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王义康:唐代文献所记怛逻斯归属考

摘要:   唐代文献所记怛逻斯(Talas,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是西域碎叶(Tokmak)川流域的一个军事重镇。关于怛逻斯归属,唐代文献有不同记载,中国古代学者与近当代学者有两种说法,不同记载、两种认识是否有根据;若成立,是何因素造成一事两说。这些问题今人鲜有问津,而澄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的政局变化,而且具有文献学价值。  一 ...

  唐代文献所记怛逻斯(Talas,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是西域碎叶(Tokmak)川流域的一个军事重镇。[1]关于怛逻斯归属,唐代文献有不同记载,中国古代学者与近当代学者有两种说法,不同记载、两种认识是否有根据;若成立,是何因素造成一事两说。这些问题今人鲜有问津,而澄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一地区的政局变化,而且具有文献学价值。

  一、怛逻斯属石国说

  怛逻斯属石国(Tashkend,今塔什干),是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提出的,当代学者也不乏持此说。[2]《资治通鉴》云:突骑施可汗苏禄……晚年……诸部离心。酋长莫贺达干、都摩度两部最强,其部落又分为黄姓、黑姓,互相乖阻,于是莫贺达干勒兵夜袭苏禄,杀之。都摩度初与莫贺达干连谋,既而复与之异,立苏禄之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以收其余众,与莫贺达干相攻。莫贺达干遣使告碛西节度使盖嘉运,上命嘉运招集突骑施、拔汗那以西诸国;吐火仙与都摩度据碎叶城,黑姓可汗尔微特勒据怛逻斯城(胡三省注云:碎叶川长千里,西属怛逻斯城。其城初属石国,石常分兵镇之),相与连兵以拒唐。[3]

  如果将胡三省注文与《新唐书·西域传》相堪,不难发现它直接来源于《新唐书·西域传》关于石国与碎叶的记载。云:(石国)东北距西突厥……有碎叶者,出安西西北千里所,得勃达岭,南抵中国,北突骑施南鄙也,西南直葱岭赢二千里。水南流者经中国入于海,北流者经胡入于海。北三日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由勃达岭北行赢千里,得细叶川。东曰热海,地寒不冻。西有碎叶城,天宝七载,北庭节度使王正见伐安西,毁之。川长千里,有异姓突厥兵数万,耕者皆擐甲,相掠为奴婢。西属怛逻斯城,石常分兵镇之。[4]

  胡三省的注文直接取自《新唐书》关于碎叶的记载。然《新唐书》关于石国方位的表述曰“东北距西突厥”,关于碎叶位置的表述则曰“北突骑施南鄙”。以突骑施指代西突厥,表明《新唐书》记述的碎叶是突骑施在西突厥部落中兴起后该地的情况。因此,《新唐书》关于石国记载的前部分与碎叶的记载来源于不同时期的材料,确切地说,《新唐书》关于碎叶的记载取材于杜环《经行记》。《经行记》云:

  碎叶国,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岭南是大唐北界,岭北是突骑施南界。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其水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岭北流者尽经胡境,而入北海。又北行数日,度雪海。其海在山中,春夏常雨雪,故曰雪海。中有细道,道傍往往有水孔,嵌空万仞,辄堕者莫知所在。勃达岭北行千余里至碎叶川,其川东头有热海,兹地寒而不冻,故曰热海。又有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其川西接石国,约长千余里。川中有异姓部落,有异姓突厥,各有兵马数万。城堡间杂,日寻干戈,凡是农人皆擐甲胄,专相虏掠以为奴婢。其川西南头,有城名曰怛逻斯,石国大镇,即天宝十年髙仙芝军败之地。[5]

  《经行记》作者杜环曾随高仙芝出征,兵败怛逻斯为大食人所俘虏,亲历过怛罗斯。他的记载较其它文献更为详细,这也是《新唐书》取材的原因。他说怛逻斯为石国大镇,是其亲眼所见,不会有误。所以胡三省说怛逻斯属石国是有根据的。

