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大甘谷口寨

大甘谷口寨 : 宋城寨。熙宁元年(1068)筑于筚篥城。同年,升为甘谷城。隶秦州。故址在今甘肃通渭县襄南镇(马家店)南虎狼沟与牛谷河汇合处之古城遗址。

• 吉川古城

吉川古城 : 金代城堡。位于甘肃通渭县吉川乡南2.5公里湿清河西岸。古城依山傍水,西半部呈三角形,墙垣顺山势延伸; 东半部位于平川,呈矩形。全城周长1660米,东西长约620米。夯筑,夯层厚10—16厘米。南、北垣各筑马面3座。东墙之南北端原各有角楼一座,已拆。城西三角顶点置角墩一座,圆台形,南北15米,东西10米,上堆许多石块。墙基宽约7米,残高6.5米,顶宽1.5米 ...

• 广秀古城

广秀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夏河县麻当乡玛利巴村东百米高山头上,西南濒临大夏河。城垣大部倾毁,周长890米许。西北、东北一段保存较好,长约200米,基厚7米,残高8米。西南、东南两面残存高约5米的土垄。东北角开门,门宽8.6米,高11.6米。城外存3道护城壕,城西北当日卡山存4座烽火台。城西且隆沟与大夏河汇合处,依山根另建一城,南北128米,东西146.3米。

• 斯柔古城

斯柔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夏河县甘加乡斯柔村西北台地。由主城和陪城组成。主城墙垣多圮,东长197.4米,北183.6米,西222米,南208米。仅存北垣4.3米一段,残高2.8米,基宽1.5米,顶宽0.9米。南开门。东、西、南三面掘护城壕,壕阔9—10米。垣外尚有许多围墙残迹,疑为护城堡及增置外郭残迹。主城南面存两座方形陪城残基,面积分别为97×83平方米和92.2×75.5平 ...

• 水磨川堡

水磨川堡 : 明堡。位于甘肃临潭县流顺乡水磨川村。略呈方形,北垣92米,西垣88米,东、南二垣已毁。基厚4米,残高最高8.5米。村中存“大明赠武德将军冯公神道”碑一通。

• 旧洮堡

旧洮堡 : 北周至明清城堡。位于甘肃临潭县城。北周置洮州,唐为临洮郡及临潭县治,明初置洮州卫。洪武十二年(1379)移卫于新城,以旧城为堡,即旧洮堡。万历重筑。今东南北三垣尚存,西垣破毁严重。周长1757.5米,残高6.6米,基宽6.6米,顶宽4米。南、西二垣开门,皆筑瓮城。另有水洞门一个。出土大量碎砖瓦。

• 鸣鹤城

鸣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临潭县扁都乡红崖村东。保存较完整,南北162—185米,东西176米,基厚6.5米,顶宽约4米,残高3—8米。南北垣中部各有豁口1处,分别宽4.5米、9米。东西垣设瓮城,宽17.6米。四垣筑马面,计15座,每座宽6.5米许。城周掘护城壕,宽10米,深6米。有人认为是吐谷浑所筑泥和城。

• 明洮州卫城

明洮州卫城 : 位于甘肃临潭县新城乡驻地。明初置洮州卫于旧洮堡,洪武十二年(1379)筑新城,迁卫于此。依山而建,周长4390米,基宽7.92米,顶宽6.6米,高9.9米,保存较好。四垣开门,均建城楼及瓮城。又设水西门一座。城西北、东北山头存烽燧遗址。墙垣夯层分内外两层,内红土,外黄土,该城应是在原有古城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存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的城隍庙。

• 岷县红城

岷县红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岷县西江乡红城村。唯南垣、西垣存。南垣残长68.8米,残高7米许,基宽约5米。西垣残长108.3米,残高6米许。东南、西南、西北角墩较完好,突出墙体约10米,宽6米,残高7米。夯筑,夯层厚8厘米,夹筑许多石块。城内偶见灰陶片。

• 梅川古城

梅川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岷县梅川乡驻地、洮河东岸。仅存部分残垣,残高1—6米。方形,每边约250米。四角有角墩,残高8米许。夯筑,夯层厚10厘米。地面偶见灰陶片、碎砖瓦块。出土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大板瓦,似为汉代遗物。陈如平《岷州续志采访录》认为即《水经注》所记索西城。

• 达拉沟口古城

达拉沟口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迭部县城东南35公里的达拉沟口,北临白龙江,西濒达拉河,南依大山。城顺山势而筑,占地约4万平方米。南垣残存约200米。东垣残存3段,基宽7米,残高8米,北、西二垣为天然陡壁。暴露大量灰陶片、板瓦、砖块等。有人认为系北周常芳县城。

