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史以来最大的“红楼梦”展:古画、抄本、曹霑故居一一呈现
12月20日,“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期三个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重要的文化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进行了1:1复原,呈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观众还会看到一面由11米的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着《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赋予曹雪芹和《红楼梦》一种别样的感觉。据介绍,这一展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红楼梦》文 ...
12月20日,“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期三个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重要的文化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进行了1:1复原,呈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观众还会看到一面由11米的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着《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赋予曹雪芹和《红楼梦》一种别样的感觉。据介绍,这一展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红楼梦》文 ...
微博@故宫博物院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消息,2019年12月19日10时47分,随着一名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杨姓观众从午门检票入院,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900万人次。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观众总量逐年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开放面积、提升院内展览数量和质量,同时采取“每日8万人次限流”和“全部网络预售门票”等措施,实现旺季平稳、淡季不淡,消除了超大客流的安全隐患,观众参观体验得到改善和提升。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经过五年考古发掘工作,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共发掘面积3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发现遗迹现象270余处,出土文物6700余件。正定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原名净观寺,唐代改名为开元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伟介绍,该考古项目发掘始于2015年,是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大规模 ...
近年来,全国因文物修缮不当造成文物破坏案例时有发生,比如辽宁锥子山“最美野长城被抹平”;部分古代石刻和彩塑经修复后失去古朴神韵……为了促进文物规范合理修缮,减少不当修缮对文物造成的破坏,上海昨天成立了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揭牌仪式上海成立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协会,以建筑师为主体经过近三年筹备,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昨天(12月19日)在第八批全国重 ...
北京头条客户端12月19日消息,国家文物局16日发文称,因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12月15日“2019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拟拍卖疑似出土文物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正式向浙江省文物局发函,要求其尽快对文物拍卖标的进行审核。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北青报记者19日从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处获悉,目前,该处已完成相关文件的起草,即将回函给国家文物局。负责人表示,获悉群 ...
世人都知道敦煌壁画,然而,如果对敦煌壁画的构图、造型等追本溯源,则不能不提到地处西域,有着著名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等石窟壁画艺术的龟兹。12月18日上午,由新疆龟兹研究院、青浦区博物馆、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遗韵五彩龟兹————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展”在青浦区博物馆对外展出,让上海观众足不出“沪”,即可走近西域,在不同视野下了解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感受古今变迁。展览同时按原大比例复 ...
2019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青岛市组织召开了第七届中韩水下考古学术研讨会。来自水下中心、韩国海洋文化财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第七届“中韩论坛”学术研讨会合影 会议代表参观北海基地 4位韩国学者和 6位中国学者作了学术报告。韩国学者介绍了济州新昌里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常平通宝腐蚀化合物清除方法研究、珍岛鸣梁大捷路 ...
“纪念三星堆发现90周年”大会20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召开。90年间,三星堆发掘研究成果迭出,学术界日益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识。 三星伴月 华丽序章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的广汉,古称雒城。清代地方志说,雒城(广汉市)西边有个景点叫三星伴月堆。 1929年春,广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与其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前开挖安装水车的车水坑,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玉石共400余件,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 ...
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所获悉,12月初,南和县河郭乡赵牌村一处工地施工时发现三尊白陶胡人俑,经当地文物部门鉴定,为唐代早期白陶胡人俑。 经鉴定,三尊白陶胡人俑分别为文官俑、武士俑、胡商俑。人物造型丰满,陶质晶莹洁白,图案古朴优美,形象栩栩如生。 文官俑通高52厘米,头包方巾,发髻高耸,留着浓密的连鬓胡须,大眼睛直视前方。身穿开领长袍,长绳束腰,双手捧着上朝笏板。 武士俑通高54厘米,头戴武士披 ...
商代的“国家粮仓”找到了! 18日,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获悉,作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的偃师商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小城的西北部,考古确认了8列23座排列有序的较大的圆形建筑基址,很有可能是囷(qūn)仓遗址。(图片由考古队提供) 01数量多,规模巨大!20余座粮仓有规律分布 18日一大早,记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队队员的带领下,驱车来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透露,考古人员在陕西宁强发掘了5座宋墓。专家表示,陕南地区宋墓发现较少,此次发掘为研究陕南地区两宋之交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器物。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土器物。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高家河宋墓。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据了解,宁强县高家河宋墓位于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镇高家河村。2019年初,当地进行扶贫修路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墓葬。2月至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强县文物 ...
