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宝屯墓地
金宝屯墓地辽代古墓葬金宝屯墓地是一处辽代古墓葬,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辽市开鲁县。
金宝屯墓地辽代古墓葬金宝屯墓地是一处辽代古墓葬,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辽市开鲁县。
七家子墓地是一处辽代古墓葬,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辽市开鲁县。
大乌兰吐古城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大乌兰吐古城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镇赉县丹岱乡大乌兰吐屯年代:辽—金类别:古城址管理单位:镇赉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大乌兰吐古城址呈不规则梯形,城向南偏东50度,城墙遗迹清楚,南墙长213米,高2.5米,底宽18米,北墙长230米,高3米,底宽18米,东墙长143米,高 2米,底宽15米,西墙长151米, ...
水城古墓群 汉至明会泽县金钟镇水城村,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 24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水城村部分带斜坡墓道,有棺有椁,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玉石器等,时代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为汉代在云南置郡县以后的遗存。会泽水城古墓群的发掘,对研究滇东北的古代文化和云南的汉化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宣宁故城遗址(第五批省保 ) 时代:辽金 地址: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拒墙堡村堡子北墙以南区域 遗址处于拒墙堡北墙以南区域,以堡子北墙为遗址北边缘,向东、西、南三向延伸,平面大致长方形,东西约1千米,南北约2.4千米,面积约240万余平方米。 宣宁县为金代名称,辽始建宣德县,金大定八年(1168)更名宣宁县。该故城建在山坡低凹处,以东 ...
大同古城墙(第五批省保) 时代:北魏、辽金、明、清 地址:大同市城区 大同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不多 ...
直峪圣佛寺塔林(第五批省保) 时代:辽、清 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宜兴乡直峪村 圣佛寺,全称为圣泉林山包峰禅院,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6),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各建筑毁于1967年,现仅存寺院基址和塔林等。 圣佛寺塔林当地俗称“和尚坟”,东西长5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从裸露的沟纹砖 ...
盐池禁墙及虞坂古盐道 (第四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至清代 地址: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至平陆县张店镇坪头铺南界的中条山北麓 运城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之一,《水经注》载:“池水东西70里,南北17里。”为防止盗盐走私,保护税收,唐时在盐池周围一百二十里修筑禁墙(亦称禁垣)。宋元明清补修,现存禁墙多为清代所筑。现禁墙主体大多已毁,但依 ...
天 井 关(第四批省保) 时代:汉、唐至清 地址:泽州县晋庙铺镇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因关南有三眼自然形成的深穴(天井)而得名。是利用太行天险而修筑的重要关隘,晋豫两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汉书・地理志》“上党高都有天井关,即天门也”,是有关天井关的最早记载。汉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天井关,击赤眉,至此战事频繁。是古代重要的 ...
华严寺塔(第三批省保) 时代:辽 地址: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北2公里处清凉山南峰 塔创建年代不详,据其建筑形制、风格推断,应为辽代建筑。塔为七檐八角密檐式砖塔,总高10・8米。最下层为单层须弥座,平面八角形。束腰上有门,门内雕有乐伎、菩萨等图案,八个转角处均有神态各异的力士砖雕。束腰的上下有砖刻制的莲瓣纹饰。塔身一层正南面辟门 ...
许从墓(第三批省保) 时代:辽 地址:大同市城西南7公里新添堡村 为辽代景宗乾亨四年(982年)大同军节度使许从夫妇合葬墓,1986年8月发掘。 墓为仿木结构建筑的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高大的墓门楼、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圆形,苍穹顶,高5.20米,底径4.92米,顶部绘有残存的天象图。墓室周壁为仿木结构,用柱六根间成四面,四面 ...
栖岩寺塔群(第二批省保) 时代:唐至明 地址:永济市韩阳镇上栖岩寺 清乾隆年间《蒲州府志》记载,栖岩寺初名“灵居寺”,北周建德年间(572―577年),隋仁寿年间(601―604年)改名“栖岩寺”。隋文帝曾将国外所贡玛瑙盏施寺为供。隋唐时栖岩寺在河中诸寺中最负盛名,分上、中、下三寺,中、下寺已废。现存上寺宏伟的塔群建筑。 现存有唐天宝建圆 ...
沙彦墓(第二批省保) 时代:辽 地址:山阴县马营庄乡沙家寺村东500米处 沙彦,生卒年不详,山阴县沙家寺村人。始任圣都指挥使,累迁应州刺吏、大辽平军节度使。墓地南北长500、东西宽300米,封土堆无存。据明正德年间《大同府志》记载,正德六年(1511年)墓地曾出土碣一通,记载有墓主人姓名及官职等。现墓地存有长0.9、高0.7米的石羊两只。有石 ...
