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分享会综述(二):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历程
3月19日14时,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和佛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丝路与敦煌文化艺术分享会”第二期在敦煌学信息中心研讨室进行。本期分享会的主题是“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历程”,分享嘉宾是来自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孙晓峰研究员。分享会通过线下与线上方式同步进行,共吸引近200余名听众参与。
整个分享会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孙晓峰老师将麦积山石窟放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中,具体分析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及其营造的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了麦积山泥塑造像的表现形式、塑造技法、相关题材和艺术特点,突出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对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最后,关于麦积山石窟造像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整个分享会信息量大、图片丰富,系统揭示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发展和流变,为学者后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丝绸之路与麦积山石窟的营建
孙晓峰老师首先分析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及其营造的时代背景。在两汉之际,随着张骞“凿空”西域,漫长的丝绸之路被打通,源于印度的佛教经过中亚,翻越帕米尔高原,又经过新疆,穿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国内陆。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众多石窟寺,如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实际上都是在丝绸之路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一些很关键的节点上出现的文化产物。孙老师将佛教在中国传播方式归纳为三种,即渐进式、跳跃式和辐射式。麦积山石窟主要涉及到上面提到的渐进式和跳跃式两点。一方面,佛教的传播为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奠定了比较好的佛教社会和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麦积山石窟所在地秦州,在历史上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是护卫长安、控制地方割据政权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这无形中使麦积山石窟佛教文化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长安文化圈影响。
麦积山石窟营建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三国以来秦州(今称天水)是氐、羌等胡族重要聚居区,他们对佛教的认可度比较高,氐族和羌族人大量在秦州的聚集为佛教在当时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自西晋以来佛教在秦州的传播为麦积山石窟的营建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基础;三是到了十六国后秦时期,姚兴、姚嵩等后秦统治者推崇佛教对秦州的佛教弘化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四是来自长安佛教的影响。
第二部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泥塑艺术典范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麦积山泥塑造像的表现形式、塑造技法、相关题材和艺术特点,突出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对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
麦积山石窟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到五代、宋、元、明、清1600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凿,其时代特征鲜明,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史,堪称“东方雕塑陈列馆”。孙老师按照时间顺序,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各个时期麦积山石窟比较有特点的泥塑造像作品,并对其造像风格做了深入分析。首先,从造像制作、表现形式和装饰技法方法来看,麦积山石窟现存主要有石胎泥塑、木胎泥塑、草胎泥塑三种形式;其样式主要有圆塑、半圆塑、高浮塑、浅浮塑、影塑和薄肉塑。造像装饰技法主要采用妆彩、贴金、沥粉堆贴、铁丝定型方式。其次,麦积山石窟造像题材时代特征鲜明,最早是三佛与弥勒题材并行,三佛占主流(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弥勒相对较少;从北魏中晚期到西魏、北周阶段,反映法华思想、维摩思想和七佛的造像开始增多。在壁画艺术方面,西方净土和涅槃这两类题材也开始大量出现。
弥勒题材
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深受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上可见秣陀罗艺术(线条细腻、薄衣贴体、背光纹饰复杂)、犍陀罗艺术(波纹发髻)、笈多艺术(服饰轻薄贴体)、中亚及波斯艺术的影响(浅浮雕、联珠纹、建筑形制等);本土文化上主要受中原及南朝造像艺术影响。
秣陀罗艺术的影响
第三部分麦积山造像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于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首先秦州在远古时期就流传着我们所熟悉的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还有大地湾人形彩陶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原始社会史前文化中就有制作雕塑的传统,而麦积山从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大量精美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存在可能与这种地方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另外,这里的泥塑工匠可能是一种家族传承式的,而非流动的。最后,孙老师对麦积山“皇家石窟”说提出了的质疑,认为秦州佛教信众应当是石窟营建的主体。
麦积山因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与佛教结缘,又因毗邻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而深受其影响。中西思想观念和文化艺术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创新,崖面上屹立千年的造像和窟龛内绚丽多彩的壁画充分见证了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堪称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互动问答
提问1:请问三武灭佛对麦积山石窟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孙晓峰: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 , 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影响的灭佛事件,分别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统治时期 , 史称“三武灭佛”。首先是北魏太武帝的灭佛,对麦积山来说影响可能是比较大的,主要涉及到麦积山石窟的开凿问题,这个在学术界的争议一直都比较大。例如早期的74、78窟,究竟是姚秦时期开凿的还是在太武帝灭佛后文成帝复法以后的作品,一直都存在争议。一派认为这就是后秦时期窟龛,另一派则认为是北魏太武帝在长安发动灭佛以后,又重新建的。所以说从客观来讲,北魏太武帝灭佛对麦积山石窟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北周武帝的灭佛对麦积山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发现北周武帝灭佛与北魏太武帝灭佛是有本质区别的。北周宇文邕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灭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寺院经济和国家争夺人口、争夺财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当时麦积山石窟并非此次灭佛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也可能和当时长期驻守秦州的官员有一定关系,他们比较崇信佛法,对麦积山石窟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所以说北周武帝灭佛对麦积山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唐武宗灭佛,原因与北周武帝有点类似,当时麦积山则基本上处在吐蕃政权控制状态,所以说唐武宗灭佛对麦积山石窟影响也不是特别明显。
提问2:请问在您的心目中,麦积山石窟的泥塑的独特性体现在哪?
孙晓峰:个人觉得北朝时期或者说北魏到北周这段时间,他的独特性在于:第一很少受神性的约束,这是最大的一个特征;第二是这个地方相对来说受君权或者地方政权控制和影响不是特别的大。工匠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领悟的很多东西通过塑像反映出来。到了隋唐以后,就开始逐渐衰落,制作塑像基本上有模板参照。
提问3:请问麦积山的造像在您看来是直接吸收了西域技法的影响,还是间接受到经过长安改造之后的造像形式的影响?
孙晓峰:这种技法麦积山本身直接吸收的很少,这是我刚才说到的辐射性。佛教的传播具有跳跃性,首先到中心地区,比方说到长安、洛阳、平城等地,然后在这些地方形成特色以后,再进行反向传播。实际上对麦积山而言,犍陀罗艺术、秣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等都是在到达长安以后反过来影响麦积山的。麦积山石窟并不是直接接受这些技法的影响,这和麦积山当时自身历史地位是有很大关系的。反过来,因为当时南北朝时期的秦州是在割据政权状态下长安下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郡镇,所以经常有些达官显贵在这里驻守,他们会把长安流行的很多东西带到麦积山,这与敦煌的情况是一样的,即在西魏时期,把长安的很多东西带到这里来是一个道理的。
提问4:老师刚刚展示的净土变场面中乐舞人数比较少,而且出现了阙的建筑形制,请问这种构图与莫高窟相比有哪些特点?
孙晓峰:麦积山石窟中的净土变中没有太明确的净土内容,和莫高窟相比,麦积山石窟中的净土变还处于一种把净土思想转变成净土经变图像这样一个初期阶段的形式,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而在敦煌莫高窟已经非常成熟,有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变等等,归纳来说就是麦积山是初级水平,到莫高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