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摩崖石刻 位于贡山县茨开镇石门路,怒江西岸高50米的崖壁上。系贡山通福贡的古驿道旁,因地势险要称为石门。民国38年(1949年)设治局长梁之彦题刻“石门”二字。此处尚存石刻碑文三通,条幅二方。上书“万家生佛”四字。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

• 白云洞摩崖

白云洞摩崖 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南1公里马道子山腰上,又称“马道子石洞”。洞壁上有摩崖刻字画“天涯”,浙江仁和许台身题壁诗、黎寿昌题壁诗、中法定界记载述文,字字苍劲有力,至今清晰可辨。1934年,镇越县长赵思治就任后,游览此洞,触景生情,作诗多首,并督工修补石洞,将所题诗词镌刻于石洞两壁。1984年6月30日易武武装暴动的密会和暴动决策在这里 ...

• 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含《民事判决记碑》)

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含《民事判决记碑》) 位于元谋县姜驿乡文化站,有两块珍贵史料价值的清康熙年间的石碑《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黎溪土司与环州土司争夺姜驿地盘,发生数年官司,裁定后仍归环州土司属地。贡茶村一块记录着环州土司与姜驿农户杂税争执判决的石碑挺立在村口,石碑左上侧缺一角,是研究土 ...

• 贪官许良安遗臭碑

贪官许良安遗臭碑 位于石林县南门街168 号武庙息养亭内,为1944年1月10日,石林县人民群众立了一块“贪官许良安遗臭碑”的碑,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块遗臭碑。这块碑高1.71米,宽73厘米,是青石的材质,碑文为楷书,共计18行,631字。记录下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路南县县长的许良安镇压路南中学师生抗日爱国民主运动、贪污公款、残暴乡里的种种罪行。2019年 ...

• 苍山崖画

苍山崖画 位于漾濞县苍山西镇金牛村,巨石系花岗岩质宽19.9米,高8.25米,崖顶有崖房。崖画长5.6米、宽4米,总面积22.4平方米。崖面分别以土黄色和赭红色线条绘制,可以辩认清楚的图象有人物、动物、植物手摸印等200多个,以及表意图象等,内容有:放牧:采集(摘野果)、狩猪、舞蹈、房屋(干栏式)等。该崖画画面集中,内容丰富,图象生动,是不可多得 ...

• 董友弟墓石雕造像

董友弟墓石雕造像 祥云县云南驿镇董营村,董友弟于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随大将付友德、副将蓝玉入滇,后驻云川(祥云下川坝)承诏屯田于此,卒后葬于下川坝,所建墓规模较大,墓碑三连圆卷门形。墓两侧有7对人兽石雕像呈八字形对称排列,依次为文官立像2个,武官立像2个,其余则排列着马、羊、犬、虎、狮兽像。石雕群像线条简易流畅刀法娴熟,形象生 ...

• 扬氏宗词名人题刻

扬氏宗词名人题刻 位于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保存有民国时期各界名人的大量题刻,如军政界的林森、蒋中正、于右任、谭延闿、胡汉民、郑孝胥、朱培德、谷正伦、任可澄;文化学术界的蔡元培、章太炎、陈荣昌、袁嘉谷、李根源、周钟岳、谭泽闿、吴绍璘、伊立勋等50多人的题刻,计有匾、联、序、记、跋、诗、碑文80余件,集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和汉、 ...

• 嘉丽泽洪痕海拔石刻

嘉丽泽洪痕海拔石刻 位于嵩明县牛栏江镇罗邦村与黑山村之间的鲇鱼洞洞口左侧石壁上,石壁最高5.5米,最宽6米。石刻记录了清代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至民国34年(1945年)嘉丽泽洪水水位痕迹,并标明了水位的海拔高度。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白水台东巴胜迹

白水台东巴胜迹 位于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水新村,由摩崖石刻、祭天坛、舞蹈场、求子洞、华泉台地、阿明灵洞等组成。白水台周围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相传东巴教祖师曾在这里设坛传教,高僧释里达多曾在此修行,台顶有一块明代丽江木氏土司题诗的摩崖石刻。白水台对面山峰下有一溶洞,东巴教第二圣祖曾在此修行并发明了东巴文而被称为“阿明灵洞”。白 ...

• 段信苴宝摩崖碑

段信苴宝摩崖碑 洱源县邓川镇大营村,云弄山的石窦香泉,石窦香泉有两大溶洞。段信苴宝摩崖碑就刻于南洞内约高3米处,全碑共四百一十三字,碑宽零点六九米,高零点九米, 文十八行,行二至三十三字,楷书、阴刻。该碑是洱源县年代最早的元、明白文碑(汉字白语碑)。内容是记载捐田建寺的经过,所以又叫《舍田碑》。此碑对研究古白语和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

• 云窝寺

云窝寺 位于开远市中和营乡响水村。清雍正五年(1727年)阿迷州知府在响水洞前石壁刻"水府云窝"四字,寺由此得名。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由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关圣宫、魁阁等建筑组成。建筑构造匠心独具,是山、水、崖、树俱佳的自然景观与木雕石刻、诗文、绘画并茂的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建筑工艺精巧含蓄。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 ...

