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丝绸之路上的文物保护修复新探索——记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摘要: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远古时代大地湾文化的发祥,到商周时期先秦文化,以及西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与丝绸之路的兴起,奠定了陇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遗留下来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精美的历史文物出土,再现于世人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是综合性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8万多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珍贵文物,藏品


 贾建威 文博中国

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远古时代大地湾文化的发祥,到商周时期先秦文化,以及西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与丝绸之路的兴起,奠定了陇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遗留下来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精美的历史文物出土,再现于世人面前。

甘肃省博物馆是综合性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8万多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珍贵文物,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何解决文物的各类病害,减缓文物的劣化速度等是不得不面对的若干问题。

过去60多年里,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博物馆之一,在传统文物保护修复和现代文物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潮湿环境下壁画和糟朽漆木器保护研究等技术处于全国前列。1956年,组织专家对陇西仁寿山南宋李泽夫妇合葬墓进行清理保护,1960年设立专业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与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修整室、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工场一起,并称为全国三大文物保护实验室。 自文物保护实验室建立以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陆续开展一系列重要文物保护工作,如:陇西仁寿山南宋李泽夫妇合葬墓清理保护(1956年);秦安杨家沟唐墓出土180余件三彩文物的清理和修复保护(1966年);灵台白草坡西周早期墓葬出土400余件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保护(1971年);嘉峪关五号魏晋壁画墓的搬迁保护(1974年)等数十项在全国都有广泛影响力的文物保护工作。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尤其以潮湿环境下壁画和糟朽漆木器保护研究最具代表,其中:“PS—C加固材料的研究”课题获1989年度文化部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加固保护与霉菌防治研究”成果获国家文物局1996年度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五号墓半地下式复原研究”获1996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二等奖。

近年来,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甘肃省博物馆也大力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甘肃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工作区域比较小,设备落后,已经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因此,2015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规划调整出一栋使用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三层楼作为新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并依据全省博物馆文物特色、馆藏数量等,设立化学实验室,仪器检测分析室,金属、陶瓷、纺织品、壁画和塑像等文物修复室等,力争打造出符合当前文物保护发展需求,且能肩负全省文物保护修复的区域中心。

▲文物修复室工作场景

二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区域联动协作。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遗留有大量汉唐时期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15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建立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工作站的成立意味着甘肃纺织品文物保护有了国内领先技术的支撑,填补了馆内文物保护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建立工作站以来,向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文物局申报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三项,对馆藏现存汉代与唐代部分纺织品进行了保护修复。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青铜器、礼县大堡子山出土春秋时期先秦青铜器以及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西汉铜车马仪仗队等青铜器也极具甘肃地方特色。根据2005年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报告》显示,这些青铜器有72.5%在中度腐蚀以上。2017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建立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旨在通过合作,加强对甘肃地区青铜器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三是精心编写保护修复方案与严格实施保护修复项目。对文物进行本体保护与可预防性保护是文物得以长期保存的关键。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承担着为省内其他文博单位编写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和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方案的工作,编制预防性文物保护方案10余项,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方案30余项,对甘肃省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 文物修复

甘肃省博物馆近年来实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十余项,保护修复全省馆藏文物2000多件,材质涵盖木器、青铜器、陶器、石器、书画、壁画等多类文物。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消亡文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甘肃省全省木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等获得了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的一致认可。

四是推动科研保护成果转化。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加快文物人才队伍的建设,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除了派遣人员参加各类文物保护专项培训班以外,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馆授课,进行实地培训。2011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两期“全国馆藏壁画保护培训班”,期间保护修复壁画26幅,修复后的壁画再现了生机,从库房走向展厅,让壁画的历史与艺术再现于观众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不但收藏有珍贵的民俗文物,还收藏有大量珍稀动植物标本,这类文物富含蛋白质,易受生物菌落与虫害侵扰。自2007年起,甘博采购了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的神经性毒气硫酰氟,在每年春季虫类繁殖期对这类藏品进行熏蒸杀虫工作,有效地防治虫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6年底,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邀请,甘博书画修复专家赵莉赴印度承担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大夫的亲笔题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挽联的修复任务,历经一个月的紧张修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印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此消息,国内和印度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五是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力量。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是文物保护研究未来的努力方向。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近年来发表核心论文多篇,完成省级研究课题近10项。2012年《一种可用于保护纸质文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一种可用于保护纸质文件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克服了经费有限、人员缺乏等困难,通过扬长避短、培养专业研究队伍、合作交流和研究成果转化等方式开拓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之路,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研与实践,拥有了一支实力较强的专业团队,在纺织品、纸质品、彩绘泥塑、青铜器文物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保护、修复及科技鉴定经验,并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及社会教育功能,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大众。

编辑:陈 梅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甘肃省博物馆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