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国纪行:从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自序
这本小册的形成,完全有赖于朋友的多方督促。除去学术会议,我曾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国外旅行。当然,如罗新兄所言,这些旅行都是以学术的名义。在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大桥旁,吃过对我来说至今难忘但并不大的一条鱼,至于价格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吓人;伊朗名城设拉子地毯店幽暗的灯光下,翻淘着华丽无比的波斯地毯,回程中我们遭遇几位尽职警察的问候和护送;在游人如织的纽约第十二大道旁斯特兰德(Strand)旧书店里,我们 ...
这本小册的形成,完全有赖于朋友的多方督促。除去学术会议,我曾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国外旅行。当然,如罗新兄所言,这些旅行都是以学术的名义。在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大桥旁,吃过对我来说至今难忘但并不大的一条鱼,至于价格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吓人;伊朗名城设拉子地毯店幽暗的灯光下,翻淘着华丽无比的波斯地毯,回程中我们遭遇几位尽职警察的问候和护送;在游人如织的纽约第十二大道旁斯特兰德(Strand)旧书店里,我们 ...
本文从方法论上质疑西方主流文艺复兴艺术研究中两个根深柢固的成见,指出其一方面过于强调图像的政治寓意而忽视了图像表像的自身逻辑,另一方面则始终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把文艺复兴解读为西方古典的复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意大利锡耶纳画派代表人物安布罗乔·洛兰采蒂(Ambrogio Lorenzetti,约1290–1348)的主要作品《好政府的寓言》(Allegory of Good and Bad Government)进行了全新的研究,通过揭示出它与中国南宋楼璹(10 ...
专访 | 狄宇宙:丝绸之路的开端不是张骞,战国就出现了 罗新、郑诗亮 2015-04-12 11:01 来源:狄宇宙(Nicola Di Cosmo)教授曾担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史专业高级讲师、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Clare Hall)研究员,之后,又在哈佛大学任教六年(1993-1999)。现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上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的他,长期致力于东亚古代史,尤其是中国与中亚从古至今关
唐代汉文摩尼教资料所见之“法王”王媛媛(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法王”(dharmarāja)为一地道佛教术语,可作佛、菩萨之尊称,亦为阎魔王之别名。自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受封“大宝法王”始,“法王”又成为藏传佛教首领的封号,时至今日,不丹佛教犹称其教主为“法王”。该尊号不仅屡见于佛教经文,而且为唐朝入华的景教、摩尼教所借用。如编号为P.3847的敦煌景教文书,它由《景教
——记贞元初年杨良瑶的聘使大食 前言张广达先生《海舶来天方,丝路通大食——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历史联系的回顾》对于唐朝与大食关系史做了扼要的阐述。他在文章中特别指出,公元750年,阿卜勒·阿拔斯(Abū’l ‘Abbās,750—754年,唐史称“阿蒲·罗拔”)灭乌玛亚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即唐代史籍所称之“黑衣大食”。新王朝的政治重心逐渐向东迁移,虽然因此丢失了乌玛亚王
遗产漫记【第四期】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刚刚结束,大会共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地,包括中国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趁着这股“申遗热”,本期漫记秉持着国际主义精神,讲一个关于别的国家申遗的故事,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思考。事关两条人文底蕴深厚的河流——一个是法国的卢瓦尔河(Loire),另一个是德国的易北河(Elbe)。它们都曾依照“文化景观”的类别,申请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
唐代西域与吐火罗 王樾(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吐火罗语”、“吐火罗人”,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西域历史研究中难以避开的一个课题。不少国内外的语言、历史、考古学家关注此问题,彼此观点亦多种多样。就此课题展开讨论的论文、专著甚多,但仍没有取得统一结论。仅此历史文化现象,就足以说明相关研究的复杂与困难。近30年中,随着新疆考古事业发展,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古代回鹘语佛教文献、众多保存较好的古尸,使得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这两大航线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并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延伸、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形成于秦汉之际,即公元前200年左右。