  二、怛逻斯属西突厥说

  近代法国学者沙畹认为怛逻斯属西突厥。沙畹在其著作中一谓“碎叶(Tokmak)及怛逻斯(Talas)两城在西突厥历史中任务之重大,可知其应为弩失毕部落之两大中心。吾人所知者只此,盖史无明文,未能祥也。”又谓“热海吹河(Tchou)怛逻斯(Talas)五弩失毕之地。”[6]沙畹一说不确定,再说给出了确定答案。姑且不论沙畹谓怛逻斯为西突厥五弩失毕部落一中心是否妥当,但他认为怛逻斯属西突厥领地的表态是明确的。

  《大唐西域记》记玄奘贞观年间西行至怛逻斯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至白水城(Istijāb,故址在塔什干Tashkand之东北,今其地Sayram),西南行二百余里至恭御城(今锡尔河支流Chirchik河与Angren河流域),从恭御城南行四五十里至笯赤建国(Nujakath,今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Ханаσад),从此西行二百余里至赭时国(石国)。[7]玄奘西行时,西突厥已征服了粟特、吐火罗地区,当地胡国已成为西突厥的属国,石国是其中之一。玄奘离开怛逻斯后长途跋经笯赤建国才能到达石国,可见当时的怛逻斯属于西突厥本部城镇,非属国石之城镇。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唐在西突厥本部及粟特、吐火罗地区置府州,将西突厥及属国俱收入版图。直至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碎叶、怛逻斯仍为西突厥本部城镇。《新唐书》:

  俄而莫贺达干、都摩支夜攻苏禄,杀之。都摩支又背达干立苏禄子吐火仙骨啜为可汗,居碎叶城,引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勤)保怛逻斯城,共击达干。帝使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和抚突骑施、拔汗那西方诸国。莫贺达干与嘉运率石王莫贺咄吐屯、史王斯谨提共击苏禄子,破之碎叶城。吐火仙弃旗走,禽之,并其弟叶护顿阿波。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挟锐兵与拔汗那王掩怛逻斯城,斩黑姓可汗与其弟拨斯,入曳建城,收交河公主及苏禄可敦、尔微可敦而还,又料西国散亡数万人,悉与拔汗那王。[8]

  开元二十七年时突骑施黑姓可汗尔微特勤驻守在怛逻斯,唐疏勒镇守使将其击杀也在怛逻斯。唐灭苏禄余部后,唐廷采取以前惯用的做法,以西突厥阿史那氏可汗后裔统领西突厥部落,册立右武卫大将军、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子昕为十姓可汗。唐廷此举遭到突骑施首领莫贺达干反对,阿史那昕在赴任途中行至俱兰(今吉尔吉斯斯坦卢格沃伊附近)为莫贺达干袭杀。传世文献未说明唐玄宗册封阿史那昕为可汗时让其建牙于何处,然西突厥曾在碎叶川的驻牙地并非只有碎叶、怛逻斯两地。统叶护可汗时,由于版图扩大徙汗廷于石国之北的千泉(Bing-yul,大致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明布拉克Minbulak),[9]监制西域诸国。唐在千泉以西突厥阿悉吉(结)泥熟部置千泉都督府,[10]千泉也是碎叶川一重镇。从阿史那昕赴任途径倶兰可知,阿史那昕建牙之地不在碎叶,也不在千泉,而是在怛逻斯。千泉在碎叶西,俱兰又在千泉西,若阿史那昕驻牙地在碎叶、千泉,无需远赴俱兰再返回千泉或碎叶。唐的意图在于通过阿史那昕坐镇怛逻斯统领突骑施余部。天宝元年(742年),怛逻斯依然是西突厥部落的领地。葛逻禄,“至德(756—757年)后,部众渐盛,与回鹘为敌国,仍移居十姓可汗之故地,今碎叶、怛逻斯诸城,尽为所据。”[11]葛逻禄西迁后所据碎叶、怛逻斯,当时人仍然记得其地曾是西突厥领地。毫无疑问,沙畹认为怛逻斯为西突厥领地,并为其活动中心之一是有充分根据的。

