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钱国祥:北魏洛阳宫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三

摘要:   摘要: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学者们以往主要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考释研究。近年来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勘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宫城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太极东堂和神虎门等。在这些考古新材料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这座宫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宫门、宫殿、池苑、府库及主要官署的位置进行了复原研究 ...

  摘要: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学者们以往主要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考释研究。近年来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勘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宫城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太极东堂和神虎门等。在这些考古新材料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这座宫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宫门、宫殿、池苑、府库及主要官署的位置进行了复原研究。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建造的都城和被迫南迁的东晋南朝建康都城一样,也是一座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居北居中单一宫城,其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西晋都城的模式和制度。而且近年的考古发掘也证实,北魏宫城太极殿及宫院的主要格局也都是沿自曹魏西晋洛阳宫城,是对曹魏两晋都城形制格局的沿承和发展。

  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是与考古勘察的进展相联系的。早在1962年对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探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北魏内城中北部发现了该宫城遗址。1978~1986年,宿白、王仲殊、段鹏琦等相继对北魏宫城的整体形制与大致格局进行了概述。2001年傅熹年、 2002~2003年钱国祥又分别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其做了细致研究。这些研究虽然缺乏考古资料佐证,但却为后续的考古勘察发掘提供了重要资料。

  对北魏洛阳宫城系统的考古勘查始于1999年,考古工作者相继发掘了北魏宫城墙垣、正门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正殿太极殿、太极东堂、宫城西门神虎门等遗址,了解了该宫城中枢区南部主要宫殿建筑布局及始建与沿用时代的重要发现。在上述考古工作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做一番梳理和归纳,对北魏宫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和重要建筑的位置做进一步的复原研究。

  一、北魏洛阳宫城墙垣的规模与形制

  据最新考察研究,北魏宫城基本沿用了曹魏创建的居北居中的宫城——“洛阳宫”,不仅名称相同,规模形制也基本相当,是在曹魏西晋时期宫墙的外侧或基础之上重新修筑宫墙。北魏宫城位于内城的北中部略偏西,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南北1398米,东西660米,总面积约92.30万平方米,占内城面积的1/10。(图一)

  北魏宫城南邻内城中间的东西横街西阳门—东阳门大街,北面接皇家禁苑——华林园。宫城中部被内城北面的东西横街阊阖门—建春门大街横穿。宫城西门千秋门至宫城东门万岁门之间的一段横街即宫中的永巷,主要起着分隔宫城南部和北部不同空间的作用。宫城南半部主要为正殿太极殿、显阳殿、朝堂和重要的三省官署区,太极殿宫院的东侧可能还是皇家的粮仓——太仓所在。宫城北半部则是皇太后及嫔妃的寝宫和掖庭所在,尤其被称为西游园(或西林园)的后宫院落,其内殿堂楼台耸立,廊沟渠环绕,花草奇木遍植,池沼碧波映绿,是帝后嫔妃舒适的行止休憩之地。宫城的北面至内城北墙之间广阔的区域,北魏则重修了曹魏始建的皇家内苑华林园。

  北魏宫城残存的夯土墙垣皆在现地面以下,其东、南、西三面保存较好,经过勘探发现墙基大都还能连接起来。南墙墙基宽8~10米;东墙北段不明,南段墙基宽4~8米;西墙南段墙基宽约13米,北段墙基宽约20米,由发掘解剖可知该墙基是北魏在废弃的曹魏墙基外侧重新并排夯筑而形成的;北墙未发现墙垣,但发现大片夯土基址。

  二、北魏洛阳宫城的宫门及建筑形制

  在北魏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墙垣上,均发现有宫门。其中南墙有2座宫门,西墙有4座宫门,东墙有2座宫门。此外,太极殿与显阳殿宫院所在的朝殿区东墙上也有2座宫门。

  (一) 宫城南墙的宫门

  宫城南墙上有2座宫门。东面宫门为司马门,延续了曹魏西晋时的宫门名称与位置,其北面朝向尚书省与朝堂。据记载该宫门在曹魏筑阙时阙体崩塌,故不再筑阙,笔者推测该处原来是汉代北宫正门朱雀司马门所在。北魏司马门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廊道式宫门,位于宫城南墙缺口北侧60米处,在宫墙缺口两侧也发现有巨大的夯土基址,可能与汉代阙基或曹魏未夯筑完成的阙基有关。