• 缘狮洞

缘狮洞 位于蒙自市鸣鹫镇鸣鹫村,1879年(清光绪五年)始建道教寺院,自三脚至山腰依山势排列,呈一“灵”字形,包括山门,灵官殿,衡镜台,归真祠,三义宫,火神殿,白玉楼等建筑,规模宏伟,错落有致。其上缘狮洞口,有云贵总督岑毓英的题刻“滇南第一洞天”。洞内有观音,罗汉,瑶池金母等石刻造像。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观斗山石雕群

观斗山石雕群 位于威信县高田乡新华村,始建于明代,在清代经过数次的维修、扩建,民国初又遭损坏。于1934年至1937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建。七十年代中期,寺庙建筑被全部拆除,寺内的木制雕塑像也惨遭厄运,惟存的石雕造像坍塌和淹没于荒山草丛之中。观斗山石雕(群)反映了中国近代雕塑的传统技艺特点,弥补了近代雕刻的空白,其造像匠心独运,想象丰 ...

• 西山龙门

西山龙门 位于西山区西山公园,石窟为壁龛窟,包括旧石室、慈云洞、云华洞和达天阁,整个在千仞削壁上的石雕工程。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士吴来清,一锤一钻,先开凿由"别有洞天"至旧石室的通道。杨汝兰继吴来清之后,又以慈云洞向南开凿"云华洞",共历九载,始刻告成。其子进士杨际泰,主持在险峻的悬崖石洞里,完成"达天 ...

• 整控渡摩崖

整控渡摩崖 位于澜沧县雅口乡下勐况寨东北岩壁上,摩崖刻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此摩崖题刻写的是元朝大军南征的一起兵事,刻在不太光滑的石灰岩崖壁上,共有汉字三行,直行楷书阴刻,能辨认出32字“中道总兵官万户达石八力都不花领军二万剿八百大元壬午年十二月初八日书”。当为元至元壬午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朝大军南征八百馆妇国,渡过整控江渡口后 ...

• 金华山石刻

金华山石刻 位于剑川县金华镇西周官村2公里金华山,当地人俗称“石将军”。与石钟山石窟造像群风格一致,雕刻年代相同,属南诏大理国时期作品。造像所雕巨石宽9米、高6米,雕像几乎占满整块岩石。居中天王,头戴宝冠,全身戎装,脸部扁平,鼻宽嘴闭,双目圆睁、大如铜铃,右手执戟,左手托塔,上身微向后仰,腰身以下前倾。左右男女侍者二人,双手合十, ...

• 莲花洞石刻

莲花洞石刻 位于屏边县白云乡大箐村灵宝山,洞高3米,宽2-4米,长十米,内雕有如来、地藏等石窟造像八尊。供养人王周安、江三姑奶等石雕像三尊,对面雕有护法韦陀、玉皇大帝和瑶池金母。造像具佛、道融合的特点,在滇南地区尚属首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它克崖画

它克崖画 位于元江县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崖画中蜥蜴是中国人的祖先——“三皇五帝” 之一的重要图腾,体现了原始宗教图腾与造型艺术,是珍贵的历史遗产。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文 ...

• 三台山石刻

三台山石刻 位于禄劝县屏山镇密达拉三台山下的核桃箐山脊峭壁上。有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大黑天王各一尊,前者高2.3米,头顶宝冠上有金翅鸟(迦楼罗),身着甲胄,足踏牛虎及髑髅头,持戟配剑,右边是“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浮雕像,右手持戟,左手垂下托一宝塔,风格粗犷,刻工精湛。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观音洞壁画

观音洞壁画 位于晋宁区上蒜镇观音村西南观音山溶洞内。洞口宽7米,高8米,距地面高约100米,分上下二层。上层进深约20米,绘密宗佛像及诸天菩萨像计7组、223躯,其中以各种观音像居多,洞顶绘28星宿及日月图像。洞内纵深处一组壁画,高3.5米,宽6米,画像103躯,主尊观音像高2米。下层绘金刚力士像等。上洞东壁有元宣光五年(1375年)行书题记11行,记载 ...

• 彝、汉文摩崖

彝、汉文摩崖 位于禄劝县发明村,掌鸠河畔崖壁上,俗称“钻字崖”。作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记载着明代当地最大的彝族世袭土司凤氏的盛衰家史,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篇汉文和一篇彝文刻石。《罗婺贤代铭》为彝文石刻,长1.96米,宽82厘米,由左至右直书,共563字,四周饰以葵叶双线边框。全文记述凤氏先祖入赘普曲氏至凤诏止十四代十三世土官袭职,所辖势力范围 ...