一如往常,到了斯里兰卡曼泰港遗址发掘工地的休息时间,有人拾来一堆干柴,架起锅开始烧水。人们围坐在树荫下,拿出五颜六色的塑料杯分享着醇正的锡兰红茶。通常有人会带来一包饼干,饼干配红茶,再佐以周边满眼的翠绿,让每日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的考古发掘,似乎也“精致”起来。古时候的“海上丝绸之路”离现在有多远?不过向下发掘一尺的距离。今天的“一带一路”距离四川大学普通学生有多近?就在这杯工作休息时的锡兰红茶里了
2019第四届遥感考古年会第二号会议通知2019第四届遥感考古年会——“航空与航天对地观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将于2019年12月20至2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承办,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会议将邀请领域专家学者出席进行学术交流,旨在与业界同仁共同分享最新学术成果、拓展研究领域、促进 ...
应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邀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副理事长姜波于2019年11月29日-12月3日赴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并出席在布哈拉市举行的“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本次大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乌兹别克斯坦古迹遗址理事会和英国伦敦大学共同主办,会议经费赞助源于中国国家文物局给ICOMOS提供的资金援助,ICOMOS和东道主乌兹别克斯
考古快照蒙古索尧胡林一号墓地 索尧胡林一号墓地位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额勒济特苏木。墓地位于索尧胡林山的南坡,根据地表积石形状统计,共有约 90 座墓葬。绝大多数墓葬的地表有石块组成的近圆形石圈,极少数为侧立石板组成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框,其中大多数石圆圈下为匈奴时期墓葬。2019 年 7—8 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系合作,在索尧胡林一号墓地发掘 5座匈奴墓、1 座蒙元
福建 史迹遗迹 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和部门2016年1月13日2016年3月1日有效地方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71号《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代省长 于伟国2016年1月13日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古泉州(刺桐)史 ...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概况为配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跨国系列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活动,为其提供学术支撑,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青海省文物局组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调查。 2019年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在2018年的基础上对海南州境内遗存进行补充调查外,主要完成海东地区的古道及沿线遗迹遗物的考古调查,共涉及8个县区(民和县、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近日召开的“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介绍了西安在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上的一些做法,探讨了大遗址保护区的构想。这次论坛是“北京皇家园林文化节暨第五届北京公园节”的系列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来自八个国家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名园与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之间矛盾与和谐共生的关系。西安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论坛上发言 以下为郑育林局长的发言 ...
来自日本古都奈良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奈良绵绵青山下,古刹林立,处处闪现着昔日大唐的背影。作者曾两次在日本适逢东山魁夷和御影堂隔扇画展,并走访了包括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药师寺在内的日本众多名寺,有感于被日本人称为“精神故乡”的奈良的深厚历史感,写下这些旅途行记。“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去年深秋,我去日 ...
这些天,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大规模集中展出了北朝墓葬壁画的精品之作。这些北朝壁画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因素、外来佛教文化和多种宗教因素有何关联?汉唐烈女图有何发展谱系?北齐墓葬壁画中复合神兽的起源来自何处?山西近年新发现的北朝墓壁画有哪些?近日,汉唐墓葬壁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博单位和高校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及墓葬壁画艺术最新研究进展、学术成 ...
中新网兰州12月15日电 (记者冯志军)学习敦煌知识,进行讲解员培训,并在考核通过的情况下拿到洞窟钥匙,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讲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听……为吸引更多人参与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近日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敦煌文化守望者”,将在2020年夏天守望敦煌40天。据了解,“敦煌文化守望者”每年全球招募10名志愿者,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为期40天驻留。此次第三期的招募活动已于近日开启,将持续至2020 ...
本报记者 杨亮 摄敦煌莫高窟外景 本报记者 陈晨 摄“我想每个人都不能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我们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当时的理想就是刻苦学习、奉献祖国,努力成为国家各行各业需要的人。” ——樊锦诗□ 本报首席记者 王洋国家荣誉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在“敦煌女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看来,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赶 ...
