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8年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年8月19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举办的“2018年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的160余位代表济济一堂,共聚莫高窟展开学术研讨。会议开幕式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员主持,简略介绍了会议的缘起与组织情况。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 ...

• 中国文物将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9月13日至11月23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华夏瑰宝”展览将在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记者8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展览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国家文物局外事联络司司长解冰、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法赫德·谢立夫、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

•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在阿莱皮蒂遗址发现中国瓷器

  2018年8月6日,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考古队抵达科伦坡,开始了中斯合作考古项目。协商后,双方以最快的速度着手对位于斯里兰卡北方重要港口城市贾夫纳的阿莱皮蒂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近一周的工作,已发掘面积达到20余平方米,发掘出土大量北宋晚期中国瓷器碎片。它们证明阿莱皮蒂遗址在中国与斯里兰卡交往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现。此次合作是中国与斯里兰卡第一次正式开展合作考古发掘,计划工作时间 ...

• 考古专家:汉晋时期皮央东嘎一带曾与“丝绸之路”沿线互通往来

  记者从阿里联合考古队获悉,随着今年联合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皮央东嘎墓葬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出土了一批距今约2000年的珍贵文物。  “我们在一个出土的陶罐和木盒里分别发现了疑似汉晋时期的小米和茶叶。同时还发现了一枚中亚风格的带柄铜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遗址考古负责人霍巍教授说,这可能表明佛教时期以前,皮央东嘎一带就曾与中原有着密切往来,同时也受到了周边文明的影响。 ...

• 中国第五届蒙古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中国第五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预通知为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蒙古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蒙古学学会拟于2018年8月中下旬在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联合举办“中国第五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蒙古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现将会议有关事宜敬启如下:一、本次会议分蒙古族语言文字研究、蒙古族历史研究、蒙古族文学研究、草原文化研究四个分会。二、请围绕会议主题撰写并提交参会论文及论文摘要。论文篇幅限8 ...

• 第八届 欧洲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招生开始

“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Heritage Building Conserv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orkshop❶PART I培训班请关注!第八届“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已开始招生!爱古迹、爱保护的您准备好了吗?本次研修为期15天,将全程在德国、意大利进行,组织学员深入古迹保护的第一现场进行教学,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零距离交流。语言不是问

• 关于组织对武川和白道的考察与学术讨论会的通知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关于组织对武川和白道的考察与学术讨论会的通知各位会员: 武川是北魏六镇之一,是历史从西魏、北周走向隋唐盛世的发祥地,又被视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第一站;白道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征战,又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第一段。但是学术界以往对武川尚少关注,至今武川镇所在还不能确指,对白道何在,是一条还是多条,也有歧义。为此我会发起,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武川县政协、陕西师范大学历史 ...

• 一篇文章,带你畅游世界各地顶级博物馆!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大英博物館中国馆的石佛, 只有一双断脚、一截胳膊、一只破掌。清 乾隆 庙宇形象工艺制品 1772 年道教人物像太上老君明彩瓷弥勒佛像唐三彩元代鳜鱼图案 ...

• 以色列古城工地现19世纪文物 制造厂大型密室超壮观

当地时间2018年8月14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古城,正在建设的Uri Geller博物馆施工地意外出土历史文物,可追溯到19世纪的一肥皂制造工厂和几个大的地下密室被发现。当地时间2018年8月14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古城,正在建设的Uri Geller博物馆施工地意外出土历史文物,可追溯到19世纪的一肥皂制造工厂和几个大的地下密室被发现。当地时间2018年8月14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古城,正在建设的Uri Geller博物馆施工地意外出土历史文 ...

• 失窃57年的佛像重回印度

位于印度东部那烂陀的印度考古局博物馆1961年丢失14尊佛像。57年后,其中一尊失窃佛像本月15日在英国伦敦被交还。这尊铜铸触地印坐姿佛像有900多年历史,它失窃多年后重见天日并被归还的故事曲折离奇。今年3月,英国“打击艺术品犯罪研究协会”首席执行官琳达·阿尔伯森在荷兰出差时赶上马斯特里赫特举办“欧洲艺术品交易会”。她决定去逛逛,心想没准交易会上会有来路不明的艺术品出售。阿尔伯森在一个国际艺术品交易商的展台上看 ...

