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
钱国祥
汉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
汉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区东约15公里伊洛盆地中北部。古代称之为中土、地中、中国。
洛阳盆地北面有天然屏障黄河和太行山,南面可瞻望嵩高之山,西据崤函,东扼虎牢。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可谓山川之秀极也。地处古代早期中国的中部,向周围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
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是构成这里成为“天下之中”或“天下名都”的重要条件。盆地内先后留存下来五座古代都城,汉魏洛阳城处于盆地中最优越的位置。
汉魏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城址形制变化
据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皆为都城,为都约540年。城址自周代始建,一直沿用到唐初,使用了约1600年。
该城1954年洛阳发掘队阎文儒先生首先进行地面踏查。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派队考察,已近六十年,获得了城址规模、文化内涵、空间格局等重要收获。
西周时期城址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勘察,早在西周时期(大约公元前9世纪)这里就存在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址,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其位于东汉洛阳城中部,东西长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四里。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就是西周初年周公所建,但由于它是洛阳发现确认的唯一西周城址,地望又与记载周公所制的成周城有关,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东周成周城址
西周末年为避犬戎,周平王东迁洛邑,都王城,此即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至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19年),王子朝在王城作乱,众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敬王至成周城。因该城狭小,不受王都,故绕狄泉扩其城,以居敬王。之后,十代周王皆以成周城为都。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城汉晋大城北墙垣的考察证实了上述记载,城址北部东周夯土是新筑,城址中段东周夯土包砌在西周夯土外侧。
东周时期城圈东西仍为 6里,南北已扩为7里,为南北长方形。此东周成周城的确认与以往发现的东周王城表明,文献所记“两城说”至少东周时属实。且东周成周城不是新筑,而是在西周城基础上向北的增扩。
秦代洛阳城址
秦灭东周,设三川郡治于此,并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记载再次“大其城”,且秦时已有南、北宫。根据考察,吕不韦扩大的洛阳城可能是东周成周城的南部。故秦营建的洛阳城达到东西6里、南北9里规模,即俗称的“九六城”,东汉、曹魏、西晋国都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内城均是以此为基础营建。
西汉洛阳城址
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高祖刘邦居洛阳南宫,本欲定都于此,后因故迁长安,这里为河南郡治。
西汉时期的洛阳城仍然存在着“南北宫”。如《大事记》注《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则自高帝迄于王莽,洛阳南、北宫、武库皆未尝废。”《汉书·高帝纪》:“(六年),帝乃西都雒阳。夏五月,置酒雒阳南宫。”
东汉洛阳城址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幸南宫却非殿,建都洛阳。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起南宫前殿。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起北宫及诸官府。八年(公元65年),北宫成。
东汉洛阳都城延续前朝都城制度和精髓,都城十二门;城门开三道;都城布局“多宫制”、“面朝后市”、“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配置有祭天的南郊和祭地的北郊建筑。尤其都城正门向南直对祭天的南郊,当是曹魏都城正殿、正门等轴线建筑南对祭天圜丘的发端。
东汉洛阳城的宫室格局仍为南宫与北宫并立,二宫之间有复道相连,相去七里。
曹魏、西晋洛阳城址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以曹操营造的建始殿朝群臣。曹魏营修的都城延续东汉,仍为“九六城”,有12座城门,城门开三道。但宫城变化很大,创建太极殿为核心的单一宫城洛阳宫。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初营洛阳宫,造北宫陵云台、嘉福殿、崇华殿。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大治洛阳宫,修昭阳、太极诸殿,于芳林园起景阳山。
曹魏祭天的圜丘设在太极殿南20公里的委粟山。曹魏将祭天的圜丘,北对都城正门宣阳门、宫前大街铜驼街、宫城正殿太极殿,都城由此出现了建筑轴线。
西晋篡魏,沿用曹魏宫城。宫城正门曰阊阖门,正殿曰太极殿,宫前大街铜驼街南对大城宣阳门,街两侧设置左祖右社,宫北有皇家禁苑芳林园(华林园)。