• 卜岗古城

卜岗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迭部县西13公里的卜岗山顶,白龙江与支流伊曲江于山脚相汇。正方形,每边约60米。西、南垣仅余残垄,北垣半数残存。东垣较完整,基宽3.3米,顶宽1米,残高4.5米。夯层厚12厘米。

• 良种场古城

良种场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迭部县良种场、吉爱那河东岸。正方形,东垣已毁,西垣长126米,残存68米,底宽2.6米,顶宽1米,残高7米。北、南二垣存残墙5段。夯层厚6厘米。城东农田出土大量马家窑文化类型陶器,有泥质红陶壶、红陶罐等。

• 加阿卡古城

加阿卡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迭部县加阿卡村、达拉河东岸。残垣断续,北垣残长15米,厚2米; 东垣残长24.7米,厚2.6米; 南垣存32米,以石砌成。夯层厚8—9厘米。城中出土大量红陶片、夹砂灰陶片、灰黑色陶片等,有马家窑文化与白龙江流域土著文化某些特点。

• 然闹城

然闹城 : 唐叠州城。位于甘肃迭部县然闹村、白龙江北岸。武德二年(619)建,乾元初(758)移州治于交戍城,此城遂废。东、南二垣被江水冲毁,西、北垣各长千余米。北垣基宽6.3米,最高8米; 西垣基宽4.4米,最高3.6米。散落彩、素陶片、夹砂灰陶片等,并发现大陶瓮、兵器、生产工具等。

• 嘴儿坪古城

嘴儿坪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舟曲县峰迭乡嘴坪村白龙江西南岸。南北约44米,东西107米。西垣较完好,东、北垣仅部分残存。基宽9.4米,顶宽5.1米,残高最高8.2米。夯层厚10—14厘米。发现绳纹灰陶片、瓦片等。

• 峰迭古城

峰迭古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舟曲县峰迭乡西北2公里白龙江西岸。城址高出河床19—41米。残垣尚存,南北264米,东西163米。西北与东南垣基较厚,基宽8.6米,顶宽5.2米,残高9米。东北与西南垣薄,基宽4米余,顶宽2米多。石砾夹粘土夯筑,夯层厚11—15厘米。四角筑角墩,南北开门,有水埝道两处。主城门外残存对称的两座墩台,边长4.6米。有人疑为汉羌道县城,或唐宕州 ...

• 瓜咱城

瓜咱城 : 时代待考。位于甘肃舟曲县峰迭乡瓜咱村、白龙江西岸。依山面水,城址高出河床14—22米。东北垣残长280米,西南垣残长156米,南垣残长178米。四角设墩台,西、南垣各辟一门。墙垣以砂土夹砾石夯筑,夯层厚16—21厘米。城中出土灰陶罐、陶瓮、陶瓶等。《岷州志》认为系汉代古城。

• 坪定古城

坪定古城 : 宋至明代城址。位于甘肃舟曲县坪定乡先锋村。原名平定城,又名平定关堡。宋设关,明洪武四年(1371)补建。呈矩形,面积9991平方米,残高12—14米,东、北垣设门。

• 宕昌国首府故城

宕昌国首府故城 : 位于甘肃宕昌县宕昌镇旧城村岷江西岸。宕昌国为北朝时期宕昌羌建立的政权,延续140余年。城址依山傍水,正方形,每边长约60米。基宽4米,顶宽3米。四角置角墩。四垣设马面,每垣4座,马面突出墙外2.5米。城内发现铁器作坊废址1处,内有铁钻、铁铧、铁刀、铁勺、冶炼炉和已损兵器及大量碎陶片。

• 西固城

西固城 : 宋至清代城址。位于甘肃舟曲县城白龙江北岸。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始筑,元置西固蕃汉军民千户所,明洪武四年(1371)改置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十四年(1381)展筑新城,以旧城为西关,向东扩建,城周长2197.8米,基厚6米,高8米,四垣开门。万历三年(1575)增筑城垣,至清光绪七年(1881)几经修葺。城周长2218米,垛堞千有余。今残垣断续留存,西关残存21米,残高 ...

• 宕昌古城

宕昌古城 : 宋宕州城。位于甘肃宕昌县宕昌镇羊满城山顶。熙宁年间建,分前、中、后城。前城70×120平方米,设内外二垣。外垣基宽3米,顶宽1.5米,墙周设马面。内垣距外垣5米,底部和顶部厚度相等。墙垣依山坡地势筑就,墙外侧高20米,内侧高约3米。东西开门。西门与中城相连,门道长约4米,宽2米。中城设外围护墙,长百余米,宽60米,两侧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中城西又 ...

