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RINDIA |《丝路艺术·阿富汗卷》新刊发布
丝路艺术 SERINDIA 总第三期·阿富汗卷作为亚历山大站在兴都库什雪山上遥遥观望东方的世界边缘之地,作为各游牧民族叱咤争锋争战不休的梦想之地,作为唐帝国挥戈万里一路向西设置安西大都护府之地……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阿富汗,承载了太多历史与文化的印记。它的动荡,源于身处世界心脏;它的魅力,在于列国文明在这里猛烈地碰撞。 浴火
丝路艺术 SERINDIA 总第三期·阿富汗卷作为亚历山大站在兴都库什雪山上遥遥观望东方的世界边缘之地,作为各游牧民族叱咤争锋争战不休的梦想之地,作为唐帝国挥戈万里一路向西设置安西大都护府之地……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阿富汗,承载了太多历史与文化的印记。它的动荡,源于身处世界心脏;它的魅力,在于列国文明在这里猛烈地碰撞。 浴火
一 帖木儿朝的崩溃,标志着所谓“蒙古时代”的结束,随之中亚产生了由月即别乌兹别克人建立的诸王朝。月即别。本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人——第9代金帐汗的名字,后来这一名称指金帐汗国的游牧民,金帐汁国瓦解后,大量的游牧民涌入中亚,他们与当地操突厥语的居民融合,并以月即别作为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名称。 阿下海儿被看作是月即别人最初的首领,他是 ...
【编者按】1927年,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首次呼吁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它也是中国学者开始科学意义的西北考察的里程碑。首批10位中方团员,北京大学参加者达8人。值此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举办“北京大学与丝绸之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摘要:绵延千年丝绸之路的停歇是中外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除了国际情势的变迁以外, 棉花的普及以及对丝绸形成替代作用也是丝路衰绝的内在原因。好在中国茶叶转成国际市场上的俏货, 丝绸之路变换成“茶叶世纪”。丝绸与茶叶及棉花的替代是古代与近代国际贸易商品转换的典型表征, 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关键词:丝绸 茶叶 棉花 外贸商品 替代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摘要: 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通过内陆欧亚草原通道的人文互动与交流,远在张骞通西域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客观存在。史前东西方远古居民通过草原地带交通路线进行的文化交流,代表了中西文化交流历史长河中的早期浪潮。种种迹象表明,早在距今9000年的小河西文化和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史前的中国与西方之间就存着反映在石质容器上人群互动和文化往来。关键词:石质容器,草原丝绸之
西域之名昉自西汉中叶。自张骞凿空之后,始有这样的称呼。当时玉门关外皆谓之西域,班固撰《汉书·西域传》,所述即远至安息和康居。然汉廷所置的西域都护府,乌孙、大宛之西就少加过问。西汉以后,西域交通时有通塞,西域诸国亦起伏不一。迄至唐初,版图所及,仅至瓜(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沙(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二州。稍后伊吾归附,高昌夷灭,始置伊(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市)、西(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早期草原丝路的文化地图——读纪宗安著《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 “研究古代的国际关系,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研究以中国为主体的中外关系史",这是著名史学家朱杰勤教授提出的“一个极有概括性、科学性的"学术命题,一个重要的学术任务。纪宗安教授著《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一书,就是推动了中外关系史研究之学术进步的成功之作。应当肯定,这部学术专著的价值,正是在于 ...
中外交通古地图集 作者:朱鉴秋/陈佳荣/钱江/谭广濂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年:2017-6 定价:158.00元 本书选録123幅(套)涉及中外交通的中国古地图,包括各历史时期的全国舆图、航海图、沿海图及有代表性的其他古地图。每一幅中国古地图(或几幅同题材的中国古地图)撰有一篇题解,对其绘制过程、流传情况、历史意义以及其中涉及的地名等详加注释,同时配置相近年代的外国古地图作比照。外国古地图的内容与中国古地图没有直接联系, ...
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作者:练春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本书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车马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汉前期,御礼延续了它在先秦的实用性;而西汉中期以后,受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影响,御礼开始强调礼仪性 ...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作者:河南博物院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其中无数创造者用智慧构成心灵的和声。丝路沿线的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音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六省区音乐文物中 ...
唐昭陵韦贵妃墓发掘报告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昭陵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本书是唐昭陵韦贵妃墓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约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韦贵妃墓的形制和随葬器物以及墓葬壁画,为研究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制度,以及大中型墓葬的等级划分, ...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流模式研究作者:魏东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本书是对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全书从人口学、人体形态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与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哈密地区发现的天山北路墓地、拜其尔墓地、黑沟梁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标本进行了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一时空框架内,该 ...
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作者:彭明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吐峪溝石窟编者:吐鲁番学研究院 吐鲁番博物馆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本书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合作编著,由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相关人员绘制,吐峪沟石窟壁画线描图集为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的第一本,另有胜金口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伯西哈尔石窟等壁画线描图集将陆续出版。全书整体分为两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序言、概述与图解、后记;图版部分为全书主体,为吐峪沟石窟壁画之线描图,约 ...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作者:赵贞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2月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现有十三章,分为四编,大致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分为律令制度、社会经济、学术与教育、占卜与历日四编,具体内容涉及:唐尚书六部二十四格初探、敦煌出度文书所见唐代度牒的申领与发放、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三贾均市”的制作与实践等。
新疆考古论文集作者:陈戈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4月本文集共选录38篇论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性质,共3篇,分别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新疆的古代交通路线和二十世纪考古研究概况以及简要地介绍了新疆古代遗存概貌。第二部分为史前时期,共25篇,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某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第二组是对几种考古学文化的专题研究和论述;第三组是与他人就某些问题进行的学术争鸣。第三部分为历史时期,共10篇, ...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作者:吴荭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月本书从北周石窟寺类型分析、北周各石窟寺比较、北周单体造像研究、南朝造像与北周石窟及单体造像的关系等方面对北周石窟造像的源流及艺术特点等作了深入研究。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是中国石窟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朝晚期石窟是中国石窟北魏、唐两大高峰的过渡时期。就地域而言,又有东魏、北齐管辖的中原东部地区和西魏、北周管辖的北方西部地区之分。
《敦煌阴氏与莫高窟研究》编著:张景峰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阴氏是活跃在敦煌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家族,不管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吐蕃统治还是归义军时期,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阴氏具有所有敦煌大族的共性,即以家族为单位,为巩固家族的地位做出不懈努力,也为敦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敦煌历史的舞台上,阴氏家 ...
