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展览精粹丨青海历史文物展(二)

摘要: 博物馆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会客厅”,体现着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青海历史文物展,是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体系中的核心展览,展览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展览名称:基本陈列《青海历史文物展》展 ...


博物馆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会客厅”,体现着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海历史文物展,是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体系中的核心展览,展览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

展览名称:基本陈列《青海历史文物展》

展览地点:青海省博物馆二楼大厅第二展室





第二部分 汉治河湟






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随着战争发展,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四郡,并在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设置了护羌校尉和在河湟地区设立西平亭等管理机构。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汉宣帝时金城郡西扩至青海河湟地区,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这一时期,青海羌中道成为联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路上丝绸之路。



第 一 单 元

河湟初开 


  公元前111年,汉代名将李息、徐自为领兵征服了先零羌人,随后西汉政府开始在河湟地区迁徙汉人,开置公田,并开始在今西宁市及其附近陆续设立有军事和邮驿性质的西平亭、长宁亭、东亭等,河湟地区开始逐步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名将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等羌得胜后,罢兵屯田于河湟,设 “金城属国”,安置归附羌人。河湟地区正式纳入汉朝郡县体系。

卧式羊形铜灯  汉代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复制品)汉代 

第 二 单 元

西海安定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得西海(青海湖)地区后,为制造“四海归一”的政治升平假象,请设西海郡,加上已有的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设置西海郡后有“四海归一”的征象。西海郡下设环湖五县,并在环湖地区设驿站及烽火台。
  中原王朝势力进入青海后,创立和实行了若干行政管理制度。内地的文化也影响到青海地区,并且与汉帝国的其他区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中原王朝对河湟地区的行政管辖,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但青海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也非常鲜明。

虎符石匮 (复制品) 汉代 

狼噬牛金牌饰  汉代 

木轺车 汉代 

第 三 单 元

羌中道


羌中道指的是与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的东段和西段相连,途径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的通道,汉代因此地属羌人,故名羌中道。羌人作为中国古代生活在西部的古老民族,开拓了东往甘肃,北通河西走廊,西去新疆,南到岷江、白龙江流域的交通道路。在汉代,这些道路中向东经湟水流域进入内地的道路称“湟中道”;西逾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北两岸西行,穿越柴达木盆地进入南疆的道路,史称“羌中道”;它们都发展为青海及西北地区古代交通的干线。羌中道在河西走廊开通以前已存在,《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西行、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就有该道的记载。河西四郡设立后,河西走廊后成为丝绸之路主道,羌中道便成为一条辅道。

波斯银壶(复制品) 汉代 


陶钱范 汉代 

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编辑:蔡银花 审核:王璞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作者:玉门市博物馆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