大唐天宝战士冢 位于大理市下关天宝公园,“天宝战争”结束后,阁逻凤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尸骨,就地祭祀埋葬。是安葬唐天宝之战剑南留侯李宓及阵亡将士的大型墓冢,墓冢呈圆型上包,两层基石全部用青麻石砌成,墓冢前立着刻有“大唐天宝战士冢”的大理石墓碑。明云南点兵官邓子龙将军为其题诗云:“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 ...
滇中古驿道(禄丰段) 位于禄丰市,年代汉至民国,由老鸦关入境至广通回蹬关出境,全长约88千米,全用石块铺砌,仍然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实物古迹,古驿道残段有狮子口段、炼象关段、石门哨段、南平关至响水关段,勒马关段、蒙七铺段、回蹬关段等,关址有炼象关、响水关、勒马关、回蹬关等,桥梁有老鸦关桥、衍庆桥、启明桥、星宿桥、响水关桥、安乐桥、 ...
蟆颐山重瞳观,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蟆颐村4组。始建于唐,为蜀中三大名观之一。林峦奇秀,江水碧透,楼阁漫布,古眉州八景独占其二,“蟆颐晚照”“江乡夜月”宛若仙境。现存山门建于清代,抬梁结构,庑殿屋面,檐下如意斗拱,乃川滇传统样式;大殿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建,平面方 ... ... ... ...
1 太清观 唐至清 成都市蒲江县
盐官盐井遗址,汉至民国时期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2023年4月,入选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礼县盐官镇的盐井位于红河与汉水交汇处的右侧,在汉代以前这里当属西县,所以盐官镇在当时称“西盐”,在《汉书·地理志》以及《水经注·漾水注》里都对这一地区称以铁官、西之盐等。自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上发现“西盐”字样之后,这一重大发现将盐井的 ...
杨塔村砖塔(阳高辽砖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塔村砖塔,也有称阳高辽砖塔,位于阳高县狮子屯乡杨塔村东北三百米处,辽代砖塔,塔高八米,为六角五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须弥座高二米,边宽一点二米,砖面有人字形沟纹。1988年修复底座。杨塔村塔坐北朝南,属六角五级密檐式实心砖塔,由塔身、塔基、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约8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边长约2 ...
吐虎玛克古城遗址,辽,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古城乡,古遗址,省保第六批吐虎玛克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南5.5公里,古城乡果园六村地界内,古城东临水磨河500米,南北与农田相连。古城呈正方形,四边长300米,北面墙高两米,其余城墙残余一半多,城东西南三面有门,并带瓮城,马面清晰可辨。城内建筑荡然无存,曾出过土灰瓮陶片,瓮高70多公分,小口小足,宽肩短颈 ...
辽代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山西应县)、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辽宁义县) 简介:山西应县木塔和辽宁义县丰国寺大雄殿,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具有典型辽代风格的单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已有957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质多层建筑,高67.3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9层建筑。丰国寺大殿建于1020年,该建筑高24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 ...
7-0923-3-221.八棱观塔.辽.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古建筑..第七批
7-0924-3-222.白塔峪塔.辽.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古建筑..第七批
7-0925-3-223.班吉塔.辽.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古建筑..第七批
7-0926-3-224.东平房塔.辽.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古建筑..第七批
7-0927-3-225.东塔山塔.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古建筑..第七批
7-0929-3-227.黄花滩塔.辽.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古建筑..第七批
7-0930-3-228.金塔.辽.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古建筑..第七批
7-0931-3-229.磨石沟塔.辽.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古建筑..第七批
7-0933-3-231.双塔寺双塔.辽.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古建筑..第七批
7-0934-3-232.塔营子塔.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古建筑..第七批
7-0935-3-233.无垢净光舍利塔.辽.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古建筑..第七批
7-0936-3-234.妙峰寺双塔.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古建筑..第七批
7-0941-3-239.农安辽塔.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古建筑..第七批
7-0703-3-001.良乡多宝佛塔.辽.北京市房山区.古建筑..第七批
7-0721-3-019.佛真猞猁迤逻尼塔.辽.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古建筑..第七批
7-0722-3-020.大辛阁石塔.辽.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古建筑..第七批
7-0723-3-021.永安寺塔.辽.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古建筑..第七批
7-0724-3-022.伍侯塔.辽.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古建筑..第七批
7-1945-1-002.宋辽边关地道.宋、辽.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古遗址.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关地道遗址.第七批
7-0537-2-021.耶律祺家族墓.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古墓葬..第七批