古代新疆天山南麓部分绿洲曾经使用过吐火罗语言和文字,是一百多年前德国学者提出但迄今一直未得学界普遍认同的老问题。20世纪80年代,在罗布淖尔孔雀河谷发现并发掘了青铜时代墓地古墓沟,出土了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的古尸,又有学者提出了他们是吐火罗人的“假想”,使新疆曾存在吐火罗语言和文字的观点一时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有见于此,编者邀约吐火 ...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作者:周伟洲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本书第一章收录有关北朝时胡人墓志考释的文章四篇。第二章收录隋唐时有关胡人文物墓志研究的文章四篇。第三章收录隋唐时出土相关胡人的文物、“六胡州”及丝绸之路起点研究的文章四篇。第四章收录了笔者从相关胡人墓葬出土的“乐舞图像”中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的文章二篇。最后,附录中收入了笔者周伟洲多年研究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胡族及其相 ...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记整理与研究作者:魏宏利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月本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北朝时期关中地区造像记进行系统整理。其中,有年月可考者以时代先后依次编列,无年月可考但能断定大致朝代者附於朝代之末,其他并具体朝代不详者则附於全书之末。有些造像虽有记录,但或以史无详书,或以未见公开着录,则就编者搜集所见附录於后。第二部分是对上述资料之研究,一部分在全书的前言中作了 ...
羌族石刻文献集成出版社:巴蜀书社 2017年1月1日本书收录已公布及部分已出土尚未公布的汉代至民国羌区汉文石刻文献材料390余通,其中包括四川省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羌区石刻。类型包括碑碣、墓志、摩崖、造像记等。内容涉及羌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羌人组织、古代地理、民族融合、人口迁移、姓氏名号、世系谱牒、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等。
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作者:冉万里定价:158元页数:292本书的研究对象以唐代长安地区考古发现或传世的佛教造像为主,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分门别类地探讨了这一地区佛教造像的特点、分期、与周围地区及外来文化因素的关系等问题,是至目前为止首部以考古学方法综合研究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著作。作者认为现存的唐代长安地区的佛教造像主要有三个特点:其载体具有独特性;其艺术表现形 ...
王旭2017-12-27 14:24来源:澎湃新闻1841年6月,林则徐因中英交涉之事被贬谪革职,与魏源在京口(今镇江)相逢。寒暄之余,林氏将其在广东编译的《四洲志》、《澳门月报》等资料全数交予魏源,嘱托他编辑、补充与整理,以期尽早刊行,举开化国民之事功。魏源不负林氏所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外国文献和著述,编纂辑录,终经三修乃定成《海国图志》一书。此书于1842年12月编就,共50卷,计约 50 余万字;1843年5月正式 ...
霍巍 王煜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取预此潮流,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议,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2015年5月16—18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召开了“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 ...
黄达远一、“长城—天山”内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1950年的秋天,我和一些青年同志到新疆南部的维吾尔族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一天我在疏勒县的一个茶馆里吃茶,碰到了几个维吾尔族青年正在用维吾尔语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好奇心使我同他们攀谈了起来,得知他们祖上的男方都是在疏勒城外八个屯子屯田的汉族士兵,祖上的女方都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他们约我到他们的家里做客,我在他们的家里看到,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南疆的 ...
高原 叶山 张睿锜 庄成恒 杜佳峰 王楷2018-01-01 11:17来源:澎湃新闻【编者按】“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的小编邀请六位博士生对自己2017年读到的历史类好书进行了一个盘点和分享,做成了一份书单,以飨读者。藉此祝各位读者新年如意。高原(复旦大学文博系)1.理查德·A·弗罗因德(Richard A. Freund)著,屈伯文、方舟译:《跟着圣经去考古》,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3月如果说对于西方考古学的各个分支,哪一个最不为国人所知 ...
辛德勇2018-01-06 10:26来源:澎湃新闻我们以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地域空间的基础,依据《后汉书》等原始文献的记载,再结合《燕然山铭》刻石所在的位置和铭文的叙述,来重新比定窦宪此番率军北出所经行的主要地点和路线。师出阴阳山关于这次战役地理进程的记载,主要见于《后汉书》卷二三《窦宪传》,但也实在过于简略: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何将万余骑,出满夷 ...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博与专一般而言总是处于矛盾之中,一个学者要做到知识广博,就常常需要牺牲精专的一面;而专深的研究者则又往往显得广度不足。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能够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们的研究工作既做到了视野宽广,触类旁通,又能够研讨精深,以小见大。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李学勤先生,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谈及李学勤先生,熟悉他的人都是充满了钦佩之情,李先生的研究面实在是太广博了,从上古时代的刻划符号
Sept1947发展边民的自己的生活之道,强于灌输一种外来的方式。——马长寿1955年马长寿从上海复旦大学来到西北大学,1956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室,为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积极奔波建立了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对考古专业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马长寿(1907—1971),字松龄,又作松舲,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山西省昔阳县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