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秦始皇陵规画初探

目录1.秦始皇陵的空间特征及其研究 31.1 秦始皇陵区位与环境特征 31.2 秦始皇陵研究概况 41.3 古代都邑规画方法简介 42.秦始皇陵的营建 52.1 秦始皇与帝陵建设 52.2 秦始皇陵营建时序 82.3 吕不韦与李斯的贡献 103.秦始皇陵的规画 163.1 仰观俯察,选址于郦山之阿 163.2 相土尝水,筑五岭穿三泉 183.3 辨方正位,望峰而筑陵 233.4 计里画方,以矩定宫邑 283.5 置陈布势,形成帝陵总体布局 363.6 因地制宜,营之以为园 404.初步结论 ...

• 近年秦始皇帝陵大遗址考古的新思路与突破

  20世纪70年代世人瞩目的兵马俑坑的发现,揭开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规模宏伟、丰富埋藏的秦始皇陵的主人是一统天下、自名为始皇帝的嬴政,其背后是影响着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政治体制的大帝国——秦。数十年来,随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也不断为人们所知,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兵马俑陪葬坑发现后,秦始皇陵又相继出土了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青铜水禽等重要的“奇器珍 ...

• 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 全文阅读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原文发表于《考古》2015年第7期,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忻州市文物管理处)

• 土耳其恰塔胡由克遗址考古记

全文阅读土耳其恰塔胡由克遗址考古记(作者:王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4年第9期)

• 试析伊和淖尔M1出土人物银碗

——————————————————————————————————全文阅读试析伊和淖尔M1出土人物银碗(作者:王晓琨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原文刊于:《文物》2017年第1期)

• 三星堆遗址古文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全文阅读三星堆遗址古文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作者:高大伦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郭明 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16年第6期)

• 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1 早商文化的形成  郑州地区的早商文化的形成,是河北北部下七垣和山东岳石等外来文化经过豫东开封一带、进入郑州地区与当地二里头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因这一遗存首先在郑州西郊的洛达庙遗址发现,故可称之为先商洛达庙类型。这类遗存在郑州商城内城下面分布较广,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目前郑州商城内发掘的地点有黄委会青年公寓、紫荆山路中段、电力学校、北大街菜地等。重要遗迹有面积约300 万平方米的郑州商城内城、夯土 ...

• 试论中国早期宫城的形成及初步发展

宫城是中国古代城址和中心聚落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然而宫城的出现并非与城址的出现同步,当史前城址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时才出现了宫城。偃师商城宫城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城,二里头宫城的发现将宫城出现的时间一下提前了几百年]。但是二里头成熟的宫城形态有理由使我们相信早于二里头文化阶段已有了宫城的雏形。近年蓬勃发展的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和一些重大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为宫城的形成问题提供了线索 ...

• 《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从元大都看中国城市考古

  城市,历来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浓缩的精华,是文明高度的集中体现。各地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古代城市遗存,以其独特的风貌,标识着城市的特点,成为有别于他处的城市名片。也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关于古代城市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龙头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是缘于其研究内容上的重要性,更与作者的学术分量有关。  本文集的作者、著名 ...

• 瓮城溯源——以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为中心

————————————————————————————————————————全文阅读瓮城溯源——以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为中心(作者:孙周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原文刊于:《文物》2016年第2期 )

• 试论石峁城址的年代及修建过程

全文阅读试论石峁城址的年代及修建过程(作者: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4期)

• 辽上京宫城考古新发现和研究

  关键词:辽上京 宫城 形制规模 辽金  内容摘要:宫城形制规模的不清成为探讨辽上京皇城平面布局的瓶颈。2014年辽上京考古队通过考古勘探和试掘,解决辽上京宫城形制和规模问题。推进了对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的研究。这是辽上京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成果之一。图01 辽上京遗址位置图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图01)。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首都,也是辽代最为重要的都 ...

