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建业|“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 彩陶之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北道,南道【摘要】“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
【关键词】 彩陶之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北道,南道【摘要】“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
布达拉宫全景。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新华社拉萨2月25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中国政府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集寺庙和宫殿建筑于一体的,西藏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
2月26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18年6月,受彭州市统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项目涉及的成彭高速公路(成绵复线段)扩容改造工程、沙西线彭州支线建设工程、成什绵复线至石化基地连接线支线建设工程(彭州至升平第二通道)、彭州市三环路建设工程等4条公路项目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青石村遗址保存最好,出土遗物也最丰富。勘探出的三座墓葬,时代均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其中,墓葬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透露,经过近6年的考古发掘,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发掘工作有了重要进展。窖藏坑内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造像时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立佛。2013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秀容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委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石质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现场进行了考察,初步认定其为佛教造像窖藏坑遗存,随后对窖藏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山西忻州忻府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前宣布,它们已经将一件以350万欧元收购不到两年的埃及文物移交给曼哈顿地区检察官,以便在日后归还埃及政府。这是一件公元前一世纪的古埃及镀金棺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7年从一位经销商手中收购,后经调查发现是埃及一件失窃于2011年的文物。古埃及祭司 Nedjemankh 镀金棺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委员会在其声明中表示,最近几个月,他们都在密切配合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对这件文物来源的调查。大都会艺术 ...
一批大型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和铸造陶范、陶模日前在河南安阳辛店遗址被发现。“从目前河南安阳辛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该遗址内发现房基、道路、灰坑、窖穴、水井、烧土面、窑炉、熔炉遗址等遗迹无不与铸铜有关。”2月26日,河南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向记者介绍,遗址内已出土铸造青铜器的陶范、模、芯总数约有5000块,与铸铜有关的磨石、骨锥、青铜削(刀)等工具有上百件,充分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商代晚期大型的青 ...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东扩工程于2月26日正式开工。天一阁东扩工程总占地面积3545平方米,建筑面积2866平方米,工程包括了对7个历史建筑院落的修缮、陈列布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提升等内容,总工期360天。 此次工程开工首先进行的是对历史建筑修缮的施工工作,开工现场,业主代表在施工单位的陪同下对现场进行了安全检查,了解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对现场脚手架搭建、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施工现场临水临电设施以 ...
2月23日下午,“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南明文化与非遗研讨会”在新城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舟山汉文化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办。 参加研讨会的有不少是舟山知名的文史专家,他们纷纷发表见解,《一块明末墓碑引出的舟山抗清史》《南明孤臣最后的精神领地》等与舟山有关的南明历史,主题鲜亮,思路荟萃。 舟山的南明历史,很多市民知之甚少,虽然经历过海禁,但是舟山的历史文化一直在延续,并形成独特的海岛南明历史遗迹 ...
赣南客家围屋是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民居建筑,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记者26日从江西省赣州市召开的贯彻实施《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相关发布会上获悉,专门为保护赣南客家围屋而制定的《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2018年11月29日批准,将于3月1日起施行。 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 ...
文创产品怎么就火了? 今年的元宵节,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成为“网红”,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以来,首次开放夜场——“紫禁城上元之夜”。就在故宫元宵夜亮灯美景刷屏的同时,一则“2017年故宫文创营销收入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水平”的新闻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引发文化旅游行业热议。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收入达15亿元,以故宫为主题文创产品种类已突破1万种。 ...
图为出土的华盖宫文镇墓券。 钟欣 摄 记者26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考古人员在四川省成都市沙西线彭州支线区域发现三座墓葬,时代均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一方华盖宫文镇墓券,为罕见的宋代道教遗物。 据悉,镇墓券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比较流行,主要出土于墓室的正中、前部、底部,主要作用是镇墓、辟邪以及保佑墓主人及其子孙后代。该发掘现场负 ...
文物档案 老官山西汉墓出土提花织机模型 文物级别:未定级 出土时间、地点:2012年 成都老官山 馆藏单位:成都博物馆织机模型出土现场。 图片来自成都博物馆 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晋锦护膊,以及中国丝绸博物馆耗时3年复制出的织锦纹样,以华美的图案和精湛的织造工艺惊艳了观众。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现场介绍,2012年底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 ...
在2018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介绍了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当前博物馆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布置了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任务。
还记得你写的第一封信吗?还记得那封信当时是被你满怀期待的寄去了哪里?2 月 13 日,记者在甘肃省博物馆一楼丝绸之路上交通与交流主题展览馆内,看到了可以让观众驻足写一封信的角落—— " 甘博驿 "。 记者在展馆中看到,甘博驿位于国宝 " 驿使图画像砖 " 展柜旁,占地四平方米左右,背景墙上绘制了古代丝绸之路驿使路线图,一条长约两米的展示台上放置着若干张省博文物主题明信片,醒目的邮筒静 ...
