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坎儿井起源之争
坎儿井作为一种水利设施,曾经对新疆经济开发贡献巨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自19世纪末期,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多种观点,争论至今。目前关于其技术起源,主要包括汉代关中井渠说、波斯说、本土自创说;始凿年代方面则有史前说、汉代说、唐代说、明代说、清代说等,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汉代关中井渠说 清末学者陶保廉首倡此说。1891年,他跟随其父新疆巡抚陶模来到新疆。在1897年刊行的《辛卯侍行记》中,他 ...
坎儿井作为一种水利设施,曾经对新疆经济开发贡献巨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自19世纪末期,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多种观点,争论至今。目前关于其技术起源,主要包括汉代关中井渠说、波斯说、本土自创说;始凿年代方面则有史前说、汉代说、唐代说、明代说、清代说等,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汉代关中井渠说 清末学者陶保廉首倡此说。1891年,他跟随其父新疆巡抚陶模来到新疆。在1897年刊行的《辛卯侍行记》中,他 ...
浙江在线8月1日讯(通讯员 蒋天铮 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8月5日,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导葛剑雄,将在浙江图书馆做客人文大讲堂。他带来的题目是:延续还是创新?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之前,葛剑雄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他提出“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的商贸之路,它是中亚、波斯商人往返中国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罗马的商路。中国人自古只有天下观,没有世界观,认为自己处于“天下之中 ...
大航海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双方及其商贸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瓷器贸易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 瓷器、丝绸、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常见的中国外销商品。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推算,18世纪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应在1亿件以上。不仅 ...
胡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陪葬俑,汉魏晋南北朝墓葬中偶有发现,如:湖南衡南县的东汉墓葬中出土过一件青铜胡人牵马俑;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胡俑出自隋唐墓葬,尤其是盛唐墓;宋及以后几乎不再陪葬胡俑。胡俑陪葬品从少有到大量再到几乎不见出土,与沙漠丝绸之路的兴起、繁荣到衰退密切相关。西汉政权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理西域事务,开辟丝绸之路。东汉重视对西域的经营和与中亚欧洲的往来,遣使往大秦(古罗马 ...
《我在亚洲的狗》,让我想起很多往事,也勾起我对斯文·赫定的怀念。喜爱探险,参透生死,偶像崇拜一直离我很远。有趣的是,在探险史中徜徉,看到无数愁肠百结的故事,惊讶一次次历史性的发现,感受坚定的毅力,体察刚健的人格,终于被一个人迷住,此人就是斯文·赫定。从《我的探险生涯》、《游移的湖》,到《丝绸之路》、《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我几乎读遍了斯文·赫定著作的中译本,并与杨镰一道往新疆探寻斯文·赫定建功立业的 ...
编者按:7月初,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拥有量上名列前茅。申遗成功带来喜悦与自豪之余,民众对这两处世界遗产的探知欲愈发强烈。近日,鼓浪屿迎来“暑期热”;而有统计显示可可西里旅游热度更是暴涨两倍以上。与之同时,申遗成功后如何进行保护也成关注焦点。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申遗工作的参与者、历史文化学者以及当地居民,听他们讲述 ...
2017年5月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批准号:12@ZH014)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公布了项目课题组近三年以来,在蒙元帝陵资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主办,“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办。来自中 ...
7月底,考古学家在柬埔寨著名历史遗迹吴哥窟发掘出一尊约2米高、60厘米宽的造像。考古学家表示,这是2011年吴哥窟出土两尊佛像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法新社8月1日报道,据柬埔寨吴哥窟古迹管理机构发言人龙谷沙介绍,该机构及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的专家在7月底的考古行动中发现了这尊埋在地下约40厘米处的造像。 这尊造像为沙石材质,其四肢已经残破,身体上的雕刻和头部依然清晰。考古学家推断,出土造像的位置很可能是1 ...