12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小龙 摄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2月17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今天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文化立省文化强省,加强文物保护,挖掘文化潜力,守护好甘肃的“根”和“魂”,努力推 ...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官方获悉,长江源头通天河流域发现一处距今3000年左右洞穴岩画遗迹。 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刻石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岩画既是人类社会早期文化现象,也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文联主席仁青尼玛介绍,该处岩画分布在称多县拉布乡达哇村牧区多处山洞中,是当地发现的第21处岩画点,也是通天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 ...
2019年8月至12月,该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墓葬东一龛。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后墓室清理现场。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墓址所在地距唐长安城遗址约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千米。墓志记载的葬地为“雍州咸阳县”。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空港新城发掘了数量众多的北 ...
主讲人简介:张庆捷先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专家。多年从事汉唐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主持或参加过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出版《北魏史》《太原隋虞弘墓》《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等多部著作,且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荣誉。//丝绸之路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长门赋》中的名句,传说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不甘心被废,花费千金请司马相如所做,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2019年,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港务区三义庄和谢二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发掘区处于新寺遗址范围内,本次考古发掘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收获,发现了两处
唐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 因电视剧《大明宫词》被熟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2019-12-17 10:18:09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通讯员 李明 赵占锐) 2019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咸阳
第二届文化遗产大会暨新时代园林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今天上午在苏州南林饭店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我们将用不同的报道方式——“图片直播”的形式向大家进行现场直播。点击下面的链接您将会看到现场的精彩瞬间。 第二届文化遗产大会暨新时代园林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图片直播地址:http://vphotos.cn/7E1Z长按链接复制后,发到自己微信中直接点链接观看吧 *—* 文章已于修改
12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十方时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凤凰云祥(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并举办发布会暨开展仪式,展览自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3月29日期间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外景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发布会暨开幕式此次大展是基于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成果的综合性展览,通过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的深入融合, ...
莫高窟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樊锦诗简单朴素的一句话,却牵动了在场两百余位听众的心。12月10日,“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在数字展示中心,为敦煌研究院新一代莫高窟人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12月10日,樊锦诗先生为敦煌研究院新一代莫高窟人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我的履历很简单, ...
2019年12月6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59期“敦煌读书班”在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读书班负责人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读书班一以贯之的宗旨,即通过讲座的形式倾听不同意见,欢 ...
12月6日,以“聚焦精品战略 推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数字出版精品专题研讨班在京开班,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展同期举行。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出席研讨班开班仪式、参观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展,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有声读物等95个精品数字出版项目获奖单位代表颁奖。据悉,今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在各级宣传管理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精心组织下,28个省(区 ...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驻阿曼大使馆支持,中国摄影家协会、敦煌研究院、阿曼皇家摄影学会主办,甘肃省摄影家协会、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敦煌文化遗产摄影展”,于阿曼当地时间12月8日17:00在阿曼皇家摄影学会盛大开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前光先生,中国驻阿曼大使李凌冰女士,阿曼摄影家协会主席Ahmed Abdullah AI-Busaidi先生,中国摄影 ...
12月6日,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本届评选出的10位年度获奖人物包括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中国面孔”、传播中华文化的杰出海外代表以及将中华文化传向世界的外国人。其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荣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保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一个出了县城就无人知晓的小村庄,却因2018年的一次考古发现名声大噪——这里曾是芮国晚期的国都。 芮国,一个鲜为人知的小诸侯国,也因为考古发现,揭开了尘封3000年的历史面纱。 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3月1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在“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中,您可以看到一个小诸侯国的历史风貌,聆听那段历史足音。 1.小国之光 芮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 ...
2019年11月24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六朝考古研究所(筹)、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随园六朝考古学术工作坊”第二期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出版社、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16名学者受邀与会,另有30余名研修者参加。工作坊每期邀请八位中青年考古及历史学人对相关研究成果专题汇报,除由评议人对报告内容点评外,与会 ...
2019年11月23-24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研究员吴欣召集的《张骞与他的世界——古代中国与中亚》国际学术研讨会预备会议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该会议系未来两年要举办的一个大型、跨学科的同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预备会议。20名与会学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山西长治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英国雷丁大学、德国阿尔伯特-路 ...
