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文物系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 ...

• 讲述文物故事 赓续历史文脉—— “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在浙江省博物馆首发

4月21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主办的“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首发式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举行。在与会者的见证下,“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第一辑五册《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三星堆之谜》《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秘密》《古钱币上的汉字》《铜镜里的动物》与读者见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对这套丛书的策划与出版给予 ...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支持的“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围绕考古学、博物馆学融合发展 ...

• 去博物馆寻“龙”—— 全国百余件龙主题文物亮相中国考古博物馆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的特展“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厅开幕。嘉宾为特展揭幕本次展览以科学考古发掘品为主,共汇集来自23家文博 ...

• “沈阳实验室考古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

6月1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依托“张家窑林场4号辽墓实验室考古项目”,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科技赋能——沈阳实验室考古公众开放日”公众考古活动。此次活动是“新时代 新考古 新风貌——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2季)”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辽宁省首次以实验室考古为主题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据介绍,本次活动不仅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 ...

• 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筹备会议在三门峡市召开

6月6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筹备会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北京、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25家文博单位、高校、研究院所、媒体、文保企业等齐聚三门峡市,共商筹备成立“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大计。本次筹备会议由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会议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仰 ...

• 《中国文物报》入选知网“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评价报告(2024)”名单

12月24日,中国知网主办的“2024年度知网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国文物报》在“历史、地理”(第1位)、“工业技术”(第4位)、“新闻传播、图书情报”(第9位)三个学科领域进入“2024年度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名单。知网发布的《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评价报告》(简称《报告》)从学术文献引用的视角,揭示报纸在学术研究中 ...

• 2024年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开班

6月25日,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班。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武汉大学、哈佛大学等单位相关代表出席开班仪式并和学员们交流座谈。开班合影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的组织下,依托盘龙城遗址,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 ...

• 《“剪”映党史》主题展览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举行

从南湖的小舟到长征的雪山,从抗日战争的硝烟到改革开放的春风,从香港回归的百年期盼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一幅幅形象传神的剪纸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生动写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讲好党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特别策划并推出《“剪”映党史》主题展览,于6月28日 ...

• 宋代考古与文物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为进一步加强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宋辽夏金时期考古与文物研究水平,7月5日至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宋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宋代 ...

• 荐书 | 读懂中华“左祖右社”传统都城理想范式——评《太庙与中轴线古建文化经典》

《太庙与中轴线古建文化经典》编著:贾福林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月前不久,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轴线众多遗产点中,北京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祭祖 ...

• 这个暑期,他们在杨官寨“国际田野考古学校”里感知中国考古

炎热的三伏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西安杨官寨遗址考古队队长杨利平收到一条隔着12小时时差的微信:“回想6月24号,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杨官寨的考古工地上。我还记得当我用手铲刮面时,首次看见土面上出现暗橙色夹砂陶片一角时的激动。在您的指导下,我逐渐理解了我负责的探方内的遗迹现象和层位关系。能来到杨官寨遗址参与暑期发掘,我感到非常荣幸 ...

• “统一多民族国家考古”学术交流会在云南省师宗县召开

8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考古’学术交流会·2024师宗——以西南夷考古为中心”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和高校近50名考古、文博、文保、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师宗,围绕考古学视野下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 ...

• “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加强中法友好交流,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承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于当地时间9月18日上午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迪迪埃·贝奈姆、法国 ...

• 探寻古国文明:第三届红山文化前沿论坛·古国文明召开

10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红山文化前沿论坛——古国文明”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历史学部主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博物馆等单位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 ...

• 考古视野下的四方城

遗址概况四方城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由南北两个相连的台地组成。北台地近方形,东西残长255米,南北残长350米,海拔约224米,面积约89250平方米;南台地呈长方形,东西残长268米,南北残宽145米,海拔212~202米,面积约33860平方米。1973年因湖南省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需要,省州县三级联合考古队在酉水河两岸开展考古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四方城遗址 ...

