪后期,法国 ...

• 米华健丨“丝绸之路研究”与清帝国边疆

“丝绸之路研究”与清帝国边疆米华健 文 张莉 校译  关于丝绸之路的两种流行概念  在中国近年来对于“一带一路”规划的宣传中,常常提到两条关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普遍看法。首先,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之路,它的兴盛依赖于穿梭来往在欧亚大陆的商人。其次,丝绸之路在近代早期已经衰败了。也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将“一带一路”定义为“重新恢复”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在我们的想象中,“丝绸之路”主要是一种商业联系

• 古代中亚西徐亚人的金属饰牌艺术

中亚地区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来说,一直是古代亚洲、欧洲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汇处。这一地区的艺术主要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吉尔吉斯、蒙古、尼泊尔、西藏、土库曼、乌兹别克,俄罗斯以及中国西部等地区的艺术。生活在古代欧亚草原的斯基泰各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艺术,其特点是用动物的形象来设计装饰各种用品。这些动物形象的图案饰品,或被看作是早期草原诸部族的图腾,也有人解释为游牧民族巫术观念的反映

• 陈星桥:佛教在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佛教教义及其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地域广,在三大世界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对过去和当今的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风靡印度一千多年的宗教,却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其诞生的故国印度彻底消亡了。这不仅对于佛教徒来说难于理解和接受,在宗教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佛教在印度过早地消亡,有其内因和外缘,教界、学界比较共识的主要内因是印度佛教的日益学术化和印度教化,主要外缘是印度教的崛起,蚕食、消融、取代了佛

• SERINDIA | 粟特考古史

一  什么是粟特粟特(索格狄亚那,Sogdiana,在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位于中亚,粟特人的语言和文字属于东伊朗语。在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记载中,粟特地区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两河之间。花剌子模占据了阿姆河下游的三角洲,不属于粟特地区。粟特在公元1—2世纪开始发展成两河之间的独立地域,因此她的南端边界不再是沿着阿姆河,而是在两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山间谷地。费尔干纳山地(中国史书称为大宛),乌斯

• 罗新|走访突厥三大碑——蒙古国历史文化考察散记之一

2003年8月3日至16日,以北大中古史中心“ 3一14世纪中国历史的多元文化环境研究"课题组为主,得到蒙古国立大学和国立蒙古历史博物馆的支持,组成了北京大学蒙古历史文化考察队,走访了蒙古国中部土拉河与鄂尔浑河流域的部分历史遗迹,最后驱车绝漠而归。这里分专题对此次考察作一点介绍。我们于8月4日下午抵达乌兰巴托,第二天早晨就出发去看暾欲谷(Tonyukuk)碑。暾欲谷碑是著名的突厥三

• 一本书与古建保护20年-《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登上一百二三十米高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坐在小亭子里俯瞰着罗马城,回忆那一处处的文物古迹。从冷门到显学一本书与古建保护20年中国艺术报记者 金涛离开意大利之前,陈志华最后一次登上123米高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坐在小亭子里俯瞰罗马城,满心惆怅地回忆那一处处文物古迹。朋友问他:“你觉得罗马美吗?你愿意再来吗? ”陈志华说:“罗马很美,我希望再来! ”岂料一别几十年,如今已经89岁高龄的陈志华再未到

• 吕舟:城市是我们自己的样貌

  本文是春节专题《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第一篇。观点城市是我们自己的样貌。保护城市历史、建设美好城市本质上是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吕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场所,其形态的改变是人类生活变迁的必然结果。城市形态的改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塑造。建筑被认为是人审美趣味、生活要求

• 王小甫|中国与阿拉伯古代关系史的若干问题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分别处于亚州大陆的东、西两边,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是,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却早从公元前就开始了。中国与阿拉伯固有种族、文明截然不同,却在两千多年的关系中长期保持和平友好往来,除了751年在中亚怛逻斯偶然发生过一次遭遇战外,从未产生过直接冲突,其间原因值得深究。世纪之交以来,由于全球范围一系列重大政治变化,各国各地区间相互联系相互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