• 东古城

东古城 : 战国秦汉城址。位于甘肃武都县佛崖乡东古城村南、平洛河北岸。南北约200米,东西300米许。墙垣大部无存。文化层堆积厚1.5米,含较多板瓦、筒瓦残片,以及泥质灰陶饰回纹与小方格纹瓦当残片、黄釉陶罐残片。城址西有庙华坪墓群,东北有寨子坡墓群,发现密集的土坑竖井墓和砖室墓、车马坑,出土大量战国秦汉遗物。

• 米尖城

米尖城 : 宋城。位于甘肃武都县安化镇米仓山巅。该山古称米尖山。南宋吴璘抗金所建。城依山就势而筑,方圆十余里,有警楼、城垛、军营、军仓等。因建军仓,后人将米尖山称为米仓山,该城亦称米仓城。墙垣今存多处,皆在平缓处或壑口险要处依靠自然地形,削山为壁。今城墙湾犹存百余米残垣,残宽2米许,残高4米。

• 武都古城

武都古城 : 北魏至清代城址。即今甘肃武都县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武都镇,始筑城,即今县城西半部,称旧城。唐改置阶州。明洪武四年(1371 )在旧城之东建砖城,“周二里,高二丈四尺,池深八尺,阔倍之”。即今县城西南部。隆庆年间又在砖城之西、北面扩建土城,“周八里,高二丈,池深五尺”,即今县城西北部。清光绪五年(1879)地震后又修葺城垣,“城高三丈,长 ...

• 祁山堡

祁山堡 : 三国城堡。位于甘肃礼县祁山乡。相传为诸葛亮的扎营之地。祁山系平地突起的一座孤峰,高60余米,周围里许,四壁陡峭。堡建于山顶。残垣仍清晰可见。城中有清代重修诸葛亮庙,分三殿三院,有房20余间。殿内有塑像、壁画及历代名人碑石、匾额、楹联等。

• 演武城

演武城 : 汉城。位于甘肃武山县郭槐乡焦家山村东1公里的东山梁上。东西155米,南宽95米,北宽55米,残高2—3米。夯层厚4—6厘米,东北角开门,下接2.5公里长的跑马道。城西存1公顷余的演武场。城址南面有汉代村落遗址,遗存丰富。

• 武山古城

武山古城 : 宋宁远寨城。位于甘肃武山县城中、渭河南岸。天禧二年(1018)置寨,崇宁三年(1104)升为县,面积约2万平方米,仅存部分残垣。城南定天公路北侧存残墙百余米,厚约6米,残高8米。东关中学南侧存瓮城残墙百余米和石条砖筑结构的南城门,城门上方题额“拱极”。

• 弓门寨

弓门寨 : 宋城。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乡下城子村与康沟村间。据《清水县志》,宋太平兴国年间筑弓门寨城,下管小寨5。民国初改“弓门”为“恭门”。残垣尚存,周长约2000米,宽452米。基厚约8米,顶宽3米,残高3—13米。夯层厚12厘米。四垣各开一门。散落宋代瓷片、陶片、碎瓦块等。

• 白起堡

白起堡 : 战国城堡。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乡小河村。背山临水,座落在高约百米的黄土台上。仅存残墙300米许,残高5米。夯层厚8厘米。曾掘出不少兵器、陶器等物。有人认为为战国名将白起镇守弓门寨时所筑。

• 腊家城

腊家城 : 宋城。位于甘肃秦安县贾川乡腰崖村南小河北岸。南宋绍兴四年(1134)十一月宋将吴玠败金人于腊家城;十二月其弟吴璘又攻克腊家城,即此。墙垣依稀可辨,南北约1000米,东西500米许,开东西二门。现仅存残垣30余米,其上开挖有水渠。

• 莲花古城

莲花古城 : 宋莲花堡,系抗金要塞。位于甘肃秦安县莲花乡。依山傍水,堡以山形得名。残垣尚存。

• 吴砦城

吴砦城 : 南宋吴璘抗金所筑,位于甘肃天水市北道区东约60公里处、渭河南岸。原筑城址较小,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置三岔厅,向南扩城。今南垣只存痕迹,东城门仍完好。城东南松树沟口,存吴璘衣冠冢。

• 天水十二连城

天水十二连城 : 南宋吴璘抗金所筑12座连环城堡,又名十二连环城。位于甘肃天水县汪川乡和礼县盐关乡、宽川乡交界处。依白龙山地势而建,连绵15公里,现存墙垣残高1—3米。最前者俗名皇城,地势险要,山势如凤,又称为“连城跨凤”。第二城中有一土台,俗传为诸葛亮调将台,长30米,宽15米,高15米。十二连城山脚下,存吴璘所掘由壕堑纵横交织而成的地网残迹。

