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摘要: 撰文:雷玉华摄影:陈新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周绕崇山峻岭,不知将多少美好阻隔在群山之外,但从未挡住佛陀的脚步。四川北部的广元、巴中,地处中原入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得风气之先,是最早开始开窟造像之地。广元千佛崖、皇泽寺广为人知,而位于米仓道上的巴中众多石窟群落却常常为大众所忽略。西龛流杯池深藏于山林之中,天宫楼阁雕刻精美。  在金牛道以东,有一条翻越崇山峻岭的古道,奇险、少人行走,因其 ...
撰文:雷玉华
摄影:陈新宇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周绕崇山峻岭,不知将多少美好阻隔在群山之外,但从未挡住佛陀的脚步。四川北部的广元、巴中,地处中原入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得风气之先,是最早开始开窟造像之地。广元千佛崖、皇泽寺广为人知,而位于米仓道上的巴中众多石窟群落却常常为大众所忽略。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西龛流杯池深藏于山林之中,天宫楼阁雕刻精美。
 
  在金牛道以东,有一条翻越崇山峻岭的古道,奇险、少人行走,因其中一座米仓山而名“米仓道”。它北接长安(今西安),沿斜水、褒水南下或由骆谷南下至南郑(今汉中),南循米仓山达于四川巴州(今巴中市),随后有多条路前往四川经济文化中心益州(今成都)。盛唐开始,唐与吐蕃(今西藏)、南诏(今云南)作战,金牛道受到影响,从中原入川者遂改走崇山峻岭中的米仓道;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往来军队与行人也多经由此道。二帝入川,大批官员随之而来,沿路开龛造像,祈福平安。巴中成为广元之东的又一佛教造像中心。除了统治阶层和经济富裕者外,下层民众也加入到造像队伍中来了,大有全民信教之势。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南龛主体崖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造像龛,龛龛珠光宝气,尊尊色彩艳丽,大都为唐代造像。
 
  登上巴中城边的南龛山,进山门往上走,至云屏石背面可见数尊唐代至民国时期的等身观音立像,像间一方碑刻记录了巴中刺史严武重建南龛寺庙屋宇,并向皇帝奏求寺名的过程。唐史记载,严武以残暴著称,杀人不眨眼,以至在42岁暴病亡故时,其母甚为快慰,因为不必担心受牵累沦为官奴了(唐制,常将罪犯家中女女眷没收为官奴)。不曾想,这样一个人还在这里建寺修庙,并为其笃信佛教的父亲雕刻了一尊等身观音立像(第87号龛),对巴中佛教的兴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南龛62号西方净土变。
 
  过云屏石前行不远,就到了南龛造像的主体部分,顶天立地的山崖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造像龛,有编号者176个,龛龛珠光宝气,尊尊色彩艳丽,除几座工艺平平的宋代、民国造像龛外,全为唐代造像,内容丰富,造型精美,其完好程度更令人惊叹不已。它们如深山明珠,夺目却鲜为人知,我一时竟不知从哪里看起,从此心生牵挂。

  在北京大学程崇勋先生和巴中市文管所的帮助下,我曾花费两年的时间对巴中辖区内的每处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以后又用了三年时间进行分析与研究。南龛之外,还有300多龛中唐到晚唐时期的佛教造像分布在巴中城周的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唐代末期的造像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广元。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水宁寺石窟位于巴中城东水宁镇,是米仓道的必经之处。古寺今已无存,而寺前水宁河岸边的石岩上仍留有众多盛唐造像龛。
 
  南龛造像以盛唐开元时期最突出,占据了崖壁上最好的位置,并有多则造像题记。中晚唐造像向两侧展开分布,也会在开元造像当中利用崖壁空隙、见缝插针般开凿,致使整个崖壁密密麻麻,雕满了各式佛、菩萨、护法天王像。造像和龛形虽说有些程式化,但似房子一样的佛帐形龛雕刻得一丝不苟,双层檐顶、瓦栊、鸱尾、珠帘、垂帐、华盖,精雕细琢;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地藏、毗沙门天王、天龙八部等无不兼备。飞天手捧宝物或香花飘舞于祥云间,或身材修长,或如婴儿般肥美;天王与力士固立于龛口内外,护守佛主,威武的胡人形象令我想起大唐帝国万邦来朝的气势;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造像中,坐于莲花上的菩萨千姿百态;供养人男女两排,分立龛口两边,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这些形象与题材大都可以在长安或成都找到根源。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水宁寺释迦说法窟内的造像为盛唐彩雕的杰出代表。
 