  三、怛逻斯归属的变化

  综上所见,怛逻斯为石国城镇,或其为西突厥中心之一,两种说法都是有根据的,这就存在西突厥与石国交替据有怛逻斯的问题。《经行记》的作者杜环亲历了天宝十载(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他说怛罗斯为石国大镇是天宝十载以前的情况。上文述及唐廷册封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使其据怛逻斯统领突骑施余部,天宝元年五月间阿史那昕正在赴任途中,[12]其时石国尚未占据怛逻斯。石国据怛逻斯应在天宝元年至天宝十载之间,怛逻斯归属的变化也只能发生在这期间,这一变化是由开元二十七年后中亚石国、西突厥地区政局的变化促成的。

  唐高宗显庆二年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唐最初是以册封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后裔为西突厥可汗统领西突厥余部,实现对西突厥的统治。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唐册封的西突厥可汗斛瑟罗部将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势力逐渐强大,斛瑟罗不能控制,领地为乌质勒兼并。乌质勒卒,其子娑葛继袭嗢鹿州都督、怀德郡王。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册封娑葛为可汗,使其统领西突厥十姓部落。唐睿宗景云(710—711年)中,娑葛为后突厥默啜所灭,娑葛部将苏禄纠集余部,自为可汗。苏禄在西突厥的统治地位得到唐的承认,唐册封其为忠顺可汗。苏禄支持中亚地区的首领反抗阿拉伯人,在世时曾奄有整个中亚西部。[13]然而由于苏禄羽翼渐丰,野心膨胀,不仅要恢复西突厥曾在粟特、吐火罗地区的领地,而且联合吐蕃、大食谋取安西四镇,唐对其失去控制,甚至迫使唐欲与大食计会连兵,共击突骑施,但并未实现。苏禄晚年为其部下所杀,内部分裂。开元二十七年四月,“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使(史)国王斯谨提、突骑施大将索俟斤,并遣使献表起居。”[14]苏禄控制的中亚粟特地区胡国及突骑施部落纷纷投唐。同年,唐玄宗命碛西节度使盖嘉运率突骑施莫贺达干、石王、史王、拔汗那王并疏勒镇守使攻灭苏禄余孽。唐消灭突骑施苏禄余部后,又开始在西突厥本土重建统治秩序。天宝元年五月间,突骑施首领莫贺达干袭杀唐廷册封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随后唐廷命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发兵讨伐,诛杀莫贺达干。天宝三年(744年)九月(《册府元龟》系为二年,误),“安西黑姓可汗骨咄禄毗伽遣使献方物。”[15]唐册立的突骑施可汗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天宝七载(748年),西突厥余部又遭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讨伐,并摧毁碎叶城。此时的西突厥余部,已完全处在唐的控制之下。

  苏禄统领的突骑施分为黄姓、黑姓两部分。黄姓是娑葛曾经统领的部落,黑姓为苏禄统领的部落,苏禄晚年黄、黑二姓已开始互相仇视。随之而来,因西突厥余部叛乱又屡遭唐讨伐,势力衰落,更是加剧了突骑施内部的分化。这从唐频繁地册封突骑施可汗或大纛官即可见一斑。天宝元年四月后,突骑施大纛官都摩度降,[16]六月,唐册封突骑施大纛官都磨度阙颉斤为三姓叶护。[17]天宝三载五月,夫蒙灵察诛杀莫贺达干后,[18]同年六月唐册封黑姓伊里底蜜施骨咄禄毗伽可汗为十姓可汗。[19]天宝八载(749年)七月,册十姓突骑施移拨为可汗(骨咄禄毗伽俱支)。[20]天宝十二载(753年)九月,册封骨咄禄毗伽突骑施黑姓可汗登里伊罗密施;[21]同年九月,唐廷又册封了骨咄禄伊难如三姓毗方伽颉利发。[22]乾元(758—759年)中,有黑姓可汗阿多裴罗遣使入朝。[23]贞元二年(786)八月赐安西管内黄[姓]纛官顿啜护波支铁劵。[24]唐此时册封的可汗、大纛官都不是突骑施或西突厥余部统一的首领,分别统领着突骑施黑、黄二部。分而治之,固然有利于唐控制西突厥余部,但导致黄、黑二姓内讧加剧。

