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安阳石窟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实录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安阳市文物局、龙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安阳石窟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于11月28日在河南安阳召开。本次研讨会是2019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的同期学术活动,邀请了来自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博物院、青州市博物馆、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石窟寺考古新收获、石窟寺保护及 ...

• 纪要 | 哈立德·阿纳尼:埃及考古与近期项目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埃及古物部部长哈立德·阿纳尼博士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行题为《埃及考古与近期项目》的讲座。讲座由张海副院长主持,考古文博学院书记、院长雷兴山教授向哈立德部长致欢迎词并赠送礼物,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的诸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之后,哈立德部长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哈立德部长在讲座中介绍目前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340支考古队在埃及各地区

• 回顾 | 第九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功举办

第九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于11月23、24日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得到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资助。本次论坛共有9家京内高校与科研院所、9家京外高校共计18家单位参与,52名研究生发言。11月23日上午8:30,会议准时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曹芳芳作为主持人欢迎各位嘉宾与同学的到来,并向大家一一介

•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在行动

丝绸之路是目前全世界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做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意义重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彰显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物局经协商一致,联合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联盟是由丝路沿线省(区)文物局及直属

• 安徽阜南迎水寺遗址发现龙山到西周遗存——系夏商之际遗存在淮河流域北部地区的首次发现

  迎水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大桥村大桥集,紧邻润河的支流沿岸。遗址为平面近圆形的台墩,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为配合305省道拓宽工程的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阜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8年3月至7月,对被工程占压的遗址西侧部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并结合遗址现场实际情况,拟定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布设5×10米探方8个,实际发掘面积约

• 徐阳墓地: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戎人遗存

  放置有铜编钟、铜鼎等随葬品的徐阳墓地贵族墓  陆浑水库、陆浑村、陆浑岭、陆浑关、陆浑山……在咱洛阳,带“陆浑”二字的地名可真不少。但要说史书中记载的陆浑戎和这些地点有啥关系,这还要从洛阳新晋“国保”——伊川县徐阳村的徐阳墓地说起。  2013年夏,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盗墓活动猖獗,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徐阳墓地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勘探,令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是,2600年前的陆浑戎墓葬群被找到了,

• 加强西安历史文化研究

  2019年“一带一路”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西安举办。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萧正洪认为,“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研究丝绸之路可以为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提供重要且有益的历史借鉴。西安在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对西安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赵丛苍表示,文化遗产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 ...

• SPACE 2019年建筑文化与社会国际会议

SPACE 2019年建筑文化与社会国际会议(SPA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9 o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Society Conference )时间: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地点:英国 伦敦主办方:SPACE(Studies of Planing and Architecture Consulting Education)规划与建筑研究所会议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8月19日来源:https://www.spacestud

• 河洛地区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明印记。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二十四节气在数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和洛阳有着极深的渊源。  周公“土圭(guī)测景”、河图洛书、洛阳各地独特的民俗民风……它们和大家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有 ...

• 新京报:二里头遗址发掘60周年丨许宏: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

 早期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历史是五千年吗?中国的历史,究竟该从哪里算起?为什么说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为什么说殷墟是中国信史的开端?考古人是干什么的?考古人会怎么看历史?早期王都又是什么样子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新材料的利用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引入,中国历史学开始提速变道,与传统史学相比,在方法和视野上都有了重大改变,获得了若干新结论。如何把专业研究圈子里的新方法、新结论向公众传 ...

• 奉贤博物馆推“雍正文物大展”画册,将展东山魁夷作品

今年春夏,奉贤博物馆新馆开馆展“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吸引了17万观众到馆参观。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20件雍正从政时期的物品,展览虽已结束,但奉贤博物馆日前专门推出了《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展》大型画册,对于缘何选择雍正文物作为奉贤博物馆新馆的开馆展,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这源于奉贤海塘的修筑与奉贤置县都与雍正有关。据悉,奉贤博物馆12月17日还将展出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 ...

• 一座意大利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川博呈现“彩绘地中海”

自古以来,中国与意大利就通过陆上与海上丝路相连相通,并留下了相关的历史记录——文明互鉴的交往成果,在历史上留下了长长的人文印记。11月26日,“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在四川省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了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精美的陶制品和彩绘壁画,反映了帕埃斯图姆从公元前6世纪到3世纪之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西方各个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呈现了2000多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 ...