• 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

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 位于施甸县姚关镇姚关村,《恤忠祠记碑》碑高2.60米,宽0.95米,恭楷直书,33行,行98字,全文2500字左右。额缺,字迹清晰,记述明代将军邓子龙击败外敌,平定内乱,抚定边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英雄业绩,亦缅怀殉国的忠勇将士。1983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

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 位于楚雄市紫溪山,碑铭为戊贞年立,为南宋绍兴28年(公元1158年),大理国段正兴龙兴三年。碑通高3.6米,额高1米,佚高0.55米。刻文共25行,行46字,行楷书。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拈)大理国王段正明避位为僧,相国高量秦篡位“大中国”。一年之后还位于段氏,其子高秦明量之子高量成平三十七部叛乱有功,绰号“护法公”接相位。在位 ...

•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 位于昆明市昙华寺公园,该诗文正书,文15行,行30字,1922年朱德已在滇军13年,经历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参加护国战争,为恢复民权立下赫赫战功,后出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继任警察厅长。此时袁世凯虽已倒台,但望眼寰中,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有志之士郁结于心,苦闷彷徨,为民生殷忧,替时局犯难。此时写下此文,既羡映空“与野鸟为 ...

• 法华寺石窟

法华寺石窟 位于安宁市小桃花村洛阳山上,因建有法华寺而得名,为宋大理国时期所雕刻的石窟群。石窟依山岩绝壁修建,共分4处,第一处,雕地藏菩萨及观音造像;第二处,雕十八罗汉,因遭毁坏,大多残缺,分列为上中下三层,窟下石壁刻有晚照二字;第三处,原有造像三窟,有一窟雕有佛及菩萨像,另二窟已无法辨认;第四处,雕释迦佛涅槃像,俗称卧佛,长4.8 ...

• 拖顶大村傈僳族民居建筑群

拖顶大村傈僳族民居建筑群 位于德钦县拖顶乡大村,该村落在五十年代初毁于火灾,现建筑为当地村民在村落原貌基础上进行了重建,最后建设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建筑群格局基本保持传统风格,兼具傈僳、藏、纳西等民族建筑特色,以石墙,三楼瓦房为主要建筑样式。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东莲花村传统建筑群

东莲花村传统建筑群 位于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包括清真寺和马如骥大院。马家大院多采用“六合同春”布局,角楼林立,重门深院,“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等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村内至今完好保存着四面相呼的5座碉楼及古宅28座。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回村马家大院

大回村马家大院 位于通海县河西镇大回村,为民国初年回族马帮商人马同柱、马同宽四兄弟和父亲马原武创建。大院由57号院、101号院,102号院三座宅院组成,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大院是典型的滇中“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还巧妙的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和伊斯兰回民的建筑风格。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石屏古城区传统民居建筑群

石屏古城区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石屏县为民巷18号民居、西正街18号民居、丁兆冠民居、董淑仙私宅4处。为民巷 18 号民居建于民国,为李氏先辈建盖,现在李氏后人居住部分,被卖给张姓私人,使用至今;西正街 18 号为何慥旧居,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何氏后人居住至今,保存状况良好;丁兆冠民居,丁兆冠(公元1881—1955 年)是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 年) ...

• 陶村吕氏宅院

陶村吕氏宅院 位于石屏县异龙镇陶村村,占地面积1562平方米,座北朝南,由东、中、西三个四合院组成。中、西两院为二层走马转角楼,东院为三进二层四合院。由吕家第二十二代孙吕氏三兄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共同建造。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坝心王氏宅院

坝心王氏宅院 位于石屏县坝心镇坝心村,建于民国29年,是民国富商王嗣东住宅,为中西式三进院落,最后端为二层仿法式建筑,是民国时期当地中西结合式民居建筑的典型实例。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北城李家宅院

北城李家大院 位于红塔区北城办事处文星街,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大小分为九个组合体,每个组合体内又分为3-5个院落,仅临街铺面就有24间,是1916年北城富商李盛堂先生建盖的明清式民居建筑群,风格独特,具有五步一台、十步一景的奇妙景观。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 地索李家宅院

地索李家宅院 位于姚安县左门乡地索小村,在大理州、楚雄州,祥云县、大姚县、姚安县交界处,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现由七户人家27栋建筑组成的七个四合院,总建筑面积2547平方米,主体建筑正堂均坐西朝东,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式顶,梁架为抬梁式,既有大理白族古建筑风貌,又有彝家古建筑的特点。从建筑的风格特点及装饰构建上看,地索李家宅 ...

• 黑井武家大院

黑井武家大院 位于禄丰市黑井镇,是当年黑井镇上有钱有势的大盐商武氏家族的宅第,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咸丰七年扩建竣工。大院依山而建,呈“王字型,纵一横三”,布局独特,由四个天井组成,有99间房子108扇门,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四通八达,规模宏大,是云南罕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老营李将军府

老营李将军府 位于隆阳区瓦窑镇老营村,是清代老营李氏五兄弟李凤祥、李凤呈、李凤玉、李凤仪、李凤宝(赘子)的故居。厅堂高大,结构古朴,房内雕饰精美,具清代古民居风貌,古宅整体布局宏伟,其规模在保山市保存至今的古民居中屈指可数,属于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富春街传统民居建筑群

富春街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新平县桂山镇富春街中心第一幼儿园,总面积647平方米,原是地主普朝富私人住宅,现为县一幼办公、教学用房。中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瓦房,共24间。建筑结构严密,内部结构保护完好,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民居。大门气势雄伟,两侧石基巧夺天工,是新平县具有特色的住宅建筑物。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 ...

