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中韩交流的考古学探究
摘要: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
摘要: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远古时代大地湾文化的发祥,到商周时期先秦文化,以及西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与丝绸之路的兴起,奠定了陇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遗留下来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精美的历史文物出土,再现于世人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是综合性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8万多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珍贵文物,藏品
就对西藏和西藏文明的全面了解、对西藏同胞和西藏文化的深切关心、对进行汉藏文化对话之意义的理性自觉和对汉藏文化交流的鼎力推动,作为藏学家的我们中间又有几个能够和作为作家的马丽华相提并论呢?我们中间又有谁的作品能像马丽华的《走过西藏》一样受到如此众多的读者们的喜爱,并产生如此巨大、积极的社会影响呢?——沈卫荣:《我读马丽华》一 第一次看到马丽华的书,是二十年前的事了。1994
“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全五册) 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内藤湖南 等著施小炜、徐静波、李振声 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装帧:32开圆脊精装全五册总价:205元二十年前,尚未翻译村上春树《1Q84》的施小炜,满怀热情策划了“东瀛文人·印象中国”译丛,计划将尚未引起国内重视的大师级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的旅中作品引进国内,包括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内藤湖南、村
考古学是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囊括了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和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关的各种非人工遗存以及这些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取、整理、分析、解释和研究这些资料需要具有专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考古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古代社会和历史【1】。关于考古和博物馆,早在1950年苏秉琦《如何使考古工作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更大的历史使命。这对广大文物工作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文物保护工作重大的利好。 如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 ...
中华文明流传赓续,简牍功不可没。它们见证文脉之昌,记录过往沧桑。作为以西北汉简为馆藏特色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掌门人,张德芳近日在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汉简的独特价值。 竹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和文字载体承担历史重任 问:简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已有几千年的文字传承和文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埃及人用纸草,两河流域用泥版,印度人用贝叶,中国人则用竹木 ...
自20世纪50年代碳十四测定年代技术应用于考古学开始,几十年来,多种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被引入考古学,应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开展的考古学研究被称之为科技考古。夏鼐先生当年在《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中指出,碳-14测定年代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推动全世界的史前考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 ...
基本信息:编著: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572493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7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 ...
基本信息:主编:张文平 袁永明编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51229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阴山山脉一个特殊地区——灰腾梁的考古学著作。其新颖之处在于,它研究的是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一座古城、一块墓地、一处遗址,而是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历史因素共同合成的自成体系、自我完整的地理单元。这令考古学者感兴趣,也令历史地 ...
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吴小红至今记得,在一次中华文明探源项目的学术讨论会上,她作为最后一位发言人公布了良渚测年数据,结果令在场的各方专家吃惊不小。 良渚,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中华文明初始阶段的漫天星斗中,它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实验室主任吴小红(新华社记者屈婷摄) 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有着周长约6000米的城墙,城墙内外有两道防御性的水沟,每面有两座水门。先人们或 ...
从古地图看中国古代的“西域”与“西域观”摘要:宋代至清代中期之前的全国总图中很少详细的表现“西域”地区, 在少量表现了“西域”地区的全国总图以及专门描绘“西域”的区域图中, 主要绘制的是曾经在西域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 而对当时的现实地理情况只给予了极少的关注。清代中期之后, 全国总图中逐渐囊括了对“西域”的描述,与此同时地图中对“西域”的描绘也由“历史”转向了“现实”,这种转变除了清朝长期以来对西
李建宗,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北民族走廊和区域社会研究。在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社会有其重要性,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由于地理特征与历史语境的特殊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河西走廊碎片化的绿洲与绿洲连缀体,绿洲内部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的嵌合性,以及作为丝绸之路不可缺的地段。如果从“国家视角”与“世界贸易体系”的角度关照河西走廊绿洲社会,就会发现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上的意义 ...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摘要:文章在系统研究西夏监军司驻地的前提下,借助《西夏纪事本末》收录的《西夏地形图》所绘制的道路,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所见古城遗址、驿站遗址、烽燧线状排布、古道遗迹以及佛教石窟寺分布走向,提出西夏交通道路的十三条干线。将兴庆府通往黑水城的道路命名为“居延道”;将兴庆府通往夏州、石州、银州,在宋境内经米脂、绥州、义合、吴堡渡黄河,进入汾河谷地,抵宋都开封
基本信息:编著: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564504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3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 ...
淄河又称淄水或淄江,是山东重要河流之一,也被临淄人视为母亲河。淄河既滋润了古齐大地,也孕育了临淄文明。齐国故城临淄位于淄河西侧,因临近淄水而得名。在这片被淄河滋润的古老土地上,孕育出了光耀后世的齐文化,谱写了区域文化的绚丽篇章。 淄水无言,见证了临淄故城的繁华与落寞。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都,临淄曾是列国中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据《战国策》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 ...