日前,敦煌市档案馆馆藏的12件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保护修复工作,使这一珍贵历史档案得到进一步科学保护。 这批唐代藏文写经出自莫高窟藏经洞,是唐代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作品,共计12件21面,由黄麻纸制作,内容为古藏文抄写的经文,2010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于年代久远,已出现发黄、变脆、部分破损等现象。敦煌市档案馆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档案保护项目,委托甘肃省文博服务中心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
1月30日,由酒泉市博物馆和甘肃省收藏协会酒泉分会主办,酒泉民俗博物馆和兰州陶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钱币展在市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现场 该展览主要展出以古希腊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印度钱币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以中国钱币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共1232件。分为“西域遗珍”和“华夏瑰宝”2个单元
2月25日,来自1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多位驻华大使、外交官员,以及110多名中外记者,近40名国际知名中外企业代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代表共500多人云集外交部蓝厅。由外交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以“新时代的中国:山西新转型 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一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能源大省,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的风云际会。云冈石窟20窟复制窟今天亮相外交部蓝厅山西全球推介会。
2017年9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内一片喜庆景象,每五年一度颁奖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副主任委员马凯等出席盛会并为获奖者颁发奖状与证书。我社作者四川大学霍巍教授所著《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及其研究》(科学出版社)荣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据吴玉章基金会及吴玉章奖组委会介绍:“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面向全国,主要奖励国内有重大影响
2月28日前报名有惊喜!最强大的城乡规划建设学科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七大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全部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是全国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入选双一流名单最多、最全的高校。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被评为“A+”的最高评级。最强大的师资队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3个
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开厚重的宫门,让公众看到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文物的修复技艺,展现了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的确让此前较为冷门的文物修复火起来了。 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去故宫修 ...
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19日至21日在缅甸蒲甘开班。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文化遗址保护专家在此交流文化遗址保护经验与管理办法。 缅甸宗教事务和文化部长昂哥在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开班式上致辞表示,丰富的文化遗址是澜湄国家的财富,每个国家的文化遗址都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培训班将强调保存、保护和管理文化遗址的重要性,为澜湄大家庭的下一代呈现价值无可估量的文 ...
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2月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陈列厅内摆放了大小80件文物,吸引众多观众观看。
2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文物立法工作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司法部立法一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渔政、水下考古等部门和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情况。顾玉才对 ...
记者23日从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黄山市近十年陆续投入逾95亿元人民币,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 徽州建筑又称徽派建筑,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等),多为明清时期徽商所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 资料图:屯溪老街街景。 徐雅娜 摄 据 ...
田超 摄 2月24日,中南大学新校区玉带河边,中国村落文化博物馆主体建设及外立面装饰已完成,正进行内部装修。该博物馆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四、五月份全面完工。建成后将是国内第一座村落博物馆,将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信仰、科技与艺术等多方面,对村落文化进行细致而详尽的展示。
2月21日,甘肃省司法厅组织召开《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立法论证会,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司法厅副厅长曾施霖主持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作立法情况说明。会议邀请法律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立法论证。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锡明,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及省人大法工委、教科文卫工委、省司法厅相关处室、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
昨天,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秦昌威一行专题调研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浙江省文化旅游厅厅长褚子育,张振丰、张俊杰、陈寿田、李新芳、蒋卫东等参加调研。 秦昌威一行实地考察良渚博物院、反山王陵遗址、外围水利工程遗址,随后举行座谈会,观看《良渚古城》专题片,听取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汇报。 1936年,施昕更先生拉开了良渚遗址考古发掘的序幕。八十多年来,考古学家们 ...
市民参观镂金叠翠特展瓯窑青釉狮形烛台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此句出自曹植的乐府歌辞《美女篇》,大意是说,挽袖方能见到洁白的手,洁白而光泽的手腕上戴着金手镯。这里说的金环,究竟是何种模样,犹未可知。 瓯海博物馆收藏着目前温州地区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首饰,它是一只西晋金手镯。而根据目前的推测,它的主人在当时的身份非富即贵。 本期《温州宝藏》,我们就带您一起探索属于这只西晋金手镯“ ...
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中国官方将实施为期10年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这也是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工作。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此次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程整体实施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项目主要分为:古籍文献可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四个部分,该工程 ...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对新疆出土的部分铁器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中原的生铁技术可能早至战国时期已经传播至新疆。 据了解,考古人员对新疆新源县加噶村墓地、伊犁特克斯军马场一连墓地、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等处出土20余件战国至秦汉时期铁器开展了科学分析。利用金相、矿相、X光摄像、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工艺考察,获取了该批铁器的制作工艺痕迹、显微组织、透射影像、成分等科学数据,揭示了其 ...
