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钱国祥:汉魏洛阳故城居中宫城制度考

摘要:   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建设历史,是古人留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诸多历史教训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朝代的国都,作为都城将近600年。这个城址的历史更为悠久,自西周始建, ...

  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建设历史,是古人留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诸多历史教训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朝代的国都,作为都城将近600年。这个城址的历史更为悠久,自西周始建,直至唐初,沿用历史长达1600年。

  这个城址是中古时期具有巨大影响力和重要示范作用的核心都邑。尤其以曹魏和北魏王朝为主导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多民族融合,创造了许多新的制度和文化面貌,不仅为隋唐大一统强盛王朝的诞生和沿承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文化面貌影响到更广泛的整个东亚地区。

  我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是一个继承传统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自秦汉时期的多宫形制,如何发展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单一宫城居北居中形制,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和考古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故城考察发现了一座居北居中的单一宫城,考古学者据此基本认定是北魏新修的单一宫城——洛阳宫。由于相关文献记载的混乱,学者们对于单一宫城最早出现的时间也有争论,如著名学者陈寅恪、宿白、王仲殊等先生都曾认为是出现在北魏洛阳城,但也有学者指出北魏洛都是受北魏平城或东晋南朝建康城的影响,更有甚者提出曹魏洛阳城已经是单一宫城形制。总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地点就在汉魏洛阳故城。

  正是在此背景下,自1999年始,相关部门对北魏洛阳宫城遗址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勘察,取得了解决我国古代都城单一宫城形制源头的重要考古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古代都城文化的内涵和演进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考古发现,是2001—2002年发掘确定了北魏宫城南墙的正门——阊阖门遗址,获得了该宫门具体位置、平面形制、建筑结构、始建与沿用时代的相关资料。

  阊阖门是北魏宫城南面的第一道正门,门址位于宫城南墙中段偏西,建筑形制与结构极为独特,具有强烈的礼仪特征。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宫门不坐落在宫城南墙缺口处,而是后坐于宫墙。其二,门址台基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4.4米,上面有40个柱础或础坑组成的建筑柱网,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三个门道的殿堂式宫门,与阊阖门有三重楼的记载相吻合。其三,宫门前方两侧修筑有东、西两座大型夯土阙基,单个阙台29米见方,平面均为一母带二子的曲尺形子母阙式,与《水经注》记载的阊阖门夹建巨阙完全相符,补充了我国古代都城所特有的门阙制度研究的缺环。其四,在史料中,洛阳城宫城正门称为阊阖门,始自曹魏初期新修洛阳宫、明帝改雉门为阊阖门,西晋至北魏均继续沿用此门。通过考古发掘,明确了北魏阊阖门阙均是在曹魏始建的巨大夯土基础上增修沿用,完全证实了北魏阊阖门始自曹魏阊阖门的记载。

  北魏及曹魏宫城阊阖门的发现,标志着单一宫城研究的大门被打开。循此基点向南正对宫城南面的铜驼大街,向北与宫城内最大殿址——太极殿遥遥相对,宫城中一条主要建筑轴线基本确立。由此认识到,曹魏新建的宫城洛阳宫,已经与东汉南北宫分立的格局完全不同,而是在洛阳城北中部重建的一座单一宫城。北魏重建的洛阳宫,明显延续了曹魏创建的单一宫城形制和名称。由此,基本确定了单一宫城在洛阳城出现的时间是在曹魏时期。

  2007—2010年,相关机构又相继发掘了宫城阊阖门正北面的二号和三号宫门遗址。两座门址与阊阖门同处南北一线,规模和形制结构相同,建筑时代也均始于曹魏,从考古层面上确认了曹魏至北魏宫城正殿前方主要建筑轴线上有三道宫门,同时清晰展示了以阊阖门为起点,向中心建筑逐次递进的宫城空间结构。2011年在宫城西南角发掘也有重要收获,即进一步确定了宫城的西界与南界,同时在北魏宫城西墙内侧和下部,分别发现了不晚于曹魏的宫城西墙和汉晋时期的大型河渠。不仅确切证明了北魏宫城是在曹魏宫城基础上重建,还印证了《水经注》等记载的阳渠水系。

  在上述考察基础上,2012年以来又对北魏宫城正殿太极殿遗址全面发掘。主要宫殿位于太极殿宫院北部中间,由居中的主殿和东西两侧的太极东、西堂组成,三殿东西并列,周围则围绕有宫门和廊庑等附属建筑组成的宫院,是一组规模宏大、建筑时代复杂的宫殿建筑群。最重要的是,发掘表明,北魏太极殿及宫院均是在曹魏始建的太极殿及宫院基础上重修与沿用,这也是确定曹魏已经创造了单一宫城形制的最重要实证。

  通过上述考察发掘,对曹魏和北魏以太极殿为核心、阊阖门为起点的宫城居中形制有了比较直观和清晰的认识。单一宫城位于都城北部中间,以居中的正殿太极殿为核心,正殿前方设置三道宫门,而宫门前方南北轴线铜驼大街又直对大城正门宣阳门,显示了我国古代都城真正具有了中轴线的规划思想,是一种崭新的“建中立极”都城形制,彰显了统治者皇权居中的治国思想。

  这种“建中立极”单一宫城的都城形制创建于曹魏,显然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军事态势有关,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节俭风气和各种制度变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自曹魏创建以来,对后世都城又影响极为深远,成为诸多都城竞相模仿的典范,显示了非同一般的传承影响力。尤其自曹魏和西晋洛阳城太极殿之后,东晋南朝建康城、北魏平城和洛阳城、西魏长安城、东魏和北齐邺南城、唐长安城、北宋西京洛阳城的正殿也都称为“太极殿”。而且各个都城“居中”的面貌、主要宫殿与城门的名称、建筑格局等,也多有雷同,显示了上述都城制度和建筑格局的明显一致性和发展延续特点。这种状况则是与当时南北方的政权对峙有关,主要矛盾就是南迁建康由中原士族建立的东晋和后续南朝诸政权,与崛起于北方的各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割据政权之间的正统之争,体现了各割据政权“居中”为荣和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的思想,因此所建都城均极力仿制曹魏西晋洛阳都城。

  曹魏始创的“建中立极”单一宫城形制具有强大传承生命力。先进的规划理念改变了以往旧都的弊端和侈靡不合理因素,如精简宫室建筑、单一宫城居中、官署集中设置、路网纵横畅通,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新变化。但新制中仍然保留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继承,如都城十二门、街开三道、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左祖右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凝聚与提升。正是这些诸多先进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历代王朝对“中”的崇尚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不断融合、逐渐壮大、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泉。这一时期之后,隋唐盛世王朝的出现,以及后世古代主要王朝都城的形制和整个东亚地区都城的面貌,均与这种都城制度的创造和发展传承有关。

  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建设历史,是古人留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诸多历史教训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任何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对待古代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认真汲取古人经验和智慧,借古喻今、古为今用,正是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南区考古发掘报告”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3日第1484期)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作者:钱国祥

更多信息...

太极殿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