• 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本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主办,通过展出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讲述地中海岸亚平宁半岛上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关于文化交流、移民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同时期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展览同时呈现 ...

• 【考古札记】陈静:大岩、父子岩遗址——填补桂林多项考古空白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拥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3万多年的人居史。根据对桂林史前文化遗址的调查,桂林市辖行政区一共发现史前遗址169处,成为全国在中心城区发现史前文化遗址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今年10月,桂林又有两处史前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位于临桂区的大岩遗址和位于雁山区的父子岩遗址。近日,通过走访了这两项史前遗址的 ...

• 回首向来萧瑟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以古代都城考古发现研究为例”讲座纪要

  2019年11月23日下午1:30-4:00,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先生,在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二楼西报告厅,做了题为“考古发现与研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以古代都城考古发现研究为例”的讲座。本场讲座系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20讲(考古名家讲坛第十三讲),由文

• 25国文化部长认可教科文组织遗产紧急基金的成就

25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和政要齐聚教科文组织,对遗产紧急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该基金由教科文组织设立,旨在保护因冲突、内乱以及自然和人为灾害而处境危急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Ernesto Ottone R.)说:“遗产紧急基金的设立反映了教科文组织和我们会员国的一个重大关切。紧急情况发生后,当务之急是为受影响的社区和它们的遗产迅速提供帮助,而该基金使我们能够在几天之内便及时 ...

• 2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列为“濒危”

 根据英国《独立报》消息,非营利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20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其中收录了著名古迹以及受政治动荡影响的景点。大多数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自然灾害、暴力冲突和无人保护的影响下,面临巨大威胁。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从史前遗址到标志性古迹,世界上很多文化遗产都面临消失的风险。在秘鲁,库斯科的新机场威胁着马丘比丘的保护。在得克萨斯州,一项重建计划,使得非 ...

• 土耳其首次向中国移交其境内中国文物

  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11月25日在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为向中国移交两件珍贵流失文物举行交接仪式。这是土耳其首次向中国移交土耳其境内的中国文物,是中土两国政府在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框架下,首次成功开展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务实合作,更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继续扩大人文交流的最新成果。  这两件文物多年前由某国公民从中国香港购得,此后她一直生活在土耳其度假胜地穆拉省费特希耶县,并将文物也带到了该地。 ...

•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试运营

  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长江中游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6日建成试运营。  湖北省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现场会26日在荆门屈家岭举办,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试运营。  屈家岭遗址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 ...

• 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134件精美文物首次亮相成都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正式启幕。来自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首次亮相成都,以彩绘形式展现意大利“希腊化”时代历史,呈现2000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平。图为展览现场。 岳依桐 摄图为展览现场。 岳依桐 摄  据悉,此次展览以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城——帕埃斯图姆的地下考古发掘成果为切入点,面向公众展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瑰丽切面。该展览也是四川博 ...

• 四川炉霍发现疑似距今10余万年的手斧

 11月25日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斯木镇俄米村境内发现疑似距今10余万年的打制石器——手斧。发现的疑似手斧。图片来自炉霍融媒体中心  据了解,炉霍地处鲜水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宜居之地。在炉霍境内已先后发现距今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遗址,以及贯穿数千年连绵不绝的石棺墓葬群。调查发掘现场。图片来自炉霍融媒体中心  2019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川西高原进行旧石器 ...

• 记芝加哥大学“横跨欧亚大陆的文学文化”研讨会

曲洋 (哈佛大学南亚学系博士生)2019-11-07 12:44来源:澎湃新闻随着近年来印度学和内亚语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得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历史上中国和整个欧亚大陆文学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为了能够从跨文化的比较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文化如何影响、塑造以及转变整个印度洋沿岸和内亚地区的文学文化,来自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三位学者们筹备、组织了以“横跨欧亚大陆的文学文化”(Literary Culture Across Eurasia) 为主题 ...

• 世遗 | 第八届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圆满落幕

第八届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指导,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团委承办的第八届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于2019年11月17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行。 论坛背景与主题 在党和国家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在保护世界遗产的前提下,帮助世界遗产地居民精准脱贫成为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促进世界

• 河西走廊上的“露天长城博物馆”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作者:林茂森原标题:【溯源甘肃】河西走廊的古长城汉明烽燧山丹遗址修复后的硖口古城过街楼汉明长城山丹段河西走廊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聚落城垣已不能达到保卫整个部落安全的目的,这就迫切需要将聚落城垣连接起来,延伸为各诸侯国共同的城墙,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的长城,便由此应运而生。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对北方强悍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袭扰,秦朝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 ...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来陕宣讲“莫高精神”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11月25日,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受邀来到陕西,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莫高精神”宣讲报告会上,作“永远在路上——莫高人的初心与坚守”主题报告,深情讲述大漠中那些与文物保护有关的人和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牛一兵出席,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吉德主持。“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 ...