• 利克村传统民居建筑群

利克村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巍山县庙街镇利克村,于清嘉庆年间开始修建,至民国成今日之规模。由郑辉祖、郑学祖、郑氏祠堂土主庙石刻造像及民居建筑36院组成。每个建筑院落为由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院落造型古朴,外形素雅,做工精细,装饰彩绘简洁大方。与民居群相对的小山包上,建有郑氏宗祠堂和土主庙,郑氏宗祠保存了清代所制的祖宗牌位三个,土主 ...

• 翁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翁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雾里村,是一个传统的怒族村落,坐落在怒江边,碧罗雪山下,怒族人称“翁里”,意思是“一个像鸟窝的地方”。村寨被从山上奔涌而下的五里河一分为二,清澈的溪水穿过村寨最终汇入怒江。村民傍水而居,只在深山,藏于浓雾,秀美神秘。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沧源县勐角乡翁丁村,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部落仍保留着佤族原始的扶栏式茅草建筑以及传统的手工作坊。从寨桩、住房走向以及手工作坊,民俗风情等方面都是呈现出佤族原始村寨的特点,是一部活生生的佤族文化史。2021年2月14日,翁丁村发生火灾,传统民居毁于一旦,后重建,此处图片为火灾前 ...

• 中和传统民居建筑群

中和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永仁县中和镇,包含夏氏故居、夏家大院。夏氏故居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建,坐东向西,由正房、面楼、南厢房和北壁组合成一个院落,正房南侧是厨房和天井。采用木架歇山式的建筑风格,吸收西洋文化和外来文化民族之长,融于彝族建筑文化之中,是近现代永仁彝族集聚区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夏家大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 ...

• 整董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整董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江城县整董街道曼贺井、曼贺、曼乱宰三个村。系傣族竹楼“干栏式”传统民居建筑,由163户傣族竹楼民居,景宰塔、丰收塔、贺井塔、土司城子(衙门)遗址等组成。单体建筑为一楼一底多屋顶,穿斗式木制构架,大屋顶、低垂檐、不开窗、强通风,屋面盖缅瓦,设“廊”和“展台”。底室一般不筑墙设壁,四无遮拦,主要用于堆杂物、 ...

• 碧溪传统民居建筑群

碧溪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墨江县碧溪古镇,是茶马古道和官马大道上的重要驿站,为民国初年“光复英雄,护国将军” 庾恩旸上将故里。以“四合院”、“跑马转角楼”及“一颗印”等不同文化建筑艺术会聚而成。古镇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有庾恩旸故居、李光保宅、何延年宅、李秀山宅等。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腊者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腊者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罗平县鲁布革乡腊者村,多依河畔布依族传统村落。名列“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留着大量的古式建筑、民俗,以及悠久的历史记忆。布依族古老的吊脚楼建筑风格,被称之为“干栏式建筑”,分为落脚型干栏和吊脚型干栏两种。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芦子沟传统民居建筑群

芦子沟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石屏县坝心镇芦子沟村,现保留下来的有18座宅院、1处太平桥,民居建筑多为清中期至民国年间的园林式建筑,大多已逾百年历史。古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马推车”、“三间六耳下花厅”等。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和顺传统民居建筑群

和顺传统民居建筑群 位于腾冲市和顺镇,清代民居有100多座,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元龙阁、李氏宗祠、刘氏宗祠、文昌宫、滇缅抗战博物馆、寸氏宗祠、弯楼子等。寸氏宗祠是中外合璧的经典之作,从内到外建有正殿、厢楼、花园、客堂、大厅、二门、大门。弯楼子沿巷道的曲线修砌,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 ...

• 陈氏民居

陈氏民居 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西南,坐南向北,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是清朝进士陈鹤亭故居。该宅院为三进四合院,依大门入内依次是下院、中堂、上院。陈氏民居大院气势恢宏,天井宽敞大气,建筑格调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木雕工艺,以雕镂精致、建筑艺术高超著称。1998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 ...

• 芒艾奘寺

芒艾奘寺 位于瑞丽市弄岛镇芒艾村。始建于清代,由大殿、藏经房、老人房、泼水亭、持戒房、祭祀佛塔等建筑组成,整体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对研究中缅边境傣族佛教文化发展,傣族建筑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德寺双塔

大德寺双塔 位于五华区华山东路,建于明成化13年,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均为密檐实心方塔,塔身每层四面均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全塔朴素无华,自然庄重,历经沧桑,依然如故。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位于腾冲市腾越镇,1944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一九八师奉调参加滇西反攻战。在攻克腾冲城的多次战役中,一九八师阵亡官佐156名、士兵1335名。战后该师在腾冲来凤山脚建纪念塔1座。塔身砖砌,呈方锥形,石砌须弥座,通高7.18米,塔座高2.66米,塔身高4.52米。正面由54军军长阙汉骞题“陆军第五四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 ...