图片来源:Omer Saleem印度河文明可能比我们此前想象的还要更古老。印度的一群科学家近日使用碳定年技术对动物遗骸以及陶器残片进行了测定,得出的结论是:印度河流域在8000年前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人类聚落,比人们此前认定的还要早2500年左右。这一发现也许会让覆盖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地区的印度河文明的古老程度超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古埃及文明。“我们研究发现,(印度河文明的)这些古迹的历史可以追踪到8000年前,而这一发现 ...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唐长安城建筑与唐诗的审美、文化内涵康震本文发表于《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内容提要: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成为不断充实、拓展长安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正是在承载与拓展的过程中,在与周边文化地理环境、都城建 ...
王尚义先生所著的 《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历史地理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是值得历史地理学者重视的方面。通过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有关这个领域的理论,并非一般的泛泛之谈。所以此书是一本有价值的作品,是值得向历史地理学界推荐的。作者在全书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创建 “历史流域学”的构想,并且统计了近20年以来有关流域问题的论著,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9年中,公开发表的这类论文达13000 ...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可以订阅哦________先生(女士):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界对边疆民族问题,尤其是对“新清史”研究的持续关注,从周边看中国、从汉与非汉民族多元互动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时期的中国,渐为学界重视和推崇。无论是站在社会史的立场,还是从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中国北方边塞地带的人群、生计与社会进程等问题进行研究,都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毋庸讳言,这样的研究既是区域
摘 要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从胃到头,都非常满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屿之声监测团队。一个由文物保护、测绘、信息化领域的专家、遗产管理者、设计师、工程师们,联合鼓浪屿岛民们,一共180余人共同组建的庞大而且强大的工作团队。图/团队部分成员台风来了1国际专家没来,来了台风2016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当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将于9月15日凌晨在厦门市翔安区沿海登陆,这将是1949年以来
杨建华 丝绸之路考古 国外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综合研究评介杨建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容提要:本文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三本主要的欧亚草原历史与考古的综合性著作,克里斯汀的著作涉及的时空范围最为广泛,是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的。作者把各地之间的文化交往看成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重视亚洲本地文化的发展;帕尔辛格的著作主要是亚洲草原,对陶器等器物比较关注,对铁器时代早晚有明确的划分, 并且讨论了考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曾骙日本军舰岛,曾是埋葬二战劳工的地狱。图为二战期间日本强掳中国劳工的部分证据。图为军舰岛。图为韩国电影《军舰岛》的剧照。资料照片 【鸣镝】 【编者按】 7月初,一部名为《军舰岛的真相》的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上连续播放了一周,片中揭露了二战期间日本强征劳工在军舰岛上进行奴隶劳动的真相。7月26日,一部名为《军舰岛》的韩国电影上映,日本强征劳工的罪恶历史再一次摆到了 ...
帕拉格·康纳,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混合现实研究所所长,风靡TED的主讲人。 中国的"一带一路"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洲际基础设施投资倡议。它被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沙·W·小弗里曼称为一项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国家战略。 全球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在其新书《超级版图》中不仅回答了,为何"一带一路"完胜"亚洲再平衡",他还告诉我们,中国的"一带一路 . ...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丝路沿线国家发展贸易的枢纽。丝绸之路不仅在历史上为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它将再次以新的纽带带动沿线国家经济互动,开辟新的经济引擎。在这新一轮的变革中,西安当有何作为?我们采访了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市文联原副主席商子雍先生。西安要珍视所拥有的历史文化积淀记 ...
杭侃学习时报宿白,字季庚。1922年8月3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4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室,兼教研室副主任。1979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首任系主任,兼北京大学学术委员,同年担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83年任美国洛杉矶大学客座教授,讲授中国佛教考古学。2000年出任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著 ...
开栏的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为此,光明智库、光明网 联合邀请相关智库专家,录制“‘一带一路’光明谈” 系列视频访谈,侧重从文化视角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解读。访谈文章和视频将在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等持续推出,并在光明日报《智库》版开辟同题专栏,摘录精华观点。具体实施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光明网理论部 负责。【“一带一路”光明谈⑩】“一带一路”上的文物:从 ...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陈振濂帛画《夔凤人物图》 由丝绸、丝缂沿革史,想到了中国古代书画史上几件著名的“帛画”“帛书”。以丝帛作画,是比在岩壁上、在陶罐上作画更考究、更奢华的选择。中国绘画史上,曾经有专家持从“岩画时代”走向“帛画时代”的观点。但实际上若论帛画之有“时代”,或许过于夸张了些。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看看帛画描绘的瑰丽世界 帛画的材料是丝绸。汉代以前,当时将绸字写成“由”,称呼 ...