一批大型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和铸造陶范、陶模,日前在河南安阳辛店遗址被发现,证实辛店遗址是一处以铸造大型青铜礼器为主的商代晚期铸造遗址。 考古人员在辛店遗址的多座墓葬内,出土34件商代晚期青铜礼器。此外,发现大量与铸铜有关的遗迹、遗物,如陶范、陶模、陶芯等4000余块,熔炉壁残块、炼渣残块等约1000块,磨石、青铜工具、骨制工具等近100件。
开通于17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的中俄“万里茶道”,起点是福建武夷山,终点是昔日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途经今天的中、蒙、俄三国。这条贯穿中西、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条重要线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万里茶道”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在系统开展万里茶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筹备了“万里茶道”特展,并于1月29日在山 ...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讯 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2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 在开展仪式上,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大使姜岩、中国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伊斯梅尔伊洛娃、乌
2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静)近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我省的石家墓地和遇村遗址入围。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俊民介绍,石家墓地和遇村遗址系诸侯级别的高等级墓葬,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6年的考古发掘,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发掘工作有了重要进展。窖藏坑内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造像时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今晨透露,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辞世,享年86岁。对古文字、古代历史、古代文明的研究伴随李学勤一生。他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等职务。李学勤夫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从来不买文物 ...
2019年2月23日,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陈列中心蔺君茹、李梦玉两位文化守护者,在厦门中华城“禧愿敦煌”文化互动展场开始为期三天的敦煌石窟艺术分享会。据悉,敦煌艺术分享会分分别以《沙漠瑰宝——建筑、壁画、彩塑》《万物有灵——九色鹿的故事》《古建新生——覆斗顶模型制作》为主题,以演讲结合互动问答、美育体验课程、手绘制作的综合形式,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优势,参加分享会的受众,涵盖各年龄阶段,既有两三岁的孩子, ...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李学勤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对于甲骨学、青铜器研究、简帛学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清华大学师生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勤先生!李学勤先生千古!李学勤先生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 ...
李学勤(李媛绘)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于今晨逝世,享年八十六岁。《上海书评》曾于2008年11月9日刊发访谈《李学勤谈清华竹简》,现重新发布,以纪念这位“百科全书式学者”。两千一百枚战国竹简的突然出现,必将成为2008年中国文史界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最早接触到这批竹简并主持保护、研究项目的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我怎么就那么幸运呢?”能透露下,此次清华大学受赠的 ...
李学勤 人民日报 资料图李学勤先生今晨辞世,享年86岁。他是这个时代里殊为难得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1933年3月生于北京,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等。(原题为《李学勤先生辞世,致哀!》)
当地时间2月22日15时,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
伊朗文化景观协会(CLA-the Cultural Landscape Association)是伊朗唯一致力于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的跨学科专家组织。除从事研究、学术交流、培训等活动外,该组织也成功开展了多次主题研学游,如2013年的“品味天堂”波斯花园游,2015年的“景观转变”和2018年的“品味波斯文化景观和建筑”。今年,该组织于4月27日至5月4日为全球的专家和专业人士精心安排了 “品味
中国国家文物局19日揭晓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等20个项目入围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终评结果将于3月下旬出炉。陶寺北墓地墓室。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项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该项目因为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的“考古中国”重大课题项目的突破性成果,成为一大的亮点。2018 ...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文物保护工程中设立“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该项目列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中。目前,“考古中国”已经形成“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4个重点项目,以及新疆、西藏阿里、南亚廊道等边疆地区考古工作方案 ...
基于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以及2009年至2015年四届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的成果,两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文本被编写完成。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14年6月于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阅了这两部文本,并于此届大会上通过决议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样在此次大会的议程中,由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申报的
21日下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刘瑞研究员说,通过考古发掘他们最新确定:东马坊遗址就是当年“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陕西兴平南佐遗址其实并不是人们传统上认为的“废丘”!
“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日前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确认了唐朝墩古城遗址即为唐代的蒲类县城,并对该城址的年代进行了初步考察。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角,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
1月22-23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临淄工作站举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业务人员集中汇报了2018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成果,同时也藉此机会介绍工作方法、经验体会,以期通过汇报交流共同促进提高业务水平。
1月22-23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临淄工作站举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业务人员集中汇报了2018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成果,同时也藉此机会介绍工作方法、经验体会,以期通过汇报交流共同促进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