• 考古专家透露辽上京遗址五大新发现

中新社赤峰8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正在内蒙古赤峰召开的“中世纪都城和草原丝路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向外界透露了辽上京遗址考古的五大新发现。辽上京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全面勘测和有计 ...

• 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四个项目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正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于当地时间8月13日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的代表性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深淘滩、低作堰”等技术特点而著称,引长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的美誉,目前灌溉面 ...

• 四川安岳石刻保护困境:文物局25人管理234处文物,老人和狗是主力

据重庆晨报·上游新闻8月13日报道,今年8月4日,网友许鑫NixUx等在其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持续曝光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封门寺石刻大佛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8月10日,重庆晨报记者赶到安岳县实地探访发现,由于安岳县石刻文物多达10多万尊,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呈现点多、线长、面宽的特点,加上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人力不足,技术缺乏,当地文物保护面临极大困境,文保的主要力量竟然是居住在文物点的老年 ...

• 结束鼓浪屿13年岁月静好 厦门观复博物馆月底关张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王思思)昨日,厦门观复博物馆发布公告称,因首轮合同期满,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提出菽庄花园壬秋阁、眉寿堂有其他项目安全,自2018年8月21日起,厦门观复博物馆停止运营。该公告称,2005年,应厦门市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的邀请观复博物馆与其签约开设地方馆……十几年来厦门观复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人数上百万人,筹办了数十个特色主题展览。2014年厦门观复博物馆与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双 ...

• 刺桐帆影——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展

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由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大连现代博物馆、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承办的《刺桐帆影——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展》于2018年8月17日开幕,展期55天,至10月10日结束。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埠,公元10-14世纪,难以计数的大小船舶从泉州(刺桐)起航,与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涌入泉州,与当地人和谐相处。这段历史为泉州人留下无可估量的物质与 ...

• 七夕,听文物讲古人爱情故事

当第一缕秋意弥漫在呼吸之间,“迢迢牵牛星”和“皎皎河汉女”的相会之日——七夕又将来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人们向往怎样的爱恋,又如何表达内心的深情?说不完的传奇和数不尽的悲欢,都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大浪淘沙般留下一件件精美文物,无声诉说着当年的相思与忠贞。在西汉江都王刘非的第12号陪葬墓,一枚不起眼的银带钩暗藏着隐秘的誓言。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 ...

• 去国博走一遍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之旅 展览本周日结束

展览包括“大漠之舟”、“跨越七海”、“帝国剪影”、“凤凰西行”、“丝绸之梦”、“世界交融”6个单元,整合了意大利24家博物馆与国内18家博物馆的精品200余件。据介绍,为完整呈现“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影响,“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对参展文物进行了精心挑选,其中既有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也有受到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方物品。展览包括了中意两国众多博物馆的珍宝,有庞贝遗址发掘的经典壁画《花神芙罗 ...

• 封泥见证历史 翰墨讲好西安故事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实习生 王祎玥) 今年是秦汉栎阳城建城2400周年,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枚跟秦汉栎阳城有关的秦封泥。8月16日,“秦汉雄风——纪念秦汉栎阳城建城2400周年精品展”在书法博物馆开展。因商鞅变法发生在栎阳城,这个距西安东北50公里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法治之都、改革之都。栎阳城在秦献公孝公 ...

• 甘肃榆林窟为姊妹窟莫高窟“分流减压”

  历时三年的甘肃榆林窟文物保护工程于近日渐近尾声。这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40年来首次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不仅使单日游客接待量较此前增加二倍,未来还将为其“姊妹窟”敦煌莫高窟渐成常态的客流洪峰“分流减压”。    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宋子贞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总投资约1245万元人民币的该项工程于2016年10月底启动,今年4月底至6月下旬景区曾暂停对外开放。目前已完成榆 ...

• 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亮相蓉城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6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青铜器具有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等特点。不仅有堪称中国第一部“青铜法典”的亻朕匜铭文、被誉为最早廉政谈话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以及亚伐方罍(léi)、铜人头像等青铜器,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也惊艳亮相成都。距离“何尊”上一次 ...

