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钱国祥:东汉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
摘要:东汉洛阳城在东周、秦、西汉洛阳城基础上营建而成,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本文结合最新考古与研究资料,对东汉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复原研究,并探讨了城门、城内外道路与门亭、南北两宫对峙的多宫形制以及东西宫与宫殿格局等问题。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光复天下,年号建武元年,幸南宫却非殿,正式在洛阳建都[1]。东汉京师洛阳城,是在东周成周城、秦三川郡治和西汉河南郡治洛阳城基础上营建而成,但由于被后世曹魏、西晋及北魏等朝代多次重建叠压与扰乱破坏,所以其形制布局和宫室面貌现已难以究明。近年来随着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勘察获得持续进展,因此结合史料对东汉都城进一步复原研究非常必要。
一、东汉都城的规模、城门与街道
据文献记载,东汉洛阳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2]。考察的东汉大城平面呈不规则南北向长方形,西垣残长3700米,北垣全长2800米,东垣残长3895米,南垣被洛河冲毁,以东西垣南段之间距离2460米测算,整个大城周长约12.90千米,正合汉晋时三十里。(图一)
在城垣外面围绕有大型的护城壕,壕宽18~40米,深4~10余米。根据《水经注》等记载,围绕和贯穿洛阳城(周代称成周城)的河渠称为“阳渠”,传为周公所制。该河渠是人工渠道,从洛阳盆地西面引自然河流谷水之水,注入洛阳城内的城市水系工程。此外,东汉还在都城西南部的洛水河道上修建堰坝,即堰洛工程,引来洛水以供给城东的阳渠通漕,为汉晋以后漕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文献记载,东汉都城有城门12座,结合考古资料,12座城门位置和门名基本可以确定[3]。南面4门:正南曰平门(或曰平城门),即正阳之门,与宫连,东曰开阳门,西曰小苑门、次西曰津门。东面3门:南曰耗门(或曰宣平门、望门),中曰中东门,北曰上东门。西面3门:南曰广阳门,中曰雍门,北曰上西门。北面2门:东曰谷门,西曰夏门。其中,东墙最北的上东门(西晋以后称建春门)经过发掘,门址宽30米,进深12.5米,有3个门道,残存有排叉柱础石和础坑,为大排叉柱支撑的大过梁式城门[4]。
据《河南志》记载,东汉洛阳城内有24街,但仅有长寿街、万岁街、土马街、铜驼街和香街等5街有名。另其引《汉官典职》:“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即都城内还有24个都亭,城外还有12个门亭。有芳林亭、奉常亭、广世亭、昌益亭、广莫亭、定阳亭、遮要亭、暴室亭、广阳亭、西明亭、万岁亭、文阳亭、东明亭、视中亭、东因亭、建春亭、止姦亭、德宫亭、东因亭、千秋亭、安众亭、孝敬亭和清明亭等23个都亭的名字,但缺一亭名;另外还记载有津门亭、皋门亭、宣德亭、长寿亭、宣阳亭、凡阳亭、夕阳亭、万寿亭和临平亭等9个门亭的名字[5]。这些街道和都亭、门亭的名称与位置较为复杂,其中万寿亭在城北夏门外,也称夏门亭[6],临平亭在城北原陵的西北部[7];夕阳亭[8]、凡阳亭[9]、广阳亭在城西,应该分别在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外大街出西郭的送别处;津门亭、宣阳亭在城南,大概分别在津门、小苑门外大街临洛河的南郭郊界处;其他则大多都不能具体定位。但根据名称推测,除了前面能够确定与城门有关的津门亭、宣阳亭和广阳亭,与北宫有关的还应该有东明亭、德宫亭、暴室亭和芳林亭等;还有些亭名则与曹魏西晋时的城门或宫门门名相同,但不知如何而来;也有的可能是周边乡野之亭。