• 永清堡

永清堡 : 明堡。位于甘肃清水县永清镇西关山城塬北缘。面积约6200平方米,残垣尚存。建于明祟祯年间,存明巡按罗世锦《永清堡记》石碑。其地还出土许多齐家文化类型陶器。

• 红土嘴城

红土嘴城 : 汉宋城址。位于甘肃静宁县南8公里红土嘴(鲍家嘴头)、葫芦河与甘沟河交汇处。城址三面依河,北面靠山,大部无存。唯北垣因山体滑坡埋压而保存了下来。残垣基宽8米许,残高1.5—4米。散落许多汉代陶片、宋代陶片及瓷片。城外以南有汉墓群和宋代墓葬。有人认为为宋靖边寨。

• 威戎堡

威戎堡 : 宋堡。位于甘肃静宁县威戎乡驻地、葫芦河东岸。仅余一段墙垣,残长约50米,残高21米,基宽6米。出土宋代豆绿瓷器。

• 太平桥

太平桥,清 ,安康,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古建筑,第五批 太平桥时代:清地点: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保护范围:东至东桥头,西至西桥头,南至江长远地边,北至江胜杰房屋。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黄晓公路,西至凉水井,南到汪成简房屋,北至江北方房屋。2008年,太平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岚皋祝氏祠堂

岚皋祝氏祠堂,清 ,安康,岚皋县铁炉乡先进村,古建筑,第五批 岚皋祝氏祠堂时代:清地点:岚皋县铁炉乡先进村保护范围:东至王恩喜房檐坎,西至祝敏召菜地,南至张德意房檐坎,北至王恩文房檐坎。东西长25米,南北深2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岚大公路内沿,西至先进村三组公路外延,南至人行小路内沿,北至张明佑门前小沟边。2008年,岚皋祝氏祠堂被陕西 ...

• 岚皋卢氏祠堂

岚皋卢氏祠堂,清,安康,岚皋县堰门乡堰门村 ,古建筑,第五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往往一个村落只生活着一个姓氏的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他们集体修建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就是祠堂。祠堂是一个家族光宗耀祖的象征,能修建祠堂的家族往往是名门望族或大姓大族。岚皋县堰门镇堰门村以卢姓居多,宗族观念浓厚,堰门村一组,至今还留存 ...

• 岚皋观音庙

岚皋观音庙,清,安康,岚皋县城关镇六口村,古建筑,第五批 岚皋观音庙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六口村,建于清朝年间,2008年,岚皋观音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平利刘氏祠堂

平利刘氏祠堂,清 ,安康,平利县兴隆镇太子沟村 ,古建筑,第五批 平利刘氏祠堂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一著名建筑景点,该祠堂是刘氏家族所建筑的,是一处以供奉刘氏祖先为主的地方,这里更是刘氏家族祭祀活动所用的场所,其祠堂的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壮观,结构严实,文化色彩浓郁。刘氏总祠金碧辉煌,重檐翘角,雕龙画凤,美轮美奂,大量使用皇族象征的 ...

• 三佛洞舍利塔

三佛洞舍利塔,明——清 ,安康,平利县兴隆镇熊儿沟村 ,古建筑,第五批 舍利塔的整体结构紧凑,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高15米,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舍利塔为密檐式,五级八面。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通高18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塔座3层,自下而上为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 ...

• 汉阴文庙大成殿

汉阴文庙大成殿,明——清,安康,汉阴县民主街中段72号汉阴中学校内,古建筑,第五批 汉阴文庙,在陕西省汉阴县城内民主街70号,座北朝南,是县城最大庙宇之一。汉阴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至永乐年间又重修。逮弘治,嘉靖,万历年,迭又重修,几经修建,规模宏伟至崇祯十年(1637年),毁于兵祸,仅存大殿、戟门。棂星门,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 ...

• 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

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清,安康,汉阴县城关新街,古建筑,第五批 汉阴书院的建成,即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又可进一步扩大“三沈”文化品牌效应,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阴书院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推进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为传统文化传播搭建一个舞台,成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品牌,成为汉阴县乃至安康 ...

• 杨泗庙(旬阳船帮会馆)

杨泗庙(旬阳船帮会馆),清,安康,旬阳县蜀河镇后坡 ,古建筑,第五批 杨泗庙位于蜀河古码头岩壁之上,处于蜀河古镇的最南端。座西向东,西依后坡而南临汉江,大门正对着蜀河与汉江的交汇之处。杨泗庙为清代蜀河“船帮”的会馆,按残碑推断,应该是创建于清朝中期。据旁立的残碑记载,建于清乾隆十年(1754年)。进杨泗庙大门,步上十几级石头台阶就是一 ...