最初的海上航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十分受人欢迎,用它酿成的红、白葡萄酒也同样地为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然而人们在品尝葡萄或畅饮葡萄酒时,却很少想到这在早期并非“国粹”,而是汉唐盛世引入中国①的大量外来文化中的一种,至于葡萄酒酿造法的真正普及恐怕更是元代及其以后的事情了。关于葡萄和葡萄酒传入中国的问题,前辈学者已有所论述②,但是这些研究或者未对整个传入历史作系统性的考述,或者忽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摘要: 乌禅幕部落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公元前 1 世纪以前主要活动于中亚泽拉夫善河畔的康居( 后称“粟特”)与伊犁河畔的乌孙之间。汉武帝征和二年 ( 前92年 ) ,乌禅幕投奔匈奴日逐王,东迁新疆天山地区,成为匈奴统治西域的重要生力军之一。匈奴“五单于争立”时乌禅幕部随匈奴单于之子稽候狦东迁蒙古高原。近年新疆天山地区和蒙古高原发现的“胡须墓”,实乃乌禅幕部留下的遗迹。关键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摘要: 乌禅幕部落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公元前 1 世纪以前主要活动于中亚泽拉夫善河畔的康居( 后称“粟特”)与伊犁河畔的乌孙之间。汉武帝征和二年 ( 前92年 ) ,乌禅幕投奔匈奴日逐王,东迁新疆天山地区,成为匈奴统治西域的重要生力军之一。匈奴“五单于争立”时乌禅幕部随匈奴单于之子稽候狦东迁蒙古高原。近年新疆天山地区和蒙古高原发现的“胡须墓”,实乃乌禅幕部留下的遗迹。关键词:
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现存的蒙元时期的古城很少,发掘更少,目前能找到这样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古城,机会很难得,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要做一个长期的发掘规划。因为一座古城的发掘是不可能几年就做完的,有时可能是一个考古工作者一辈子才可能做完的一项工作。所以要做好长期发掘的准备,规划就必须要先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一步步地探明真相,揭示这座古城的历史真面 ...
李伯谦(北京大学教授)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从现场的情况看,内城可能要早于外城。也就是说,可能是先有了内城,才有了外城,这需要我们从考古上证实。现在说这座古城建于西辽时代,证据在哪里?从出土的一些文物中似乎有西辽的,但需要科学的证据。另外,这座古城何时被弃?外城何时修建?使用时是否是同时在使用?不少问题现在都无法说清。所以不要急于下定论,要一步步地寻找答案。 现在我们在外城看到了 ...
水涛(南京大学教授)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大家都看到了那个火道。说实在的,我看到时也很奇怪。记得我在国外的一个考古现场也见过一个类似的遗迹,最终被认定是洗浴设施,而且一定是高规格的洗浴设施。这就好理解了为什么火道那么密集,房间那么狭小了。当然,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发掘更大的面积再看一看,才能做出最终判断。 我提一个建议,在做古城发掘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古城的保护问题。因为我们 ...
陈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对一座古城的发掘,一定先要搞清它的结构,要找出它当时繁荣发展的脉络来。 从多年来我们做古城遗址发掘的经验看,这个遗址必须要搞清它的年代,也就是这座城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一些相互叠加的关系。特别是我对那个火道很感兴趣。真是很难得的一件遗迹,国内几乎没有见过。达勒特古城一定在丝绸之路北道的发展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蒙元 ...
吕国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达勒特古城自发现就不断出土一些重量级的文物。此次发掘我们看到了陶器耳朵都是仿皮制的,这很特别,是在其他地方从没有见过的形制。另外还有许多发现的东西,我们都说不清。但这不要紧,只要我们一点点地扩大发掘面积,一点点地做工作,就一定可以搞清它的真实面貌。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过去没有做过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达勒特古城发掘是一次重要的 ...
王炳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达勒特古城 专家学者如是说】 西辽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影响很大。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契丹王朝曾经在新疆这片区域修建了8个城池,从准噶尔盆地到中亚地区都有,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找到。 从现有的资料看,达勒特古城属于辽元时期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出土陶器中,辽时期的痕迹更明显一些,风格也更接近。再从周边环境看,这里是通向中亚地区的大通道,周围水 ...