  与此同时,自开元二十七年前后石国内部也发生变化。《新唐书》记载:

  开元初,封其君莫贺咄吐屯,有功,为石国王。二十八年,又册顺义王。明年,王伊捺吐屯屈勒上言:“今突厥已属天可汗,惟大食为诸国患,请讨之。”天子不许。天宝初,封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赐铁券。久之,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劾其无蕃臣礼,请讨之。王约降,仙芝遣使者护送至开远门,俘以献,斩阙下,于是西域皆怨。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逻斯城,败仙芝军,自是臣大食。[25]

  《新唐书》文省事简,对开元二十七年至怛逻斯战役这段时间石国内部情况以及与唐关系的记载极为模糊且多有错讹,研究者也未予注意。现将自开元二十七年以来,石国与唐往来的相关记载梳理如下:

  开元二十七年八月,[26]石国王莫贺咄吐屯随盖嘉运讨苏禄子吐火仙于碎叶。[27]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以石国蕃王莫贺咄吐屯有功封为石国王,加特进,仍赐旌节。翌日,又册为顺义王。[28]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石国王伊吐屯屈勒上唐玄宗书:“奴自千代以来,于国忠赤。只如突厥骑施可汗忠赤之中(日),部落安贴,后背天可汗,脚底大(火)起。今突厥已属天可汗,在于西头为患,惟有大食,莫逾突厥。伏乞天恩不弃突厥部落,讨得大食,诸国自然安贴。”[29]

  天宝元年正月丁巳,石国王遣使上表,乞授长男那居车鼻施官,诏拜大将军,赐一年俸料。[30]同事《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请求》记为“五月”,当是“正月”之误。

  天宝元年三月,曹国王哥逻仆罗、石国王特勤,并遣使献马及方物。[31]

  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石国王特勤遣女婿康国大首领康染颠献物。[32]

  天宝三年七月,大食国、康国、史国、西曹国、米国、谢国、吐火罗国、突骑施、石国,并遣使献马及宝。[33]

  天宝四载(745年)七月,石国王特勒勤、安国王屈底波,并遣使来朝贡。[34]

  天宝五载(746年),“封其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并赐铁劵。”[35]《唐大诏令集》所录《赐怀化王那俱车鼻施铁劵文》记载,天宝十二载十月唐授故石国顺义王男那俱车鼻施特进,仍封怀化王。即那俱车鼻施为石国王莫贺咄吐屯之子。唐玄宗表彰那俱车鼻施:“卿又能効节输忠,克复居宇,扞边率下,循职修贡,信彰夷落,义贯幽明。”[36]此时的那俱车鼻施俨然统领一方,已继承了石国王位。又唐册封俱车鼻施为怀化王《册府元龟》亦系为“天宝十二载十月”。[37]今人疑《唐代诏令集》、《册府元龟》系年“十二载”“十”为衍文,[38]但忽略了《唐会要》关于此事的系年。唐册封俱车鼻施为怀化王在天宝五载,而非天宝十二载。

  天宝五载三月,石国王遣使来朝并献马十五匹。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遣使献方物。[39]

  天宝五载闰十月,突骑施、石国、史国、米国、罽宾国各遣使来朝。[40]

  天宝八载(749年)八月,十姓突骑施遣使来朝,宁远国王子屋磨来朝,石国王子远恩来朝。[41]

  天宝九载(750年),“(高仙芝)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于怛逻斯城,以直其冤。”[42]

  天宝十二载十二月,葛逻禄及石国遣使献方物。[43]

  据以上材料,对《新唐书》所记可以做进一步补充或厘正。

  一是《新唐书》所记莫贺咄吐屯顺义王与伊捺吐屯屈勒关系不明,王子那俱车鼻施是哪位王之子也不明。《全唐文》谓伊捺吐屯屈勒为莫贺咄吐屯之子,[44]今人有从其说,[45]然伊捺吐屯屈勒开元二十九年以石国王身份出现在史籍,而天宝元年正月莫贺咄吐屯还在为其子那居车鼻施官向朝廷请求官职。显然,伊捺吐屯屈勒在莫贺咄吐屯离世前已是石国王,其王位并非承继于莫贺咄吐屯,伊捺吐屯屈勒并非莫贺咄吐屯嗣子、继位人;那居车鼻施为石国王莫贺咄吐屯之子。