• 井上豪:西域壁画中的粉本与使用方法

古代的佛画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日本法隆寺壁画中粉本的使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敦煌壁画等也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可见在佛教美术的世界里粉本的临摹并不一定意味着省力化。本文的研究聚焦西域壁画,思考新疆库车的克孜尔石窟里存在的粉本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意义。古代的佛画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里所说的粉本指的是使 ...

• 被盗数百文物价值近10亿欧元,这或是德国战后最大盗案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25日,德国德累斯顿市警方发布消息称,位于德累斯顿老城区的绿穹珍宝馆发生盗窃事件,失窃的文物与财宝或“价值高达十亿欧元”,德国警方称这或是二战后德国史上最大的盗窃案。德国警方称,小偷闯入了皇家宫殿内历史悠久的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并盗走了价值高达10亿欧元的物品。据报道,小偷在周一凌晨点火导致电源故障和安全警报器故障,之后,绿穹珍宝馆被盗了数百件文物。德国警方称这 ...

• “复旦大学陶瓷考古论坛——两宋(宋金)之际的中国制瓷业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9年11月13至16日,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与慈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承办的“复旦大学陶瓷考古论坛——两宋(宋金)之际的中国制瓷业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慈溪召开。本次论坛是第五届越窑青瓷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考古研究所、内 ...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11月22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考古文博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从历史学、思想史、文献学、古文字学等角度就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成果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的研究整理情况 ...

• 湖南保靖县四方城洞庭墓群考古发掘情况介绍(一)

 一、前言  保靖酉水明珠工程路网建设项目位于保靖县迁陵镇,线路连接保靖县老城区和钟灵山工业园区,是保靖县现代化城市扩容的核心发展轴,对区内道路规划布局起重要决定作用。扩容新区是今后保靖县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项目建成后区内将建成沿酉水的旅游片区,有利于四方城遗址的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该建设项目中的洞庭路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有关,线路K1+220-K2+087.64位于四方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长度867. ...

•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对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指标首次揭示了遗址不同文化层位的形成过程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 ...

• 新展预热 | 这是一封来自地中海的展览邀请函

自古以来,中国与意大利就通过陆上与海上丝路相连相通,并留下了相关的历史记录——文明互鉴的交往成果,在历史上留下了长长的人文印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把握文明互补性,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与“通”,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发展的精神基石。我们试图举例发凡,展现与中国数千年文化中的相似主题,比较希腊与中国文明和谐准则的异同,理解这个世界上人类灵魂最深处的遗存,以及考古缘何能够引发

• 国家文物局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三: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一座墓葬。  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有藏文木简、金银带具、饰品,丝织品、皮革、漆器、绿松石、水晶等  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形制完整的墓园建筑系首次发现,是研究热水墓群高等级墓葬葬制和葬俗的重要材料,是热水墓群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

•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倡议精神,在“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框架下,积极组织开展丝绸之路考古、“一带一路”中外合作考古,系统推进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考古工作。  2019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此次会议聚焦近期我国西部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甘肃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唐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 ...

• [考古日报Vol.310]国家文物局发布四项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四: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为防止吐蕃入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  烽燧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一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遗址。  记载‘计会交牌’制度的木质实物标本,尚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对实证唐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地区对于中央政府文化认同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 ...

• 最完整吐谷浑王族墓葬现身甘肃

墓葬出土墓志一方,上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应妮)记者从22日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第四季)成果工作会上获悉,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现身甘肃。  甘肃天祝县岔山村墓葬经发掘确认为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墓葬由单室砖室墓,由封土、墓道及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墓道内随葬有木构件、墨绘砖块、调色石、木旌旗杆及殉牲(马、 ...

• 四项考古新成果展现古丝绸之路演变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昨日在京举行。会议聚焦近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发现,发布了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等4项考古的最新成果。 其中,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是目前国内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充分展现了吐谷浑王族的丧葬制度和习俗。

•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心”2019工作年会近期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学术大会。学术研讨会涉及“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等主题,并特别召开“中国人物画创作专题研讨会”,本文为“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中的发言摘要。北京画院“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现场北京画院“人物画的传统与变 ...