• 曼崩铜塔

曼崩铜塔 位于勐腊县勐腊镇曼崩村,年代清,为西双版纳州境内唯一的一座铜片裹身的佛塔,建于傣历1102年以前。傣历1121年由一位名为玛哈维亚伴亚的佛爷主持,得各界人士捐资白银3万两,修葺后以铜皮包裹塔身,历时3年方竣工。铜皮在十年动乱期间被人偷剥。1983重修时,仅用铜粉涂之。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锦屏文笔塔

锦屏文笔塔 位于丘北县城东南的青龙山脊,年代清,主体造型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石塔,西面一门可通出入。第四层四门留有门洞,第七层有“文光普照”四个大字,塔顶为五米高的葫芦顶,后因雷击而毁,使塔身形成四角微翘的平顶式。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 虹溪文笔塔

虹溪文笔塔 位于弥勒市虹溪文笔村东500米处的扎云山上,建造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塔,塔身用青石和方砖垒砌成为一个空心方塔,顶又呈圆锥形,塔刹用铜铸成。塔通高17米,边长6.8米,坐北朝南,背面有上下两道拱门,塔身正面镌刻有“天开文运”四个大字。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玉溪红塔

玉溪红塔 位于红塔区瓦窑村,塔原为白塔,始建于元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建。塔身用青石支砌,内填土,为密檐式结构八方七级实心塔。塔高35米,阁楼式的逐级往上收缩,西面五、六、七级各有一佛龛,每龛内置有铜佛像1尊。1958年塔顶置一五角红星,以紫土涂红塔身,并将宝鼎、铜佛拆除。从此,白塔改为红塔,山亦称红塔山。1986年6月玉溪卷烟厂拆除 ...

• 日本四僧塔

日本四僧塔 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内,为石砌纺锤形塔波式空心石塔,是明代日本四位僧人的合葬墓塔。塔通高5.3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形上部鼓圆,下部束收,呈纺锤状,造型如同大姚的白塔。据李元阳《大理府志》记载:“日本四僧塔在龙泉峰北涧之上。逯光古、斗南,其名,皆日本人,元末迁谪大理,皆能诗善书。卒,学佛化去, ...

• 塔庄莫

塔庄莫 位于景洪市在曼勒和宣慰城的山顶上,塔底埋有帕如果达玛的头顶骨,属圣塔之一。是景洪地区历史上有名的“九塔十二城”古迹之一,而且在众多的佛塔中被誉为众塔之首。“塔庄莫”的形制是仿效缅甸“善卡莱式”建造的,全塔通高10.6,底径6.3米,在台基的四边各砌佛龛一个。造型结构精巧玲珑,优美壮观,充分表现出这座佛塔的地区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 ...

• 文峰塔

文峰塔 位于姚安县太平镇白石地村,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为培植风水而建成。塔高三十余米,分九层,六方体,全塔用砖支砌,由塔基、须弥座、塔身三部分组成,内空心有十七级栗木十字架。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金马寺

金马寺 位于官渡区金马街道金马寺村,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滇西杜文秀起义攻陷昆明,毁于兵祸,只遗至德殿和灵应塔尚存,云贵总督岑毓英建成四殿三庑一亭及山门。2010年7月,对金马寺建筑群进行恢复重建。寺后右方是阿育王殿;左侧是三太子殿,左侧院内建有神驹亭,阿育王殿后有砖塔一座,系十三层密檐 ...

• 旧州三塔

旧州三塔 位于洱源县旧州,年代唐明清,一塔、制风塔、象鼻塔通称为旧州三塔。一塔位于旧州村,为密檐式十一级方形砖塔,铜质宝顶,石质基座,每层出檐,结构以及窗洞、龛塔与大理弘圣寺塔相似。三塔远观如三足鼎立、是仅次于大理三塔的一项古塔建筑群。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圆觉寺及双塔

圆觉寺及双塔 位于巍山县大小寺路灵应山,原为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蒙化土官左氏所建,明万历、天启、清康熙年间三次扩建、重修,寺依山势,有山门、弥勒殿、真如殿、大雄殿及两侧观音殿、伽兰殿、文昌宫、三官殿、准提殿等建筑组成。圆觉寺前有双塔耸立,高约15米,有九层,上有宝顶,是方形密檐式砖塔,塔为九层密檐式方形砖塔,有佛龛,供石佛 ...

• 文笔塔

文笔塔 位于建水县城西南白水河村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在中外塔林中别具一格,因形如文笔而得名。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 ...