• 旬阳县西城门

旬阳县西城门,明,安康,旬阳县城关镇,古建筑,第五批 时代:明地址:旬阳县城关镇保护范围:西城门墙基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各向外延伸50米,北接悬崖崖头。2008年,旬阳西城门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恒口老街民居

恒口老街民居,明——民国,安康,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 ,古建筑,第五批 恒口老街民居 时代:明——民国 地点: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 保护范围:东至恒河,南至月河,西至恒紫公路桥,北至阳定铁路。 2008年,恒口老街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天台山古建群

天台山古建群,明——清,汉中,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古建筑,第五批 天台山古建群  时代:明——清  地点: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  保护范围:(1)呼吸泉龙王庙:东至龙王庙后墙林地,南至20米处森林公园大门,西至10米处公路边,北至龙王正殿后墙20米处农户;(2)灵官垭:东至东厢房后墙30米处林地,南至灵官殿前30米处停车场,西至灵官垭山门前公 ...

• 周子垭至宝塔

周子垭至宝塔,清,汉中,镇巴县陈家滩乡周子垭村 ,古建筑,第五批 清净寺至宝塔 清光绪五年(1879)建于清净寺庙门外。今为泾洋镇陈家滩周子垭缓坡耕地中。塔基平面呈六边型,每边长1.2米,共七层,中空。每层顶部六角翘首,通高12米,底层正面镶石碑一通,上书"圆寂恩师印善老和尚觉灵之塔"。另有两座小石塔,距其10米,呈"品"字而立,形状相似。 ...

• 城固钟楼

城固钟楼,清,汉中,城固县博望镇钟楼街,古建筑,第五批 钟楼位于城固县城东南,古色古香玲珑秀气的塔式建筑。据《城固县志》载,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后焚毁,重建于光绪年间。1949年前后曾经过多次修缮,最近一次是2006年恢复重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砖木结构四层,高约十五米,三层楼阁三层飞檐,四层顶楼为全顶全檐。四角高高翘起飞檐,像欲飞 ...

• 洞阳宫

洞阳宫,明——清 ,汉中,城固县老庄镇红花村,古建筑,第五批 洞阳宫,位于今城固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老庄镇红花村,现存有明至民国时期的房屋建筑64间。这些房屋,依山就势,布局有序,每间房子都经过精心构思,选用上等材料构筑,可以说是研究陕南明清建筑的重要的实物。 坐落在城固县毕家河乡东北侧的一座山巅上,在县城西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前。明 ...

• 城固文庙大成殿

城固文庙大成殿,清,汉中,城固县城固师范附小校内,古建筑,第五批 城固文庙大成殿位于城固师范附小校内,始建于宋崇宁二年,后遭寇毁,重修于清康熙年。此大殿为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房面施黄色琉璃筒瓦,花格门,明三暗五,九梁柱式,面阔30米,进身三间,约12米,高约12米。2008年文庙大成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城固城隍庙

城固城隍庙,明——清,汉中,城固县老城博望镇解放街中段,古建筑,第五批 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遭兵毁,重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城固城隍庙。解放后大部分被改造为其它用途,现仅存大殿一座。此殿面积约350平方米,下为台基,台基上前后共有檐柱8根,角柱4根,四坡层,土木梁架结构,面阔三间,其通长14.4米,宽12.4米,高9.2米城固城隍庙 ...

• 醴泉寺大殿

醴泉寺大殿,元,汉中,洋县磨子桥镇磨子桥村,古建筑,第五批 醴泉寺大殿时代:元地点:洋县磨子桥镇磨子桥村保护范围:东至檐水向东12米处,南至檐水向南24米处,西至檐水向西30米处,北至檐水向北4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檐水向东40米处,西至坡根,南、北同A区。2008年,醴泉寺大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洋县城隍庙戏楼

洋县城隍庙戏楼,明——清,汉中,洋县洋州镇西街村,古建筑,第五批 洋县城隍庙戏台据《洋县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是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戏台坐南面北,杆栏式建筑,由三个戏台组合而成。下由木柱架起棚板组成台基,台基高 ...

• 许家庙魁星楼

许家庙魁星楼,清,汉中,洋县黄安镇黄安初级中学 ,古建筑,第五批 许家庙魁星楼位于汉中市洋县黄安镇黄安初级中学,建于清朝年间。

• 洋县文庙大成殿

洋县文庙大成殿,清,汉中,洋县洋州镇文明西路洋县中学院内,古建筑,第五批 洋县文庙大成殿时代:清地点:洋县洋州镇文明西路洋县中学院内保护范围:以大成殿为坐标,东、西檐水各外延5米,南、北檐水各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东、西分别向外延伸3米,南、北分别向外延伸5米。2008年,洋县文庙大成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佛坪何氏民居