北魏洛阳城址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太和十九年自平城迁都洛阳,重修洛阳宫与太极殿。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冬十一月,行幸委粟山,议定圆丘,仍定在万安山脚下曹魏圜丘所在的委粟山。太和二十年(496年),初营方泽于河阴。
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发畿内夫五万五千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修中轴对称的外郭城。冬十一月改筑圆丘于伊水之阳。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太极殿成,主殿东西102、南北60米;东、西堂各长约48、宽22米。考察显示,太极殿与两侧东西堂均始建于曹魏,北魏、北周均有沿修。
北魏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
北魏内城的格局
内城是在汉晋洛阳都城旧基上重修沿用,城圈南北约九里,东西约六里,墙外环绕有护城河。总面积约9.5平方千米。
北魏内城有城门13座,其中西墙承明门为新辟。城门均为排插柱大过梁式城门,“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城门皆设双阙。内城中主干街道,东西向有4条,南北向有5条,皆正对各城门缺口。
宫城仍沿修居中的曹魏宫城洛阳宫。宫城正门阊阖门前的中轴线大街称为阊阖南街,即魏晋时铜驼街,其与横二道在宫前呈丁字形相交,显然是后世都城皇宫前与重要城市官衙前丁字街布局的雏形。铜驼街两侧有排列整齐的官署和左祖右社,街东侧分别为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宗正寺、太庙、护军府等;街西侧分别为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太社、司州等。皇家大寺永宁寺位于太尉府西侧。拟建的东宫位于宫城东北部,即建春门内大街北侧古翟泉与周王冢附近。宫城以东还有导官署、太仓署、籍田署、典农署、句盾署、司农寺,宫城以西则有武库署、乘黄署、太僕寺等官署。
北魏外郭城的格局
北魏外郭城东西、南北最大距离均达10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规模空前,是中古时期最大都城之一。
记载北魏外郭城有320多个里坊。考察的铜驼街南对祭天的圜丘,北直宫城正门阊阖门、正殿太极殿,等距位于东、西外郭墙的中轴线位置,显然北魏外郭城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规划营建。西郭城中部设置有大市,约占4坊之地,周围里坊皆为工商货殖之民,有通商、达货、调音、乐律、延酤、治觞等诸里。东郭城中部有小市,周围有孝义里、殖货里等。南郭城跨洛河建有洛水浮桥,浮桥南有四通市(即永桥市),周围有安置周边四夷经商居住的四夷馆、四夷里以及白象坊、狮子坊等里坊。西郭城西侧还有东西2里、南北15里的寿丘里,即王公贵戚居住的王子坊。
西外郭城内还发现有西引谷水的人工渠道,称为千金渠,该渠道上水碾磨和水碓等水利机具发达,是都城生活的重要生产设施。该渠道也称“阳渠”,其围绕内城并分流入城,形成整个城市的水系网络。该阳渠在建春门外的东郭城内汇合后宽达百米,形成水运漕渠,附近有停靠天下贡赋之船的码头和储存货物的租场。为了便于通漕,在内城西南还修建有堰洛工程引水济槽,漕渠向东经洛河进入黄河水系,其部分河道也是后世隋唐大运河的前身。
北魏洛阳城创建的三重城圈和坊市制都城格局,是一座新型的国际商贸大都市,对后世隋唐长安和洛阳都城均有很大的影响。
北魏宫城的格局
北魏宫城南北1398、东西660米。是在曹魏始建的洛阳宫基础与格局上重修沿用,总面积约92.3万平方米。南部为朝殿区,北部是寝宫区。宫北有禁苑华林园。
宫城南墙上有2座宫门,西侧是宫城正门阊阖门,东侧为司马门;宫城西墙有4座宫门,分别是西掖门、神虎门、千秋门,北面1门门名不详;宫城东墙上有2座宫门,南面是东掖门,北面不详。此外,太极殿和显阳殿宫院东墙上还分别有云龙门和万岁门。
宫城以南墙司马门内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面以宫城正门阊阖门和正殿太极殿为轴线,南半部设置有三道殿堂式宫门,即阊阖门、止车门、端门,门楼三重;北半部依次是大朝正殿太极殿、皇帝寝殿显阳殿、皇太后与嫔妃居住的后宫西游园等三座宫院。东面以司马门和朝堂为轴线,南半部主要有尚书省、朝堂等外朝区;北半部则是太仓、府库和掖庭等内府官署区。
北魏宫城阊阖门作为宫城正门,门前设置有巨大的双向子母阙,显然是后世隋唐应天门双向三出阙形制的雏形。
结语
汉魏洛阳城作为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其都城形制和格局变化轨迹清晰,发展演变具有延续性和开创性,具有重要承前启后作用。
自东周时期都城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到秦汉时期的多宫形制、都城南门直对祭天的南郊;再到曹魏西晋时期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建中立极”形制,即单一宫城居北居中、宫前出现轴线大街、都城正殿、正门直对祭天的委粟山圜丘;最后发展到北魏时期以太极殿、阊阖门、铜驼街、宣阳门为中轴线,并跨越洛河直对伊水之阳的圜丘,诞生了三重城圈的坊市制都城。
该城开创的都城形制,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早期都城的面貌,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居中”、“中轴对称”的文化传统和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意识,对后世隋唐以后都城宫城正殿居中和规整的中轴线与里坊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面貌也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
来源: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学习强国”通讯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