• 杭州一座百年古桥发生坍塌

百年老桥断裂,令人痛心。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7月6日,记者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了解到,因连日暴雨,6日凌晨4点多钟,位于杭州下城区上塘河上的欢喜永宁桥发生了垮塌,所幸无人员伤亡。    欢喜永宁桥为单拱形石桥,原名李王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总长47米,宽6.5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解并列式砌筑。作为一座横跨上塘河的石桥,它一直是两岸居民的生活要道之一。    据杭州市园 ...

•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

  五色线织就五色锦。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余台织机和不同肤色的织工齐聚西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拉开了“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的帷幕,也在一梭一线中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织造技艺。    其中不少藏品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去年,这些博物馆建立起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    而在刚刚过去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4周年前夕,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秘书处,并于中国丝绸博物 ...

• 西藏阿里托林寺文物修缮接近尾声

  西藏札达托林寺塔由九座塔组成的金刚宝座塔    坐落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畔的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最早佛寺之一。国家累计投资超过8300万元的托林寺文物修缮整体工程已接近尾声,这座千年古刹目前已正式向信众及游人开放。    托林寺,意为“飞翔寺”,寺内藏有大量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的精美壁画、泥塑佛像等珍贵文物,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文 ...

• 大英博物馆将归还伊拉克8件约5000年前的文物

 英国大英博物馆定于10日举行一个非公开仪式,向伊拉克驻英国大使萨利赫·侯赛因·阿里交还八件大约5000年前的物件。    这批文物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遭劫掠,辗转来到英国。考古学家不仅鉴定它们来自伊拉克,还认定它们所出自庙宇,相当于侦破一桩考古学“悬案”。    伦敦警方2003年5月没收这批文物,因为一名文物贩子不能提供显示文物出处的合法文件。警方向大英博物馆托付这批文物,包括护身符、印章和陶土烧制的锥 ...

• 四川省文物局实地勘察 揭开石刻造像遭重绘真相

  近日,网上和多家媒体报道了“四川多处摩崖造像被妆彩重塑、人为破坏”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报道称“这些石刻造像多属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称是民众自发所为。”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川省文物局立即派专人前往涉事地点对摩崖石刻类文物开展了全面的实地勘察,揭开石刻被“浓妆艳抹”的真相。    经四川省文物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确认,涉事地区现有石刻造像类遗址13处,大部分在20世纪 ...

• 古都开封复兴古城让文物“活”起来

  昔日的古都,现今的开封城宋韵十足,尤其是夜间的灯影桨声中游人如织,日均人流量超过15万,这一切得益于开封市持续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多年来,开封市坚持规划理念不变、突出宋都特色、利用市场运作,文物遗存得到保护,古都风貌得以修复,破解了从前“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困境,使古城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规划理念不变 文物遗存有效保护    开封是八朝古都,入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今的开封既有建于宋代 ...

• 故宫宁寿宫地面修缮月底完工

  昨天下午,烈日当头,又没有树木遮挡,30多位房地集团古建工匠汗流浃背忙碌着,故宫宁寿宫区域地面保养维修施工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预计月末将完工。    眼下,宁寿宫扮戏楼南院地面上的旧砖已替换了大半;施工围栏外,游人仍在正常游览,不时好奇地扭头往里看。宁寿宫位于故宫紫禁城东北隅,由前朝、后寝两部分组成,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扩建而成,俗称“太上皇宫”。    由于常年没有修缮,这里多处地面凹陷破 ...

• 截至去年宁夏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3818处

  8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文明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局和宁夏文联相关负责人分别展示了宁夏成立60周年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文化系统全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创排《花儿声声》等精品剧目44部,全区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3个,5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人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人获“文 ...

• 周原遗址考古发现交通要道能并排行驶3辆马车

 为配合宝鸡周原大道的基建工程,去年来我省考古人员在周原遗址附近的下樊村、任家村及下康村进行了考古发掘。8月14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此次发掘不仅发现了西周时期灰坑179座、墓葬6座、房址4座等遗迹,还发现了一条周原遗址当时的交通要道。    上康村或许是周公后裔    “函皇父”家族“族邑”所在地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进行了此次发掘。发掘总面积1950平方米,清 ...

• 阿里札达县抢救性发掘十余座古墓葬

  记者从阿里札达县文物局获悉,为配合基建调查勘探,札达县文物局此前对境内10余座新发现的古墓葬遗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器、料珠等一批珍贵文物。    据介绍,两处古墓葬遗存分别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县象泉河上游和中游区域,由阿里两处基建单位施工时意外发现。经报上级及相关文物部门审批,2017年底札达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先后赴两处墓葬遗存,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与保护工作。    札达县文物局 ...