  二是《新唐书》记唐册封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赐铁券在天宝元年,系年有误,在天宝五年。怀化王,是其继承其父莫贺咄吐屯王位后唐廷追赐的嘉号。

  三是那俱车鼻施何时继位《新唐书》未载。天宝元年正月莫贺咄吐屯为那居车鼻施官请求官职,同年三月有石国王特勤进献。天宝五载三月有石国王、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同时进献方物,天宝五载石国顺义王已是故王。顺义王故世应在天宝元年正月至五年之间。天宝元年三月出现的石国王特勤显然不是伊捺吐屯屈勒,而是那俱车鼻施。即顺义王在天宝元年正月至三月间离世,其子那俱车鼻施随即继位,以石国王特勤的名号出现在朝贡的名单中。沙畹据两唐书《高仙芝传》谓当时的石国王应为天宝初(沙畹误,受封在天宝五载,见上文)受封的车鼻施,天宝二年以后入贡之王皆属此王。[46]白寿彝也认为被高仙芝擒获并斩于阙下的石国王车鼻施就是那俱车鼻施。[47]沙畹、白寿彝的判断是正确的,车鼻施是那俱车鼻施的简写,他就是天宝元年三月以后出现在朝贡名单上的石国王特勤。张日铭以为那俱车鼻施未继承王位,此说显然难以成立,[48]恰恰是忽略了对以上述史实的梳理。

  基于以上事实,可以对开元二十七年至怛罗斯战役前石国内部情况,以及石国与突骑施部的关系有大概的了解。开元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石国有两王,一王为莫贺咄吐屯,唐册封的顺义王,另一王为伊捺吐屯屈勒。其时,石国内部已产生政治分化。天宝元年正月后有两王,一是石国王特勤,即莫贺咄吐屯之子那俱车鼻施,一是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勒,他的真实身份是副王。石国内部分化为不同政治集团的状况一直延续至天宝九载高仙芝擒获石国王车鼻施前。石国内部政治集团分化,突骑施黄、黑二姓内讧加剧,促使双方走向了以邻为援的道路。石国王特勤主动介入了突骑施内政,加剧了突骑施的动乱,与唐对抗。[49]关于高仙芝出兵石国的原因,也有人认为系应费尔干纳伊赫施德(拔汗那王)的邀请。[50]这不是主因,唐不会轻易应许一个属国的请求去惩罚另一个属国。已有先例,即使开元时期大食入侵唐在中亚属国,唐廷也未应属国的请求直接出兵。突骑施、石国作为唐的属部、属国,私下互相结援,以壮大自己的势力,造成西突厥部落叛乱,自然是唐难以容忍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高仙芝弹劾石国无蕃臣礼,也就是针对石国王介入突骑施部落的内部纷争,结援于背叛唐廷的突骑施部落的行为,奏请朝廷准其发兵讨伐。天宝十载(751年)元月高仙芝所献俘酋中有石国王、突骑施可汗,说明石国、突骑施同为高仙芝讨伐的对象。开元二十七年唐攻灭突骑施苏禄余孽后,西突厥本土遂成为陷入内讧的突骑施余部之间以及邻国觊觎的目标。石国作为西突厥曾经的属国,其王特勤,也就是那俱车鼻施,在突骑施衰落之际,不惜冒被唐惩罚的风险,借机介入突骑施余部纷争将版图扩张至怛逻斯,原本西突厥城镇遂成为石国城镇。这就是杜环所见怛逻斯为石国城镇的由来。石国王的扩张,最终致其遭灭顶之灾,也成为怛罗斯战役的近因。唐代文献关于怛逻斯归属的两种记载是怛逻斯在不同时期的归属。

  作者王义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原文载《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