佛坪何氏民居,清,汉中,佛坪县岳坝乡岳坝村 ,古建筑,第五批 陕西汉中佛坪县岳坝乡岳坝村,地处秦岭腹地,这里藏着一处江南风格的古民居,古民居叫何氏民居,当地人俗称“花房子”,系清朝嘉庆壬申年(1812)建造,至今已200多年。图为修缮后的何氏民居。

• 榆舍戏楼

榆舍戏楼,清,铜川,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古建筑,第五批 该村古建筑遗存有清代四圣宫戏楼,位于村内。宜(君)白(水)公路西北侧。此戏楼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属于四圣宫的附属建筑物。戏楼坐东北,朝西南,建于2米高之石筑台基上,砖木结构,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7.3米),面积58.4平方米。戏台后台及左右两壁饰有壁画。中支天柱2根,前 ...

• 雷坪寺

雷坪寺,清,铜川,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乡王家河老街,古建筑,第五批 雷坪寺时代:清地点: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乡王家河老街保护范围:以建筑本体为中心,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雷坪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蕴空禅院

蕴空禅院,宋、清,渭南,华县大明镇蕴空山北麓,古建筑,第五批 蕴空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相传始建于东汉,旧名"云寂寺"。内有北宋蕴空禅师塔和清代普乾法师塔。蕴空禅院在明清时期规模宏大,东西进深千余米,占地20平方公里,佛堂香熏烟浓,热闹非凡,时至晚清衰败。现禅院仅存大殿3间,内供释迦主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大殿右前侧有廊房6间,供僧 ...

• 宁山寺

宁山寺,清 ,渭南,华县莲花寺镇贺崖村西,古建筑,第五批 宁山寺(古称莲花寺)是陕西省终南山东部佛教活动开展最早的寺院,始建于东汉。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境内,坐落在小夫峪口东侧柏树坡的山脚下,紧邻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入口,四周竹林茂密,溪水长流,鸟语花香,游人不断。汉明帝崇尚佛教,派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出使天竺求 ...

• 高塘会馆

高塘会馆,清 ,渭南,华县高塘镇,古建筑,第五批 高塘会馆位于华州区高塘镇街道东南处。来到高塘会馆,隔着铁栏栅处远看有着二百八十多年历史门楼,古色古香、四角翘檐,只觉得这座古建筑建设精美,走近仔细观察门楼上的石雕:梅花、翠竹、莲花,无一不彰显出古人的精神追求,高洁傲岸、虚心直节。高塘会馆门楼高塘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原本是 ...

• 药王庙

药王庙,清 ,渭南,华县东阳乡江村,古建筑,第五批 药王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江村三组。1928年4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指派省委常委刘继曾在药王庙后的药王洞主持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专门负责领导陕东各地的革命斗争与暴动。随后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在此多次开会,制定了渭华起义的纲领性文件——《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目 ...

• 永庆寺

永庆寺,清 ,渭南,华县柳枝镇黄安村东,古建筑,第五批 永庆寺又称永庆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上安村南凤凰山(又名“凤龙山”、“凤居山”下)。据寺中明宣德八年(l433年)的《凤居山永庆禅院碑记》所载,该凤寺“始于汉室,隆唐世”。考之史传,永庆寺约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据当她传说,永庆寺的创建与汉武帝刘秀有关。刘秀曾被王莽军追捕,逃 ...

• 潜龙寺

潜龙寺,清,渭南,华县莲花寺镇 ,古建筑,第五批潜龙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少华山景区,始建于东汉初年,因刘秀避难曾藏匿于此,其子刘庄(汉明帝)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之恩,敕令当地大兴土木建造佛寺,名曰"潜龙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历经千年,香火不断,清印藏经达96套。 传说因刘秀被王莽追杀时曾在寺院所在地避难幸存,其子刘庄(汉明帝) ...

• 华县文庙大成殿

华县文庙大成殿,明,渭南,渭南市华县城新华路东端少华中学,古建筑,第五批 至明代始,华州历代志书中对文庙均有记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华州知州桑溥曾对文庙进行改修,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文庙毁于大地震。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华州知州朱茹再次重修文庙。

• 三义庙

三义庙,明,渭南,大荔县两宜镇南贝村,古建筑,第五批 相传早在宋朝时期,有一名曰唐三虎之奇人赴京途中,在此地夜宿,走后这里便出现卧虎丘峰。南宋末年,金兵大举入关,烧杀抢掠,当地人即借此地,日作夜宿,以避兵刀之苦。建筑三义庙建在两崖环抱之中,卧虎孤峰之上,寨墙砌为古城阁式垛墙,主体分前殿、后殿。前殿壁画满满,供有木制神楼三架,后殿 ...