• 故宫学院(开封)落户开封市博物馆

  签约仪式现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致辞    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建军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致辞   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右)和开封市博物馆馆长曾广庆签订了故宫学院(开封)合作协议书。    8月8日上午,故宫学院(开封)签约揭牌仪式在开封市博物馆新馆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建军共同为故宫学院(开封)揭牌。在开封市副市长孙晓红的主持下,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 ...

•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重回长干里”

图为观众参观《重回长干里——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7日,“重回长干里——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展。这批于2007年在大报恩寺(前身为长干寺)遗址出土的丝绸文物,经过近十年修复,终于重新回到大报恩寺。据了解,这批宋代丝织品文物总计77件,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墨书题记所反映的史料价值来看,在国内其它考古发掘中都难得一见。  此次展出 ...

• 勾勒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清晰的历史足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三)综述

  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三)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次会议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子课题《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撰写进展情况汇报为主要议题,与会专家围绕丛书撰写的基本内容、学术创新、难点攻关等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会场 齐泽垚/摄会场 齐泽垚/摄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国务 ...

• “中世纪都城和草原丝路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8年8月9日~10日,“中世纪都城和草原丝路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辽上京建城1100周年”在契丹•大辽首都——辽上京遗址所在地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人民政府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赤峰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协办,巴林左旗人 ...

• 第二届“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专题研修班”隆重开班

 2018年8月13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赤峰市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文物局、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协办的“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专题研修班(2018)”在契丹•大辽首都——辽上京遗址所在地,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隆重开班。全体来宾及学员合影  开班仪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主持,国家文物局党组成 ...

• “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家座谈会”成功举行

  2018年8月9日至8月11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集安博物馆承办的“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家座谈会”在吉林省集安市顺利召开。  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集安市文物局及集安博物馆等 ...

•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首次走出国门考古发掘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地考察,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即将赶赴斯里兰卡,与当地研究机构开展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的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上海博物馆考古队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跨国考古。“对于此行,我们充满期待!”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昨天的启程仪式上表示,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史,外界对其“海丝史迹”知之甚少。此次跨国考古将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 ...

• 河南栾川直立人化石-人类演化新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研究员等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的河南栾川古人类化石研究最新成果发表于近期《人类学学报》(第37卷第2期)。文章报道了栾川孙家洞出土的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直立人儿童化石,为解读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提供了宝贵证据。图1 河南栾川孙家洞古人类遗址外景(赵凌霞供图)  围绕东亚直立人演化与现代人起源问题争议依然激烈,中更新世古人类化石是解决这一难 ...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于2018年7月14日在《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上发表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第1地点)的新研究成果,报道了2009年以来遗址新发掘空间坐标系与20世纪30年代遗址发掘坐标系的对应关系。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洞壁保留的探方和水平层痕迹及遗址发掘平面  考古学发展之初,多采用“漫掘法”发掘,较少关注出土遗物的空间位置,限制了考古学家对人类行为(如古人 ...

• 各美其美,相映成辉——记罗马尼亚考古之行

  罗马尼亚位于沟通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十字路口地带。西靠匈牙利、塞尔维亚,北接乌克兰,东邻摩尔多瓦,南依保加利亚。流经欧洲十余国的第二长河——多瑙河在罗马尼亚东部城市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雅什(Iasi)是仅次于首都布加勒斯特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罗马尼亚东北部的摩尔多瓦历史文化区,其东紧依摩尔多瓦共和国,历史上曾一度作为摩尔多瓦公国(1346-1859)的首都。雅什市因其悠久的建城史而成为罗马尼亚的历史文化、艺 ...

• 陕西银西铁路基建考古发现秦汉至唐宋墓葬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线南起西安市,向西北途经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终达宁夏首府银川市。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线途经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1座、遗址1处,时代可从秦汉到唐宋时期。坡刘村M4 全景  墓葬  秦汉墓葬 发掘秦汉时期墓葬9座,编号坡刘村M2和M3、M4和M4-3、M7、陵照村M8、东大寨村 ...

