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摘要: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是“丝绸之路”中地位特别突出、交通距离特长、交流内容极为丰富、影响力非常深远、旅途景观尤为壮美多彩的组成部分。它从中国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是“丝绸之路”中地位特别突出、交通距离特长、交流内容极为丰富、影响力非常深远、旅途景观尤为壮美多彩的组成部分。它从中国古代的长安/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山脉地区,路网跨距近5000公里、总长达8700多公里,由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境内的代表性遗迹以及它们之间在18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交通交流关系构成。遗存类型包含了亚洲大陆上不同历史时期的诸多帝国或汗国的都城或宫城、中心城镇、商贸聚落或城镇、佛教石窟寺、古道、驿站、关隘、烽燧、长城、城堡、墓葬等考古遗址和多种宗教建筑与遗存;沿途拥有高山与平原、森林与草原、沙漠和戈壁、绿洲与河谷等亚洲内陆极富特色的地貌景观。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属“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丝绸之路”整个交流交通体系中具有起始的地位,还因经由多种途径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建立起跨区域的长距离交通,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展开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在游牧与定居、东亚与中亚等文明交流中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见证了亚欧大陆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重要历史阶段,以及其中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对话的杰出范例。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ii),(iii),(v),(vi)条标准。


   符合标准ii:“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以跨越东亚与中亚的特大区域性路网规模、持久的沿用时间、丰富的各类遗存及其相互间的内在动态关联、多元的交流内容、多样的地理环境,展现出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诸多文明区域、特别是游牧的草原文明与定居的农耕、绿洲或畜牧文明之间所发生的互为影响与作用,包括在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住居方式、商品贸易、民族交流等方面所揭示的人们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是亚欧大陆上人类经由长距离交通、开展广泛的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

   符合标准iii:“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期间欧亚大陆经济和文化交流传统、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特别是分布于路网沿线的一系列都城、中心城镇和聚落遗址,为亚洲大陆、尤其是中亚地区在约18个世纪中诸多业已消逝或发展演变的古代民族及其文明,以及东亚地区延续至今的华夏文明都提供了特殊的见证,揭示了亚洲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西域绿洲文明之间的交流、冲突、兼容、融合等对话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经历的若干重要历史阶段与突出的多元文化特性。

   符合标准v:“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经由一系列对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措施,包括对荒漠地带土地利用的成功开发,共同支撑了荒漠条件下的行旅交通,最终使得跨越洲际的文化线路得以贯通,是人类为实现长距离交通与交流而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杰出范例。

   符合标准vi:“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诸多遗址遗迹与大量相关出土文物、简牍文书、历史文献和行旅游记,与对欧亚大陆上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张骞凿空西域事件”直接关联;与对东亚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佛教传播事件和传播方式直接关联;与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洲际商贸传统(如绢马互市)以及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独特的经商传统直接关联;与此同时,在它沿线其它地点出土的大量文物、简牍文书和考古资料等珍贵材料,尚可为亚欧大陆上广泛的文明与文化交流内容、包括东西方之间物种、习俗、艺术、科学、技术等交流传统提供实质性的佐证,揭示出这些交流活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作为人类长距离交通与交流的大型线路遗产,完整包含了8700多公里的交通规模和长达18个世纪的使用历史;完整包含了分布于3国境内4个地理区域内的由33处遗址点构成的5类遗产组成要素——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地理环境特色,以及经由这些组成要素所建立起来的线路动态交流关系。它们可完整地展现本线路遗产的所有价值特征与形成过程,同时各申报遗产点在价值特征载体要素构成、载体保存程度、遗产及周边环境视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少量遗产点面临的城市建设、村庄发展、农业生产、旅游开发活动压力、以及影响遗产安全的自然威胁因素,已通过制定和执行管理规章、执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或保护管理规划等措施基本获得有效控制和防治。同时,本线路遗产的跨国及跨省协调管理机制,可为保护遗产整体价值的完整性提供保障。因此,本路网整体及各遗产点均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关联遗迹等各类申报遗产点,在价值特征载体要素构成、载体保存程度、遗产及周边环境视觉方面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少量遗产点面临的负面影响可控。因此,各遗产点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存至今的自西安/洛阳沿交通干线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至天山南北、达楚河流域、至塔拉兹的整体线路,串接的(中国的)洛阳盆地、关中盆地、河西走廊、天山山脉以及(中亚的)七河地区等地理环境要素,以及留存至今的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沿途中心城镇遗迹、宗教传播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以及关联遗迹等丝绸之路主要遗产类型及其代表性遗存,真实反映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横跨东亚、中亚、并向西方延伸的空间范围;真实保存了见证路线沿线古代民族及其文明的特殊物证;真实反映了在长距离交流活动中人类克服戈壁、沙漠、高山阻隔,借助河流、绿洲维系等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托、利用作用关系、以及整个土地利用区域的共同发展;真实反映了亚欧大陆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宗教、技术、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与文明交流活动在该路段上的价值特性;真实反映了本遗产作为一处人类长距离交通体系、以及经由这一体系所进行的跨地区的、广泛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整体价值和动态特征。因此,本路网整体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关联遗迹等各类申报遗产点,在外形与设计、材料与实体、用途与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环境和位置、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感觉等方面,承载的遗产价值特征均真实、可信。


   绝大部分申报遗产点已实施的保护措施、展示措施,以及将来有必要开展的保护、修复项目,都遵照《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等文件规定的保护和考古原则及方针采用了恰当的材料和方法,可有效支撑其遗产价值特征及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价值的真实关联。个别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建筑或设施的形象,对遗址区整体精神感受和建筑遗存历史信息传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目前正在对照《操作指南》要求、尽力作出修正。因此,本路网各遗产点具有较好的真实性。

收录于 高昌故城,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交河故城,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北庭故城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开阿利克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塔尔加尔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阿克托贝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库兰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奥尔内克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阿克亚塔斯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科斯托比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锁阳城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悬泉置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克孜尔尕哈烽燧,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卡拉摩尔根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克孜尔石窟,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苏巴什佛寺遗址,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炳灵寺石窟,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麦积山石窟,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彬县大佛寺石窟,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小雁塔,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兴教寺塔,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收录于 张骞墓,合集还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1项内容。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