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市宁城县小塘山遗址出土金属器研究
李明华 连吉林 格日乐图 王瑞梅(1.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小塘山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小塘土沟村南的一处山丘顶部, 2021 年5—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塘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4000 平方米,揭露出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发 ...
李明华 连吉林 格日乐图 王瑞梅(1.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小塘山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小塘土沟村南的一处山丘顶部, 2021 年5—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塘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4000 平方米,揭露出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发 ...
韩风玲(呼和浩特博物院)每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藏品特色和独特的馆藏体系,每块地域都曾在历史上演绎过自己的传奇故事,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独特性正是我们做博物馆展览要特别关注的,并想方设法要展示给观众的。由于考古发现不断增多,文物材料不断积累,使得收藏单位某一时代或门类的文物标本增多,并形成独特优势,如何家村窖藏、法门寺地宫出土的 ...
刘瑞俊 胡 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辽瓷是辽代陶瓷的简称,是辽境内出土的瓷器、釉陶器的总称。辽瓷品种多样、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物化体现,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辽代陶瓷的出土资 ...
吴松岩 赵菲(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翁滚梁墓地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南部的沙尔利格苏木(今为苏力德苏木),原发掘简报判断该墓地为北魏时期①。后在乌审旗郭家梁发现了一座大夏墓——田焽墓(公元420 年)②,张景明先生据此重新审视翁滚梁墓地,通过对墓葬形制以及M6 墓门两侧的浮雕武士壁画的分析,认为翁滚 ...
郑滦明(河北博物院)一1966 年,河北省阳原县高墙公社九沟村第三生产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和陶器,其中少量金器已被卖到宣化银行。省文博部门根据银行提供的信息,对文物出土线索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已出土的部分铜器及其它出土物进行了回收,这批出土文物并未进行全面报道。阳原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位于桑干河北岸西北部,九沟村是阳原县 ...
贾 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齐家文化得名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即瑞典学者安特生提出的“齐家期”①。从发现至今近百年的历史中,人们对于齐家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存在争议,关于齐家文化的来源及形成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探索齐家文化的来源及形成,是伴随着考古材料尤其是西北地区考古材料的发现和公布一步步深入的。 ...
丁升鹏(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于岩画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著作《韩非子》:“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①。此外,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亦记载有“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②。我国近代对于岩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乌审旗文物保护中心一、地理位置及发掘概况2021 年7 月,为配合省道 215 线通史至海则畔(蒙陕界)段公路工程PPP 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乌审旗文物保护中心的配合下,对巴图湾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 座。巴图湾墓群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巴图湾村,西距巴图湾水库约1 公里。1973 年,内 ...
准格尔旗文物馆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鄂尔多斯博物院该城址为20 世纪80 年代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由准格尔旗普查队发现,登记名称为“城圐圙城址”。“圐圙”为蒙古语音译词,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构成,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围起来的地方”。该城位于准格尔旗龙口镇台子梁村旦桥墕社城圐圙圪旦上,北距准格尔旗政府薛家湾镇37 ...
王忻 李宇奇查汗通古(又称察汗通古)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城西北,距县政府驻地10.8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2°23'45.29",东经86°18'58.87"。遗址内主要遗存为东西向排列的两座土质烽燧。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目前两座烽燧保存状况均较差,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针对这一状况,2016年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将这两座烽燧纳 ...
赵永升2012年7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古迹保护中心承担,并与兰州大学文物古迹保护中心合作,对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部分烽燧遗址进行勘查工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在实地勘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分析,并参阅相关文献后,对昌吉州辖区内烽燧遗址的概况、病害类型和病害成因做了初步分析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烽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烽燧遗址概况昌吉回 ...
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 迁西县文物管理所2017 年2 月,迁西县太平寨镇南刘古庄村民发现村北尖子岭发现盗洞,疑似古墓葬被盗。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接讯后,随即派人到现场查看,并收集现场盗出的部分陶片、碎骨和石灰等。为进一步确定其内涵,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联合迁西县文物管理所对其开展考古勘察工作,最终确认该处遗迹主体为隋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热水畜牧农场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与支流黑水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南面黑水河河谷宽阔,两岸南北山地向河谷延伸的坡地较长。2018 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平县博物馆对热水畜牧农场的1 处单纯兴隆洼文化遗址、12 处单纯红山文化遗址、2 处单纯小河沿文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①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图一),遗址周围为连绵的浅山丘陵。聚落主体位于一山坡中部,地势平缓,南、北地势低陷,整体东高西低,东为缓坡, 西侧濒临一条季节性河流。2010 年5—10 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群综合研究”课题的实施,对二道井子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工作,发现 ...
金永田一、引 言辽祖州,坐落于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林场境内。1988年12月3日,国务院将辽祖州及州西五里的辽祖陵以辽陵及奉陵邑的名义,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祖州遗址西北角夯土台基上,至今矗立一座高大的石室(俗称石房子)。不知何故《辽史》却只字未提,这一严重缺失,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为此广大学人不断前来探索求证。其中,日 ...