• 太白庙

太白庙,明——清,渭南,大荔县城关镇长安屯村,古建筑,第五批 太白庙时代:明——清地点:大荔县城关镇长安屯村保护范围:太白庙四周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20米。2008年,大荔太白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 水洛城

水洛城 : 十六国至宋代城址。《水经·渭水一》注: 略阳川水又西南得水洛口水源,东导陇山,西迳水洛亭西南流。义熙中,西秦乞伏乾归克后秦水洛城,即此。宋仍旧称,隶德顺军。故址即今甘肃庄浪县城。

• 渭南鼓楼

渭南鼓楼,明 ,渭南,渭南市临渭区老城街军分区门头,古建筑,第五批 渭南鼓楼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老城街,原陕西省渭南军分区招待所大门。前秦苻坚甘露2年(公元360年)设渭南县,始建于隋大业9年(公元613年),于现址建造渭南鼓楼。明洪武年间,县令吴云扩建县城时,将鼓楼与县署合并,成为县署大门,清嘉靖34年12月(公元1556年1月),华县大 ...

• 安国古城

安国古城 : 宋城。位于甘肃平凉市安国乡颉河村北、泾河南岸。略呈方形,南北420米,东西430米。东垣残存,基厚21米,残长14米,残高1.5米。夯层厚9—12厘米。开东南西3门。地面堆积大量砖瓦碎片,散落宋代豆绿瓷片等。

• 曹湾古城

曹湾古城 : 汉至元代城址。位于甘肃平凉市四十里铺镇曹湾村、泾河北岸。南北800米,东西1500米,墙垣全坍,唯存城北一段墙基。残长18米,厚6.4米。夯层厚9—13厘米,断面多见仰韶及西汉陶片。城内掘出汉、唐、宋残砖及陶片。1973年出土窖藏宋熙宁、崇宁铜币数百斤,后又出土元代瓷器。有人认为系汉阴盘县、唐潘原县故址。

• 薛举城

薛举城 : 唐城。位于甘肃泾川县城关镇蒋家村北。 隋末唐初薛举割据时所筑。又名折遮城。城垣已毁,面积约50万平方米,残存东北角瓮城和残墙两段。瓮城面积64平方米,残墙长16米,宽8米,残高0.8—2.1米。夯层厚7厘米。

• 梁原古城

梁原古城 : 隋唐宋良原县城。位于甘肃灵台县梁原乡驻地。南北约1000米,东西750米。断续残存,基宽15米,残高最高20米。夯层厚8—10厘米。东西北三面开门。城内文化层堆积厚5—7米,含大量陶、瓷残片,出土铜壶1件,具五代风格。城西5公里处有厚4米、长1500多米的战国、西汉文化堆积层。

• 密须国城

密须国城 : 唐城。位于甘肃灵台县百里乡。密须国是公元前11世纪所建的氏族小国,本为商的方国,后被周文王所灭,其城早已无存。现存城址建于唐代,面积28万平方米,大部已残毁。基厚8米,残高6米。夯层厚11—20厘米。出土商周陶器、青铜器,发现石板砌水道和宋代窖藏3处,一处藏瓷、铁、铜器104件,一处藏小麦,一处为早期废窖。

• 西壕城

西壕城 : 宋寨。位于甘肃镇原县孟坝乡西壕村。城垣尚存,残高2—4米。城西有天然壕沟,深约20米。城由此得名。散落宋代瓷片、陶片。

• 灰嘴屲遗址

一、遗址概况灰嘴屲遗址最早由瑞典学者安特生于 1924 年发现,该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庄北面约300米的灰嘴屲上(图一),处于洮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1947年,裴文中在洮河流域调查时对该遗址进行过记录。遗址北临草泉沟,南临后头沟,东至白崖湾,西至台地边沿,东西宽 234、南北长 82 米,分布面积约 19190 平方米。遗址位于一处山崖顶 ...

• 陇干城

陇干城 : 宋城名。又作笼竽城、陇竿城。始筑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庆历三年(1043)置德顺军。故址在今宁夏隆德县城关东南山坡。

• 西安老城

西安老城 : 位于宁夏海原县西安乡,残留痕迹。始建于1098年,称西安州。元时为豫王分地,明初为楚王牧地。成化五年重修,名西安所。清乾隆间于此设盐茶营。1920年大地震后古城被毁,仅见残迹。

• 夏寨古城

夏寨古城 : 位于宁夏西吉县夏寨中静公路西侧、水库之南。城址略呈方形,边长约100米。残留有宋代砖瓦。有人认为是开边堡遗址。

• 中安堡

中安堡 : 宋堡名。庆历三年(1043)置。隶德顺军。故址约今宁夏西吉县什字乡驻地,有故城堡。

• 怀远城

怀远城 : 宋城。《宋会要辑稿·方域》记明道元年(1032)十月,镇戎军新修赤嵩城名曰怀远。庆历元年(1041)好水川之役,任福将兵自怀远城出击,即此。故址在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乡驻地故城。