7-0556-2-040.龙岗墓群.辽.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古墓葬..第七批
7-0557-2-041.关山辽墓.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古墓葬..第七批
7-0069-1-069.浩特陶海城址.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古遗址..第七批
7-0071-1-071.豫州城遗址及墓地.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古遗址..第七批
7-0072-1-072.韩州城遗址.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古遗址..第七批
7-0115-1-115.春捺钵遗址群.辽.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古遗址..第七批
18.辽陵及奉陵邑.辽.内蒙古自治区(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巴林左旗、庆陵及庆州城)巴林右旗.古墓葬..第三批
58.青莲寺.唐至清.山西省晋城市.古建筑..第三批
59.镇国寺.五代至清.山西省平遥县.古建筑..第三批
60.大云院.五代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古建筑..第三批
54.缸瓦窑遗址.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古遗址..第四批
16.下八里墓群.辽.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墓葬..第四批
17.阁院寺.辽.河北省涞源县.古建筑..第四批
18.开善寺.辽.河北省高碑店市.古建筑..第四批
6.怀陵及奉陵邑.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古墓葬.归入辽陵及奉陵邑.第五批
12.叶茂台辽墓.辽.辽宁省法库县.古墓葬..第五批
10.宝山、罕苏木墓群.辽.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古墓葬..第五批
Ⅳ-1.千像寺造像.辽.天津市蓟县.石窟寺及石刻..第六批
Ⅳ-6.碧落寺.南北朝至民国.山西省泽州县.石窟寺及石刻..第六批
17.下八里二区辽墓.辽.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墓葬.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八里墓群.第六批
44.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古建筑..第五批九天圣母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西,坐落在10余米高的土丘之上,九天圣母庙创建的确切记年,已无从稽考。宋建中靖国年间,重修竣工。明崇祯五年(1632年),重修,增补。九天圣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12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平方米,庙内舞楼系宋元符三年(1100年)创建原构。分为 ...
14.龙门寺.五代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古建筑..第四批
99.崇兴寺双塔.辽.辽宁省北镇县.古建筑..第三批
37.独乐寺.辽.河北省蓟县.古建筑..第一批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州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寺庙历史最早可追至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 ...
39.奉国寺.辽.辽宁省义县.古建筑..第一批
41.善化寺.辽、金.山西省大同市.古建筑..第一批 善化寺(Shanhua Temple),俗称南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据庙碑记载: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 ...
44.华严寺.辽、金、清.山西省大同市.古建筑..第一批▲ 大同华严寺山门中国古代佛教寺庙。在山西省大同市旧城内西南部,分为上寺和下寺。始建年不详,辽道宗清宁二年(1055)扩建,放置辽帝的石像和铜像。金代大修,至明衰落。寺内有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建的下寺薄伽教藏殿和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重建的上寺大殿。薄伽教藏殿内有精美的木装修天宫壁藏,大殿 ...
7-0928-3-226.广胜寺塔.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古建筑..第七批 广胜寺塔坐落在辽宁省义县县城内,建于辽开泰年间(公元1020年),是北方诸多辽塔始建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筑形式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十三层,高约42.5米,塔台正八角形,每边6米,高2.9米,原来形式已不可辩,现用白灰平抹加固为平削式。塔座为须弥式,八角形各边相等,约占 ...
7-1162-3-460.少林寺.唐至清.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古建筑..第七批
Ⅲ-26.天宫寺塔.辽.河北省唐山市.古建筑..第六批
Ⅲ-27.圣塔院塔.辽.河北省易县.古建筑..第六批
Ⅲ-28.西岗塔.辽.河北省涞水县.古建筑..第六批
Ⅲ-29.兴文塔.辽.河北省涞源县.古建筑..第六批
Ⅲ-58.老君洞.唐至明.山西省浮山县.古建筑..第六批
Ⅲ-73.禅房寺塔.辽.山西省大同市.古建筑..第六批
Ⅱ-18.韩匡嗣家族墓地.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古墓葬..第六批
Ⅱ-20.萧氏家族墓.辽.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古墓葬..第六批
Ⅰ-24.黄河栈道遗址.汉至清.山西省平陆县.古遗址..第六批
Ⅰ-65.塔子城址.辽.黑龙江省泰来县.古遗址..第六批
8-0202-3-005.涞水龙严寺塔.辽.河北省涞水县.古建筑..第八批
8-0207-3-010.栖岩寺塔林.唐至清.山西省永济市.古建筑..第八批
8-0261-3-064.朝阳南塔.辽.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古建筑..第八批
8-0173-2-006.医巫闾山辽陵.辽.辽宁省北镇市.古建筑..第八批
Ⅱ-19.吐尔基山墓.辽.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古墓葬..第六批
麟州故城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城北20公里,又名杨家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置州于此,至北宋乾德初。麟州故城分内、外城,外城周长约4公里,东、南、北设三门(内城亦设南、北两门),西面临绝壁。当年为保证军民饮用水,城内东北挖有井二口,一口略大,周8米。东门外原有真武庙,城东南约70米处古时有大松两株,宋时以此称神木寨。元以寨命县名。今存城垣 ...
