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敦煌唐代艺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

摘要: 2019年10月25日上午,由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敦煌唐代艺术”研讨会在本院小报告厅召开。此次研讨会以研讨莫高窟唐代及以前洞窟题材的考证、诠释和壁画艺术风格的的发展演变为主题。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主持,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八木春生、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祁晓庆、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馆员末森薰、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馆员赵燕林作学术报告,院敦煌学信息中心、考古所、美术所、保护所等部门人员 ...

2019年10月25日上午,由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敦煌唐代艺术”研讨会在本院小报告厅召开。此次研讨会以研讨莫高窟唐代及以前洞窟题材的考证、诠释和壁画艺术风格的的发展演变为主题。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主持,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八木春生、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祁晓庆、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馆员末森薰、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馆员赵燕林作学术报告,院敦煌学信息中心、考古所、美术所、保护所等部门人员参会聆听报告。

此次研讨会,是在2018年10月在我院召开的“敦煌壁画:形式与风格”学术研讨会成果基础上,结合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历史,进一步对敦煌艺术的发展脉络、内容体系、研究成果进行的研讨交流。八木春生教授和末森薰先生所提交论文,都对前次会议所作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和细化,同时分别从题材转变和空间布局的不同角度,对莫高窟北朝至唐代洞窟三世佛题材进行了系统研究。

敦煌学信息中心张元林主任主持会议

八木春生教授发言

八木春生教授《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一期主窟中三世佛的表现》报告,根据樊锦诗先生、刘玉权先生对莫高窟唐代洞窟的分期,通过唐前期第一期(203窟、375窟、381窟、57窟)不同洞窟南北壁说法图主尊佛像坐姿(倚坐相、坐像)、宝池、宝池中的莲花化生、佛像所着田相袈裟写实风格确立过程等内容、题材的横向比较,唐前期第一期洞窟与隋二期(404、402、405)洞窟、隋代三期(276窟)洞窟、唐前期第二期(334窟、338窟、340窟、341窟、329窟)关于以上内容的纵向比较,结合净土思想传播和广泛得到信仰的历史背景。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由北魏后期开始出现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题材,向新的释迦佛、弥勒佛、阿弥陀佛三世佛题材转变的原因、时代和具体演变流程,得出以下论断:北魏后期开始,莫高窟洞窟南北壁出现千佛围绕中央说法图,到隋代二期出现佛坐像和弥勒菩萨倚坐像组合,隋三期导入了阿弥陀、释迦、弥勒构成的新三世佛思想。唐前期第一期洞窟中新三世佛思想初现,弥勒净土和西方净土广泛得到接受,三世佛题材中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组合已经确定。这一期洞窟集隋代大成,重要特征是由弥勒菩萨向弥勒佛转变,成为净土图主角,随着新三世佛确定,弥勒净土和阿弥陀净土作为当时流行的往生世界题材也得到确定,所以弥勒净土和阿弥陀净土壁画区别变得明确。

祁晓庆博士发言

祁晓庆博士《莫高窟北朝石窟交脚坐图像组合及其贵霜起源》报告,从探讨3-6世纪的犍陀罗、中亚和中国比较流行的一种佛教交脚坐弥勒菩萨造像的尊格问题入手,比较了莫高窟第275窟交脚坐像与背屏的组合与新疆石窟、河西北凉石塔、云冈石窟、犍陀罗和巴米扬造像等地区所见同类大量艺术形式,对敦煌北朝石窟造像中的交脚图像构成进行重新审视。将交脚坐像及其座椅靠背上的织物折角视作一个完整的图像组合,依据佛教艺术传播路线追溯其来源,并通过分析贵霜大乘佛教在塑造交脚弥勒菩萨形象时借鉴的贵霜王坐像,得出交脚弥勒菩萨及其高靠背座椅的图像组合来源于贵霜结论,认为交脚坐图像一开始形成就兼具王像与弥勒菩萨的双重属性,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意图,这种属性随着佛教图像向东传播而延续了下来,在中国的新疆、敦煌及河西石窟佛教造像中被广泛保存和采用。

末森薰先生发言

末森薰先生《关于莫高窟千佛图有规律性绘制的多角度考察—再现模写和虚拟空间的思考》报告,分析了北凉至初唐洞窟的千佛图像不同布局和组合方式中的绘制规律性,从视觉特征等方面说明千佛图像对洞窟空间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千佛图像的主要绘制形式:着衣形式(隐藏内衣的通肩式,内衣可见的双领下垂式);图像构成部件(华盖、背光、着衣、台座);组合倾向(早期洞窟千佛八身一组,后来出现四身一组构图和配色);着衣配色(八身一组,斜向,四身一组,相互交叉)。概括了莫高窟千佛图像的排列特点:一是同色袈裟斜向相连;二是相邻佛像前后背光配色相同和交替相同两种类型,介绍了千佛图像在洞窟布局中的作用:通过排列方向的对称和同一,不同区域产生的背光交叉型配色和单向型配色区别,构成交叉型过去佛和未连续型来佛组合,与壁画或塑像主尊构成三世佛题材,以及对应在空间营造上制造礼拜空间和布置绕塔观像空间两种作用。

针对今后关于千佛图案颜色变化和排列方式在洞窟布局和视觉空间营造作用的研究,末森薰先生介绍了临摹与模拟石窟虚拟空间实验应用的综合视觉认知方式,强调了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对颜料成分变化机制研究,调查壁画结构和着色,并对临摹壁画光学特性开展研究。认为应围绕三点中心:规律性千佛特征,信众在洞窟进行佛事活动时观看千佛的方式,千佛绘制颜料和技法。 

考古所赵燕林馆员发言

我院考古所赵燕林馆员所作《莫高窟第365窟七佛榜题考释》报告,结合对学界称为“药师七佛堂”第365窟及相邻洞窟调查和文献研究成果,论证了该窟西壁浮塑背光上部七方榜题现存内容为“过去七佛”,而非原本学界认定的“药师七佛”,对与学界此前普遍认为的此窟即洪䛒所开“药师七佛堂”的说法进行了辨析。通过层位观察,辨认此窟七佛榜题和该窟其它表层壁画重修时期,是归义军政权倡导的孝道、护国等思想与佛教相结合的产物。结合文献进一步考证了过去七佛信仰及相关图像的来源、传播、影响,以及莫高窟七佛造像具体分布情况, 研究了宋、辽及西夏时期过去七佛信仰传播,得出“过去七佛”榜题的出现和七佛造像在莫高窟再次得以复兴,与宋代七佛信仰的流行以及宋代晚期敦煌曹氏归义军政权亲辽等政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八木春生教授在评议环节指出:此次研讨会是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机遇,能够促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的交流,会使敦煌研究更加深入,也使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得到更多认知和理解,例如末森薰先生将科学研究引入美术史当中,从当时人视角认识石窟空间营造的方法,非常新颖。对年轻学者,此次研讨会也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四位发言人还与我院学者就洞窟内容与文献互证、洞窟内容认定、洞窟断代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

研讨会现场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