• 良渚文化的社会政治特征探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阅读良渚文化的社会政治特征探析(作者:何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

• 新疆哈巴河县东塔勒德墓地初步研究

  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定居兴牧水利工程抢救性发掘了东塔勒德墓地。共发掘墓葬61座,出土器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等,其中以金器居多,约有800件。本文通过对这批墓葬资料的梳理和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比较,尝试探讨东塔勒德墓地的时代及其与欧亚草原、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可能存在的联系。一、墓地概述  东塔勒德墓地位于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东北约20公里的加依勒玛乡塔木齐村(加 ...

• 西北、北方草原与中原 从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新见多圈短斜线纹铜镜谈起

  多圈短斜线纹铜镜是一类极富特色且非常罕见的早期铜镜(指春秋以前), 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第一件开始就引起学界的关注, 由于这类铜镜发现数量很少, 仅十余件, 分布在中原、 西北、 北方草原等不同的地区, 但形制、 纹样极其相似, 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耐人寻味, 以下将从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新见的一件谈起。  2015 年 11 月笔者有幸在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在该馆大量的中国文物收藏中发 ...

• 汉王朝与汉文化走向世界的考古学解读

全文阅读汉王朝与汉文化走向世界的考古学解读(作者:白云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全文原载于《国博讲堂2013~20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 游牧习俗影响古罗马边境文化

  英国剑桥大学官网于3月22日报道了该校考古学系教授苏珊娜·哈肯贝克主持的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5世纪入侵西罗马帝国的游牧民族把生活方式带到这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边境农民所接受。  一般来说,这些游牧民族与欧洲人在血缘和文化上都有很大差异。哈肯贝克等人对200名生活在5世纪西罗马帝国潘诺尼亚地区(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欧洲中部国家平原地区)的古代居民遗骸和牙齿进行了同位素分析,并将结果与当时生活在今 ...

• 海上帝国威尼斯 | 一座城邦的三百年逆袭史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本文为我局的第104篇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威尼斯的故事,本文为《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读书笔记。我正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一边是宫殿,另一边却是牢房。举目望去,许多建筑从河上涌现,仿佛魔术师把魔杖一挥,出现了幻象。千年岁月围抱我,用它阴暗的翅膀;垂死的荣誉向着久远的过去微笑,记得当年,多少番邦远远仰望,插翅雄狮国的许多 ...

• 梦幻的国度:欧洲十大古堡

撰文:Kimberley Lovato  你应该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吧,自己身穿耀眼夺目的长裙,头戴冕状头饰,舞动着身姿,或是在塔楼顶层与喷火的巨龙对战。儿时,父母为我们讲述睡前故事,我们总会带着各种疑问进入梦乡:故事中的他们搭乘马车拐弯后会去哪里?主人公们会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吗?长大后,我们仍能从现实中的童话世界捕捉到回忆与童趣。尤其是在欧洲,数百座保存良好的古堡仿佛施了魔法一般,让人如痴如醉。接下来就一起领略 ...

• 唐代中国的族群认同

班茂燊 著民族史········唐代中国的族群认同········作者简介作者:班茂燊(Marc S.Abramson),美国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毕业,后供职于美国国务院。他曾于1987—1988年来华访学,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曾重走丝绸之路。本书是在其博士论文(2001年)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译者:耿协峰,法学(国际政治)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供职于北京大学出版社,任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编审。兼任 ...

• 专访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有文化自信,才有大国气象

上观丨徐蓓26年前,“理工男”王旭东懵懵懂懂地来到莫高窟时,对敦煌一窍不通,那些惊世壁画在他眼里只是石头和泥巴;26年后,王旭东成为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门人”,对文物保护、研究和传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你了解,或者不了解,莫高窟永远在那里,不远不近。”从不了解到逐渐了解,日复一日的文化累积,让王旭东心生热爱。从敦煌莫高窟这座灿烂的文化宝库中,他感受到渗入中华民族骨血的文化力量,并收获了千年敦煌的文化 ...