  宫城南墙西面的宫门即曹魏至北魏宫城的正门阊阖门,北面正对宫中正殿太极殿,南面直对内城南北大街铜驼街。经发掘的北魏阊阖门是一座门前筑有巨大夯土双阙的礼仪式宫门,其城门楼后坐于宫墙,门前两旁双阙则修筑在两侧的宫墙上,建筑形制独特,且门阙基址始建于曹魏。城门楼基址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24.40米,残存由40个础坑组成的建筑柱网,中间有3个门道,门道之间有隔间墙,两侧夯筑有墩台,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4间的三门道殿堂式宫门。结合《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南门三重门楼是仿制宫城端门,推测宫城阊阖门也是三重门楼。门前左右双阙基址巨大,单个阙台29米见方,平面均为曲尺形双向子母阙式,符合宫城阊阖门夹建巨阙的相关记载。

  (二) 宫城西墙的宫门

  宫城西墙上有4座宫门,基本为等距设置。南段有3座宫门,分别是西掖门、神虎门、千秋门,均是沿用曹魏门名与位置;北段有1座,缺口宽约7米,北魏门名不详,推测是曹魏以建始殿为朝会大殿的宫门承明门。南起第一座宫门西掖门,位于宫城西南角北侧120~150米处,《水经注》称“通门掖门西”,应是指该西掖门与东掖门直通,其道路分别从止车门和尚书省之前横穿。西墙第二座宫门神虎门,南距西掖门280~320米,正处在宫城中枢太极殿宫院西侧的宫墙中段,也是该宫院的西门。西墙第三座宫门千秋门,南距神虎门280~320米,文献记载为右宫门,西接内城阊阖门内御道,距内城阊阖门二里,御道进入宫中后与永巷相接,永巷北侧即后宫西游园。西墙第四座宫门在后宫西游园的西北,即魏晋时北宫的承明门,南距千秋门320米,北距华林园西门约290米。

  经发掘的神虎门,也是一座门前夹建双阙的三门道殿堂式宫门,门阙形制与正门阊阖门相似,仅规格略小,推测门楼为两重。根据考察,千秋门和西掖门门前也都有类似神虎门双阙的遗迹,门址也都具有一定规模。尤其西掖门位置比较特殊,由于阊阖门是宫城最重要的礼仪性宫门,一般极少用于通行,从南部出入宫中主要是通过东掖门和西掖门。如司马师废曹芳后,曹髦入宫即皇帝位,就是从西掖门入宫,又经过止车门才到达太极殿宫院的太极东堂,显然西掖门应位于止车门前的东西御道西端。正因为西掖门和千秋门都是帝王和高官经常出入的宫门,地位明显较高,所以具有双阙合乎情理,也可能是夹建双阙的三门道多重楼殿堂式宫门。

  (三) 宫城东墙的宫门

  宫城东墙上可确认2座宫门,据勘查也均有双阙迹象。南面一座应该是东掖门,位于宫城东南角北侧120~150米处,其西面对应西掖门,东掖门内的南面可能是司空府,北面则有尚书省、朝堂和太仓等。尔朱世隆为尚书令时,且封为王,其出入尚书省时经常要经过此东掖门。此宫门位置特殊,应该也是具有双阙的三门道二重楼殿堂式宫门。

  北面一座宫门南距东掖门600~630米,北距宫城北墙约620米,东接内城东墙建春门内御道,位于建春门内三里处,西面直对宫内永巷及宫城西墙千秋门。该宫门虽然位于千秋门东面,但由于不在太极殿宫院东门云龙门正北面,却是在宫殿区以东的太仓东墙上,显然不是千秋门东对的左宫门万岁门。据陆机《洛阳记》记载,魏晋时的“太子宫在大宫东,薄室门外,中有承华门。”此薄室门显然和后宫的掖庭有关,而北魏太子东宫也恰好就在该门址以东的建春门内道路北侧,其位置很可能是魏晋之旧,即大宫东面薄室门外。由此推测这座宫门可能就是魏晋时的薄室门,至于北魏是否还称薄室门,尚需进一步考证。

  (四) 朝殿区宫院东墙的宫门

  在上述宫城东墙内侧,即太极殿和显阳殿所在的朝殿区宫院东墙上,也有2座宫门。南面1座即文献记载的宫东门云龙门,位于太极殿宫院东墙中段,南距南面的东、西掖门之间道路280~320米。其西对神虎门,东面门外紧邻司马门内的南北向道路,且直对朝堂,门前也有双阙遗迹,应是一座与神虎门相同的三门道殿堂式宫门。

