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真寺
朗真寺,公元13—14世纪,山南地区,曲松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全称"朗真曲德寺"。位于山南地区曲松县下江乡。始建于13世纪后半叶至14世纪初。占地面积1 500平方米。原属噶举派寺庙,17世纪改宗格鲁派。寺庙建筑主要包括杜康大殿、护法神殿吉康、扎厦(僧舍)等,根据建造年代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建筑始建于17世纪前噶举派时期 ...
朗真寺,公元13—14世纪,山南地区,曲松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全称"朗真曲德寺"。位于山南地区曲松县下江乡。始建于13世纪后半叶至14世纪初。占地面积1 500平方米。原属噶举派寺庙,17世纪改宗格鲁派。寺庙建筑主要包括杜康大殿、护法神殿吉康、扎厦(僧舍)等,根据建造年代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建筑始建于17世纪前噶举派时期 ...
那若达布扎仓,公元16世纪,山南地区,贡嘎县甲竹林镇甲日村,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顶布钦寺,公元1567年,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顶布钦寺 位于西藏扎囊县吉如乡德赖林村西部山腰。公元1567年由仁钦平措创建,属主巴噶举派,其建筑规模宏大,依山而建,围墙呈多角长方形。主殿高4层,底层主供释迦牟尼及两大弟子塑像,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各一套,还有第一代至第六代觉智活佛的银质灵塔及千尊泥塑小佛像; ...
结林措巴,公元1224年,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塘镇 ,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曲德沃寺,公元17世纪,山南地区,乃东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曲德沃寺,亦称"下曲德寺",在山南地区之乃东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的曲德沃乡驻地。寺庙背倚大山,面向开阔的山川谷地,前有一条溪流。曲德沃寺,坐北朝南,最早为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来该寺礼佛时的住地和讲经的场所。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时期进行了 ...
卓德寺,公元1139年,山南地区,错美县哲古镇,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若康拉康,公元8—9世纪,山南地区,琼结县加麻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平若庄园,公元16世纪,山南地区,琼结县加麻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卡达扎西曲德寺,公元1442年,山南地区,错那县卡达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错那碉楼式民居,宋-明,山南地区,错那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的勒布沟是门巴族聚居的地方。门巴族有1万余人,在中国属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传统民居依山势而建,不规则的石头插砌到屋顶,底墙宽厚。 碉楼房屋楼层高,窗户很小,有极好的防御功能。图为碉楼外墙的瞭望窗 碉楼整体屋顶呈人字形,搭盖竹席,防漏耐腐,施 ...
兴玛寺,公元1436年,山南地区,错那县曲卓木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觉拉寺,公元1147年,山南地区,错那县觉拉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藏传佛教拔戎噶举派寺院,全称为"觉拉土丹曲果尔列谢达吉林寺"。寺庙位于山南地区错那县境内。觉拉寺,在山南地区之错那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觉拉乡政府所在地南侧约400米处的山坡上,海拔3800米。觉拉寺,全称"觉拉土丹曲果尔列谢达吉林寺"。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甲央·丹增 ...
鲁定颇章,公元17世纪,山南地区,桑日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鲁定颇章庄园位于桑日县城约1.5公里处,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平顶庄园建筑。鲁定颇章既是桑颇家族庄园,同时又是噶厦三等宗。鲁定颇章主体建筑占地面积为900平方米。大门包有铜饰,门檐为斗拱形,门楣绘有莲花,门闩为钹形,直径19.5厘米。门厅进深2间,宽3间,正面设有3级石阶和上二楼木梯,门厅 ...
增期寺,公元1056年,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 增期,藏文意为“水塘之外”,因寺院建在水塘外而得名。噶当派僧人噶米·云丹雍仲修建。增期寺建筑风格上吸收了吐蕃时期的建筑特点,主殿大门与吐蕃时期所建的桑耶寺主殿大门相似,建有门阙,佛殿有甬道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宗喀巴至 ...