李鹏珍 孙晓璠 王龙 张群(1.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2.吐鲁番研究院 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体型是对身体形状和组成成分的描述,作为直接反映某一人群形态特征和健康状况的描述性指标以及人类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考古学背景下,探讨人群的体型差异是研究人类体质进化的重要内容。以往学者主要偏重于通过 ...
顾文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壁画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石窟壁画、墓葬壁画和建筑壁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审美等领域的具体反应。同时颜料的使用蕴藏着当时的科技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其 ...
彭善国(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墓内置俑,是文献无载而由考古资料揭示的辽代葬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资料的零散,且一些材质的俑出土时原貌难辨,学界对辽代俑的关注不多。李逸友最早从墓葬制度的角度,讨论了辽代俑的一般情况①;聂定等人对辽代的部分木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②。本稿根据近年来刊布的新资料,对辽代俑的类型、葬俗渊源等问题略述如下 ...
朱雨薇(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鸠杖是将鸠鸟形象嵌套至手杖顶端的柱杖形式,由杖首、杖墩、杖身三部分组成,杖首通常以单只的鸠鸟为饰,材质多为木质和铜质,少有金银质、玉质和陶质,杖身均为木质。从出土的《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可知,鸠杖主要用途并非助步,而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授杖老人拥有政治持权、身份特权、经济持权与法律特权 ...
孙金松 党 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一直以来都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着重要的场地、资源与文脉,其以蜿蜒曲折的身躯见证了黄河两岸近万年的人类史、近五千年的文明史,述说着以黄河为根的文明进程与早期国家起源历程,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有模式。作为中华文明的母 ...
喀喇沁旗文物管理局在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喀喇沁旗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605处,大多分布于锡伯河中下游地区及半支箭河流域。而西河湾子东山遗址则位于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属老哈河流域,是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新发现,2011年公布为喀喇沁旗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地表可见明显的环壕、石墙和石砌房址,采集到陶器、石器等标本。一、地理位置西河湾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虽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时间紧、任务急,然而各项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城咀石城的发掘将“考古中国——河套地区史前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中早期石城的研究又推向一个高潮,结合陕西石峁、寨山石城和山西碧村、白崖沟等一批石城的发掘,河套地区早期中国的北方模 ...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东城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南段进行了主动发掘,清理道路、车辙等遗迹,并解剖了东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0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1971年半坡遗址发掘簡记西安半坡博物馆摘要:正 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是1953年发现的,面积约五万平方米。1954—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曾做过五次发掘,发掘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左右。为了测定半坡遗址的绝对年代,在1971年冬,我们发掘一批碳素断代的标本。我馆在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专题: 考古1971年半坡遗址发掘簡记.pdf ... ...
2002~2005年初,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建工程,我们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局部随工清理,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物和遗迹,特别是首次发现了祭祀遗迹,这对探讨和研究半坡文化的祭祀活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半坡聚落遗址可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陶窑区三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发掘,并未对遗址进行全部揭露。特别是以大围沟环绕的居住区,仅发掘了五分之一的 ...
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建成开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遗址性博物馆。建馆之初,它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的陈列和保护向国内外观众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遗存。鉴于该馆的业务力量较强,省文化文物主管部门于七十年代初开始给该馆下达考古研究任务,主要负责全省古生物、古人类及石器时代考古的野外调查、发掘清 ...
烟台莱阳市鹤山后明代窑址发掘简报 文 / 孙兆锋 盖伟刚 迟永超绘图 / 孙兆锋摄影 /孙兆锋 为配合莱阳山前店至冯格庄的G204支线工程建设,2015年3-4月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公路沿线27公里距离进行全覆盖式勘探,在鹤山后村东北发现一大片红烧土堆积,部分区域红烧土厚达1米,经重点勘探判断此处应为一处古窑址。烟台市博物馆联合莱阳市博物馆对该 ...
阳新县博物馆2024 年 11 月 15 日上午,在阳新县兴国镇施工工地进行勘探时,意外发现一处宋代古井。此次发现引起了阳新县博物馆方面的高度关注,博物馆迅速行动,当即派遣专业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抵达现场后,工作人员秉持科学、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发掘保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收获颇丰,发掘出宋代砖 30余块。这些宋代砖制作工艺精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
导读: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探查石头城址而在清凉山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与勘探工作。南京石头城遗址1998~1999年勘探试掘简报贺云翱 邵磊六朝石头城范围及遥感卫星图在南京城西秦淮河东岸清凉门一带,有一片低山丘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石头山”,现名清凉山(图一)。石头山曾因诸葛亮评价金陵山水形势为“钟山龙蟠,石头虎 ...
鄂 主 城 遗 址 调 查 简 报1983年 大冶县博物馆鄂王故城遗址,位于大冶县城关西南约58公里的西畈公社李阁大队胡彦贵村的岗陇上,以前属鄂城县马踏乡。城址北距高河村2公里,东北距大冶县金牛镇8公里,西距成宁县贺胜桥17.5公里,鄂王故城东约80米为高河港,其流源于咸宁县渠首公社,自南而北经鄂王城东,流注梁子湖,从鄂城樊口注入长江。城址以东是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