  北面一座宫门,位于显阳殿宫院东墙横穿永巷处,笔者认为是万岁门。其南距云龙门280~320米,西对千秋门,东直宫城东墙薄室门和内城建春门内御道,北面紧接后宫西游园南墙。该宫门作为内城东侧进入宫禁区的重要通道,门内南侧是皇帝寝殿显阳殿、式乾殿等重要殿堂,北面是皇太后与嫔妃们居住的后宫西游园,门外南面是太仓,北面是掖庭,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说太极殿宫院两侧一对宫门是神虎门和云龙门的话,显阳殿宫院两侧的一对宫门就分别是千秋门和万岁门,而且四门位置应该相互对应。记载中宣武帝崩于式乾殿,辅政大臣崔光从东宫奉迎孝明帝入显阳殿,即是从万岁门进宫。因此这座宫门等级也比较高,至少也是一座三门道殿堂式宫门。

  三、宫城南半部的宫院格局与建筑分布

  北魏宫城南半部大致中间位置有一南北向道路,南对宫城司马门,北面直抵永巷,两侧均有夯土院墙,将宫城南部又隔成东西两个空间。西侧空间即包含三道宫城正门和太极殿、显阳殿等宫院的大朝殿堂与寝殿区;东侧空间南部是处理日常政务的尚书省与朝堂等外朝官署区,北部则是太仓、府库等仓储区。

  (一) 西侧大朝殿堂与皇帝寝殿区

  西侧的大朝殿堂区是北魏宫城的中枢核心所在,东西宽330米,南北长790米,分布着三道宫城正门、中书与门下二省、大朝正殿太极殿与东西堂、皇帝寝殿显阳殿等主要建筑。从院落格局来看,自宫城南墙至永巷分布有四进宫院。

  第一进宫院,即宫城第一道正门阊阖门至第二道正门止车门之间的宫院,南北长约160米。宫院内除了阊阖门至止车门之间的南北向铺砖御道,院落北部止车门前也有东西向的御道,御道宽约8米,向东通至宫城东墙东掖门,西端通向宫城西墙西掖门。东、西掖门也均设置有双阙,显然是从宫城东西两侧进入宫中大朝区和三省官署区的重要宫门与通道。东西向御道南部阊阖宫门的两侧,均为夯土墙围合的院落。东侧院落内发现有成排的大型灶坑、水池、水渠等生活设施遗迹;西南院落内发现较多的铁兵器、铠甲片等;东北院落院门门槛石上有碾压的车辙沟槽。这些院落显然和驻守皇宫的禁军或放置车舆的官署有关,这些禁军当由负责宫城门禁的卫尉掌管。

  第二进宫院,即止车门至第三道正门端门之间的宫院,南北长约120米。根据考察,止车门和端门的规模形制,除不设双阙外,与第一道正门阊阖门完全一致。两座宫门两侧均有东西向的廊庑,两侧廊庑均长约100米。廊庑中间是东西向的夯土隔墙,南北两侧均有檐柱,应为长廊阁道式的建筑。

  该宫院中间的庭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10米,院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铺砖道路。南北向道路南接止车门、北达端门,东西向道路两端各通往一处大型夯土基址。根据该宫院东面的司马门内设置有尚书省,并结合南朝宋建康城中书省设置在太极殿西南侧神虎门附近,以及唐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正殿前方左右分别为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设置,推测该庭院东西向道路的东端可能是门下省,西端是中书省。如此,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并排设置在东西掖门道路的北侧。

  第三进宫院,即端门至太极殿台基北壁的太极殿宫院,南北长约300米。太极殿主殿和两侧东堂、西堂作为主体建筑位于宫院北部中间,是宫城的大朝正殿。太极殿主殿东西长102米,南北宽61米,北魏时面阔为12间,应是继承魏晋洛阳和建康两座都城太极殿的开间格局,北周晚期重修洛阳宫则改为13间。太极东、西堂东西各长48米,南北宽约23米,面阔皆为7间。三座殿堂东西并列,台基南侧各设置两条南北向踏道,太极殿北壁还设有两条自中间向东、西两侧坡下的踏道。太极殿与东、西堂之间各有门,即从殿前庭院可通至殿后的东门和西门,二门之上可能还有从太极殿分别通往东、西堂的上层道,故这两座閤门所在的建筑也称之为“东上”和“西上”。