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属辽代兴中府境内佛塔。1963年09月,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 ...
辽阳白塔,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站前街道白塔公园内。因塔檐间立壁和塔腰八面均涂有白垩,故称白塔。 建于辽朝时期 。辽阳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垂幔式密檐舍利砖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项四部分组成,高70.4米,塔檐逐层内收,檐角悬风铃,檐间置铜镜;塔顶仰莲承覆体,最后以刹杆装饰火焰、相轮、宝珠结束。从风格上看,辽阳白塔的建筑是辽代风格,筑塔的 ...
庆化寺花塔位于涞水县北洛平村北 2.5 公里的龙宫山南麓 , 矗立在原庆化寺山门外正南约 100 米的山 崖平台之上。现庆化寺已毁 , 仅存此塔。庆化寺花塔,为砖结构 , 通高13米 , 围长19.2米 , 八角形基座 , 基座上须弥座高3.4米 , 束腰各角皆雕力士一尊。每面均设壶门两个内雕吹、拉、弹、舞等形态各异的乐伎 , 束腰以上用双抄五铺作专雕斗拱承托平座 , 平座 ...
天宁寺塔是中国辽代佛教建筑。在北京西城区(原宣武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塔简介天宁寺塔,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 (602)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寺院毁于兵火,殿宇无存。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今名。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古塔 1座,清代重建山门 ...
青峰塔,又名五十家子塔,属辽代兴中府安德州境内佛塔。该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五十家子村西,山势较缓的柏山顶上,山下现存辽代安德州城址,东有小凌河支流双龙河由北向南流过。青峰塔是辽宁仅存的五座方形辽塔之一,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为辽代密宗金刚界佛塔。该塔为方形砖筑、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塔,塔身南面砌有抱厦。维修前残高2 ...
南安寺塔,位于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后存为辽代重建物。2001年6月25日,南安寺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安寺塔,是一座始建于北魏佛教盛行时期,重修于辽代的8面13级实心密檐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此塔上下浑然一体,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 该 ...
觉山寺塔,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建在古马道旁。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塔位于寺院西部,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十三层,高43.54米。觉山寺塔,塔基分三层,下为八角形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雕刻多在须弥座束腰处和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以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最为生动。历史起源 ...
涿州双塔,是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市老城内东北隅(现属双塔办事处天桥街辖区),两塔均为舍利塔,南北对峙,南塔称“智度寺塔”,北塔称“云居寺塔”。双塔皆因寺而得名,但寺院不知毁于何时,各仅存佛塔一座,合称“涿州双塔”。始建年代编辑涿州双塔,是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城内东北隅,现属双塔办事处天桥街辖区。两塔南北对峙, ...
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其寺位于辽上京南15公里的山谷中。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窟前是清代续建的喇嘛庙“善福寺”。中窟眉额刻“真寂之寺”四个大字,当为辽代开凿石窟的题名。“真寂”二字与中中窟内释迦牟尼“圆寂”之意相合。窟内释迦卧佛像周围有佛弟子像若干,做悲哀状。窟壁有千佛像百余尊,形象各异 ...
12.东千佛洞石窟.北魏至西夏.甘肃省安西县.石窟寺及石刻.归入榆林窟.第四批东千佛洞为敦煌石窟群之一,现存洞窟23个,有壁画、塑像者八窟,东岩三窟,西岩五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圆形穹窿顶窟、方形平顶窟,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 ...
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辽国后,于神册三年(918)开始筑城,初名皇都。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 辽上京城址平面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勘测和试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上京宫城 ...
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明城,位于老哈河北岸的冲积平地上。1959~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单位进行调查和发掘。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其兴筑选择在原奚王牙帐所在地,从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开始,到统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并设立大定府。辽代帝王常驻在这里,接待宋朝使臣。辽亡后,金代改称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称大宁路,明代 ...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由于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因之得名。 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 ...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东北25公里的佛光新村,因为历史悠久而且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所以佛光寺又有“亚洲佛光”之称。(上图:林徽因考察佛光寺经幢) (上图:林徽因与宁公寓塑像)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一499年),至隋唐时期寺院十分兴盛,闻名于长安、敦煌甚至日本等地,因此当时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寺宇被毁,到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由京都女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