恰芒波拉康,公元12世纪,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差那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恰芒波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差那乡恰芒波村,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恰芒波拉康位于吉隆县差那乡恰芒波村,处在距离吉隆县城东方45公里处的佩枯错西岸的湖滨台地,海拔4600米,与佩枯错东岸的聂拉木县喇普德庆寺隔湖相望。恰芒波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 ...
曾桑钦寺,公元11世纪初,日喀则地区 ,拉孜县锡钦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湘甘丹曲果林寺, 公元14世纪初,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甘丹曲果林寺,藏语称"甘丹曲果林",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南木林镇雪堆村,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原来是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祖庭。甘丹曲果林寺甘丹曲果林寺甘丹曲果林寺,又称"香甘丹曲果林寺"(又译"湘甘丹曲果林寺"),位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驻地以 ...
达那寺,公元13世纪,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达那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达那寺位于玉树囊谦县境内,是藏区最著名的唯一一座格萨尔岭国寺院,也是目前藏区仅存的一座藏传佛教叶尔巴噶举派寺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那寺位于玉树囊谦县境内,据称是藏区最著名的唯一一座格萨尔岭国寺院,也是目前藏区仅存的一座藏传佛教叶尔巴噶举派寺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 ...
梅日寺,公元1029年,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曼日寺位于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境内,1406 年由本教第二如来良美-西饶坚赞创建,全称扎西曼日寺,信奉西藏雍仲本教,属西藏最大、 最早本教寺庙,被称为本教"母寺"。主供佛为良美大师,鼎盛时期该 寺僧众达1000 人,信教群众大多在四川、青海、西藏等地。曼日寺寺庙驻地海拔4700 米 ...
昂仁曲德寺,公元1225年,日喀则,昂仁县,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贡嘎曲德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海拔3598米,西距县城约10公里。贡嘎曲德寺又称多吉丹寺,一般俗称贡嘎寺,为萨迦派寺院。曲德寺内壁画数量多、保存好,绘制年代明确,艺术性强,是寺庙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该寺建寺人为吐敦·贡嘎南杰(1432-1496)建寺年代为1464年。贡嘎曲德寺 ...
吉彩洛定,公元17世纪,拉萨市,城关区,古建筑,省保第五批吉彩洛定,位于距布达拉宫4公里处。藏语"吉彩洛定"意为"接官亭",始建于17世纪,原用来供奉达赖的保护神。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开始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衙门,到宣统三年(1911年)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离开西藏的近200年间,此处一直是西藏噶厦迎送历任驻藏大臣或办事大臣的固定场 ...
喜德林,公元9世纪,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内,古建筑,省保第五批喜德林位于拉萨小昭寺西南,修建于吐蕃赞普赤热巴坚时期。18世纪,二世热振活佛丹巴绕杰维修扩建喜德林寺,并成为喜德林寺主持,从此喜德林寺成为热振活佛在拉萨的驻锡地。一世热振活佛是第五十四任甘丹赤巴阿旺乔丹,于1677年出生在多麦尖扎地方,在色拉寺完成显教学业,获得拉然巴格西学 ...
热玛强康拉康,公元1015年,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古建筑 ,省保第五批热玛强康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克布村,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热玛强康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克布村。该寺始建于公元1015年。2009年,该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该寺的旦增曲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
乃朗寺,公元1333年,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 ,古建筑,省保第五批乃朗寺是由噶玛噶举派红帽系活佛第一辈札巴僧格于1333年创建,又称"乃囊寺"、"奈囊寺"。该寺庙在拉萨市之堆龙德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的楚浦寺东面。札巴僧格(1283~1349),意为"名狮",为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琼多杰之得意弟子,因曾得元帝室成员赠给一顶红帽,其传承遂称 ...