• 雁塔

雁塔 位于广南县莲城镇南13公里坝洒村的三台坡之巅,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塔的正面与广南文庙遥相对望,因景美、塔奇、山青、水秀而成为广南八景之一。塔为六角空心密檐塔,共11级,逐层往上自然收分,塔如笔形。台基呈六方,条石砌筑,高1.8米,每方面宽4.8米。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 法明寺

法明寺 位于宜良县寿山路,大殿为南诏阿吒力大师赞陀崛哆所建,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大殿重檐九脊顶,周匝回廊。上下檐斗拱皆出三跳,最上一层无横拱,古建筑术语中称为“偷心”,在我国古建筑史中实属罕见。殿前中轴线上,建有宝塔一座,为法明寺重要建筑部份,塔有16层,通高22.6米,塔型与大理崇圣寺三塔、昆明东、西寺塔相似,塔体为方形密檐实心塔,下为石 ...

• 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

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 位于建水县西庄镇老易屯村,为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卷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1949年,中共建水县委发动各区党员在滇南游击队武装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原乡会镇公所的枪支弹药,占领 ...

• 龙川江古桥群

龙川江古桥群 位于腾冲市,龙川江也称龙江,流经腾冲市东部的界头、曲石、芒棒、五合乡(镇)一带。包含界头镇顺河村顺和通济桥、界头镇石墙村石墙木悬臂桥、曲石野猪菁木悬臂桥、曲石向阳村向阳桥、曲石平地村与干榨村之间民福桥、芒棒桥街龙江桥。箐桥村“成德”古桥,又名野猪菁桥,光绪八年(1882)腾越厅同知陈宗海捐资重建,以成就惠民功德之意命名 ...

• 大花桥

大花桥 位于禄丰市一平浪镇,星宿江峡谷内,是滇缅公路上最长、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在云南公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大花桥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建滇缅公路(昆畹段)时修建,1937年改为五孔石拱桥,直到1985年在桥南侧另建一座大型四墩三孔石拱桥代替该桥。大花桥设计精巧,工程精湛,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眺,都极具美感,堪称公路桥梁中的艺术品,具有很 ...

• 白寨大桥

白寨大桥 位于屏边县湾塘乡白寨村,滇越铁路云南段上最大的一座铁路桥,为钢塔架桥墩米轨铁路桥,该桥曾是1908年由法国人设计、中国劳工建造的铁路桥,后于抗战时期被国民政府下令拆毁,现在的大桥是1957年由铁道兵重建的第二代桥梁,最高墩台达34米。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南薰桥

南薰桥 位于宾川县州城镇南门外离娄河,为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黎元熙主持重修。桥长15.6米,宽5.16米,高3米。条石为基,木瓦建牌楼;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廊桥卧波,古朴坚美。桥两端为门亭,内立碑记;中为正亭,两侧设栏杆、坐方;桥头悬挂“南薰桥”金字红匾。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历经风雨百载,仍巍然壮观。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 ...

• 保兴桥

保兴桥 位于西畴县兴街镇兴街村,始建于光绪末年(1908年),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畴阳河,全长30米,单孔跨径5米,桥面宽4米,中间建穿逗式木结构桥亭一座,为方形重檐悬山顶。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回龙桥

回龙桥 位于永仁县永定镇小旱坝社区,横跨在永定河上,建于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为姚嶲古驿道上的石拱桥之一,1940年8月,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滇缅公路辅助线的西祥公路使用。龙桥全长27.75米,桥面宽5米,桥孔跨径为9.25米,共由三个孔组成,桥体全部用石条砌成,用石灰接缝,两端桥墩衔接在两岸岩石上,回龙桥蕴含着锁水回龙,护财不泻之意。2012年1月 ...

• 复兴桥

复兴桥 位于景谷县凤山镇抱母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杜文秀起义军到该地桥被毁,民国27年(1938年)重修。该桥横跨抱母河东西两岸,为三孔石礅砌成,每孔距离14.5米,桥面为木枕木板,桥两端以条石为台阶,瓦面为悬山顶,全桥分为11格,中间是人行通道两边可休息观景,1986年初维修过,东桥头有民国27年修桥时立的石碑一块。2012年 ...

• 安顺桥

安顺桥 位于东川区汤丹镇纸厂村,为汤丹至昆明运铜古驿道必经之地,也是清代东川铜运之路的咽喉。桥建成于清光绪年间,是东川境内唯一保存至今还在使用的清代铁索桥,为云南清代铁索桥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是东川铜走向全国,成就“天南铜都”的历史见证。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永济桥

永济桥 位于巍山县永建镇巡检村,又名巡检桥,位于巡检河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历代曾多次维修。桥头山墙砌有明代著名学者李元阳撰《永济桥碑记》一通,桥为木构风雨桥,桥长15.6米,宽3.25米,高6.9米。其结构为用直径0.3米的五根大圆木架于两岸,上面铺木板,再在两岸各安木斜撑二根以支木架,上建人字顶瓦屋三间。永济桥用斜梁悬挂支撑中 ...