  山崖中间的第103号大佛是南龛最大的一尊像,龛高虽只有五米多,但位于十几米高的崖壁上,从地面望上去,龛内宝相庄严的大佛像令人顿生敬畏之心。仔细观察,大佛脸上竟有一块颜色与周围不大一致。文管所的人告诉我,“文革”开始,人们准备打砸佛像,有人用枪对准大佛,结果反被弹回来的子弹打死,南龛佛像得以保全。不管是真是假,“文革”中巴中全境对佛像的破坏的确比较少。我想,除了大巴山区困难的交通,或许真与这个传说有些关系。
 
  第104号龛楣上刻有晚唐户部尚书张祎写的造像题记。黄巢之乱,僖宗出逃时,他还在酣睡之中,待上朝时找不到皇帝,才在慌乱中追寻唐僖宗踏上了险峻的米仓道。途中又遇兵变,几经辗转至巴中时,已是近两年之后了。当听说京城战况好转,惊魂稍定的他在南龛造像祈福,题记中详细叙述了自已“追扈行在”入蜀的艰辛行程。此番事迹未见诸唐史,只在巴山深处浅浅低吟。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南龛中的毗沙门天王形象。
 
  第94、95号龛为荥阳郑公所造,其夫人彭城刘氏系汉皇后裔,郑公造像铭记中提到其夫人在来巴中途中生疾之情形,以及目睹严武造像等景象,想必所历诸事令他自感与严武同病相怜,也就不难理解他刻的像为何一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一为护国护城的毗沙门。71号、77号等多龛经晚唐“同节度十将”李思弘及其家人装修,李思弘正史无载,但其字辈与皇室同,且为朝庭命官,因此当属皇族。米仓道旁的另一处精美的唐代造像水宁寺中有为上谷(在今河北怀来县内)侯氏所造之像(1号龛)。在巴中西龛山上有近百龛隋到唐代的佛龛,山脚下是被武则天赐死的太子李贤的墓。李贤被贬居于此时,不知有没有去这些佛像前祈求母亲让自已早日回京?或者他也从京城带来过佛像?
 
  这些人都来自北方的显贵家族,除李思弘可能因战争被派驻于此外,其他人来到这个一般只有获罪后才会被贬谪所至的巴山深处,自有一番不得已的故事。不过正因为他们,带来了北方京城的造像样式和内容,使这里的造像和雕刻得风气之先。巴中石窟在一定程度上是京城长安式样在四川传播的源头,其影响可下达于宋代的大足石刻。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南龛83号龛中主佛一身双头,这种流行于新疆与河西、表示祥瑞的佛像题材在此出现,是巴中经天水与西域来往的明证。
 
  南龛83号龛内,主佛一身双头,显然是来自河西的题材。据说古代有二贫者各欲请画师画一尊佛像,但资财不够,画师被其虔诚感动,给他们画了一尊双头佛像,后来成为祥瑞的象征。双头佛像题材主要流行于新疆与河西,在克孜尔和敦煌均有所见。巴中除连接中原地区外,亦可由汉中经天水至河西通往西域,巴中南龛造像中有来自西域的双头瑞佛,铭文题记中有秦州(今甘肃天水)僧或“凉商”(如南龛16号等,今甘肃省武威等地古称凉州)等称谓,便是这条道路交通的最好证明。
 
 
崇山峻岭米仓道 开窟造像遗韵深
北龛中的飞天。
 
  但随着唐的灭亡,唐与吐蕃、南诏之战结束,南来北往的人又回到相对好走的金牛道上,巴中又成偏远地区,鲜有人问津,外来人员的造像运动也随之戛然而止。米仓道上的往昔渐渐被人遗忘,史书亦缺,只留下些许片段深藏于巴中各龛窟的造像和题记之中。

分类信息

皇泽寺摩崖造像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