措麦寺,公元7世纪,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马乡措麦村,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七城子东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塔克尔巴斯陶村东南2. 5公里清代石堆墓34座,外绕壕沟:地面散布黑釉、青花瓷碎片。
马氏家族墓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白杨河乡羊头泉子村南3. 2公里清代面积约600平方米,共14座土堆墓。其中一墓前立墓碑一方。从碑文看,墓主名马伏莲,甘肃永昌人,乾隆四十八年(1782)迁居奇台县。
马场窝子清墓英格堡乡马场窝子村西南约3公里清代曾出土木棺2具,内有羊骨和随葬的玉镯、玉扣、玉替等。地面还采集到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地表现已辟为耕地。
赵氏墓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孙家沟村东北约2公里清代又称赵家坟园。原有多座墓葬,现仅存一座墓。墓葬东西长6. 5米,南北宽3. 5米,椭圆形石堆,高出地面约1米。传说为清代一赵姓举人之墓。
霍加铁木尔麻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博斯塘乡萨尔色尔克村东南7.5公里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46. 8平方米,共2座,均为石片砌筑。1号麻扎以石片砌筑高0. 3米的台基,上建必修克。2号麻扎布局、陈设与1号麻扎同,但无砌台。
英格堡西墓群英格堡乡西约1. 3公里元一明共34座石堆墓,石堆直径5 ——7米,残高0.3—— 0.4米。曾出土铁马鞍、马错、盔、铜镜、铜刀、玛瑙珠、人骨、马骨等。
芦塘沟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白杨河乡西约6公里芦塘村唐代石堆墓葬沿山路两侧分布,共7座。石堆直径4一6米,顶部均已凹陷。地面可见薄胎红陶片。
西地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乌尊布拉克村东4. 5公里汉一唐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5座圆形石堆墓,分东西两区,相距500米二偏西2座,东西向排列。偏东处3座,三角形排布。其中一座墓东面立有不规则的条石,高0. 7米,未经雕刻。
英格堡乡东南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东南约3公里汉一唐共有3座石堆墓。石堆直径15 -- 20米,残高0. 5米,呈南北向排列。曾出土夹砂灰陶碗。
塔克尔巴斯陶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七个城子村东南约20公里汉一唐地表已遭破坏,主要有石堆墓。地面曾采集到夹砂灰陶片。
东坎尔孜南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户乡东坎尔孜村南约6公里汉一唐共5座石堆墓,呈东北一西南向排列。墓葬间距约35米。石堆最大直径13米,残高约0. 5米;小的直径约8米,残高约0. 2米。
哈沙霍勒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博斯塘乡东南11. 5公里汉一唐均为石堆墓,数量达170余座,分布零散。石堆直径10~20米,残高0.4-0.6米,有的墓前立有石人。大多被已遭盗掘。曾出土大量铁锨、陶俑、骨俑、铜俑、铁兵器等。
鸡心梁墓群东城镇鸡心梁村汉代共21座石堆墓,石堆直径10~15米,残高0.5-0.7米。出土陶制动物头像、金片和珊瑚、玛瑙珠等。
新沟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雀仁乡牧场西周一战国面积约45平方米,地表已被破坏,曾出土陶釜、陶罐等。现地面也可采集到彩陶、夹砂红陶片等。
东坎尔孜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户乡东坎尔孜村东北约2公里青铜时代一早期铁器时代均为石堆墓,共5座,呈南北向排列。石堆最大者直径13米,残高d. 5米。地面曾采集到带桨耳残陶罐。
菜子沟墓葬英格堡乡东4. 2公里菜子沟村青铜时代一早期铁器时代当地农民挖土时发现,共17座,均为石堆墓,南北向排列。石堆直径15-20米,残高0. 3一0. 5米。出土青铜刀等。
干沟墓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城南约9公里·青铜时代一早期铁器时代墓群顺沟谷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均为石堆墓,有的外绕石围,数量达30余座。石堆大者直径5一6米,小者3米左右。墓葬中部多已塌陷。曾出土单耳彩陶罐、夹砂红陶器等。
平顶山墓群,位于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东南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古墓群类型多样,数量较多,其中秦汉古墓群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分布有5座圆形土石封堆墓。据考古队队长巫新华介绍,墓群所在地新疆木垒县草原文化悠久,3000多年前就有草原部族在这里活动。而木垒县以南、东天山北麓平顶山草原茂盛,丘陵减缓连绵,自古就适合人类活动。
吴家寨墓塔。位于石泉县饶峰镇红莲村,清代建造,残高5米,八边三层 片石垒砌空心石塔,当地人称“将军墓塔”,是为纪念当地的一位民族英雄而建。Wujiazhai Tomb PagodaThe Wujiazhai Tomb Pagoda which is located in HonglianVillage,Raofeng Town, Shiquan County,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and at theresidual height of 5 meters. It is a 3
古鉴大士灵塔。位于岚皋县石门镇,明代建造,残高4.7米。塔体用石块 砌成,塔身上的浮雕极为精美。此塔为陕西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Master Gujian Pagoda The Master Gujian Pagoda which is located in Shimen Town,Langao County,was built in Ming Dynasty and at the residual height of 4.7 meters. It was piled up with stones.
