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摘要: 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11-15刘翀赛博古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际会议,汇集了21位国际学者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57位学者参会。“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是对连接中国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古 ...

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11-15 刘翀 赛博古

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2015·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际会议,汇集了21位国际学者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57位学者参会。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是对连接中国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古代文明的交往路线的总称,而“草原丝绸之路”则被认为是这个交流体系中最早的一条,即早在北方草原的青铜时代,这条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动脉已经存在,并在之后的历史时期,为中西文明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2013年,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这条庞大的文化路线引起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此次研讨会意在推动学术界对于早期中西文明交流重视程度的提高,努力加强丝绸之路、特别是北方草原地带早期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运用最新的成果,逐步构建早期中西文明交流的清晰框架。

研讨会收到来自国内外学者的论文和摘要48篇,现场有39位学者做了精辟而又精彩的发言。研讨内容涉及“发现与研究”“文化与技术”“互动与交流”“宗教与艺术”四个方面。


 一、发现与研究  


“发现与研究”这一主题主要由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展示了从中国新疆小河、阿敦乔鲁、东天山地区,到河北元中都、内蒙古辽上京、吉林塔虎城以及蒙古国的突厥墓和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中世纪考古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增添了新资料,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丛德新研究员首先做了《天山为桥: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的考古新收获》的报告,阿敦乔鲁遗址及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城西约43千米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遗址居北,墓葬偏南,两者相距约1.8千米。该遗址考古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首次在新疆确认了相互关联的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和墓地,为探讨该区域古代社会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第二,为揭示出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的材料,将极大地推进新疆青铜时代聚落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第三,阿敦乔鲁居址F1的面积近400平方米,是此类遗存中最大的房址,显示了该遗存在亚欧草原的青铜文化中的重要位置。第四,年代在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疆天山北麓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深处罗布泊西南荒漠的小河墓地(前4000~前3500)是被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一处考古遗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研究员做了《小河文化及其多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的报告。汇报了2006年至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吉林大学考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 对小河墓地出土小麦及牛、羊等样本进行了DNA分析和动物形态学分析,并选择墓地附近自然地层剖面采集样品进行古环境分析。初步成果主要有:小河的小麦均为普通小麦;小河牛均为黄牛;小河人的生存环境一直有较为强烈的风沙活动,小河文化繁盛的阶段也是这一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分的时段;以及小河人群的遗传构成非常复杂,包括欧洲成分、北亚成分、中西亚成分、东亚成分和南亚成分。

 

日本德岛大学名誉教授东潮先生报告的题目是《蒙古国境内的两座突厥墓——乌兰克热姆墓和仆固乙突墓》,将蒙古国境内发现的乌兰克热姆墓和仆古乙突墓定位在东亚和东部欧亚大陆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对乌兰克热姆墓壁画进行图像学分析,同时对墓室结构、墓葬等级、随葬品、陶俑和卤簿制进行探讨。然后,根据蒙古国阿尔罕盖县哈尔·哈尔巴鲁卡斯城(Харбалгас)附近发现的“大唐安西夫人壁记”碑和两座突厥墓,推定瀚海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及金微州都督府的所在位置。另外,从唐朝的羁縻统治、昭陵十四国蕃君长石像形象来探讨唐朝的天下观和夷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