• 单霁翔:故宫周边古建筑群“申遗”应推上日程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林春茵 应妮)太庙、社稷坛、景山、端门、皇史�k……围绕故宫的这些明清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若整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将在古都北京核心区域形成怎样的世界文化遗产群组?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3日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提交大会的提案中呼吁,应尽快探讨启动故宫周边的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提升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级别和监管力度,并为故宫博物 ...

• 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系列跨境申遗研究

科学出版社美术遗产景峰,陕西省眉县人,2014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巴黎)亚洲和太平洋部主任,全面负责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在亚太地区47个国家和14个办事处的国际合作活动。长期从事世界遗产领域相关国际组织(UNESCO、ICCROM、ICOMOS与IUCN等)的合作,致力于将教科文组织及国际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的重要宪章及准则文件介绍到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界。过去26年来的职业经历 ...

• 京杭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考古报告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45037 内容简介:  《京杭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考古报告》是京杭大运河清口段水利枢纽考古报告的成果。包括对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清口段疏浚管理的梳理以及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 ...

• 王媛媛:考古资料所见焉耆摩尼教

王媛媛丝绸之路考古考古资料所见焉耆摩尼教王媛媛(中山大学历史)摘要:天山南路中段的焉耆,是古代中西陆路上重要的“城郭之国”。该地主流信仰为佛教,但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亦可见其他夷教之身影。俄藏粟粟特语文书(L44)较早透露出8世纪初焉耆摩尼教的信息,但当时该教尚未公开传播。8世纪30至60年代间,摩尼教势力在焉耆有所发展。中古波斯语《摩尼教赞美诗集》(Mahrnāmag)跋文显示,762年之前,该教已在焉耆建有寺院。78 ...

• 牛津学者眼中的丝绸之路:它始终都是世界运转的轴心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来源:澎湃新闻3月30日,牛津大学历史教授、《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作者彼得·弗兰科潘和中国史学家葛剑雄在复旦大学对谈。两位学者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主题,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两种历史视角作了深入的演讲,并就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精彩对话。彼得·弗兰科潘教授是英国著名的中东、中亚、俄罗斯和拜占庭研究学者,他还掌管着一系列在英国、法国、克罗地亚、荷兰等地的家族 ...

• 中科院院士王光谦:藏水入疆可行,新疆一定会是中国最美丽的大花园

乌鲁木齐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透露,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调水,顺着青藏铁路到青海省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处于非洲的埃及,尼罗河的阿斯旺高坝的建成,使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而水利正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国家稳;近现代工业 ...

• 记载中亚历史的珍贵史料--《大唐西域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玄类到印度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数万里,历尽艰辛。他计划把自己旅行的情况记述下来,以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情况,并教育后人。他与弟子辩机合作,据他的口述,辩机笔录,将西行经过撰成《大唐西域记》共12卷。弟子慧立、彦棕也据玄类事迹撰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两部书从不同角,度记述玄类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玄奘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国以及传闻听说的二十八国的详细情况。《 ...

• 丝绸之路不是异域的想象:环罗布泊的丝路考察后记

2016年6月,复旦大学与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联合考察队从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过三陇沙,穿越罗布泊抵达楼兰遗址;然后又继续向南至米兰遗址,取道阿尔金山深处的山谷,经阳关回到敦煌,完成了西出玉门、阳关,环罗布泊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察。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为考察队送行,王院长也是考察老队员,曾穿越过罗布泊(考察队员,我的学生杨林拍摄)虽然玉门关遗址已经成了旅游目的地,但当今穿越戈壁沙漠的现代公路并非是古

• 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巨平  内容提要:远东希腊化文明指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印度之后在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区域文明。它是希腊化文明的组成部分,但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一文明的主要创造者是先后在这一地区活动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他们虽然孤悬远东,难免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仍然坚持希腊文化传统,保持他们的民族特征,从而和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以希腊文化为主导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