铁佛寺塔。位于略阳县青泥河乡铁佛寺村,明代建造,通高8米,保存完整。 Tiefo Temple Pagoda The Tiefo Temple Pagoda,located in Tiefo Temple Village,Qingnihe Town,Lueyang County,was built in Ming Dynasty and at the height of 8 meters. It is preserved complete. 鉄佛寺塔。鉄佛寺塔は略陽県青泥河郷の鉄佛寺村に位置し、明代に建造
普印和尚灵塔。清代建造,位于洋县关帝镇铁河村,两层石质舍利塔,塔 高3米,保存完整。 Monk Puyin Pagoda Monk Puyin Pagoda which 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and is located in Tiehe Village, Guandi Town,Yangxian County. It is 2-storeyed stone Sarira Pagoda at the height of 3 meters. It is complete. 普印
至宝塔。又名“周子垭至宝塔”。清代建造。位于镇巴县泾洋镇二郎滩村, 紧挨清净寺遗址。青石建造,呈六角形,通高12米,七层。此塔为陕西省第 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宝塔旁的两座清代古塔,塔一、塔二。) Zhibao Pagoda Zhibao Pagoda,also known as “Zhouzhiya Zhibao Pagoda” ,is located Erlangtan Village,Jingyang Town,Zhenba County,close to the ...
柳树沟舍利墓塔。位于南郑县青树镇柳树沟村,清代建造。现已残缺,残 高3.9米。Liushugou Village Sarira Tomb PagodaThe Liushugou Village Sarira Tomb Pagoda,located in LiushugouVillage,Qingshu Town,Nanzheng County,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It isincomplete and the residual height is 3.9 meters.柳
华阳塔。位于洋县华阳镇华阳新街,清代建造,塔为方 形,实心砖塔,五层,通高16米。 Huayang Pagoda The Huayang Pagoda,located in Huayang new Street of Huayang Town,Yangxian County,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shape was square. It is solid brick pagoda with 5 storeys at the height of 16 meter
康家坝舍利塔。位于南郑县小南海镇康家坝村4组 高山之巅,清代建造。现已残缺,残高4.2米,底径2.6米。Kangjiaba Sarira PagodaThe Kangjiaba Sarira Pagoda,located on the top of mountain inGroup 4,Kangjiaba Village,Xiaonanhai Town,Nanzheng County, was built in QingDynasty. It is incomplete and the residual
万寿寺塔。位于勉县城西5公里的武侯镇武侯村头沟东岸,汉惠渠流经塔基之 南,东距武侯祠约一公里。明万历十七年(1589)建造。六棱十一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4.85米,塔基周长17.4米,直径6米。塔 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结构严谨。底层向西开门,原供奉佛像,第二至第八层每层 有佛龛。据史料及有关碑记可知,明神宗朱翊钧在万历年间为其母祝寿,令天下遍修万 寿宫、 ...