据考古勘察,城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各4条,分别正对各座城门,道路宽12~51米;城外在12座城门外各有1条道路,即东郭区和西郭区各3条、南郭区4条、北郭区2条。近年考察发现夏门内大街遗迹,其路沟较深,道路宽24~25米,分3条道,之间有夯土矮墙相隔,矮墙宽和高均约1米,路面上车辙沟槽密集,车轮距1.50~1.60米,出土有“夏门”文字瓦当[10]。
二、东汉南北宫的形制与空间格局
根据记载,东汉洛阳的宫城是继承了秦时就有的南宫和北宫并重的格局。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修建了南宫正殿前殿[11]。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又重修了北宫,起北宫及诸官府,永平八年北宫建成[12]。据《文选·古诗·青青陵上柏》所云:“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此南宫和北宫显然是都城内两个分别独立的宫城,分别具有皇帝朝宫、帝后寝宫和园囿。
据《后汉书》注引蔡质《汉典职仪》曰:“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13]关于南、北宫相距七里且有复道或度道[14],笔者认为是南宫至北宫主要宫殿之间有长达七里的双层廊道。结合《太平御览》载《丹阳记》曰:“汉魏殿观多以复道相通,故洛宫之阁七百余间。”根据考察的汉晋时期廊道每间4.2米计算,700余间合约3000米,汉代一里约420米,长度正合七里。
我们根据文献记载和勘察的最新道路情况,并在之前研究基础上,绘制了新的东汉洛阳南宫和北宫平面复原图。(图二)二宫的规模基本相当,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南宫位于都城南半部,即中东门内大街以南、开阳门内大街以西、小苑门内大街以东、南面紧邻大城南墙;北宫位于都城北半部,中东门内大街以北、夏门内大街以东、谷门内大街以西、北面紧邻大城北墙。近年考察发现了夏门内大街及东侧的汉代宫墙,北宫的西界进一步明确。文献记载南北宫有7座宫掖门[15]。南宫4座:南面1座,即临近平城门的南宫正门,也称宫南阙门[16],应有门阙;东面1座,名苍龙门,也有门阙,也称苍龙阙或东阙,门阙外铸有一对铜翁仲;北面2座,分别名玄武门和北门,玄武门也有门阙,称玄武阙或北阙,与北宫朱雀阙相对,其门阙前也铸有一对铜翁仲。此外,南宫西侧还有白虎阙,但不知是否设门。北宫3座:南面是北宫正门朱雀门,也有门阙,称朱雀阙,与南宫玄武阙相对,故二阙之间也称为南北宫阙下,南北宫之间的架空复道也在二阙之间通过;东面是北宫东门,名东明门;北面是北宫北门,名朔平门。根据记载,东汉的南北宫有朱雀五阙[17],上述南宫的宫南阙门、苍龙阙、玄武阙、白虎阙和北宫的朱雀阙,正好有5座阙观。
在南、北宫之外,北宫东北部还有一个较小的离宫永安宫[18],周回六百九十八丈[19],大约当时的一里余见方。此外,在南宫和北宫中皆有东宫、西宫[20](或称长秋宫)、长乐宫(或称永乐宫)和长信宫等宫。根据记载,它们分别是南、北宫内皇帝朝宫、帝后寝宫、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居住的宫院名称,并不是单独的宫城。整体来看,南宫和北宫的宫殿建筑朝向都是朝南的,但在宫院的前朝后寝与内外朝的功能设置上,东向却是其主要朝向。如南宫和北宫的东面,分别是外朝三公府和宗庙社稷所在。而南、北宫中均有东宫和西宫,位于东面的东宫是皇帝的朝殿宫院,即大朝所在,其临近东面的外朝和庙社,显然是便于皇帝和朝臣们议政与行事方便。位于西面的西宫是帝后的寝殿宫院,即内朝宫院,因属大长秋掌管,也称长秋宫或中宫[21]。而皇太后的宫院称长乐宫[22]或永乐宫[23],皇帝祖母的宫院称长信宫[24],则应在南宫或北宫的北部或西北部,也就是后宫所在。
