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宝张湾东汉三层绿釉陶百戏楼再认识
□尚文彬 魏兴涛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巍峨峻拔、雄伟高大的一种建筑类型,是古代建筑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它们气势如虹、蔚为壮观,有琼楼玉宇之美誉。同时因其飞檐凌空、掩天蔽月,表现了人们登高望远、向往高空的通天欲望,让人产生可上九天揽月之遐想。但木构的古代楼阁不易保存,因此考察考古发现的墓葬随葬品陶楼阁明器便成为研究这一重要建筑类 ...
□尚文彬 魏兴涛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巍峨峻拔、雄伟高大的一种建筑类型,是古代建筑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它们气势如虹、蔚为壮观,有琼楼玉宇之美誉。同时因其飞檐凌空、掩天蔽月,表现了人们登高望远、向往高空的通天欲望,让人产生可上九天揽月之遐想。但木构的古代楼阁不易保存,因此考察考古发现的墓葬随葬品陶楼阁明器便成为研究这一重要建筑类 ...
□顾万发凤雏甲组基址、凤雏三号基址、扶风县庄白村商人微氏家族窖藏以及其他商风格的墓葬、车马坑、甲骨文、亚字形社石的发现,被有些学者认为是证明周原商人长期存在的非常重要的考古学证据。这自然是正确的,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于其中有的材料归属依然存疑,像甲骨文问题等。那么是否还有更为确切的重要证据呢? 我们认为其中的牛尊即是。周原考古队在 ...
□邢凯 郝红星红山文化是我国辽、蒙、冀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其充满想象力的玉器造型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堪称我国玉器发展的头牌。红山文化玉器高度发达,与玉器同样发达的良渚文化南北呼应,熠熠生辉。与良渚文化最具礼仪性质的琮、璧不同,红山文化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是玉雕龙与勾云形玉器。玉雕龙我们在《红山文化玉雕龙赏析》一 ...
□刘青彬嵩山地区地处中原腹心,山多丘广,水网发达,构成了适合古人类生息繁衍的独立地理单元,是仰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学界逐渐认识到这一区域在文化面貌上的独特性,先后提出了 “洛伊区”“郑洛地区”“河洛地区”等多种称谓,以示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嵩山地区历来是各方文化汇聚的交流中 ...
□吴倩 刘彦锋历史上,郑州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和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使得郑州具有 “居天下之中”且不可取代的地理区位优势。围绕中原地区,我国中部自古便形成了绵延不断的豫西、关中东西向与伏牛山、嵩山、太行山东麓南北向十字形的交通要道与文化古道,横向呈一条东起开封及中经郑州、洛阳、三门峡而达西安的长约600 公里的廊道,且自东向西有伊洛河 ...
□阎铁成现代考古学发现认为,中国已有百万年的人类史,1 万年的文化史,5000 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中,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更为杰出,她不仅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全程,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主要成就,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基因,还以博大的胸襟将诞生在各地的不同文明融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荥阳市文物管理中心2018 年6 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荥阳市陇海西路以南,桃贾路以西,槐林村东荥政征 〔2018〕18 号土地配合建设时清理5 座墓葬。(图1)其中,编号为2017ZXHM2(以下简称M2)的唐代墓葬,虽遭扰动,但仍出土部分较为重要的文物。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1 发掘位置示意图一、墓葬形制M2 为土洞墓,平面呈甲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阳师范学院考古与文博系2019 年9—12 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对三门峡市后川村棚改拆迁项目黄河嘉园工地二期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该工地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向川路东约100 米,南邻舒馨苑小区,北距黄河约600 米。(图1)在工地西端发现汉墓M3 ...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西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摘 要:2024年3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对景德镇观音阁窑址选择6处地点分区进行了考古发掘。TG6、TG8两个探沟位于窑址西部、昌江东岸的西区,揭露了一批明代晚期的瓷业作坊遗迹。出土遗物丰富,以青花瓷为主,器型有碗、盘、杯等,纹饰多 ...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三门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三门峡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百年来三门峡地区的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工作也 ...
在我国古代北方有一个时称“大辽”、时号“契丹”的政权,它的创建者契丹发源于以现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广大的农耕和游牧交错地区,先后在辖域内建立了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分治各道 ...
慈善寺与麟溪桥-佛教造像龛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佛教造像龛调查研究报告出版年: 2002-07-01定价: 150装帧: 简裝本ISBN: 9787030106391内容简介慈善寺的石窟冀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周,隋代和唐武周前成为地位显赫的皇家寺院。麟溪桥摩崖造像龛全开凿于盛唐到中唐时期,为民间地方造像。由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日本赴陕西 ...
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卷六“校法四例”,曾将古籍整理的方法,概括为对校(版本校)、本校(本书各部分互校)、他校(与他书校)和理校(据文义校)四例。关于本校,他说: 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缪误。吴缜之《新唐书纠缪》、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用此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 关于他校,说: 他校法 ...
流动性是研究史前狩猎采集者人群的重要概念,流动采食是该人群的生产方式,也是他们最基本的适应策略。宾福德(Lewis R. Binford)认为受所处环境内资源分布的影响,狩猎采集者的流动采食策略可以分为采食者(Forager)和集食者(Collector)两种类型,后者通常以长期性的定居点为轴,在固定的季节或时间前往特定资源获取地,并存储食物以度过食物短缺的时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内容提要:“桓魋石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桓山西麓,京杭运河北岸。该墓属于西汉大型墓葬,为西汉楚王级别专用的大型横穴岩洞墓。墓葬早年被盗,长期开敞,墓葬结构遭受后代扰动严重,随葬品不存。此次调查发现的遗迹有摩崖石刻46 方、亭台建筑基址1 处, ...