艾玛日寺,公元1339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艾玛日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羊日岗村,是一座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寺院。
塔巴朗卓林寺,公元1161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古建筑,省保第五批
切卡寺,公元1165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切卡寺,又译"切嘎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切卡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为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1165年。2009年被公布为第五批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唐加寺,唐,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古建筑,省保第五批唐加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因寺内保存有可能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吐蕃时期壁画而著称。
其布龙巴(沟)墓地,唐,那曲地区,申扎县申扎镇,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幕松那日墓地,唐,那曲地区,尼玛县甲谷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昂吾日山墓地,唐,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多玛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甲瓦曲登墓地,唐,那曲地区,尼玛县申亚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美果曲尼墓地,唐,那曲地区,班戈县普保镇,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芒森山墓地,唐,那曲地区,安多县措玛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主曲墓地,唐,那曲地区,嘉黎县藏比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贡日山墓地,清,那曲地区,那曲县那玛切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太昭清代古墓群,清,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江达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多泵墓地及祭坛,唐,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张达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邦达墓群,唐,山南地区,加查县冷达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达玛墓地,唐,山南地区,错美县乃西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枕久沟墓群,唐,山南地区,琼结县加麻乡,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仲尼雄墓地,唐,拉萨市,林周县唐古乡江多村,古墓葬,省保第五批仲尼雄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唐古乡江多村,是一组时代为唐朝的古墓葬。仲尼雄墓地是林周县境内的重要文物。2011年,为保护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的文物,西藏自治区有关单位对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文物进行了考古发掘。受拉萨市文物局的委托,西藏自治区文物研究所承担了考 ...
伦布墓地,唐,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古墓葬,省保第五批
卡尔东遗址,公元5-7世纪,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古遗址,省保第五批卡尔东遗址的发现是因为一次偶然事件:一辆载重卡车在行驶到门士乡古如江寺附近时,后轮陷进泥土当中,卡车司机求助寺庙僧人和周围村民把卡车从坑里推出来,人们这才发现下陷路面是一个木质墓室,后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当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仝涛博士等在阿里进行考古调研,经过中国 ...
日土宗遗址,元-清,阿里地区,日土县,古遗址,省保第五批日土宗遗址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日松乡政府所在地,距离日土县城10公里。宗山山势雄伟,整个建筑依山而建,虽已成为断壁残垣,但却十分壮观,山麓为肥沃的日土高原。据民间传说,这里原是格萨尔王之大将先巴的驻锡地,后为日土宗政府所在地,宗城堡院内有一层楼高的先巴之灵塔,故又称"先 ...
曲布多部石构遗迹,公元前11世纪-公元6世纪,阿里地区,改则县,古遗址,省保第五批
南山塔。又名“福地祥云塔”,位于略阳县城关镇 新城居委会南山山腰。清代建造,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 塔,通高24米。此塔为陕西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Nanshan PagodaThe Nanshan Pagoda also known as “Pagoda of Happiness andProsperity (Pinyin: Fu Di Xiang Yun Pagoda)” ,which is located in neighborhoodcommittee Xin city mountainside
同中村砖塔。清代建造。位于合阳县百良镇同中村村东东沟边。该塔 系青砖砌筑,白灰勾缝,共四层,底层方形,边长1.8米,通高约7米。 The Tongzhong Village Brick Pagoda,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is located at east sulcus,Tongzhong Village,Bailiang Town,Heyang County. The pagoda is made of bricks with the white ash in the s
坡底土塔。清代建造。位于大荔县许庄镇坡底村北。塔基为圆角方形, 塔身呈圆锥形,高约7米。The Podi Soil Pagoda,located in north of PodiVillage,Xuzhuang Town,Dali County, 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base ofthe pagoda is the round square. The body of the pagoda is pyramid-shaped ofabout 7 meters
党家庄砖塔。清代建造。位于合阳县城关镇七里村党家庄东南约500米。 包砖夯土芯方塔,边长1.8米,高约7米。The Dangjiazhuang Brick Pagoda,located about 500 meterssoutheast away from Dangjiazhuang,Qili Village,Chengguan Town,Heyang County,was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It is a simulating packages brick rammed
福佑土塔。清代建造。位于大荔县范家镇福佑村东南。土塔原为四面 体(2013年维修为砖塔),东面临黄河一面有风化,塔高9米。The Fuyou Soil Pagoda,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of FuyouVillage,Fanjia Town,Dali County,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oil pagodawas a tetrahedron (it was built into a pagoda in 2013),it fac
安一土塔。明清建造,位于大荔县安仁镇安一村北。该土塔现呈不规 则圆锥形,底径约3米,残高约4米。The Anyi Soil Pagoda,located at the north of AnyiVillage,Anren Town,Dali County, was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soilpagoda seems to be irregularly conical,the bottom diameter of which is 3meters,and
麻阳双塔。清代建造。位于合阳县甘井镇麻阳村北约200米沟沿上。 为四边形青砖塔,塔体基本成梯形,每边长约1.6米,双塔残高约4米。The Mayang Twin Pagodas,located on the sulcus,about 200meters north away from Mayang Village,Ganjing Town,Heyang County,was built inQing Dynasty. It is a four-side brick pagoda,the base of w
潜龙寺塔林。潜龙寺位于华县莲花寺镇贺家崖村南弥虎峪后山之顶, 寺院始建于东汉明帝初年,因刘秀称帝前在寺院所在地避难幸存,其子刘 庄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幸存之恩,勒令当地群众大兴土木,修建寺院,明 曰“潜龙寺”以为纪念。塔在寺院墙外山坡下50米的竹林中,据寺院师傅说,过去有古塔十余 座,唐、宋、明、清均有建造,现存四座近代修复的古塔,其中“子肃超 远 ...
