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以实干笃定前行 以奋斗不负韶华——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成果汇报会纪要(三)
1月1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9年度业务成果汇报会继续进行,本日汇报的重点项目分别来自域外考古、商周、隋唐西藏、文物保护等几个方面。
Part 1 域外考古、商周考古
域外考古、商周版块由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丁岩研究员主持。汇报项目有:哈萨克斯坦拉哈特遗址、澄城刘家洼芮国墓地、杨官寨遗址、丰镐遗址、沣西新城曹家寨遗址、沣西新城西马坊制铁遗址、泾阳大寨村墓地。
丁岩
丁岩汇报了拉哈特遗址发掘的新收获。本年度发掘面积980平方米,调查面积5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70件。年代有公元前5~前3世纪的塞人-乌孙时代,公元9~10世纪的突厥时代,晚期可至蒙元时期(13世纪左右)。对伊犁河卡普恰盖水库周围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初步了解了哈萨克斯坦伊犁河中游卡普卡盖水库两岸数量丰富、分布规律的封堆墓葬。本年度考古工作,获取了拉哈特遗址人群的物质遗存,为拉哈特遗址的深入研究积累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
拉哈特遗址远眺(北-南)
拉哈特TG15及一号高台
拉哈特东南墓地出土陶罐
孙战伟
孙战伟做了澄城刘家洼与界子河遗址的工作汇报。2019年度对刘家洼遗址东II区墓地及邻近的居址遗存进行发掘,共发现墓葬44座、车马坑2座、马坑5座。截止目前,已完成2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及其它7座中小墓的发掘。居址遗存实际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共清理各类堆积单位168个。界子河遗址距刘家洼23公里,共发掘8座墓葬,最为特殊的是出土了与石玦相套使用的金耳环,为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发现。此地人群可能是北方“戎狄”,归附于芮国。此次工作表明,芮国是一个等级分明、族群多样、社会结构复杂、物质文化丰富诸侯国,也因此对认识周代社会和政治地理结构亦具有重要意义。
东II区发掘场景
M2棺室
夏培朝
丰镐遗址的新收获由夏培朝汇报。本年度工作主要是对官庄村南西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进行发掘,同时对白家庄东南和花园村西开展考古勘探。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揭露西周夯土基址400多平方米,发现西周灰坑9座、车辙1道、陶排水管道1处,出土较多弧形板瓦、槽形板瓦、筒瓦等建筑用瓦,其中槽形板瓦为丰镐遗址首次发现,填补了西周槽形板瓦的空白。在花园村西发现10多处夯土迹象,其中有4座较大的夯土基址,对研究丰镐遗址的聚落结构、宫室及礼制性建筑的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现场
西周陶排水管道
西周陶瓦
杨磊
杨磊的汇报内容包括沣西新城曹家寨遗址和沣西新城西马坊制铁遗址。为配合储备用地开发,曹家寨遗址发掘墓葬66座、灰坑31座、水井4座及陶窑1座。墓葬多为清代,均为小型墓。出土14块墨书符咒板瓦,多在人骨腰腹部,墨书内容为“安魂定魄”“凶煞远退吉星照临”等镇墓除秽语以及各种道教符箓。这批墓葬为研究西安周边清代葬俗及民间道教信仰提供了资料。
西马坊制铁遗址所在区域遍布铁渣,被称为“蜂屎岭”(当地人称铁渣为“蜂屎”)。为配合沣西新城政府储备用地建设,本年度清理灰坑56座。出土遗物以板瓦、条砖最多,瓷器器形以碗、罐、缸为主,均为残片,另有少量灰陶罐。砺石出土20余件,使用痕迹明显。据当地村民讲述,西马坊村清代晚期制铁规模较大,锻打生产各类铁农具及铁矛。西马坊遗址距离东马坊秦汉遗址仅600余米,清代灰坑内发现的汉代遗物或与东马坊遗址有关。
沣西新城曹家寨遗址发掘区正射影图
墨书符咒板瓦
沣西新城西马坊制铁遗址发掘区正射影像
灰坑内铁渣堆积
于有光
M18 汉代竖穴墓道洞室墓
Y2 全景
于有光对泾阳大寨村墓地的考古收获作了汇报。截止目前,共发掘古墓葬101座、围沟30余条、道路4处、陶窑1座、灰坑4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组)。围沟与汉墓少有打破关系,应为墓葬外的兆沟,说明此地为一处经过规划的大型汉代围沟墓地。该墓地为汉代围沟墓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出土的“大泉五十”钱范、“货布”铸件等铸币遗物为汉代铸币遗存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唐墓M54的发掘为唐代早期壁画墓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现场照片:是江柳 赵巧 项目图文:夏楠 邵晶 冯丹 赵海晨)
(原文标题:【会议纪实】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不负韶华(三) | 2019年务成果汇报会纪要 图文转自:“考古陕西”公众号)责编:荼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