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程恒/北齐晋阳邺城地区墓室壁画的丧葬主题及其空间营建
摘要 本文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丧葬主题为考察对象,结合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对该地区墓葬如何完成引导灵魂进入死后幻境的叙事构造空间进行论述,同时探究北齐晋阳-邺城地区鲜(卑化汉人贵族阶层如何通过墓室壁画(画像)表达丧葬礼仪中的灵魂归宿相关问题一一墓室作为墓主灵魂的“永宅”还是“藏形”之所?进而分析汉唐之间出现的长斜坡式单室墓在丧 ...
摘要 本文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丧葬主题为考察对象,结合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对该地区墓葬如何完成引导灵魂进入死后幻境的叙事构造空间进行论述,同时探究北齐晋阳-邺城地区鲜(卑化汉人贵族阶层如何通过墓室壁画(画像)表达丧葬礼仪中的灵魂归宿相关问题一一墓室作为墓主灵魂的“永宅”还是“藏形”之所?进而分析汉唐之间出现的长斜坡式单室墓在丧 ...
基本信息: 作者:林巳奈夫著, 广濑熏雄 近藤晴香译,郭永秉润文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3514 内容简介: 第二卷专门讨论商代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纹饰,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对每一种纹饰的研究成果,并搜集相关的拓片和照片,研究青铜器上所 ...
宁夏地区镇墓神俑的艺术造型及演变陈晓桦(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镇墓神俑是古代人们防止魍魉鬼怪对墓主灵魂的侵害,捍卫其祖先及随葬品不受侵扰而安放在墓中的。镇墓神俑包括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等。固原南郊王涝坝村北周宇文猛墓、深沟村北周李贤墓、小马庄唐史道洛墓和南塬唐墓出土的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等较为独特,艺术造 ...
守护石窟:石窟人诉说石窟保护的奉献与情怀 王金华 郭桂香 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这是一部带着泥土清香、人文温度的书。 ·它自带历史的温度,情感细腻。 ·他们常年与大山、荒漠和绝壁相伴, 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不悔。 ·他们把他们的喜怒哀乐, 与历经千年的石窟进行了对话。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 这部厚重的图书计 ...
基本信息:作者:张建林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60443928内容简介: 古格王国作为10—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有影响的地方政权。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 ...
——————————————————————————————全文阅读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作者: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2020年第1期)
《考古》2020年第1期目录
自20世纪90年代起,前辈学者已经注意到延安地区的石窟造像中保存有僧伽造像,首先是罗世平先生提及在富县石泓寺第2窟有僧伽造像。而后,何立群先生说明在石泓寺第2窟有两龛僧伽造像,并对富县阁子头第1窟造像题记中包含的僧伽造像内容予以揭示。2006年,台湾的林锺妏女士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从文献来源、图像内容等方面对石泓寺第2窟后壁右部上端的僧伽造 ...
(按,此为《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三讲《简牍帛书的检索》之改写)除了石刻资料外,出土文献应当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和纸本的典籍和文书。甲骨和金文主要是商周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于商周史方向的研究生,当然要翻阅《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商周甲骨文总集》、《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殷周金文集成释文》、《近出殷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染缬服饰、地毯挂毯等纺织艺术,陶瓷器、青金石、玉石、青铜器、玻璃等器物艺术,音乐和乐器、歌舞和戏剧等综合表演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及宗教艺术等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
手头一部厚实的书稿——《东亚乐舞戏剧关系研究》,此为中央民族大学何琳教授与陕西师范大学黎羌教授的新作。此前,这样的书籍并不多见。书成,黎羌先生致函索序于我,希望我写一点文字,以志我们数十年来通过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而结下的友情。 我和黎羌先生初识于1986年,那年我刚考取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跟随著名西域史专家苏北海(1915—1999)先 ...
《陌生的经验:陈丹青艺术讲稿》第一讲的内容,便是北宋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其中引述卷末蔡京的跋文,未录最后一句。陈丹青的说明是:“以下还有八九个字我弄不懂意思,不录了。”他是一位画家,而且是搞油画的,“不知为不知”,无可厚非。但我查阅了许多画史资料,也未见对这一句的准确解释。其实,这句话才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宋徽宗为什么会 ...
暗物质(Dark Matter)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指宇宙中那些看不到的物质。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事实上是由可见的普通物质与不可见的暗物质共同组成的,而从两种物质所占的比重来看,暗物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成为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体。今天我想把“暗物质”这一概念引入考古学,用它来指那些在古代社会存在或普遍存在,但在今天 ...
青铜器研究铜器研究仍然是商周考古器物研究中最受青睐的。本年度的青铜器研究主要集中在铜器的年代学、器用制度、器物与纹饰的编年、器物的生产与流动等多个方面,显示出研究的多元化倾向。 李伯谦、唐际根等出版了《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年),对中国青铜时代进行了较通俗性的总结和介绍。施劲松与王齐合作出版了《透 ...
外销黄缎地彩绣双头鹰花鸟纹床罩 18世纪末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长286厘米,宽248厘米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东方新航线,自此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海上贸易往来。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以澳门和菲律宾马尼拉为据点与中国开展海贸,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了 ...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博“文物知多少”栏目曾提及一件款型时尚、花纹典雅的绞缬绢衣,此衣陈列于丝路馆展厅,本案例将为您呈现更多绢衣的细节及其背后的修复过程。 1. 文物信息该件绢衣短身,基本呈对襟,两襟下摆处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型宽袖,靠近腋下拼缝处横向打褶。绢衣单层无衬里,袖缘内贴缝绢衬里。衣襟上有红、褐两组系带,用于系结(图1)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遗产地的影响及机遇自去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以来,截至2020年3月11日,中国已经累计确诊新冠肺炎80955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3月10日全球大约已有分布在六大洲超过100个国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截至3月10日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32778例。由此可见此次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之强,传播速度之 ...