王家庄风水塔。位于合阳县城关镇王家庄村,清末建造。包砖夯土芯 方塔,塔刹全部用砖砌成,塔高约14米,底边长2米。The Fengshui Pagoda is located in WangjiazhuangVillage,Chengguan Town, Heyang County,was built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is ofabout 14 meters high and 2 meters side length. It is a simulating packages
北高门村东北塔。位于韩城市嵬东乡北高门村东北, 清代建造,属风水塔。六棱三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3米,底层边长1.65 米。塔刹呈葫芦状,每层叠涩出檐,隔层作菱角牙子,檐 较短小。一层西南向辟塔门,宽0.7米,深0.7米。The Northeast Pagoda in Beigaomen Village located innortheast of Beigaomen Village,Weidong Town,Hancheng City,was built in QingDyn ...
东高城土塔。清代建造。位于大荔县高明镇东高城村东。圆锥形,高7.5 米。Soil Pagoda in Donggaocheng Village,located in the east ofDonggaocheng Village, Gaoming Town,Dali County,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It has a conical shape of 7.5 meters high.東高城土塔。清代に建造され、大荔県高明鎮東高城村の東に位置し、円錐形で、 高さは7.
三门塔。位于澄城县安裹乡三门村,清初创建。 六棱六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7.5米,底层边长2.8米。攒尖顶, 上置铁质叉状塔刹。每层叠涩出檐,下砌一排菱角牙子。底层塔门南向, 二至五层每面辟窗,窗依次为洞形、圆形、棱形、梅花形,六层无窗。 The Sanmen Pagoda,located in Sanmen Village,An` li Town,Chengcheng County, was built in earlier Qing Dynast ...
南西庄村塔 : 南西庄村塔。位于韩城市嵬东乡南西庄村,清代建造,属风水塔。四棱三级楼阁式实心砖塔,通高12米,底层边长1.9米。塔基为五边形, 高2米。塔顶出檐稍大,叠涩上收。塔刹呈串珠状。每层叠涩出檐,檐短而薄。一层辟券形门洞,三层设券龛,额刻及对联因年代久远,字迹不清。 塔旁有一棵粗4.8米,五枝分股,树根外露的古柏。The Nanxizhuang Village Pagoda,l ...
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关镇北门外北环路十字中心,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造。 文殊阁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是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因年代久远而倒塌。清道光二十年(1840)乡民 捐资于阁旧址建塔立碑,故名“文殊塔”。民国十六年(1927)战争中塔毁,后又于原处重建“文殊新塔”。 六棱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30米。每层叠涩出檐,塔顶各角为鼻挑角,并可 ...
北赵村塔。位于韩城市嵬东乡北赵村东南,清代建造,属风水塔。 六棱五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8米,底层边长1.95米。塔基呈方形, 边长7.2米,高2.5米。塔顶檐角翘起,为攒尖宝顶。每层叠涩收檐,作菱 角牙子。 一层西北向辟塔门,额刻“步云路”。五层开券龛,额刻“魁星楼”。 二、三、四层分别开1、2、3个券窗。 The Beizhao Village Pagoda,located in southeast ...
