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增高,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前后共改建了五次),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建塔时,作为慈恩寺主持,高僧玄奘曾经亲自设计、指导和督导施工,他还亲自担运砖石建塔。 到了唐代武则天年间,由武则天带头,各王公大臣共同响应,施舍了大量钱财,重新营建了大雁塔。此次修建后,把大雁塔建到了10层。(手绘塔示意图来源百度古建图吧)。 此后若干年,大雁塔又因经历兵火战乱的破坏,上面3层遭到毁坏。于是,后人在塔的7层收顶攒尖,在塔体外又包砌了一层砖。这就是后人所见大雁塔的形状。(手绘塔示意图来源百度古建图吧)。 大雁塔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从低到高,而后又变低的过程,最高的是武周时期,达到了罕见的十层,一般佛塔都是奇数层,只有这个曾经是偶数层。(手绘塔示意图来源网络)。 清朝1907年时大雁塔 西安大雁塔历史老照片 西安大雁塔历史老照片 上个世纪80年代大雁塔 大雁塔最初为五层历史信息,在宋张礼有游记记载:“永徽三年,沙门玄奘起塔,初惟五层,砖表土心,效西域窣堵波,即袁宏《汉纪》所谓浮图祠也。长安中摧倒,天后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层。”应该是看了当时所记或者是寺内有知晓人交谈所得,比较可信的。
文:来源网络/图:主体中式营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