• 灵官桥

灵官桥 位于南华县龙川镇灵官村,又名瑞应桥、平彝桥,跨龙川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桥长51.5米,宽7米,为三孔石拱桥,中孔跨径为8.8米,两边孔各跨8.5米,主孔上复有小孔腹拱,桥面有石雕桥栏。1935年,滇缅公路通到下关,灵官桥成为滇缅公路桥。灵官桥承载过运输抗日物资的车辆,也承载过运送建设物资的车辆,经受了无数汽车的辗压,始 ...

• 黄龙山锁水塔迎春桥

黄龙山锁水塔迎春桥 位于华宁县宁州镇黄龙山,迎春桥修建于1852年,为三孔石拱桥,两侧有分水石,浣江、恩永河、龙珠河之水汇集于桥下通过,是玉溪地区最古老的石孔桥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普渡河铁索桥及红军烈士墓

普渡河铁索桥及红军烈士墓 位于禄劝县翠华乡头哨村,由普渡河铁索桥和红军烈士墓两部分组成。1935年5月,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及干部团从寻甸鸡街出发,顺利通过普渡河铁索桥后投宿翠华乡界牌村,次日凌晨经团街向皎平渡进发。1936年4月,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率领下,在铁索桥与设防的国民党滇军发生激战。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 ...

• 护国桥

护国桥 位于盘龙区护国路中段,桥长23米、宽17.5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古朴典雅的双拱石桥,是为纪念唐继尧、蔡锷等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发出讨袁通电,组成护国军,发动护国运动而建。护国桥不仅是个纪念性建筑其自身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双孔石桥的桥梁建筑风貌,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 ...

• 李贽桥

李贽桥 位于姚安县官屯乡连厂村,明万历五年(1577年),李贽调任姚安知府,在涟河上修建一座石桥,名连厂桥,为了纪念李贽造桥的功绩,此桥又名李贽桥。桥长30米,宽4.5米,双孔砖石拱桥,每孔跨径8.6米。其是西南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的桥梁。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双虹桥

双虹桥 位于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上,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昌知府陈孝升倡建,民国12年(1923年)重建,桥跨怒江江面,在江中礁石上建墩,将桥分成两孔,遥望如双虹,故名。桥东段跨径67米,西段38米,宽2.8米,总长162.5米。分别由15、12根铁链构成,桥两端建关楼,现存东关楼,穿斗式土木结构。为西南丝道上的重要桥梁。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 ...

• 云龙桥

云龙桥 位于漾濞县苍山西镇,漾濞江峡谷上,又称为铁索桥或铁链子桥,系博南古道必经之通衢和唯一幸存的古桥。该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桥头两岸设有倾斜状桥亭四间一楼,属铁链揽吊木仓结构。杨慎于明嘉靖年十二年(公元1533年)游经漾濞、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游漾濞,在其游记中均有对该桥的记述。1993年11月公布为云 ...

• 天缘桥

天缘桥 位于建水县城东十里,横跨于沪江河上,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 ...

• 牛羊太平桥

牛羊太平桥 位于西畴县兴街镇老街村,始建于清乾隆13年(1748年),乾隆18年(1753年)加筑石礅。后分别于嘉庆23年(1818年)、咸丰4年(1854年)、宣统3年(1911年)三次大修,为风雨长廊桥。桥为四礅三孔,通长34.2米、宽3米、高6米,其扁圆形桥礅、悬臂双层托梁、穿斗式五架梁及通廊均独具匠心,颇有特色。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 ...

• 兰津渡及霁虹桥

兰津渡及霁虹桥 位于隆阳区水寨乡平坡村、永平县杉阳镇岩洞村,霁虹桥的位置是西汉的兰津古渡,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霁虹桥西岸绝壁上刻有历代 ...

• 黑井文庙

黑井文庙 位于禄丰市黑井镇,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缮,现存建筑大成殿、大成门、名臣祠、乡贤祠、泮池、棂星门、照壁,主要建筑大成殿,型制独特、高竣雄阔、斗拱雕刻生动多变,是一座少见的建筑精品。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广南文庙

广南文庙 位于广南县莲城镇南街广南一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六年(1741年)增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占地约9000余平方米,地势高敞,由前往后依次增高,分五进院落,殿宇宏伟,是莲城最大的庙宇。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 澄江文庙古建筑群

澄江文庙古建筑群 位于澄江市文庙街,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以影壁(又称照壁)、大门、泮池、三孔石拱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先殿(又称后殿)等组成。文庙建筑群规模宏大、巍峨壮丽、结构精巧、古朴庄严,整个建筑汇集了精湛的技艺,雕刻绘画、重脊飞甍、斗拱雀替、木雕石刻都继承了古代建筑艺术和民族风格。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 ...