  太极殿与东西堂前方的庭院约220米见方,根据太极殿北侧发现的廊庑形制,太极殿宫院的南、东、西三面也均应设置有同样的廊庑。其廊庑是围合在太极殿庭院周围的步廊,可能也装有木隔扇,是为道,故其东、西两侧廊道也称为“东”“西”。三面廊道中段外侧均设置有大型宫门,南门为端门,东门为云龙门,西门为神虎门,皆为殿堂式的宫门。至于云龙门和神虎门内侧的廊道上是否还有门,因被北周夯土基址破坏,已无从知晓。东西两侧廊道的外侧,还发现成组的小型宫院,再外侧则是围绕在宫墙内侧的夹道。其中,在太极东堂和西堂外侧发现的小型宫院,中间有略呈方形的殿堂,殿前设1个踏道,根据位置推测可能是文献记载的太极东柏堂和西柏堂。

  第四进宫院,即太极殿北侧至永巷的显阳殿宫院,南北长约210米,是皇帝与皇后寝宫。宫院北部为永巷,永巷东西两端分别为左宫门万岁门和右宫门千秋门。南部有东、中、西三组院落,院落之间以两条南北向廊道分隔。中间院落120米见方,北部居中的大型殿基是主殿显阳殿,两侧的南北向廊道(即道)应该也叫显阳殿东、西。显阳殿南侧60米、即太极殿北侧30米的东西向廊道中,设置有三道门,应是显阳殿宫院南面的殿门和左右门,其左右门向南分别与太极殿北侧的两处踏道相接。据《邺中记》记载,邺南城的皇帝寝殿昭(显)阳殿前的殿门叫朱华门,也许该门也称为朱华门。

  显阳殿两侧的东、西院落,皆南北长170米,东西宽94米,自南向北各发现有三组宫院,院中各有一座大型殿基,两侧还有小型宫院和房舍等,它们显然都是皇帝与皇后的寝殿及侍从人员办公或居住之所。据《太平御览》记载:“皇后正殿曰显阳,东曰含章,西曰徽音。”三殿呈东西并列之势。而皇帝常住的寝殿,除此之外还有式乾殿。另据记载,刘腾诬奏元怿,“肃宗闻而信之,乃御显阳殿。腾闭永巷门,灵太后不得出。(元)怿入,遇(元)叉于含章殿后,欲入晖章东,叉命宗士等执怿,将入含章东省,使数十人防守之”。当时灵太后住在显阳殿北面的后宫前殿宣光殿,元怿正要从晖章东入宫拜见太后,被元叉阻止。由此可知,含章殿和晖章殿距离很近,均在永巷东端万岁门附近,即一殿在永巷南显阳殿东面,另一殿在永巷北宣光殿东侧。如此,含章殿应该在显阳殿东北的第三座宫院中,同样显阳殿西北的第三座宫院就是徽音殿所在。而式乾殿可能在显阳殿东南,即含章殿南面宫院。宣武帝崩于式乾殿,孝明帝即位后迁到显阳殿西北的徽音殿居住,辅政大臣元雍住在太极殿西侧的西柏堂,元叉则住在徽音殿之右,即应该称为徽音西省的西侧小宫院中。

  一般来讲,皇后称为中宫。而在空间位置上,显阳殿宫院相对于南面的大朝太极殿和北面嫔妃居住的后宫,既属于禁中,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宫所在。

  (二) 东侧尚书省、朝堂外朝区与府库仓储区

  北魏宫城东侧的空间,东西宽280米,南北长750米。主要有4个建筑空间:最南面有司空府;中间是尚书省;尚书省北面则是皇家的粮仓——太仓与府库;太仓西侧、太极殿宫院东门云龙门东面,还有皇家议政的朝堂。

  司空府推测在东掖门至西掖门东西向道路东段南侧。据记载,司空府在司马门东面、太仓的南面。近年在宫城东掖门内以北考察,发现了可能是北魏时期太仓的遗迹,由此司空府的位置可以大致认定于此。