• 东山魁夷巨制隔扇画将来沪,唐招提寺鉴真文物同时展出

东山魁夷(1908-1999)是一位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风景画家,1971年他应唐招提寺之请为御影堂内的壁龛、拉门绘制了《山云》和《涛声》两幅作品。1976年东山魁夷作为日本文化界代表团的一员访问了中国,之后又连续两次来到中国实地写生,完成了《扬州熏风》、《桂林月宵》、《黄山晓云》的创作。澎湃新闻获悉,今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12月17日,上海博物馆将举办“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展 ...

• 大英博物馆“特洛伊”展中的阿喀琉斯是谁?

11月21日,展览《特洛伊:神话与现实》在大英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300件与特洛伊城相关的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年代跨越3000年,深入探讨特洛伊神话对西方艺术与文学史的影响。其中,英雄阿喀琉斯是特洛伊传说,也是此次特展的主角之一。阿喀琉斯到底是谁?他在特洛伊之战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大英博物馆公众号以此讲述了这位半人半神英雄的故事,从阿喀琉斯出生,到他为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悲痛万分,再到其复仇……阿喀琉斯的父亲 ...

•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长三角名家呈现甲骨文书法篆刻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从《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的首发,到前不久国家博物馆的甲骨文专题文化展,再到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展开,使得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文字持续成为文化焦点。澎湃新闻获悉,11月20日在上海中国书法院新虹艺术馆正式对外展出的“壮哉中华——长三角甲骨文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研讨会”是上海又一次聚焦甲骨文书法。此次展览汇集了长三角地区的书法篆刻 ...

•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东方色彩中的视野与观点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19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近日召开。“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是以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为主题的学术年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发起,今年已是第四届。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中日专家们围绕色彩观念、绘画色彩、服饰色彩、染织色彩、建筑彩绘、戏剧色彩、颜料工艺,以及色彩应用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多视角、多层次的学术研讨。年会现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表示,此次年会主题 ...

• 大同出土历代铜镜:从照容、装饰到艺术品功能的转变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镜历史悠久,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铜镜。从1959 年大同市博物馆建馆以来的 60 年中,通过发掘、收集、民间征集等多种途径,馆藏铜镜已多达 300 余面,时代跨越从战国到明清时期。《镜月澄华——大同市博物馆藏铜镜展》选取大同市博物馆藏历代铜镜一百五十余枚,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展示了不同阶段铜镜的形制、纹饰特点及文化特征。通过对大同地区古代铜镜的整理,以期反映各个时期铜镜的形制特征及其 ...

• 中国人买下的拿破仑王冠金叶将亮相,深圳展两百西方珍宝

2019年是拿破仑诞辰250周年纪念日,一系列纪念活动曾在法国国内展开,两年前国外媒体曾报道拿破仑皇冠上的一枚金叶因被中国买家拍下而传闻极久。澎湃新闻获悉,这一拿破仑加冕时佩戴的王冠上的一片月桂金叶12月22日将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觉醒: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首展中公开展出。此次展览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为起点,覆盖4个世纪、20个国家的近200件西方罕见珍宝,有百余件展品为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

•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竞价历时一小时7分多钟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頫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頫《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頫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頫在元朝要 ...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部署全国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是推进文博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创新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贯彻落实党 ...

• 敦煌研究院赴印度石窟考察队行纪之三

11月21日与22日,敦煌研究院赴印度石窟考察队终于来到久负盛名的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考察队中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到阿旃陀,大家都深深地被其震撼,拿起相机与笔来记录眼前的文化瑰宝。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斯施瓦特邦境内,奥兰加巴德东北106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完成,现存30个洞窟,排列在马蹄形山谷中,其中第9、10、19、26、29窟为支提窟,其它均为僧房窟。阿旃陀石窟雕塑与壁画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佛 ...

• CHINA ROCK 2019第十六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 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18日-21日,CHINA ROCK 2019第十六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分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研讨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作为大会学术年会20个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日本大阪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博物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

• 敦煌研究院与西北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石窟和土遗址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书11月21日上午,敦煌研究院与西北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石窟和土遗址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在敦煌研究院小报告厅举行。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和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宣告双方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约定在遗产价值阐释、保护理论构建、保护技术研发、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等方面密切合作,发挥各自所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创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