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出炉!
摘要: 最近随着泉州申遗成功,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我国璀璨的文化遗产上。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跨国系列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自2014年6月22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一直都是我国世界遗产名单上最特别的一个存在。它的背后,不仅是漫漫历史的经年积淀和多国文脉的相互交融,更在现实层面上考验着我们:如何在多国之间建立有效的保护管理协 ...
最近随着泉州申遗成功,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我国璀璨的文化遗产上。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跨国系列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自2014年6月22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一直都是我国世界遗产名单上最特别的一个存在。它的背后,不仅是漫漫历史的经年积淀和多国文脉的相互交融,更在现实层面上考验着我们:如何在多国之间建立有效的保护管理协调机制?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一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2015年到2017年,中、哈、吉三国分别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两次各自的保护状况报告(SOC)。此后,为了形成更加高效统一的协调机制,世界遗产大会委员会多次强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简称IICC-X)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三国工作组秘书处及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其职能,深度参与三国之间的跨国协作及信息处理等工作。2019年,在中、哈、吉三国的共同支持及鼓励下,三国首次联合编制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由IICC-X调研编写完成,并于2020年1月提交至世界遗产中心。IICC-X充分履行三国协调委员会秘书处和信息中心职能,推动并巩固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合作及协调机制。2020年10月,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填报工作也正式启动。这代表着“丝绸之路”系列遗产在申遗成功后将完成其首次定期报告填报工作,同样这也是中国首次完成跨国系列遗产定期报告的填报工作。鉴于三国联合编制保护状况报告的成功经验,三国于2020年委托IICC-X共同填报并提交“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在确认填报工作后,IICC-X迅速成立了工作组,并与哈、吉两国确立联络人,形成了行动计划,最大限度保证三国间填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填报工作前期,IICC-X与“丝绸之路”中国段四省建立了联络机制,收集了国内22个遗产点的基础资料。但由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地是首次参与定期报告的填报工作,容易产生填报信息偏差。随后通过不断与各遗产地的沟通与资料信息的确认,经历三轮定稿,最终阶段性完成了中国段的报告。另一方面,IICC-X分别与哈、吉两国联络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与哈、吉两国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填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与三国确定了各自的报告终稿后,IICC-X持续整合汇总了三国报告,最终于6月底完成最终版的三国报告,也收到了来自哈、吉两国文化部发来的终版报告确认函,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划了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近九个月的工作,通过报告发现在遗产的跨国保护管理工作中,3个国家的33个遗产地保护工作都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恶劣天气等所带来的损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欠缺、资金紧缺所带来的压力。
除此之外,由于三国间不同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制度的不同,协调管理难度很大。“丝绸之路”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遗产点如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都会对遗产整体产生影响。所以如何在三国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合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是需要长期讨论的话题。这一次,三国联合保护状况报告及第三轮定期报告的成功提交,是遗产保护在三国间高效合作机制的又一次展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持续探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也会继续深化加强跨国协调秘书处职能,不断加强三国间的沟通协作,积极开展遗产保护交流对话,及时更新丝路各遗产点的相关信息,让“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