深切怀念鲜卑史研究第四个里程碑人物——米文平先生陈凤山(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内蒙古著名鲜卑史研究专家,原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站长米文平先生因病,于2016年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米文平先生的辞世,使我们痛失一位尊敬的老师和考古学与鲜卑史学研究的前辈,是我们内蒙古考古学界特别是呼伦贝尔文博界不可拟补的重大损失。米文平先生出生于 ...
对战国楚地贵族墓葬出土玉器黑色水银沁现象的再认识——以湖南省博物馆藏战国玉器黑色沁为例赵瑞廷1于 平2黄雪寅1湖南省博物馆3(1.首都博物馆 2.北京市文物局 3.湖南省博物馆)黑色水银沁 XRF科技检测 朱砂一、引 文中国古代出土玉器部分存在黑色沁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玉器黑色“水银沁”或“黑漆古”的提法古已有之,清代学者将口口相传的关于玉器“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胡春柏1、3齐溶青2李 强1朱 泓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内蒙古师范大学 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敖包圪台墓地 汉代 人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敖包圪台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其进行了抢救 ...
“万寿白塔”万历三十一年蒙文碑刻汉译及释读长 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寿白塔 蒙文碑刻 都儿令黛庆 林丹汗图一 万寿白塔全景一 、“万寿白塔”的建造及形制“万寿白塔”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西一座城址之内,处于孟克河西岸的台地上。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约240米,夯筑土墙,四角略高,残高2~3.5米。古城 ...
辽上京南发现一座辽代碑刻石艳军(辽上京博物馆)辽代 辽上京 碑刻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南南塔附近小辛庄村陈姓社员家中发现一座辽代碑刻。此碑刻已被当作井石若干年,磨损严重,字迹不清,巴林左旗文化部门立即将碑刻移入文化馆,现收藏于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碑刻高135、宽50、厚50厘米。石质为花岗岩。正面刻字11行,碑刻右下 ...
后唐德妃伊氏墓志铭释考马凤磊(赤峰市博物馆)后唐德妃 墓志铭 五代 契丹 家世2012年在巴林左旗盘羊沟的后唐德妃墓中出土石墓志一盒,①原清理报告中有墓志拓本图片(图一),没有墓志铭抄文。现摘抄标点铭文并略作梳理考释。一、墓志铭抄文大契丹国故后唐德妃伊氏玄堂志并铭 。中散大夫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王晓撰。述夫鸟飞出海,兔走沉山,暑往寒来, ...
石门障寻踪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石门 石门障 稒阳县 五当沟石门障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西汉五原郡下辖16县,其中稒阳县同时为五原郡东都都尉治所,《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稒阳”下注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亦提到石门 ...
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初探张文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青海地区 卡约文化 铜器 动物纹 文化关系一、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的年代与特征已发表的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标本,若从年代角度考虑,大体可区分为两类:年代相对明确的铜器动物纹标本和年代尚难明确的铜器动物纹标本。现将两类铜器动物纹标本分述如下。第一类 年代相对明确的铜器动物纹在卡约文化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内容提要〕 1994—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联合莒州博物馆在日照市马庄遗址清理了一批周代小型墓葬,年代属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主要为鬲、罐、豆、器盖等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原始瓷器。该墓地的发掘为鲁东南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马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发掘简报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新沂市博物馆钓台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钓台村东钓台自然村西北。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钓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早中期房址2座、墓葬2座,汉代沟1条,以及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其中F2平面呈长方形,带有柱洞和基槽;墓葬均为竖穴 ...
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陶器工艺研究陈 醉1霍东峰2朱永刚1(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家子遗址 陶器工艺 高台山文化三家子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村西北一座山丘的北坡之上,西距养畜牧河约700米。该遗址堆积的文化内涵较为单一,属高台山文化晚期遗存,年代约为晚商时期①。三家子遗址中无可复原陶器,均为陶片, ...
吉林白城城四家子城址北城墙发掘简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吉林省考古 城四家子城址 辽金时期 城墙发掘图一 遗址地理位置图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的城四家子城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辽金时期城址(图一)。该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城址周长5748米①,残高3—7米不等,四面墙各有一门,并有角楼和数量、间距不等 ...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庙坡底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卓资县文物管理所卓资县 庙坡底遗址 金元时期庙坡底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庙坡底村北1公里的山间梯田,东南距卓资县城约35公里,西南距呼和浩特市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47"、北纬 41°01'86",海拔1353米(图一)。2014年6月~ ...
和林格尔县下脑亥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 下脑亥遗址 战国—汉时期 唐代 明代图一 下脑亥遗址位置示意图下脑亥遗址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下脑亥村西南部,北部为一条乡村公路,南侧为丰准线铁路(图一)。地形所属为盆地,周围环山。为配合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外西沟至神池南铁路的建设,2012年5月 ...
袁广阔主编,钱益汇、王涛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年的纪念文集,共收录23篇文章,内容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等时段,包括考古学文化、古文字、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等专题研究,还涉及博物馆学、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目 录岁月如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