• “清华简”公布三篇佚文 展现先秦治国智慧——《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冬天的清华园内,一年一度的“清华简”成果发布如约而至!12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举行,集中发布围绕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推出的系列成果。发布会现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发布会为集中成果发布,不仅包含《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四辑整理报告,还涵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 ...

•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2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考古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带来51场学术报告。会议旨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这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值边疆考古工作被赋予新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说,边疆考古要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为 ...

• 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浙江仙居召开

汤遗址是“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课题的重要工作对象之一,今年恰逢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同时也是本课题开展的第二个年头,为纪念下汤遗址的发现与工作历程,进一步推动课题的开展,10月26日,在浙江省仙居县召开了“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 ...

• “旧新石器过渡学术研讨会”与“东亚地区的农业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11月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旧新石器过渡学术研讨会”与“东亚地区的农业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顾万发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张小筑本报讯10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 ...

• “疫”“汛”考验文博人 | 汛情中的坚守与担当

  这个夏天,“天气”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除了疫情外,千变万化的天气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7月23日晚,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更新的一条朋友圈动态引起关注,经过媒体报道后,迅速被刷屏,同时 ...

• 吹响纪念“中国考古百年”集结号 ——考古界齐聚仰韶 共话考古百年

4月18日,来自全国数十家考古科研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三门峡市文物局、渑池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仰韶村遗址与中国考古百年座谈会。  4月18日,恰逢国际古迹遗址日。仰韶村遗址有着“中国 ...

• 第五届新疆北庭学术研讨会暨北庭故城考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10月24日,第五届新疆北庭学术研讨会暨北庭故城考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单位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 放眼世界 考古“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在京召开

  12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的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议在京如期举行。会议旨在全面梳理2019年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赴外开展联合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外国机构在中国开展的涉外考古调查、发掘和合作研究项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中外合作考古工作,不断提升中外合作考古工作水平,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温大严,副巡

• 聚焦夏商时期聚落与环境—“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

8月25日上午,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大学共同主办的“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本次会议以“夏商时期聚落与环境”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博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将通过盘龙城及 ...

• “早期文化交流:路径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甘肃临洮开幕

2019年7月1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洮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早期文化交流:路径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甘肃临洮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福建省博物院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布朗大学、山西大学、武 ...

• “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3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开幕。来自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古物学会等机构的英国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现场 社科院考古所公共考古中心

• 从寻中为美到分子狩猎—社科院考古所高研论坛纪要

2019年1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在考古所综合办公楼八层报告厅举行。社科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宋江宁副研究、汉唐考古研究室刘瑞研究员、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郭物研究员、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张雅军研究员四位学者先后作学术报告,论坛由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主持。考古所科研人员、考古系学生和部分所外同仁参加了此次论坛。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18年度24项重大科研成果 考古所3项成果入选

2019年1月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科研究的“国家队”,每年有数百部专著及其他成果的诞生,在大量的成果中每年选择发布二十多项作为重大科研成果,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学术成果的最前沿。会上公布了2018年度24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社科院考古所共有3项成果入选,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 ...

• 世界那么大,带上手铲去看看—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12月20日-2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议在社科院考古所八层会议室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2016至2018年度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涉外考古调查、发掘和合作研究项目,以及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赴境外考古项目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中外合作考古工作,不断提升中外合作考古工作水平,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 凝聚合力—社科院考古所2017年创新工程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纪要

  2017年12月27日,2017年考古所创新工程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汇报会上,来自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考古杂志社、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以及科研处的各项目负责人依次对创新工程项目2017年度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工作、经费 ...

• 中原论道 挥斥方遒——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考古新发现和新思考纪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小筑  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以全新的研讨形式呈现,13位学者对相关地区的考古新发现进行学术汇报,随后各领域专家进行现场评议和讨论,在最大程度上交流前沿学术信息。    张王庄遗址新发现的学术意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研究员介绍了舞阳张王庄遗址和西平谢老庄遗址的发掘收获。张王庄遗址经过2015、2016两年度的发掘,合计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两年度发掘共发现仰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