先秦时期,齐国的富足与强盛,与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密切相关,齐国重视盐业、强化盐政的政策主张,不仅推动了齐国走向强盛,而且对汉代的盐政也产生深远影响。 最近十多年来,山东北部商周时期盐业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研究齐国盐业发展史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齐国的盐业是如何运作的?在几百年中,齐国盐政体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王青。 盐业考古重点地区 ...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考古学视野下的齐文化研究出现了哪些学术增长点?围绕相关问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延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以临淄齐都故城为中心分布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代考古学在齐文化研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刘延常:考古研究不仅可以发挥传统的证史、补史作用,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最大程度上了解齐国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青铜铸造、冶铁业说明齐国 ...
“甘肃有一个不错的考古工地,你去参加发掘吧。”在2017年秋季学期刚开始的那个月里接到了老师安排的新任务,那时那刻的心情是复杂的,在激动兴奋之余也有忧虑和犹豫。按照以往的惯例,秋季学期业界大咖会开设很多很有吸引力的专业课程,各种重量级的讲座也会接踵而至,这也是看书学习写论文的好时节。可是甘肃、西北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长这么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姑娘,我还没去过大西北呢,很想去那个神秘 ...
作者:许德臣 为全面科学高效开展嘉峪关夯土长城、古建木构城楼的调查、评估、分析及实验研究,并对嘉峪关城楼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及人员培训,有效促进文物保护与科学技术的高度结合,提高文化遗产监测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监测队伍,提升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自主科研能力。根据《嘉峪关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在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工程二期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内 ...
荣新江( 蒋立冬画) 《唐研究》第23卷出版之际,荣新江教授在编后记中说:“我自1995年以來,受唐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罗杰伟先生委托,承担大型学术年刊《唐研究》的编辑工作。二十三年來,可以说恪尽职守,保证了每年按时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23卷,多少为唐研究做出些许贡献。今年夏季,我決定在完成第23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后,辞掉《唐研究》主编一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读书、研究、考察、写作上。”
沃希拜沙漠是如此空旷,如此令人生畏,是天然的防御。任何想要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继而获得进入波斯湾入口的力量都需要渡海而来,而当他们上岸时,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这片茫茫大漠。阿曼便坐落在这片沙漠之中,守护着出海口。坐落在阿拉伯海边的茫茫大漠 本文图均为 Sophie Ibbotson 摄 阿曼的历史便和海岸线上发生过的这些有关进攻和防守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这些战役甚至深入内陆。正因为此,阿曼的
古代匈奴王号“单于”,王后则称“阏氏”,如西汉时王昭君出塞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之后号“宁胡阏氏”,这都是古代史的常识。晚清女诗人薛绍徽跟随她的外交官丈夫陈寿彭出使欧洲,写了一阙词《八宝妆》,其中还将法国拿破仑三世的皇后称作“阏氏”。由于这是对早已失传的古匈奴语的音译,因而都有特殊读音,《现代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等各种工具书都标注“阏氏”当读如焉支,为人所信从。然而,这个读法其实是错的。 最早训
在前面的篇章里,我已经谈到,《燕然山铭》的发现,在文献学上的价值,不在于找到了前所未知的著述,而是目睹了更加原始的版本。这样的“原始版本”,对史学问题的研究,虽然也具有很大价值,但对经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作用要更为关键,其文本的差异也更有特殊意义。 至于这篇铭文对研究东汉时期相关历史问题的作用,前面我已经就其中最主要、或者说是最突出的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阐释,只是特地留下一个与其作者班固个人
《犍陀罗文明史》(孙英刚、何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2月)是国内首部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通史性著作。在作者看来,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就这个话题,浙江大学历史系孙英刚教授谈了他的看法。孙英刚 :您反复说犍陀罗是佛教的飞翔之地,研究犍陀罗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本身和佛教发展的历史脉络。您是怎么
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工程有很多,纽约州北部的伊利运河(Erie Canal)便是其中之一。这条运河连接了哈德逊河畔和伊利湖,全长843千米,沿途经过三十多个船闸,河道宽12米,最初的深度约1.2米,于1825年十月建成,耗资约700万美元(约合现在的1.6亿美元)。从规模和建设难度上看,伊利运河在那些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工程里都不算出众,但它的建成让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白虎参宿与欧亚草原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农业在古代中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由于农业生产授时的原因,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总结非常发达,认识到星宿运行和时间、季节变换的关系,这些知识还同政治思想、宗教礼仪和宇宙观合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学体系。其中以二十八宿、四象最为突出,二十八宿又按四季出现的方位均分为四个天区,各用一“神兽”来称呼,它们是:东方苍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可以订阅哦孙照海、孙彦选编:《民国史地期刊汇编(全六册)》, 2010年7月, 2980元 。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投稿邮箱:lishidilitg@163.com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号:lsdlyjzx轻轻一按即可关注我们的微信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序刘跃进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而史学界又因其上下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同时,丝绸之路又涉及陆路和海路,所以按线路又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别。陆上丝绸之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本书所收论文,涉及的范围很宽
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诞生21项新世界遗产(三)文化遗产介绍(2)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2)1艾哈迈达巴德历史城区(印度)Historic City of Ahmadabad (India)Entrance of Bhadra Fort © AMC带有防御工事的艾哈迈达巴德是由艾哈迈德·沙阿苏丹于15世纪沿萨巴尔马提河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