12月12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将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澎湃新闻获悉,这是继2017年在上海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齐壁画之后,北朝墓葬壁画的巅峰之作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据悉,此次展览分为“娄睿墓壁画:鞍马骑游图现惊世华彩”“九原岗墓壁画:多元异彩,北朝时代缩影”“水泉梁墓壁画:古韵新彩,还原地下世界”三大部分,娄睿墓壁画填补了中国艺术史北朝绘画的空白,九原岗墓壁画 ...
西安钟鼓楼夜景 微博@西安发布 资料图新华社西安12月7日消息,记者7日从西安钟鼓楼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西安钟鼓楼将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为吸取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等文化遗存遭遇火灾导致严重损害的教训,考虑到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的影响,西安将对钟鼓楼进行安全大检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
新华社南昌12月8日消息,记者近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队员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在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已清理出73座古墓葬,其中六朝墓葬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专家认为,这一墓群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是我国六朝考古的重大发现,700余件出土遗物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记者了解到,2013年6月,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 ...
2020年是日本最古老的正史《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出云大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澎湃新闻获悉,展览“《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特别展:出云和大和”将于2020年1月15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展览将相关重要文物汇聚一堂,呈现古代日本神话与特点,包括出云大社的盔甲、装饰神社的画作以及从该地区挖出的巨大的石柱。此外,展览将展出从加茂岩仓遗址中挖掘出的30件珍宝,共189件。 这也是20年来首次在东京展出如此众多的作 ...
澎湃新闻获悉,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与之前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同主题专题展览相比,此次展览不仅在内容上增加近200件展品和辅助说明,在展陈上还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观者可清晰地看到展品细节。展品内容上,除了大量增加藏传佛造像,还增加了“中国主要石窟寺示意图”和部分展品说明,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中国古代佛造像”展分 ...
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资料称,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目前,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薄太后陵”大门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 ...
展览内容策划,上博展览部金靖之导览,介绍东山魁夷隔扇画和《东征传绘卷》。(01:52)“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将于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日本重要文化财)等5组该寺珍藏的与鉴真相关的珍贵文物,尤其引人瞩目的则是日本名画家东山魁夷受托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幅巨型隔扇画。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澎湃新闻今天到上博展厅先睹为 ...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今天(12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将展出300余件文物展品。展品中绝大部分来自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考古发现,兼有少量来自陕西韩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出土文物,是两个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首次以最全阵容集中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该展为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反映中国当今最新重大考古发现成果的展览力作。铜簋,陕西刘家洼出土据悉,本次展览共有文物展品300余件,除了少量 ...
继2017年在上博举办“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朝壁画之后,澎湃新闻获悉,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3月12日,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正式对外展出,其看家北朝壁画尽皆亮相,包括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等,首次将北朝墓葬壁画最高水平作品大规模展出,使今人得以一窥1500年前的北朝绘画艺术。展出面积共计210余平方米,其中超过半数的壁画是修复后首次亮相。朔州水泉 ...
明清两代琴学兴盛,紫禁城中同样弦歌不辍。澎湃新闻获悉,为了迎接故宫六百年大寿,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陆续推出许多重头戏展览,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方面面,展现六百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这一系列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底。其中,故宫藏古琴展近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钟粹宫”正式开展,以馆藏唐、宋、元、明、清时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陈 ...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工具之统称,也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实际载体与工具。2019年12月12日至15日,首届“文化传家笔墨文化周”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华严书院举办,其中,让人尤其惊艳的则是一套《明墨集萃》仿古套墨。澎湃新闻获悉,该活动以“文房四宝品鉴展”为主题,邀请到当代笔、墨、纸、砚的代表性制作名家与传承人汇聚上海,不仅将各位传承人精心制作的代表作品陈列 ...
从“川渝石窟背景下的大足学”到“宋代社会历史与川渝地区的宗教发展”,再到“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石窟寺研究”“石窟寺保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物活化利用”……这些都是“2019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纪念会”中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之际,来自国内外的141名专家学者近日就这些议题进行了论述和发言。澎湃新闻特刊发部分发言及论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