南宫中的东宫主殿为前殿,显然是大朝会宫殿,前面有端门;前殿后面有玉堂殿,殿前悬挂有一对大铜钟[25],也是皇帝经常坐朝的重要殿堂。南宫中门乐成门[26]内还有乐成殿、灵台殿[27]和云台[28]等殿堂。其中云台是南宫中重要的台阁建筑,大致位于东宫北面靠后的位置,内有广室殿,有高阁四间[29]。据文献记载云台为周代建造,是收藏图书、术籍、珍玩和宝怪所在[30],汉明帝时在殿内绘有开国功臣二十八将的画像[31]。云台殿前也悬挂有一对大铜钟,当也是皇帝阅览术籍或处理政务的殿堂。西宫即长秋宫[32]的主殿为却非殿[33]与和欢殿[34],作为帝后的寝殿宫院,也是内朝或皇太后居内临朝的殿堂,宫院西面临近白虎阙有威兴门,还有西掖庭、朔平署、钩盾署、尚书台、符节台和兰台等宫中官署。长乐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寝殿宫院,即俗称的后宫,应在西宫的北面,也称永乐宫,正门嘉德门,东侧有九龙门,门内主殿为嘉德殿[35]。此外,兰台石室是南宫中贮藏图籍典册和著述修史之所[36],章帝以后典籍和撰修地点均迁往东观。东观也是南宫中贮藏典籍档案和校定著述的台观,上有高阁十二间[37],下围有廊房,因其“前望云台,后匝德阳”[38],推测位置应该在南宫北部、云台的北面,著名的《东观汉记》即成书于此。南宫的禁苑称为小苑,位于南宫的西南部,其邻近大城小苑门,门内有宣阳冰室[39],小苑南门名平君门[40]。此外,南宫中还有铜马殿、敬法殿、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竹殿[41]、宣室殿[42]和千秋万岁殿[43]等殿堂。
北宫宫院的南面有应门[44],东面为云龙门,西面是神虎门[45]。崇德殿和德阳殿分别是北宫中的东宫和西宫正殿,即崇德殿在东,德阳殿在西,相去五十步[46]。东宫作为朝殿宫院,主殿崇德殿南面有章台殿和章台门[47];记载金商门在神虎门内[48],门内有崇德署[49],显然崇德署应在崇德殿附近,由薛综注《东京赋》可知“金商,西门名也”,推测金商门应为东宫崇德殿宫院的西门。西宫是帝后寝宫,故其主殿德阳殿也称是在北宫掖庭中[50],前有端门[51];文献载德阳殿在崇贤门内,而崇贤门又在云龙门内[52],薛综注“崇贤,东门名也”,据此推测崇贤门应是西宫德阳殿宫院的东门;德阳殿两侧有西閣和东閣,即南北向的廊道,而西閣与临近的黄门北寺曾发生火灾,大火延及广义门和神虎门[53],显然广义门可能是宫院西閣上的宫门,与北宫西门神虎门也很近。德阳殿南面有前殿章德殿[54],后面有宣明殿[55],还有温明殿、寿安殿[56]。德阳殿作为北宫中殿之至尊者,东西三十七丈,合今一百多米,可容万人,建成时汉明帝曾在此召集百官举行宴饗大会[57]。北宫中还有含德殿、天禄殿、温饬殿、迎春殿、永宁殿和崇政殿等殿堂[58]。德阳殿宫院的西北部,也有皇太后居住的宫院永乐宫[59],宫院北部有濯龙园和濯龙池,汉明帝马皇后在园中置有织室,而汉桓帝也曾在濯龙园宫设置祠堂祭祀黄老,故此园也称濯龙宫[60]。北宫东北部有禁苑芳林园[61],园内有天泉池,也称天渊池[62]。北宫的东部有东掖庭、永巷署、钩盾署、尚书台等官署,西北部有朔平署[63]。
三、东汉都城的外朝官府、礼制建筑、里坊与市场、园囿
东汉洛阳都城的最重要官府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建造于开阳门内,即南宫东面苍龙阙门以东、大城东门耗门和南门开阳门的内侧[64]。其中司徒府位置最为重要,府内设置有百官朝会殿,国家遇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是天子与丞相们谘决大事的外朝所在。司徒府有东、西府门,因皇帝经常临幸,也筑有阙,其西门阙与南宫的苍龙阙门相对而立,地位显然比太尉府和司空府显赫[65]。由此可知,东汉都城的外朝在南宫的东面。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在洛阳设立宗庙和社稷,宗庙在左,社稷在右,即左祖右社之制,但具体位置不详。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徙立社稷于上东门内[66]。据此推测,东汉的宗庙和社稷,很可能设置在北宫的东面。结合南宫的东面设置有外朝三公府,宫内朝宫居东、寝宫居西,东汉都城的东面朝向显然具有很重要的礼仪性功能。
东汉都城的礼制建筑,除了宗庙与社稷,在郊外还分别设置有南北郊坛、五郊坛、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礼制建筑。祭天的南郊坛位于城南七里,为圆坛八陛[67],大致在今伊河北岸相公庄附近,没有发现遗址。祭地的北郊位于城北1500~2000米处,地势高亢,考察发现有南北长方形的院墙,与记载的城北四里位置相符,祭坛为方坛四陛[68],应在院子中部,但具体形制不明。迎时气的五郊坛,根据《月令章句》记载,坛的方位与五行之数相对应,即“东郊去邑八里,因木数也;南郊七里,因火数也;黄郊去邑五里,以土数也;西郊九里,因金数也;北郊六里,因水数也”[69]。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的位置[70]、规模和形制,经过发掘得到确认,其距离都城南墙约1000米,即城南二至三里之地,自西向东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依次排列[71]。