乾清宫是明清皇宫中位于内廷的重要宫殿,是明代皇帝的寝宫。到了清代,则变成了皇帝的理政场所,正如我们今天见到的场景:殿中高悬顺治皇帝御笔“正大光明”匾及康熙皇帝的“表正万邦”长联,放置象征皇权的屏风宝座,下设甪端、仙鹤、天球地球仪等等。那么,这座著名的皇帝寝宫为何会变成理政之地?这一功能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对清代宫廷制度又产生过什 ...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5万余件文物,举世罕见。120年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围绕其开展的研究,奠定了敦煌学的基础。史学价值丰富1900年6月22日,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藏经洞出土文物内容极其丰富。从学科上来说,包括了宗教、哲学、历史、语言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天文学、医学、农学、数学等内容,具有百科全 ...
提起鄂尔多斯,人们通常会想起丰富的煤矿和温暖的羊绒衫。殊不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分布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继内蒙古博物院之后第二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走近古老神秘的萨拉乌苏文化,欣赏风格独特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感受多彩的蒙古族民俗风情。 萨拉乌苏蜚声海外 ...
基本信息:作者:王宇信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520349840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的基础上,再增订、补充近十多年来的甲骨学研究成果而成,旨在回顾与总结我国七十年来有关殷商都城遗址遗迹和商周甲骨文的发现发掘、研究探索、承继弘扬,以及甲骨 ...
专辑魏晋南北朝石刻与历史研究作者简介:史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隋唐史、唐代书画鉴藏史、写本书籍史等。 隋唐时代是中日两国文化交往的重要时代,日本全面学习隋唐文化,其中日本来华的求法高僧尤其值得注意。今存日本的大量早期汉籍文献,往往是他们由唐土携回日本的。东来求法诸僧当中,圆仁(794-864)最为著名 ...
2019年度中蒙联合考古简报(二)2019年7月-8月,本年度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队第二批队员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完成了10号墓葬的清理工作。这座墓葬是目前为止该墓地经过发掘的唯一一例保存完好的匈奴贵族墓葬。 M10为甲字形积石墓葬,位于墓地的西部,坐北朝南。墓室和墓道边缘用石块砌出轮廓,总长为13.3米,东侧有1座圆形积石陪葬墓。形制结构与已发掘的M1 ...
(按:此为《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二讲《石刻史料的收集》增补后缩编版)上一讲我们谈的是中国传统的文献,主要是指流传下来的古籍,它们一般的外部形态是刻本,其中也有一些是抄本,不过是古书的稿本或者是从稿本或刻本抄录下来的抄本。这其中也有一些属于传统金石学的著作,不过因为金石材料有自己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增加的石刻材料,更多的是属 ...
编 者 风中的威虏城文/向国忠牧马的王子远去古城的遗址犹存【威虏城遗址简介】威虏城遗址位于金塔县古城乡东南。初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威虏城遗址由内城、外城构成。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400米,城四面开门,有瓮城,墙体夯土版筑。据史料记载,威虏城堡始建于元代,周三里三。明初置威虏卫,辖王子庄全境。明永乐三年(1405年)裁威虏 ...
东汉时期贵霜王朝诸王年表贵霜王年代东汉帝王世系丘就却(Kujula Kadphises)约公元30-80年光武帝、明帝、章帝阎膏珍(Vima Takto)约公元80-110年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威玛·卡德菲赛斯(Vima Kadphises)约公元110-127年安帝、顺帝迦腻色伽一世(Kanishka I)约公元127-152年顺帝、冲帝、质帝、桓帝胡维色伽(Huvishka)约公元152-1
契丹建国以前,实行一种特殊的丧葬方式—先树葬后火葬,即把死者尸体置于深山大树之上,三年之后再收骨火化。《隋书》卷八四《北狄传》载:“其俗颇与靺鞨同……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契丹建国前夕,葬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筑墓入殓逐渐兴盛。建国之后,国家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辽朝丧葬制度也逐 ...
黄果树地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喀斯特地貌、屯堡村寨与滇黔古道王雨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摘 要:黄果树地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界处。以黄果树瀑布群为代表的多种喀斯特地貌类型,构成了该地区壮美的自然景观;同时,区域范围内集中分布着大量古代移民的屯堡和当地土著的村寨,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滇黔古道”等内涵丰富的文 ...
北京是我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大约在十六国时期佛教正式传入北京,至今有1600余年的悠久历史。千百年来,北京佛教随着北京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佛教善信的扶持,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又与北京地方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发生了广泛而深入的交融,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北京地方文化特色,成为北京古代历史文化的 ...
图/Kruisheren酒店 来源:网络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晓萌带你看世界清源专栏在中世纪的欧洲,信徒们怀着赤诚之心建造了大量的教堂、修道院等宗教建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文化的变迁,宗教信仰逐渐淡化,那些曾经高耸的、寄托了无限精神的教堂渐渐被人们所疏远。现今,这些历史建筑大多已被列入保护建筑的范围,因为数量多、体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