汉代河西市场的织品——出土汉简资料与遗址发掘收获相结合的丝绸之路考察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5期 作者:王子今摘 要:汉武帝时代占有河西、列置四郡、打通西域道路之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义更为显著。对于汉代丝路贸易实际情形的考察,限于资料的缺乏,推进颇有难度。结合出土汉简资料与遗址发掘收获了解河西地区民间市场的中原织品,可以增进对当时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功能的认识。士卒贳卖衣财物,是中原织品流向河西 ...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混合文明,它的出现和形成本身就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古代埃及、西亚、印度诸文明互动的结果。希腊化文明之所以能在消失了近两千年后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同样是由于它与当时和其后的东方文明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联系与互动,在这些文明中留下了比较清晰的印记。甚至在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希腊化文明的信息和遗产在古代文献和历史遗迹中也依稀可辨。这种具有“全球性”特点的文明互动,
提示:点击上方"民族史"↑免费订阅本刊近百年来内亚史发展历程的观察结论钟 焓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精装)钟焓/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68.80 我们不能忽视,像伯希和、斯坦因这一代主要生活在20世纪前期的学者,他们的学术工作往往与殖民时代的历史大环境息息相关。换言之,政治对学术的宰制在那个时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隶属于广义“东方学”范围下的内亚历史
唐代六胡州研究述评李丹婕(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唐代的“六胡州”引起学界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而言,它属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的混合经济地带,虽名以“正州”,但就考古材料来看,它内部的结构比较独特,当是一个较大的粟特人聚居地;二,就民族社会层面来讲,六胡州自设置而后,逐渐演化为一个代表当地粟特人集团的名称,从汉文材料来看,汉人将该地的粟特人视为能征善战相对独立的团体,而从安菩墓志来
作为14世纪至17世纪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国,明朝能够担负起维护丝绸之路运行的历史责任,扮演着丝绸之路的主导者、规则制订者和稳定者的角色,与西域诸政治体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通过与西域的和平交往,明朝既确保了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又加强了与西域的深度交流,使这一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具有全新的历史特点。关键词: 明朝 西域 陆路丝绸之路 朝贡贸易 作者田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摘要] 毗沙门天王作为北方守护神进入到中土之后 ,在于阗完成了其宗教崇拜体系,开始独立于印度的四天王之外成为偶像崇拜对象,这不仅体现在文献记载上对其来源的神圣化,更体现在单体的毗沙门天王图像的出现。于阗形成的毗沙门天王可称为“西域风格”的代表作,体现在其形态上独具风格的甲衣装饰和足下所踏之神怪。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天王一方面继承了于阗西域风格,另一方面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内容提要: 毗沙都督府下设若干羁縻州,由于两《唐书·地理志》不载州名,历史面貌较为模糊。本文考证羁縻于阗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初领于阗、蒲山、六城、渠勒、戎卢、精绝六羁縻州,前上元二年,改于阗州为毗沙州,于阗都督府为毗沙州都督府,析置羁縻西河、勃野、河中、□□、东河五羁縻州,初步复原了毗沙都督府十一州的具体地望,并对朱丽双新近发表的《唐代于阗的羁縻州与地理区划研
摘 要:自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地区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通道。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兵燹不断,国家分裂,但作为丝绸之路必经的西北区域,并未因战乱而衰落,而是继续保持了繁荣。曹魏、西晋、北魏都定都洛阳,这几个王朝与西域诸国在政治上联系紧密,在西域设置官吏,加强管理;在经济上懋迁有无,使丝绸之路更加繁荣;在文化上汉族文化和典章制度对西域诸国影响甚大,而佛教文化从西域传入关内,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及宗教
荐稿人 / 叶鹏(暨南大学历史系)作者 / 赵海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理由 新疆地区的民族问题向来触动中国人的神经,想了解新疆民族现状势必要从这些民族“从哪来”入手进行历史考察。赵海霞老师分“新疆境内间的民族迁徙”、“境外民族向新疆的迁徙”及“内地各民族向新疆的迁徙”三种类型,条分缕析地梳理了清代新疆的民族迁徙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疆民族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为我们理解新疆
白乌二年金方奇及相关问题马 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6年9月,宁夏盐(池)中(宁)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村一个山峁上出土三件金质文物,其中一件自铭“方奇”,经考古工作者现场勘察,出土地附近未发现遗址和墓葬。这三件方奇出土后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报道,认为其为隋大业九年(614年)称帝建元白乌的向海明政权遗物。经过对方奇纹饰、铭文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上述结论有诸多疑
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Sayan-Altai in the 8th-3rd centuries B.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thern Siberia and northwestChinain the Early Iron Age马 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第三章 萨彦-阿尔泰考古学文化中的外来因素巴泽雷克墓地遗物中
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Sayan-Altai in the 8th-3rd centuries B.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thern Siberia and northwestChinain the Early Iron Age马 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引 言公元前9世纪,欧亚大陆的气候巨变导致了欧亚草原地区古民
从希腊到中国《丝路艺术·希腊-犍陀罗卷》刊名:《丝路艺术·希腊-犍陀罗卷》英文刊名:SERINDIA出版方:漓江出版社国内统一刊号:CN 45-1403/J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009字数:150千字;图幅数:160定价:45.00元本卷承续创刊号中的“犍陀罗”主题,深入探究中亚与希腊古典艺术相逢后诞生的最佳艺术典范——“希腊式佛陀”,以文字、图像直击希腊、印度、波斯、中国以及中亚宗教、艺术元素的交融盛状。本卷包括图片近160幅,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