东汉洛阳都城内、外也设置有里坊和市场。但里坊有名称的较少,记载有步广里、永和里、上商里和延熹里等。步广里在上东门内,翟泉附近[72];永和里位于耗门内司徒府北面,里内有董卓宅院[73];上商里在城外东北部,传为殷顽人所居[74]。东汉洛阳城的市场有3个,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具体在上西门内,即南宫的西北部、北宫的西侧;南市在城南,即平城门外和小苑门外之间的区域,南面临近洛水;马市在城东,即上东门外御道和阳渠的南面[75]。
除了南、北宫内的皇家禁苑,在都城内外还有一些园囿和台观。都城西南隅有称为直里的园囿,钩盾署下设置有直里监管理[76]。城西有平乐苑[77],苑内有台观平乐观,灵帝时曾诏何进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小坛[78]。关于平乐观位置,《河南志》记载在上西门外[79],但郦道元《水经注》则指出:“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即汉雍门)外,独有此台,蔚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80]现白马寺院西南陇海铁路两侧有两座夯土台基,正在雍门外道南,推测即郦氏所指。城西雍门外三里北侧还有汉明帝所立佛寺白马寺,《洛阳伽蓝记》有“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牟子理惑论》“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81]。这是因为北魏时塞雍门,在其北面新开西阳门,故杨衒之所记在西阳门外御道南是北魏时白马寺位置,而东汉时则应是在雍门外北侧。城西广阳门外,还有胡桃宫[82]。城西还有西苑(或西园)和显阳苑,西苑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起,又有西园,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造万金堂于西园[83],但位置不详;而显阳苑极有可能是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诛杀梁冀后[84],在梁冀建于城西阊阖门外三里的园囿处兴建[85]。城东宣平门(即耗门)外有罼圭苑,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营作,有东、西二苑,东苑周长一千五步,内有鱼梁台,西苑周长三千三百步[86],推测在今鱼骨村东西两侧。城南津门外有鸿德苑,汉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置[87],因临洛河,曾被洪水冲坏[88]。城南明堂的南面有雩场[89],是皇帝祈雨的祭祀场所。城西南的洛水北岸,还有鼎中观,传为周成王定鼎处[90]。在洛阳盆地周围,南面广成关所在的广成泽附近还设置有广成苑,位置约在汝州市温泉镇西北部;西侧函谷关附近还有上林苑,在新安县与宜阳县之间,二者均是皇家大型禁苑[91]。此外,城东二十里的偃师还有鸿池,洛水南还有南园,钩盾署分别设置有鸿池丞和南园丞管理[92]。鸿池即今偃师商城遗址东南部的古代池水,《水经注》记载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93]。另《河南志》还记载,汉灵帝光和三年还作有灵琨苑,但位置不明。
注释
(作者:钱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22年第3期)
责编:韩翰
来源丨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