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李水城: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及文化交互——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

摘要:   2017年2月27日下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二楼会议室迎来了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之二——《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及文化交互》,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水城老师主讲。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参加外,讲座还吸引了新疆博物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文保中心、《西域研究》编辑部等各界人士参加。  讲座中,李水城教授从世界体系的形成切入,概述环境


  2017年2月27日下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二楼会议室迎来了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之二——《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及文化交互》,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水城老师主讲。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参加外,讲座还吸引了新疆博物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文保中心、《西域研究》编辑部等各界人士参加。

  讲座中,李水城教授从世界体系的形成切入,概述环境与气候对早期人类的影响,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冶金产业成为人类复杂化进程的标志之一。距今6000年前后,西亚和东南欧出现了两个冶金产业中心,金属工具和武器的普及,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也加速了社会复杂化进程。由于地球区域环境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加之人口压力的突显,使得各族群和社会集团的竞争更为激烈,资源的掠夺和领土扩张引发的族群迁徙和文化交互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一点在欧亚草原东部的西伯利亚西南部和中国的西北地区表现的尤为充分。在此基础上,概括介绍了俄罗斯西南西伯利亚和中国西北的史前文化发展脉络。两地大规模的族群迁徙均开始于公元前4千纪,东西两大族群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新疆,对新疆的史前文化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西进和南下两种形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新疆阿勒泰、布尔津、裕民、奇台等地发现一批以夹砂灰褐陶和灰黑陶橄榄形圜底陶罐、陶豆等器物组合的遗存,器表饰压印麻点纹或刻划几何纹,流行侧身或仰身屈肢葬。其特征与公元前三千纪前后从乌拉尔和中亚一带迁徙到西南西伯利亚的原始文化非常接近,如鲍里什梅斯卡文化、波太(Botai)文化以及南西伯利亚一带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等。此类文化因素进入新疆以后不断向南扩散,有一部分甚至越过天山进入塔里木河流域。

  进入公元前2千纪的前半叶,在新疆阿勒泰、伊犁河谷、乌鲁木齐周围、焉耆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塔什库尔干等地广泛发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其分布范围遍及新疆的中西部地区,并在新疆中部一带与东来的文化因素发生交互。如在和硕新塔拉遗址就同时出土有从北面南下的带压印刻划纹的夹砂灰陶片和东面来的泥质红陶黑彩陶片。

  公元前4000年以降,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乌拉尔山西侧的原始文化分别开始向西南西伯利亚移动。与此同时,仰韶文化也开始四外扩散,尤以向西北的迁徙规模最大。这个事件的起因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遂导致人口压力出现。其次是随红铜时代的到来,人类对铜、金等贵重金属的需求加大,后者甚至有可能是乌拉尔山以西新的冶金交互作用圈出现的重要动因之一。

  此次大范围的迁徙对中国西北地区、西南西伯利亚和新疆的史前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将两个不同系统的文化注入新疆:一支来自东部黄河流域,使用红陶和彩陶装饰,从东向西贯穿新疆、远及中亚。另一支来自北面的西南西伯利亚,使用刻划压印纹暗色陶,从北向南渗透到新疆的中西部地区。

  含彩陶因素的东来文化始终保有一定比例的农耕经济成分,陶器造型相对复杂,器类较多。在西迁时将粟、黍等农作物带到新疆,并沿着天山南北两麓不断向西传播。自北而南的刻划压印陶文化主要经营畜牧业,陶器造型简洁,种类单一,在南下时将羊、牛、马等家畜和乳制品、奶酒等产业和麦类作物引入新疆。两支有着不同生业系统的文化在新疆中部发生碰撞融和,导致这个地区东来的文化畜牧业经济比重加大。

  西南西伯利亚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交互初现于公元前3千纪前后,早期的交互进程缓慢。公元前2千纪前后,互动进程加快,在中国西北各地普遍开始出现山羊、绵羊、牛及大麦、小麦等新物种。遂导致人们在水热条件好的河谷平原广泛种植大麦、小麦、粟、黍等作物;在草原和荒漠,则养殖牛、羊等家畜,一种宜于中国西北气候和环境的混合经济渐渐发展起来,这对当地的史前文化及发展模式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样,美国考古学家在哈萨克斯坦的Begash遗址发掘出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粟、黍农作物,证实了东方对中亚的文化影响也在这一时期。

  自东而西的彩陶农业之路和自北而南的刻划压印纹陶畜牧业之路的形成是早期东西交互的重大成果。这是一条东西文化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姑且称之为前丝绸之路,这条大道的凿通大大推动了中国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也为日后丝绸之路的出现奠定了最初的基石。这条东西干道的凿通导致一批文化特质进入中原内地。如权杖、青铜冶炼技术、料珠、海贝、红玛瑙、大麦、小麦、羊、牛、马、黄金、车、琉璃等。上述文化特质的交流对于社会复杂化进程和文明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疆历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集中地域,这也是众多学者越发关注这一地区的原因之一。以彩陶和金属器为切入点,进行宏观角度下东西文化互动的探索,无疑是一另辟蹊径的别开生面之途,对于近年来新疆考古新发现、新资料放在欧亚大陆全新视野下的考量,相信应该具有更广泛的的重要意义。诚如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所言:“中原文化自东向西传入西北,时代愈远,地域愈向西,则变化愈大。换言之,这个程序不但是中原文化的输入,而且是中原文化的‘西北化’。”“西北的地理位置,是整个地区在亚洲史前史上重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不但是东西古文化之间的走廊,沟通中原与中亚的文化史,同时还是南北古文化之间的走廊,沟通草原与西南的文化史”。

  李水城教授的讲座视野宏大,举重若轻,既有宏观视角,又有细微处的对比阐述。互动环节,考古工作者、大学生等纷纷提出疑问,李教授一一作答。长达近两小时的讲座,内容集中而丰富,引发的思考却是无限的。

  已经举办的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参加的各界人士反响热烈。希望多举办这样高质量的精彩讲座。从另一侧面,说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疆文物考古工作,日益成为各界焦点,对考古人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也因此会撸起袖子大干、干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标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与西域考古系列学术讲座”之二——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及文化交互 文章来源:“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众微信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李水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