• 富民文庙

富民文庙 位于富民县文昌路一中,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迁建于现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现仅存大成门、先师殿及两厢房、月台、崇圣祠、两庑。大成门、先师殿、崇圣祠均为单檐歇山顶,左右厢房为硬山顶,梁架为穿斗式,是研究本地儒学传播及建筑的实物资料。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呈贡文庙

呈贡文庙 位于呈贡区东门街,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弘治五年(1492年)迁建县城北门街,万历四十三年(1515)迁建于现址,屡经兵燹损毁,经清代历次重修和增建。坐北向南,现存建筑由南向北中轴线布局有泮池、棂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石林文庙

石林文庙 位于石林县阿诗玛北路161号县一中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灾,仅存文昌宫。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州陈先溶主持在原址重建文庙。文庙古建筑群气势宏伟,雕梁画栋,金色琉璃瓦上覆其间,古意盎然。2019年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白雾三圣宫

白雾三圣宫 位于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三圣宫又称文庙。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占地1991.4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35平方米。山门临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照壁、门楼、小山门、牌坊、魁楼、大殿、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等,共三进三院大小七个天井。大殿塑有孔圣、关圣、文昌雕像,故而称“三圣宫”。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 ...

• 会泽文庙

会泽文庙 位于会泽县一中校园内,建筑坐南朝北,分别由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文昌阁、东西庑等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成殿是单檐歇山顶,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木结构建筑,7开间,通面阔21.3米,进深13.8米,檐高8.5米,脊高10.6米。侧檐、前檐两面置斗拱,为“七跳十五彩”。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18年),雍正、乾隆、咸丰年间曾作过重修、 ...

• 宜良文庙

宜良文庙 位于宜良县匡山东路148号,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李淳迁建于县城西北角,是为现宜良文庙。座北朝南,沿南北中轴线建有大同门、状元桥、泮池、文明坊、棂星门、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集殿、阁、堂、祠、照壁、石牌坊、小桥流水、石雕、木雕为一体。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八街文庙建筑群

八街文庙建筑群 位于安宁市八街镇青云路,包括山门、青云楼、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等建筑主体,并配有南北厢房和左右耳房一十四间,仿古建筑一十七间。大成殿中是孔子及其四大弟子的塑像,其他弟子立于厢房和耳房之中。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凤羽古建筑群

凤羽古建筑群 位于洱源县凤羽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帝释山古寺建筑群、三教宫寺庙群、镇蝗塔等历史文物古迹。并有镇水塔、文笔塔等6座古塔,有文庙、武庙、鹤林寺、灵鹫寺,积庆寺等12座主要寺庙和一个元明时期的火葬墓群。凤羽文庙(凤翔书院),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先后曾两次惨遭兵匪烧毁,几经重建,自民国时期大成殿三次复修后, ...

• 巍山文庙

巍山文庙 位于巍山县西街,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清代咸、同年间(1851年—1874年),杜文秀大理政权驻蒙化守将李芳园、马国忠等复加扩建。呈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泮池、石桥、棂星门、大城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尊经阁等;东西二侧有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兴文祠、承祭斋、学官署、射圃等。现存大城门、大成殿、雁塔坊 ...

• 凤仪文庙

凤仪文庙 位于大理市凤仪镇西街,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宣德十年(公元1453年)、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及至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和清末多次重建。现存大成殿及两厢房、大成门、崇圣祠。整个建筑群体量宏大、格局完整,做工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2003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河西文庙

河西文庙 位于通海县河西镇,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治所迁此后重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修。占地9000多平方米,大成殿五间通宽19.2米,进深11.3米,高11米,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下坊雕刻花鸟图案,古狮古柱,文明坊为牌楼式样,高8米,宽13.5米,四棵飞天圆柱直承屋顶,中间两础石上前后有石雕狮子、麒麟各一对,青石雕刻护栏板夹柱,屋架用小 ...

• 腾冲文庙

腾冲文庙 位于腾冲市黉学路,始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移学宫于此,前为泮池,左为魁阁,右为文昌祠。中轴线上,排列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大成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泮池堤左建“起凤坊”,后为明伦堂,再其后为训导廨。泮池堤右建“起凤坊”,其后为学正廨。是明清腾冲城在抗日战火中所遗留下来 ...

• 通海文庙

通海文庙 位于通海县城南隅、坐落于秀山之麓,始建于元代。现存的文庙主建筑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中轴线分幢迭起单体组合式古建筑群,由红墙、泮池、文明坊、忠烈祠、节孝祠、大城门、乡贤、名宦祠、东庑、西庑、大城殿、钟鼓楼、崇圣祠、尊经阁组成,总占地1.2万平方米。1998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中山礼堂及文庙建筑群

中山礼堂及文庙建筑群 位于富源县太和街,是1942年夏,主持清溪中学(现富源一中)工作的盛恩霈倡导主持筹款兴建的富源第一座礼堂。现存建筑为歇山顶抬梁式构架,高13.3米,面阔15.6米,进深为7开间,共35.6米,座北朝南,重檐翘角,高大雄伟,造型典雅大方,带有西式建筑特征。富源文庙由大成殿、魁星阁、文昌阁、棂星门、庠池和太和元气坊等6个项目的建 ...

• 凤庆文庙

凤庆文庙 位于凤庆县文庙街,清康熙八年(1669年)和同治十二年(1873年)曾两次迁建并多次修缮,占地约1.2万平方米。有主建筑泮池,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等,是一组沿中轴对称,台阶递进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1993年11月公布为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