• 得胜寨

得胜寨 : 宋寨。天圣六年(1028)置。隶镇戎军。故址约今宁夏西吉县硝河乡半个城遗址。古寨依山临水,一半在山坡,另一半在山脚的平川上,长宽均超过600米。

• 驼昌古城

驼昌古城 : 位于宁夏西吉县红跃乡驼昌下沟村东北山坡。残址尚在,建有东、南二座城门,似经过两次建筑,由小城展为大城的。面积有1公顷。当地俗称“达子城”。据考,此城即宋乌鸡三岔新寨,崇宁五年(1106)赐名通安寨。

• 白城子古城

白城子古城 : 位于宁夏西吉县上白城子乡。城址在月亮山南侧、葫芦河源头之东侧。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宋史·地理志》记崇宁五年(1072)武延川(今葫芦河)峗朱龙山(月亮山)下新寨赐名宁安,即此。

• 将台南古城

将台南古城 : 秦汉城址。位于宁夏西吉县将台镇南1.5公里。城垣已大段坍毁,仅见残垄,唯南垣保存稍好。南北670米,东西780米,最高处残高5米。城内遍布秦汉碎瓦块、砖块、云纹瓦当等物。

• 阎家沟堡塞遗址

阎家沟堡塞遗址 : 唐堡。位于宁夏固原县七营乡阎家沟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0米,南北200米,残墙高0.2—2米,基宽3米。地面散布少量唐代砖瓦。

• 三十里铺堡寨遗址

三十里铺堡寨遗址 : 宋堡。位于宁夏固原县开城乡三十里铺南。宋咸平元年(998)于此设开远堡。城依山而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5米,南北454米,残墙高3—5米,部分墙基外削里垫,基宽2—3米,破坏严重。

• 开成城址

开成城址 : 位于宁夏固原县开城乡开城村。在县城南19公里处。元代置开成府,为安西王行宫,后降为州,明初改为县,成化时废。城址面积约2平方公里,无城墙,以堑壕保护。城址内残存大量元代五色琉璃瓦砾。城址内有明清时期修筑的堡寨1处,保存尚好。

• 曹洼堡寨址

曹洼堡寨址 : 位于宁夏固原县彭堡乡崾岘村东北。俗称鬼背城,宋代修筑。平面呈方形,边长150米,残墙高3米,基宽3米,南向开门,毁坏严重。或说即高平寨,宋置榷场于此。

• 骆驼河堡寨遗址

骆驼河堡寨遗址 : 宋堡。位于宁夏固原县河川乡黄家河。宋天圣元年(1023)于此设天圣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300米,东西150米,残高3米,基宽7米,南向开门,采集有宋代瓷片,保存较好。

• 北十里铺秦汉遗址

北十里铺秦汉遗址 : 位于固原县西郊乡北十里铺村,距县城北5公里。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心在村北农田内。遗址内以秦汉瓦砾为主的文化层厚约2米。遗址地处秦长城内,清水河西岸。西沿长城内由小川子直抵白马山。东过清水河抵晾马台山,北有两道长城为障,地势险要。有人认为此处应为汉萧关遗址。

• 大湾店子堡寨遗址

大湾店子堡寨遗址 : 位于宁夏固原县红庄乡大湾店子村。本唐开元年间所置木峡关。俗称孟良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00米,南北70米,残墙高2—4米,基宽4米。破坏严重。

• 牛营子堡寨遗址

牛营子堡寨遗址 : 东汉堡寨。原名牛邯营。位于宁夏固原县大湾乡牛营村。残存遗迹。

• 下庙台堡寨遗址

下庙台堡寨遗址 : 汉堡。位于宁夏固原县程儿山乡下庙台北。平面呈方形,边长100米,残高1—4米,基宽6米,采集物有汉瓦残片。破坏严重。

• 黄嘴古城

黄嘴古城 : 位于宁夏固原县中河乡大营村。城址建在山阜东侧,居高设险,两面临水。南北长约800米,西侧高处宽150米,东面坡底宽约450米。遗址内散落宋代砖瓦、陶罐残片,极少有金元瓷片。有人认为是宋定川寨遗址。

• 上店子堡寨址

上店子堡寨址 : 位于宁夏固原县中河乡上店村。本宋庆历二年(1042)所置之定川寨。古城面积23.1万平方米,依山而建,保存较好。

• 古城梁堡寨址

古城梁堡寨址 : 宋代堡寨。位于宁夏固原县官厅乡李堡村。平面呈长方形,依山而修,南北长80米,东西70米,残墙高1—2米,基宽3米。北向开门。保存较好。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