  该区域东西约250米,南北约120米,其西侧司马门两侧可能也是卫尉管辖的禁军所在,司空府官署建筑应主要位于司马门东侧,有多处殿堂等基址。

  尚书省与朝堂是北魏皇宫中重要的外朝听政议事场所,其制度也是承自魏晋。根据记载,尚书省与朝堂位于宫城南墙东侧宫门司马门内北侧、东掖门内附近,是与宫城正门阊阖门至太极殿建筑轴线并列的东侧次要建筑轴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座都城中,尚书省与朝堂都设置在大朝正殿区东侧,南面皆有独立的宫门,呈现出宫城内并列有大朝太极殿与外朝尚书朝堂两条建筑轴线的通制。根据勘查,笔者推测尚书省在宫城东半部东掖门内道路北侧,南面有夯土院墙或廊庑,中间的夯土基址东西约100米,南北约50米,北面还有东西长约180米的廊房式建筑。文献记载有省东门和省西门,省内左右分列各曹。

  推测朝堂在云龙门的外侧、太仓的西面。考古发现的大型夯土基址约80米见方,规模较大,应是朝堂遗存。根据记载,朝堂是重要的外朝议政殿堂,皇帝有时也到朝堂,是仅次于太极殿及东西堂的重要朝殿建筑。因此,其距离太极殿宫院以及皇帝办公的东堂、官员们处理政务的尚书省都比较接近,以便皇帝和朝臣们处理朝政。

  太仓是皇家重要的粮食仓储区,文献记载的北魏与前朝太仓位置不尽相同。如西晋太仓在建春门内道北,即东宫北侧翟泉的东北部。而北魏太仓,《水经注》有记,渠水自铜驼街东迳司马门南,历司空府前,迳太仓南。另《河南志》记载:“太仓署,在东阳门内道北。”但上述太仓和太仓署性质不同,一个是皇家仓储设施,一个管理仓储的官署机构,可能在不同地点。近年在北魏宫城东部,即东掖门内道路北侧拍摄遥感影像,在东西约230米、南北约300米的范围内,发现有近百座类似圆形仓窖的遗迹。该圆形遗迹直径约10米,东西成排,南北成列,无论形制、规模、排列方式,都与考察发现的洛阳城唐含嘉仓、隋回洛仓等仓窖遗址极为相似。笔者推测可能是《水经注》记载的北魏太仓所在,其在宫城核心中枢区的东面,也和唐东都洛阳城含嘉仓在东城北部的位置基本一致。太仓的北面,可能还有皇家府库。

  四、宫城北半部的宫院格局与建筑分布

  北魏宫城北半部南临永巷,北接皇家禁苑华林园,南北长约610米。据勘查实测图,该区域主要分为三部分建筑空间:北部空间南北长约180米,推测属于宫城北面禁苑华林园的一部分(后续再专文探讨);西南部空间约430米见方,北部为后宫夹院,南部为一处略呈方形的完整宫院,即后宫的核心部分西游园;东南部空间则可能是后宫的掖庭官署区。

  (一) 西南部的后宫寝殿区

  宫城北半部西南角的完整宫院,北魏称之为西游园(西林园),是后宫寝殿区的核心区域。其位于宫城中部的西门千秋门内道北,东西约430米,南北约370米,四面围合有墙垣或廊庑,中间是殿堂和池沼。宫院内的主要宫殿建筑,有南面的主殿宣光殿、北面的主殿嘉福殿、西侧的九龙殿、东侧的建始殿,以及灵芝钓台、宣慈观、陵云台等。殿台之间还有碧海曲池、灵芝九龙池等池沼水系。

  各个殿台的相对位置与空间布局,主要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凌云)台东有宣慈观,去地十丈。观东有灵芝钧台。……钓台南有宣光殿,北有嘉福殿,西有九龙殿。殿前九龙吐水成一海。凡四殿,皆有飞阁向灵芝往来。三伏之月,皇帝在灵芝台以避暑。”此文提到灵芝钓台周围有四殿,即南面宣光殿,北面嘉福殿,西面九龙殿,东面似有缺句。而明代王士点《禁扁》:“嘉福(灵芝、钓台之北)、建始(东)、九龙(西)、宣光(南四殿,皆有飞阁入凑)。”则恰好补充了钓台东面的宫殿是建始殿,这也与曹魏建始殿在洛阳宫北部后宫的位置相一致。