王村塔。位于韩城市乔子玄乡王村东南,清代建造,属风水塔。 六棱四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米,底层边长1.66米。塔顶为楼阁式, 塔刹为铁柱。每层叠涩出檐,作菱角牙子,檐短而薄。 一层西北向辟塔门,额刻“凌云路”。二层辟三个龛窗,其一额刻“折 桂楼”。三层无窗。四层辟三个券窗,其一额刻“聚奎所”。 The Wangcun Village Pagoda,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
韦家社塔 : 韦家社塔。位于澄城县西社乡韦家村,清代建造,现已残损,残高8.5米。The Weijiashe Pagoda,located in Weijia Village,XisheTown,Chengcheng County, 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incomplete pagoda is8.5 meters high now.韋家社塔。澄城県西社郷の韋家村に位置し、清代に建造され、今は欠損があり、 残り高さは 8.5メ一トルである。
北龙池土塔。明清建造。位于大荔县双泉镇北龙池村西。土塔塔体基 本呈方锥状,残高7米。该组土塔是渭南乃至关中地区较为少见的土质风 水塔。The Soil Pagoda in Beilongchi Village,located at the west ofBeilongchi Village, Shuangquan Town,Dali County,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The base of the soil pagoda is pyramid-shaped of 7
穹宗遗址,唐,那曲地区,尼玛县,古遗址,省保第五批古代西藏分为象雄、吐蕃和苏毗三大部落,其中象雄部落联盟占得地盘最大,西边是阿里上象雄,东边是昌都下象雄,位于藏北高原的文部一带是中象雄。穹宗遗址就是当年的中象雄王宫。当地人说,“那王宫规模很大,是山南的雍布拉康和拉萨布达拉宫以及阿里古格王宫那种类型的建筑,环山而建,险峻峭拔。”公 ...
西高门村塔 : 西高门村塔。位于韩城市嵬东乡西高门村东南台地上,南傍沆水,清 代建造,属风水塔。六棱五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8.5米,底层边长2.26米。塔顶檐角 翘起,下缀风铃,塔刹残损。每层叠涩出檐,作菱角牙子,檐短而薄。一层西北向辟塔门,宽0.8米。二至五层各辟券窗,数量分别为1、1、 2、3。The Xigaomen Village Pagoda,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Xig ...
拉姆拉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天女之魂湖",湖的面积很小,仅有2平方公里,但因它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特殊地位而备受信众敬仰。每当寻访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之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而且每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据说朝拜此湖的有缘之人还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 僧侣剪影 被困加 ...
色隆庄园遗址,公元18世纪,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多角乡,古遗址,省保第五批
日吾其铁索桥,公元14世纪,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日吾其乡,省保第四批日吾其乡境内的雅江铁索桥还巍然立于江上,200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铁索桥长约90米,三个巨大的桥墩由4根铁索链连接着,4根铁索链发着锃亮的光,600多年过去了,铁链没有一点生锈的迹象,让人不禁感叹当时技术的精湛。1982年国家在铁索桥东南面约700米处的雅江之上新建了一座 ...
狮泉河烈士陵园,公元1965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省保第四批狮泉河烈士陵园,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北面的山坳中,占地面积2.85万平方米。陵园正中、红柳环绕的小山坡上,矗立着13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碑正前方依次安放着大理石铸造的李狄三、孔繁森两位烈士的陵墓。有6 ...
那曲烈士陵园,公元1963年,那曲地区,那曲镇,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省保第四批那曲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那曲县那曲镇西北约2公里的一处低山上。占地面积14217平方米。四周有石砌围墙,陵园内中央立有一通长方形纪念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红底大字。陵园现为那曲地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以及纪念和 ...
洛扎烈士陵园,公元1959年 ,山南地区,洛扎县洛扎镇,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省保第四批膏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五十年前,00主义集团为维护其残酷的统治秋序,悍然发动阴谋0祖国的武装叛乱活动。1959年4月17日至4月21日在洛扎多宗的武装顽固分子与我134师402团正面交火,广大指战员发扬老西藏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五天五夜的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