刘连香澎湃新闻:您的学科背景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为什么后来的研究方向为石刻学?刘连香:这要从我最初的工作单位说起。我本科毕业之后就职于洛阳古代艺术馆,即洛阳关林,该馆的文物收藏只有石刻,所以最初只能被迫以馆藏石刻为基础进行研究。然而我对石刻日久生情,石刻便成为自己后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澎湃新闻:为什么关林这座明神宗时期修建的“关帝庙”竟会有如此丰富的古代石刻遗珍?刘连香:关林的石刻来源比较复杂,它的 ...
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巴哈伊花园(Bahai Gardens),被称作空中花园,是一个年轻宗教的圣地,宗教和建筑的历史都不长,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8年把以色列海法市的巴哈伊圣地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评价其不仅具有普世的精神价值,在建筑风格和设计上也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巴哈伊花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巴哈欧拉于1891年亲选此处作为 ...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记者 李龙飞有这样一位俄罗斯女性,几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唐代历史、敦煌学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她参与了俄罗斯科学院组织的俄文10卷本巨著《中国通史》的编写,并被中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为外籍讲座教授。 这位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便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伊琳娜·波波娃。 7月11日正值西安酷暑,但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的树荫下,依然有几分 ...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范学辉作者简介:范学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收录一件被编者定名为《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的汉文文书图版,①并附有俄罗斯学者孟列夫对该文书所作的简单考释,在判断其为“西夏写本”与介绍文书样式之外,主要是汇总了文书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和军兵种名。②2006年,杨浣刊布《黑城〈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考释》一文,③订正了孟列夫“西夏写本”说等重大失误,将 ...
基本信息:作者:夏鼐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509787083内容简介: 《夏鼐文集》共五册,是全面反映夏鼐先生毕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套集子,收录了夏鼐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共213篇200万余字,文章来源于夏鼐先生发表于各时期的文章、课堂讲义及其家属提供的自存手稿,其中部分文章是首 ...
巫新华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一、火坛中卵石数目的发现 2013~2014年,我们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亚欧大陆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明火入葬火坛。我们从其中相对完整的9件木火坛中分别发现了14、15、8、10、8、46(白、黑各23)、14、1、27枚卵石并在1件陶制火坛中发现了10枚卵石。(图一、图二)。图一 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的木火坛图二 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的陶火坛 在对火坛中的卵石进行分 ...
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包括11个点段,全长110公里,总体上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完整性。大部分河道基本维持了当初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显露。水环境方面主要存在污染风险控制不足、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低下、水体自净能力差和水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等问题。防洪防灾方面主要存在主体设施不达标、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外河钱塘江、太湖水位较高,以及排涝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导致大运河防洪防灾压力较大。 ...
孟宪实 丝绸之路开启了早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贯穿欧亚大陆的通道就是丝绸之路,它是当时联结人类主要文明体系的桥梁,也是文化成果交流的最重要通途。丝绸之路的意义,正在于它是早期世界一体化的实现渠道。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早期人类的一体化。 对中国而言,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世界联结在一起,从此中国成了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开始有机会贡献于整个人类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也有机会接触世界,分享世界各地的文明成果 ...
亚心网讯(文/记者 闫小芳 图/记者 吕伊晗)7月19日,2017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新疆)践行之旅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维泰大厦举行,来自疆内外的近300名专家、学者、设计师以及企业家前来参加。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波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定位与推进策略》主题演讲,他从优势条件、规划架构、推进策略、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内容阐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将会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积淀。从优势 ...
亚心网讯(文/记者 闫小芳 图/记者 吕伊晗)7月19日,2017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新疆)践行之旅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维泰大厦举行,来自疆内外的近300名专家、学者、设计师以及企业家前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表《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主题演讲,他从动物崇拜下的丝路文化以及收复新疆、丝路的天山情怀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巫新华介绍,龙文化是动物崇拜,它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