• 考古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河西走廊铜冶炼规模空前

  经过8年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考古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河西走廊一带铜冶炼活动规模空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冶金区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考古发掘信息。信息显示,河西走廊的冶金活动在距今约4100-4000年的马厂文化晚期就已存在,至距今4000-3700年左右的西城驿文化时期,冶炼活动规模空前。西城驿文化和齐家文化在冶金遗址多有共存,形成“西城驿—齐 ...

• 江苏南京浦口星甸发现汉代家族墓地

 今年年初,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浦口区星甸园区一处项目地块进行了前期勘探,并对勘探发现的地下遗迹展开考古发掘,共发掘西汉、东汉晚期及宋代墓葬37座,出土遗物200余件。根据墓葬方向和排列方式,初步推断为一处汉代家族墓地,为认识星甸地区汉代社会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图一(右一):考古现场发掘的西汉墓葬。图二(左上):墓葬出土的陶质香薰。图三(左下):墓葬出土的陶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南京市 ...

• 西藏新发现16至17世纪摩崖造像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简称:西藏文研所)获悉,在墨竹工卡县境内拉萨河附近新发现封土墓葬、岩画、摩崖造像等文物遗存,其中摩崖造像风格初步判定其年代为16世纪至17世纪。  据西藏文研所研究员陈祖军介绍,今年7月31日,西藏文研所与拉萨市文物局、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相关部门前往该县多地对新发现的文物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  此行,考古工作人员先后调查了拉萨河左岸的切囊墓地、玉布岗墓地。经现场查勘,确认两处 ...

• 山东地区30年来唯一一次科学系统发掘隋代瓷窑作坊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奔赴分别位于宁阳、东平的3处考古发掘现场,探寻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其中宁阳县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发掘成果最为丰硕,出土包括支钉、窑壁、支柱、垫圈在内的窑具约1万件,可复原瓷器100多件,可作为标本的瓷器1000多件。作为山东地区近30年来唯一一次科学系统发现的隋代瓷窑遗址,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完整呈现了隋代瓷窑的烧制技术和生产方法。  上万件窑具、瓷器再现隋代瓷窑烧造工艺  在宁阳县柳沟 ...

• 陕西西咸新区岩村墓地发现秦人墓葬

  岩村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部,属于秦都咸阳城遗址坡刘至花杨村平民墓区范围。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为配合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队在该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汉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  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形制分为直线式洞室墓、竖穴土圹墓和瓮棺墓三类,其中以直线式洞室墓数量最多,墓向多样,体量均较小,属于秦咸阳都城时期 ...

•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8年水下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南距眉山市约20公里。岷江干流于都江堰分水,穿成都平原后在此地交汇。20世纪20年代起,遗址所在的岷江河道内陆续有文物出水;2005年岷江河道内修建饮水工程,出水一段木鞘,内藏7枚银锭;2011年岷江河道内取沙,发现了金册、西王赏功金币等文物;2013年以来江口明末战场遗址遭到严重盗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 ...

• 南宋临安城考古十年间取得系列成果

  “双峰插云”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而在历史上,西湖南北高峰上还各有一座高塔。在11日开幕的2018年杭州文史论坛暨中国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唐俊杰介绍,继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发掘后,他们也有计划调查北高峰塔遗址。  2017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塔基、塔院(荣国寺)等建筑基址。研究所还与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对南高峰塔进行了复原 ...

• 都邑考古新收获——2017年周原遗址东部边缘地带的考古工作

  从石璋如先生开展周都调查以来,周原考古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通过一代代周原考古人的探索,周原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和文化谱系已基本建立,局部区域的文化内涵也日渐清晰;然而对于遗址整体布局的认识仍不够深入,成了当前制约周原考古研究的瓶颈。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根据遗址内不同性质遗存分布情况,将其划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并认为周原 ...

• 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先生到访莫高窟

8月1日上午,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先生一行到访莫高窟,并与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亲切会面。横井裕一行首先参观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随后前往莫高窟窟区参观。早在1992年,横井裕先生就曾到访过莫高窟,所以此行莫高窟让他感慨良多。他说,26年后的敦煌依然熟悉,不一样的是今天来敦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已经觉醒。王旭东院长非常欢迎横井裕先生再次回到敦煌莫高窟。横井裕先生素有“中国通”的称号,1992年他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