  南面的主殿宣光殿,东西两侧也各有配殿,结合记载推测东面是晖章殿,西面可能是明光殿,也是三殿东西并列。各殿分别有廊庑道围绕,各个殿堂两侧的廊道分别被称为东、西,如晖章殿东面廊道称为晖章东,西面廊道也就是晖章西。宣光殿和明光殿也与之类同,也是各有东、西。上述三殿所在宫院南面廊道上或两侧道南端,也都开有院门。如宣光殿南面院门也是殿门,可能也称永巷门,故刘腾关闭永巷门后,居住在宣光殿的灵太后就无法出宫。而元怿欲进入晖章东的院门,可能就是晖章东门。

  宣光殿向北有阁道直通钓台,推测是架空的阁道,所以称为“飞阁”。经钓台又分别有阁道连接北面的嘉福殿、西面的九龙殿、东面的建始殿。其中嘉福殿和九龙殿也都是皇帝嫔妃或皇太后居住的重要寝殿,尤其九龙殿“殿前九龙吐水成一海”,殿前的池水也称九龙池,显然是临水的观景殿堂建筑。

  灵芝钓台是建于水池中间的高大木构台观,《洛阳伽蓝记》:“累木为之,出于海中,去地二十丈。刻石为鲸鱼,背负钓台,既如从地面踊出,又似空中飞下。”此钓台称为灵芝钓台,所在的水池也名灵芝池,是盛夏时节皇帝与后妃避暑乘凉垂钓赏玩的地方。该水池与九龙殿前的水池相通,故也统称为灵芝九龙池。钓台西侧的宣慈观是一座台观,仅高十丈,远低于钓台。在宣慈观西面,还有一座著名的高台建筑—陵云台。

  陵云台是一座方形台观建筑,史料中也记作凌云台,位于后宫西游园西北部。残存台基约25米见方,残高2.50米。台基夯土内有条砖砌筑的圆桶形基址,砖壁内径4.90米,残高3.60米,基址底部砌筑有向中间圆形水池倾斜泛水的铺地砖,砖壁上残有原来架构上下两层“井”字形枋梁的壁槽,考察认定这是一处藏冰的圆形冰井设施。根据记载,陵云台始筑于曹魏文帝黄初二年,内有冰井,西晋、北魏均有沿用,北魏时台上有八角井,孝文帝在井北还建造有避暑乘凉的殿宇凉风观。依据冰井内两层“井”字形梁架的结构分析,下层梁架用于放置一定重量的冰块,而上层梁架则是为了铺设殿堂地板并将井口作成八角形,所以该冰井也称为“八角井”。由此证实,陵云台不仅可以登高望远,还是一座利用台内冰井储藏冰块向上散发冷气的避暑乘凉台观建筑。陵云台南面的水池称为碧海曲池,应该是和灵芝池、九龙池连通的池沼。陵云台临近大型水池,显然是为了方便台内冰井在冬季凿冰储藏。

  西游园内的池水,主要引自内城西墙阊阖门外侧的阳渠,《水经注》:“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右宫门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即从宫城西墙下经石券暗渠潜流注入宫中的池沼。

  (二) 东南部的后宫掖庭官署区

  宫城北半部东南部的空间南北长430米,东西宽230米,应属于为后宫服务的掖庭官署区。根据记载,这个区域在魏晋时期可能是薄室署所在,其东侧宫城东墙上的宫门即称为薄室门。薄室即暴室,取暴晒之名,是宫中主织造染练的宫女和犯罪官僚女眷的劳作之所,也兼作宫中妇女有病及皇后、贵人有罪的幽禁之处,故也称暴室狱。汉魏时薄室属掖庭令管辖,即掖庭的一部分。

  古代掌管后妃宫女事务的官吏,秦代为永巷令,汉武帝改为掖庭永巷令,东汉以后分设掖庭令和永巷令,隶属于少府,魏晋时隶属于光禄勋,南北朝时隶属长秋寺,其首领都是接近皇帝或皇后的近臣。根据北魏宫城永巷的位置,其位于帝后寝殿显阳殿北面,空间不是很大,其主要管理官婢侍使,有可能和掖庭还是分设。而作为掌管宫内后宫贵人采女之事的掖庭,应该拥有更大的空间,而且也应在后宫附近。从唐长安城掖庭位置来看,除了靠近帝后寝宫,还在太仓的南面,主要是为了兼做与宫内生活相关的劳作。由此笔者推测,北魏皇宫的掖庭应也沿用前朝,可能就设置在太仓北面、后宫东面这一空间内。

  (作者:钱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20年第5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韩翰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作者:钱国祥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